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克拉科夫舊城廣場
攝影自由行。波蘭旅遊篇
■ 留白的藝術 ( 2005年 6月28日 )
中國的繪畫、音樂、詩詞都常展現一種「留白的藝術」。
畫了一株蘭,就在畫紙上留下許多空白,讓畫面散些幽蘭的芬郁;古琴上彈了一個音後,就讓音符在空間裏迴盪許多,再悠然接上第二個音,這是中國人最擅長的留白藝術。
自助旅行的另一種境界,當然也是在旅程裏給自己安排一段「留白的藝術」。
所以雖然在克拉科夫(Cracow)的景點大概都逛完了,但仍多停留一天,什麼也不安排,就隨興過一天,享受生命裏難得的“留白”。
■ 清晨
仍是清晨六點鐘就起床,到城裏閒晃。
在異鄉,晨露的氣味總是特別吸引人,溼溼涼涼的,彷彿是種“抛棄一切後的一切重生”。
八點回旅社吃早餐,之後,回房裏去沖個澡,翻幾頁書,就沉溺到軟如雲朶的綿被裏睡覺。
還是那句老話「幸福到極點」。
■ Czartoryski博物館
中午十二點才被Vincent的電話喚醒,說好十分鐘後樓下大廳碰面。
昨天要去看博物館,結果星期一沒開放,所以今天再去。那博物館叫Czartoryski Museum,因收藏一幅達文西的畫作「女人與貂(Lady with an Ermine)」而聞名,我和Jing想去看那幅畫,Vincent只好作陪。
裏頭的收藏一點都提不起Vincent的興趣,他僅用“無聊到極點”來形容,看不到二十分鐘就出來。Jing不知什麼時候出來的,反正等我出來時,他們倆已在外頭等待許久,並驚訝我竟能在那座“無聊到極點”的博物館內待那麼久!
老實說,那些館藏實在不特殊,但只要相機在我手上,任何“不特殊”都會變成“不會不特殊”。
這博物館是Czartoryski家族的私人收藏,看到那麼多埃及文物在裏頭,才驚訝原來連波蘭的一個家族就可以收藏到這麼多埃及寶藏,那麼整個埃及有多少東西被掠奪到全世界各地去呢?
這不是Czartoryski博物館的收藏品,只是街頭櫥窗的一組木雕,但我太喜歡了,所以拍下來留念。
■ 午餐
下午三點多了,決定去吃飯,又跑到舊城廣場上的露天餐廳去悠閒吃一餐。
那餐吃得破破碎碎的,因為廣場旁有許多觀光馬車,經過裝飾後的“馬”及“車”就在陽光裏不斷路過,所以我不時會衝到街旁去捕捉馬車奔過的鏡頭,往往口裏還嚼著義大利麵。
來來回回,Vincent及Jing也懶得理我,兩人自己用法文交談。
■ 亞蓋沃大學
之後,我們去逛建於1384年的亞蓋沃大學(Jagiellonian University)。七百多年前興建的大學,現在只剩這個學院(Collegium Maius)留存。那四合院式的古建築,實在很美,中間一口老井,四週陰影把空間遮成一種深沉的古典,在裏頭連移動步伐都像是室內樂的慢板。
但因陰影下的光線反差太大,不好拍攝,所以我早早就溜到學校裏的紀念品店去了。倒是Vincent對學校裏陳列的各種“古代”測量儀器特別有興趣,參觀了很久才下樓來。
■ 聚.散
離開大學後,我想去拍攝教堂,但Vincent及Jing想去公園散步,所以就分開各走各的。有時,旅途中有些自己的獨處時間,是件快樂的事。
不過,才不過二十分鐘,我們三個人又碰在一起了。因為城的角落有位彈著琴唱歌的街頭女藝人,琴音歌聲吸引許多人圍觀,我們不約而同地朝音樂方向去,所以又碰在一起了。
我用心聽了那位女藝人的音色,覺得很像齊豫,但更有厚度。
在琴音及歌聲裏,日已偏西,天色漸暗。
喜歡攝影的人,總是逐日光而坐息,沒了光線,無法拍攝,心就懶起來,告訴Vincent及Jing要回旅社去讀小說,不想逛了。
於是,又分開各走各的。
彈著琴唱歌的街頭女藝人,她的歌聲實在很美,我站在旁邊聽了好久、好久。
■ 檳榔西施
八點鐘我們才又碰面,去廣場上吃晚餐,我只點一份沙拉,沒想到裏頭很多生牛肉,吃起來老覺怪怪的。
在這樣美好的星光下,我們的優雅的燭光晚餐聊的竟是台灣現況。
因為……
大陸新生代的Jing,對台灣保留下來的中國文化總是好奇,一有機會就喜歡問我台灣的大大小小事情。台灣的音樂及文學,對她而言,是種致命的吸引力。而Vincent,是個中國通,也是中國文化的狂熱者。在歐洲,要接收大陸的資訊很容易,但要瞭解台灣就難多了,所以每次我們見面,就像把我奉為“神明”似地問遍台灣一切事物。
所以……
晚餐,我們話題儘是些金門、釣魚台、海域、領土、漁船、偷渡客、台北高雄的差異、軍備及獨立、馬英九及王金平、美國壓力及軍購、台灣年輕一代對大陸的看法等。這些話題都是他們問的,我才不會在渡假時,花腦筋去想這些煩人的問題呢!不過,對Vincent及Jing來說,暢談這些真是極過癮的娛樂。
最後,聊到台灣的檳榔西施,經我描述後,Vincent覺得太…太…太…不可思議了,立刻對著天上隨時可能劃過的流星許下心願,希望早日能造訪台灣。(好吧,表面上是要來台灣~參觀故宮及太魯閣,實際上是想來台灣見識那些清涼如紗的檳榔西施!)
晚餐,我只點一份沙拉,沒想到裏頭很多生牛肉,吃起來老覺怪怪的。(相片上頭那些紅色的就是生牛肉)
■ 黑面琵鷺
吃了一頓長長的晚餐後,我們在廣場上散步。
剛好,廣場上有個露天的生態相片展,裏頭的攝影作品張張皆佳作。當看到一張黑面琵鷺時,我驚叫著,告訴Vincent及Jing那些稀有的鳥會飛到台灣來過冬。他們正對這種怪異的鳥好奇時,我已掏出我的謢照show出裏頭頁面上的黑面琵鷺。哈,一時之間有種莫名的得意湧上心頭。
回旅社途中,見到一位穿著誇張條紋褲襪的肥女子。Vincent說那雙腫腿真像是羅馬神殿的石柱。看來,我得鼓勵Vincent早點來趟台灣,我們的檳榔西施身上那雙“羅馬神殿的石柱”才吸引人呢!
■ 晚安
這是2005年 6月28日,我們在克拉科夫的一天。
我喜歡這樣在旅途裏安排些「留白的藝術」,你呢?
延伸閱讀「 攜手去波蘭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攜手去波蘭03 走!去華沙博物館,享受一段「虛擲光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