上海春季藝術沙龍05 血拼雙簧
■ 2007 年 4 月 20 日
和昨天一樣,約好大家一起吃早餐,不過昨夜 Jing 單獨赴約和上海一些藝術界人士聚會,半夜兩點才回來,還在賴床,Vincent、小風和我先到餐廳等她。閒著也是閒著,我就手賤跑去櫃台拍攝金魚,當然不是要拍好端端的一隻魚,而是利用曲鏡角度及折射原理,把缸裡唯一的金魚拍攝成兩隻或只剩半隻。拍完再把相機遞給 Vincent 看,逗他大笑,笑完他不忘提醒我要“正經”點,老大不小了還像個孩子似的!
我拍攝的半隻魚
Jing 終於出現,一張愛睏的臉陪我們吃稀飯。
邊吃邊聊些瑣事,也心疼Jing的辛勞,晚上還得去應酬,不過她說都是些學者及藝術家彼此的交談都投機。早餐仍是每人一碗粥、一杯牛奶、一粒饅頭、一顆蛋、四樣醃菜,我每樣都吃完,只剩那顆蛋黃。不是暴殄天物,是當兵時養成的習慣。軍中的伙食規定,每天早餐一定要有蛋,不管煎蛋、炒蛋、蒸蛋、滷蛋、茶葉蛋或白水煮蛋,反正得天天有蛋。怕膽固醇過高,很多人都不吃蛋黃,久之就成習慣。
聊天時,我一邊應著大家的話題一邊玩弄那顆蛋黃,忽然用三根筷子架起蛋黃,然後喊著:「喂,你們看原子球(Atomium)!」
當 Vincent 及 Jing 看見我桌前這只蛋黃模型時,立刻爆笑出聲,而且一笑再笑,笑到幾乎崩潰,因為他們一看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了!
1958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辦萬國博覽會,建造了一座以鐵分子放大1650億倍的「原子球(Atomium)」紀念館,震驚了全世界。重達二千四百噸的九個金屬「原子球」高懸於空中,每球直徑18公尺,最高那顆離地102公尺,球與球之間有管道相通,每根管道長23公尺,直徑3公尺,配備電動手扶梯供觀賞者在各球體間穿梭移動。球內闢有科技、航空、天文、氣象等展覽室,並廣邀現代藝術家參與創作,基座是圓形接待室,頂部那顆球則有餐廳。「原子球」把原子結構視覺化,可稱之為建築、工藝或巨型雕塑,不但在萬國博覽會期間大出風頭,也成為布魯塞爾的新地標,從航空或陸路進入布魯塞爾都可在陽光下看見熠熠發亮的九顆大球。
左圖: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原子球(Atomium)」紀念館,右圖是我拍攝的「蛋黃原子球」。
這座「原子球」當然是比利時的一大驕傲,所以看我用蛋黃在餐桌上架起一座「原子球」時,Vincent及Jing當然笑翻了,但讓他們久久說不出說話的原因還是“瑪莉比薩”啦!因為比利時政府曾邀請國寶級女攝影師“瑪莉比薩”為這座布魯塞爾地標「原子球」拍攝一系列作品,我也拿起相機也要幫「蛋黃原子球」拍照,好讓Jing帶回比利時給“瑪莉比薩”觀摩。因此讓Vincent及Jing笑到捧腹,Jing一開口就嗆到,而Vincent則扶著他的啤酒肚搖頭求饒!
連餐廳的服務生也聚在遠處切切私語,許久笑到失態的我們才恢復正常。不過還不到十秒鐘,Jing 又說:「布魯塞爾常常會起霧啊!」很有默契的 Vincent 迅雷不及掩耳地點了菸,開始朝我面前這座「蛋黃原子球」吐霧了。瞬間,我們又笑到東倒西歪!
我把相機放在桌上,蹲到地上去試著止笑,因為肚子太痛了。
一邊噴煙的 Vincent,叫我趕快振作拍照,才能讓“瑪莉比薩”欣賞到霧中的「原子球」!
所以餐桌上,Vincent 吐霧,我拍照,餐廳所有人員就貼在牆邊跟著笑。哎!我們這群搞笑損友,連吃個稀飯都要把人家的餐廳弄到天翻地覆。反正都是一群喜歡藝術的人,所以特別瘋狂,幸好“瑪莉比薩”不在現場,不然肯定鬧翻天。像“瑪莉比薩”這種天才型藝術家,瘋狂舉動更多,有次強烈風暴來襲,她居然心血來潮要拍攝數層樓高的巨浪,於是拉著Jing去海邊。兩人差點被浪捲走,被警察救回來後,罵了半天才放人,隔天還上報成為新聞。
沒辦法,這些就是我那群比利時 搞笑 損友!
