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自由行。斯洛伐克旅遊篇
■ 先從「鐵蛋」說起……
上篇遊記耗費心力整理許多斯洛伐克(The Slovak Republic)的資料,衷心地想把這個被忽略的美麗國度介紹給大家,出忽意料,迴響最多的竟是文中無意提到的「鐵蛋」。好吧,既然這樣,今天就從鐵蛋說起!
基本上,鐵蛋並非我喜歡的食物,倒不是不好吃,是嫌膽固醇太高,又擔心防腐劑,所以平常不吃的。但出國時,總會放一些在行李裏用來作國際交流。不相信嗎?每次我把「鐵蛋」拿出來現寶時,老外絕對不相信那就是雞蛋,於是話題便會源源湧至且趣味橫生,不管對方吃不吃都是絕妙的社交“道具”。
下次出國,不妨也試試我沿用多年的「鐵蛋國民外交」。
(記得是「鐵蛋」不是「皮蛋」!)
若懂得行銷、懂得掌握話題,雖是小小一顆「鐵蛋」也可掀起國際交流的樂趣。而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彷彿就木訥了些,無法掌握契機行銷自己,所以注定默默承受一場「宿命的玩笑」。
怎麼說呢?「宿命的玩笑」……
近年來歐盟掘起,歐洲的政治、文化、經濟、科技都走在世界先端,位於中歐心臟地帶的斯洛伐克卻像被歷史開了個大玩笑似的,獨自留在中世紀的昔日風貌裏。更諷刺的是,隨著布拉格(捷克)及布達佩斯(匈牙利)不斷在世人面前展露無窮的觀光魅力時,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卻依舊沒沒無聞。可是當年匈牙利帝國強盛時,布拉提斯拉瓦才是真正金碧輝煌的首都(西元1541~1784年),布拉格與布達佩斯不過是境內的大城市而已。奈何時光流轉,一切都變了,像不像是場「宿命的玩笑」?
現在許多旅遊網站對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的介紹也僅能從「懷古風情」及「完整保留中古世紀氣息」等方面來著手,而觀光客則以眼見直覺寫著「市區最明顯的景觀是蘇聯式公寓(Soviet-style)、老舊建築物和髒亂的車道。」根本沒有像「我的心遺留在布拉提斯拉瓦」那般煽情、絕美的詩句流傳著,於是大家對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仍陌生,這場「宿命的玩笑」仍持續進行……
還好,我是個「流行絕緣體」,從小生活步調就很「非主流」,所以才會意外闖進這個「宿命的玩笑」裏並迷戀上這個安靜了數百年的城市。
在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創意及幽默隨處可見,也常有令人莞爾的驚喜出現,這種恬淡的城市樂趣就像「鐵蛋」,雖非名貴食材,卻能衍生話題增加交談趣味。
這就是我的專題報告:「國際交流的鐵蛋哲學與布拉提斯拉瓦宿命論之我見及擴展台灣觀光、增進國民所得之既定目標、預期成效之強國固種指標研究」。
就利用這短暫的雨停的空檔拍下幾張布拉提斯拉瓦的街景,是否有種中古世紀的舊舊懷古風情?
■ 7月2日
好啦!「鐵蛋」畢竟是「鐵蛋」,我還是有自己的旅程要進行,今天7月2日,行程是:
如果是晴天,則五點鐘起床,攜著相機外出捕捉晨曦裏的城市光影。
如果陰雨天,則睡到自然醒,然後整天到博物館去閒晃兼躲雨。
嗯,我是個追逐光線的旅者。
結果,凌晨五點鬧鐘響後,發現外頭正飄著細雨……
於是倒頭又睡,十點鐘才醒來,只能逛博物館了,一整天共看了三場展覽及一場民俗舞蹈表演。
■ 「維也納」現象
十點半出門往舊城區晃去,沿途人煙稀少,時間似乎已停滯,緩慢的步調散發著深邃的古舊風情,我正享受空城裏的悠閒獨行。又看到雕像了,按快門拍完後,才發現那根本是一座郵筒,於是更加佩服當地市政單位的創意,這些散佈各處的雕像真的讓訪客印象深刻。
進到舊城才看到遊客成群湧動,原來今天星期日,居民都放假,除了景點區外整座布拉提斯拉瓦一片安靜。聽說每當假日,這裏就有種特殊的「維也納」現象……
浪漫的維也納人週休二日時,並不是往文明的瑞士、德國或法國跑,而喜歡開車一個小時,往東“出國”到鄰近的布拉提斯拉瓦來。因為這裏物美價廉、生活悠閒,猶如走進時光隧道,體驗一場中世紀古典風情。所以每逢假日,舊城區就有許多「浪漫的維也納人」在此浪漫著,當年莫札特就來過多次。布拉提斯拉瓦距離匈牙利邊界也僅僅16公里,所以鋼琴之王李斯特就曾造訪此地達15次之多,我開始回想他的匈牙利狂想曲是否隱約沾染著布拉提斯拉瓦的幽默風格。
此時,烏雲散出一道縫隙灑下數脈金黃色的光線,猶如神蹟。就利用這短暫的晴空拍下幾張布拉提斯拉瓦的街景,已經很滿足了。老實說,遇到這樣的天氣並不覺遺憾,如此吸引人的城市,多年後我應該還會再來吧!