黑衣的是“瑪莉比薩”,黃衣的是Jing,兩人在暴風來襲時跑去拍攝巨浪,結果上報成了新聞。
隔了很久,我們終於止笑,開始談正經事。Jing 要我幫個忙,上午帶 Vincent 去上海「星光攝影器材城」採買他所要的裝備。這個任務肯定又是另一場搞笑的開始,要我們倆去上海血拼(shopping),那就等著看好戲囉!
不過,我最興奮的還是數十家專賣店匯聚的「星光攝影器材城」內有家書店,裡頭有我要找的國共戰爭時期的攝影集。帶 Vincent 去血拼器材,順便收集歷史資料,這是再好不過的差事了。
這是“瑪莉比薩”的攝影作品,右上那幅翻書的作品,在比利時的書店都可買到明信片。
■ 血拼雙簧
我們搭計程車到「星光攝影器材城」,立即進迷宮尋寶,準備全力血拼。
我長得不像當地人,而 Vincent 根本是老外,想也知道怎麼問價格都不會便宜,偏偏對方一開價 Vincent 就一臉「天啊!真便宜」的表情,所以連要“殺價”都像是緣木求魚。還好只是先買些記憶卡,價比三家後就向最便宜的那家買了。反正不管價格多離譜,和歐洲的物價比起來都相對便宜,於是Vincent滿懷欣喜買了許多大大小小配件。
晃了半小時,就告訴Vincent我想上頂樓的書店去,要他先自己逛,需要我的時候再上去找我。
到了書店就如魚得水,一個人悠游在廣博如汪洋的各式各樣攝影書裡。價格當然比台灣便宜許多,但我不貪心,買太多帶不回去,只想買Jing提過的那本 - - 「內戰結束的前夜」,收錄許多美國記者於 1948 至 1949 國共戰爭期間所拍攝的珍貴記錄相片。雖然沒擺放在明顯的位置,但進貨不少,所以很快就找到書了。
還在搜尋是否有相關好書時,Vincent 就進來求救了。因為店家給他的價都偏高,要我幫忙唱“雙簧”,他先去看型號並詢價,再換我出馬,若開給我的價格低過一成以上就買下。我們假裝不認識,以書店為基地來回報戰況並擬定策略,然後一唱一和先後出擊演出一場看似聰明,實際卻很搞笑的“血拼雙簧”。
於是兩人輪流下樓,幾趟後就買下一只鏡頭。發現竟可省下一兩成費用,Vincent又想加買另一支鏡頭了。天啊!我買鏡頭都要考慮好幾天並上網查詢很久才敢下手,Vincent 居然當場說買就買。我還驚嘆著,Vincent笑嘻嘻地問我,要假裝說幾句上海話,看看開價會不會更便宜。我笑說:「我還擔心不小心洩露台語口音,結果對方的開價比給你的還貴呢!」
反正,我們又開始唱雙簧…Vincent 先探價,再由我出面殺價,成則購買,不成則另覓他店或改購別支鏡頭。
我們的“血拼雙簧”很快又買下另一支便宜的好鏡頭,Vincent 逐漸發現其中樂趣,竟要買一台 Canon 數位單眼相機!
這次,我問了三家,順利把 Vincent 要的機型帶回來。兩人在書店前點交時,櫃台的老闆還不時探眼過來,對我們這對哥倆好的“血拼雙簧”覺得莫明其妙,我則微笑向他點頭,趕快拉 Vincent 離開。再這樣耍寶下去,全商場遲早會發現我們兩人的愚蠢詭計。
Vincent 滿載而歸,確定省下不少銀兩,算算和歐洲的價差竟足以支付我從台灣到上海的機票錢了,所以樂不可支地決定請我吃頓奢華的午餐。
兩張我在「星光攝影器材城」內所拍攝的相片
■ 二二八事件
奢華的午餐倒是不敢奢想,只要不排隊有座位就偷笑了。
還好已下午一點鐘,吃飯的人潮漸散,剛好「星光攝影器材城」斜對角有家「滄浪亭」,是旅遊書上評價還不錯的老牌蘇式麵館,所以就讓 Vincent 在裡頭請了一頓“奢華”的蘇式湯麵。
食物不是重點,聊天才重要, Vincent 是個中國通,曾在大陸居住過一年,但對台灣並不瞭解,所以一逮到機會就喜歡問我許多政治和歷史的問題。
我們從孫中山聊到蔣經國,還有古寧頭戰役及823炮戰,當然他也好奇我為何要買這本「內戰結束的前夜」。於是一段場偉大對談因此展開,主題就是228事件……
當國民黨撤退到台灣,那些部隊皆歷經連年征戰形同“難民”,而台灣雖在日本高壓統治下但卻相對生活安定,所以當“難民”接管“樂土”時,衝突遲早會發生,這就是228事件的時代背景。根據作家張拓撫所寫「我走過那一段歲月 - - 二二八事件的回憶」一文,可讀到這樣幾段文字:
我們幾天前還在冰天雪地的蘇北平原打仗,接到支援台灣的命令立即日夜兼程地從鹽城直奔連雲港,由連雲港直達基隆港。
台胞長年看慣了日本軍人裝備精良,一旦看到我們自己軍人裝備簡陋、風采不揚,甚至肩挑鋪蓋鍋缽,形同難民,心中未免失望。
三月天的南台灣,老百姓穿的是短袖,或是赤膊短褲,我們在烈陽下卻是他們難得一見的棉衣,鳳山的百姓不但見所未見,簡直匪夷所思,然而當我們整隊走過鳳山市區時,他們仍然給我們以熱烈的歡迎場面。只是我們很不自在,棉軍服不說,還破舊、髒汙不堪;另外太陽一曬、汗水一濕,在陰暗角落蟄伏的小昆蟲們全部騷動起來,虱子、跳蚤、臭蟲各不相讓,紛紛向外竄逃,爬到頸上、臉上,存心出我們的洋相。
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其最大的成就是夜不閉戶的良好治安,以飼養的家禽來說,居民都是一籠籠,一簍簍放在自家門外,和腳踏車一樣從來不加鎖的,也從來沒有遺失過。然而自從這個中央軍進駐以後,雞籠、鴨簍以及腳踏車甚麼的便時常無故失蹤。
歸類的重點如下:
1.渡海而來的中央軍已征戰多年,沒衣服、缺裝備、伙食也不好。
2.台灣當時雖受日本高壓統治,但治安良好。
3.剛從戰亂裡徹退來窮敗中央軍,開始偷竊台灣居民的財物。
所以發生衝突是遲早的事,只是當時沒處理好,造成許多人無辜犧牲。或許從大時代的歷史背景來思考,更能宏觀地看待228事件。對政治批判我沒興趣,但對張拓撫在文章裡形容自己像“難民”的模樣非常好奇,很想知道當時的國民黨部隊究竟是什麼樣子,怎會窮到想去偷居民的東西?
我趕快取出背包裡那本「內戰結束的前夜」,翻了幾頁國民黨部隊的相片給 Vincent 看,真的如同張拓撫所描寫的模樣,懸在心底多年的這段歷史圖像終於從照片得到驗證。
一位退伍老兵正在飲用美軍援助的食物
一位國民黨的兵穿著正是張拓撫文裡所說的棉軍服
當時國民黨的部隊
這是我最喜歡的相片,戰亂裡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在月台上撿穀粒,靠那些穀粒維生,過去的中國人太苦了,真的希望以後不要再有戰爭,兩岸都能和平共處。
「不相信文字,只相信照片」這是生活在台灣慢慢體會出來的讀史心得,所以我需要攝影輯而不是研究文集,文字會有偏差,唯有相片記錄事實。
聽完, Vincent 就問我:「你今天大有斬獲,所以很高興?」
「當然囉,我來上海是研究歷史,哪像你是來搞笑的,還血拼了一堆攝影器材,不怕進海關時被逮去課稅。」我故意揶揄 Vincent 。
「說我搞笑!早上是誰在餐桌上蓋了一座『蛋黃原子球』?」
「蓋『蛋黃原子球』是創意,在旁邊抽菸製造濃霧的才叫搞笑!」
「不然,我們再叫顆滷蛋來弄座『蛋黃原子球』,看看到底是蓋蛋搞笑,還是吐霧搞笑!」
「好啊!你還可以用礦泉水來製造下雨,順便請服務生來評分!」
說著,兩人又開始搞笑了……
我房間的窗簾
延 伸 閱 讀 「上海春季藝術沙龍 」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P.S. 關於Vincent、Jing和我三個人的旅遊故事,請參考「波蘭」及「歐洲2006」系列遊記。
延伸閱讀「 攜手去波蘭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攜手去波蘭03 走!去華沙博物館,享受一段「虛擲光陰」的幸福
延伸閱讀「 2006歐遊雜記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