接近十二點鐘,天空又陰霾成一片灰幕,只好找家麥當勞吃午餐去。說好今天各逛各的,所以不知Vincent及Jing哪裡去了、吃些什麼,但確定我將要啃漢堡度三餐。
「吃」對我來說,一向不重要。
雕像,雕像,不同的雕像,布拉提斯拉瓦的街上到處都是雕像。
■ 斯洛伐克自然科學博物館(Slovak Natural Science Museum)
你以為我喜歡看恐龍、大象及長頸鹿嗎?
也不全然是啦,會去自然科學博物館是因為裏頭有個以威尼斯為主題的攝影展,很吸引我,所以冒著小雨走到這裏來“朝聖”。
「水」是威尼斯最美的顏料,塗上之後整個城就風情萬種,作者深解此道,所以相片裏水影交錯。當然我得把他的作品“再”拍攝成我的作品,於是擷取相片裏的色塊來重新創作,保留水的意象,但Shin的美學進去了。
在裏頭逛得仔細,拍得過癮,我化成一只溺在威尼斯的魂,千年纏綿著。
我總是太詩意,陷進視覺的美裏就難以自拔。不過這裏是自然科學博物館,離開攝影區後,很快就被恐龍、飛鳥、爬蟲、骨骼、化石等圍繞,除了人文、民俗那個樓層稍作逗留外,其餘數萬年的生態演進就被我迅速瀏覽完畢。捨不得馬上離去,又回到攝影展覽廳再看一遍那些威尼斯影像。對美的東西,我總能一再而再地重複欣賞。
週日到博物館參觀的遊客稀稀落落的,行走裏頭彷彿有空谷迴音似的。偶有家長帶小孩來,也都佇留在動、植物區,根本沒人來看攝影展,逛了兩次我都是唯一參觀者。可能是我的專注神情引起展區管理者的注意,欲離去時,那位載著老花眼鏡的婦人居然跟到出口處,免費送我一本此次攝影展的導覽手冊,並比著手勢邀我到櫃台的訪客簽名簿上簽名。點著頭就跟過去了,黑色簽字筆瀟灑一握,龍飛鳳舞地簽下我的中文名字,才套上筆蓋,就看到那位婦人慈祥的臉以鼻樑為軸直接往上旋轉90度驚訝地看著我,微張的雙唇冒出一聲嘆息「太神奇了(Fantasy)!」之後又低頭仔細看著上面的中文字,愛不釋手地讓食指隨著筆劃游移賞玩。我先是驚訝於她的“過度”反應,接著一股溫馨緩緩流過心頭,我的感動來自她對異國文化的尊重及珍惜。我只是隨手寫了三個中文字,對她,居然像看了一場文化表演。她讓我學到一些自己常忽略的生活態度,於是躬身向她誠摯道謝。她也回禮,燦爛的笑容就綻在臉上,揮手送我離去。
斯洛伐克自然科學博物館(Slovak Natural Science Museum)裡的【威尼斯攝影展】
■ 斯洛伐克國立美術館 ( Slovak National Gallery )
走出自然科學博物館,飄飛的雨水仍渲染著,但心頭暖烘烘,邊吹口哨邊散步到僅百餘公尺距離的國立美術館觀賞另一場現代藝術展。
我是個極沉迷現代藝術的人,這個展我真的很喜歡,所以逐件佇足分析作者創作動機、表現手法及隱藏的寓意,認真的態度加上一身攝影器材,不管逛到哪個展區都會引起樓層看守員的注意,有時會和我打招呼或寒暄幾句。
有件多媒體作品單獨展示在特別的房間裏,因隔著門簾被我不小心略過,看管的婦人還特別邀我回去參觀。裏頭是幾段不相干的影片插穿播放,倒沒花腦筋去推敲作者的創意,只對影片的播放裝置覺得有趣,摸清楚架構後,便利用投影角度把自己拍攝到影片裏去。出來趕快把相片show給門口那位婦人看,她嚇一跳,問我怎麼辦到的,順口稱讚幾句後就鑽進布簾裏疑惑地查看作品了。我的創意還真像惡作劇呢,接著滄海一聲笑,繼續看展。
整個展覽場計有五個樓層,作品豐富又具創意,在裏頭我也把「我的美學概念」添加到作品裏重新拍攝出「我的創作」,不亦樂乎!
最欣賞的作品是段反複播放的影片,一位男子的褲襠拉鍊敞開著,情慾地玩弄著拉鍊周遭的身體部位,拉鍊裏則結合另一段影片,播的是尋常吃飯、看電視、閱讀、講電話等家居生活。作者反諷著「人類嗜好窺探別人私密天性」,其實那些“私密”都只平凡如你我的柴米油鹽。所表達的概念很簡單,但值得獲頒「最佳打狗獎」或「蘋果勳章」並推薦給全球媒體狗仔隊及熱衷八卦的讀者
另一件有趣的作品是張裸身小孩玩著皮球的相片,作者竟找到同一位小孩在三十年後拍下同樣的畫面來對照展示。除了趣味外,讓人想到生命、時間、價值觀等抽象概念,圖簡意深,創意十足。
■ 多腦河污染攝影展
出了美術館好像還陷身時空混亂的光陰軌道裏,心神暫時回不來。於是在舊城裏亂晃,城區不大,隨便繞幾個轉角就遇到Vincent及Jing了。問我要不要去看攝影展?這還用說,當然去,於是三人又同行。
這是一場結合學術調查的多腦河污染攝影展,作者在多瑙河沿岸城市進行河水拍攝,不但記錄污染現況,取景及構圖也極具水準,真是既學術又藝術的攝影展。
要是國內學者也具備基本美學修養,那麼學術報告就不會那麼硬梆梆了,真正的要從美學金字塔底端往上提升的就是他們。你看,人家連「污染調查」都這麼藝術化!
唯有具美感的民族才能讓生活更精緻,我一直這麼認為。
【多腦河污染攝影展】這是前天我們剛離開的匈牙利國會大廈,我也在各種氣候下拍攝很多國會大廈的相片,但沒一張拍得比這張好的。這張相片,我超喜歡。
【多腦河污染攝影展】那隻手是我的啦,我是超人,正在挽救全世界!
■ 民俗舞蹈
看完攝影展,時間下午三點半,決定回旅社睡午覺,晚上打算再去看一場民俗舞蹈表演。
啍著歌,輕快地走回旅社,那位長得像蔡琴的「瑪莉蓮夢露」還佇立門廊風情萬種地等我呢,當然房裏萬聖節南瓜燈的光頭「馬龍白蘭度」也等待著我,住在這間電影旅社(Film Hotel)隨時都覺“人生如戲”,來如戲、去如戲,要睡個午覺也像場戲。
一個多小時後……
啍著歌,輕快地走出旅社,向房裏萬聖節南瓜燈的光頭「馬龍白蘭度」說bye-bye,也向長得像蔡琴的「瑪莉蓮夢露」說bye-bye,住在這間電影旅社(Film Hotel)隨時都“戲如人生”,來是人生、去是人生,要出去看場民俗舞蹈表演也是人生!
教堂的鐘敲了五點的聲響,細雨仍綿密地飄著。
我晃到市府中庭,買票要再看場和昨天一模一樣的民俗舞蹈,這麼精彩的表演,看它千遍也不厭倦。
那位穿著黑色低胸洋裝的女售票員認得我,笑著對我說「你又來了」,美如雕像的臉彷如魔法般魅惑,讓人不覺心慌,結結巴巴不知如何應答,趕忙低下頭專心翻著口袋找錢買票。
糟了,身上現金不夠。
對金錢沒概念的我,這種事經常發生,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皮夾裏有多少錢。只是…此刻…有夠糗…居然還無厘頭地問那位天使般臉孔的售票員,能不能付台幣?
對於我的荒謬,天使笑了,像是密碼裏的蒙娜麗莎,微笑地搖頭。
接下來,流落街頭,不知怎麼辦?
真是幸運……
才沒兩分鐘就在廣場上看到Vincent「聖誕老人」般的身影。
迫不及待告訴他,要看表演沒錢買票的窘事。Vincent說錢都在Jing那裏,因為明天就要離開斯洛伐克,我們沒換多少當地貨幣,僅剩晚餐及明天搭車的錢,全由Jing保管。
好吧!那Jing在哪裏?
Vincent說,一小時前去看博物館了。哇靠,天滅我也!
還是幸運……
沒兩分鐘廣場上“居然”出現Jing「幼年時的瑪莉蓮夢露」般的身影。
三個人就當街頭算帳(有點像是老鴇或賭場組頭),決定再換十五塊美金,就夠吃晚餐並支付我要的那張台幣三佰元的門票。
幾經波折,終於弄到票……
因為細雨不斷,這種露天演出根本沒幾位觀眾,我連看兩天,好幾位演出者都認得我了。
八點鐘結束,天色剛暗,一個人踱步回旅社。身上的錢還能吃一客麥當勞漢堡,但不夠買沙拉了。
我是個對吃很隨便但看表演很熱衷的人,所以來斯洛伐克真是「如魚得水」。
■ 晩安
回旅社沖完澡,就窩在房間保養相機並寫些文字。
一個人睡這麼大的四人床,很過癮,偶爾就在床上翻滾幾回,享受一個人的樂趣。
十點鐘Vincent和Jing陸續回來,三個人才會合到樓下櫃台確認明天的火車班次並詢問出境事宜。櫃台小姐得知我們明天就走,覺得依依不捨,希望我們有機會能再來斯洛伐克。
對這個被忽略的安靜國度,老實說,我也很不捨呢。也許明年會再來,就輕鬆度假,每天等著看表演就好。想著,想著,心底泛起一陣淡淡幸福感。
對這兩天簡單到不行的旅程很滿意,甜甜地帶著笑意入睡。
晩安,斯洛伐克。
晩安。
延伸閱讀「 2006歐遊雜記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