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005

009

011

攝影自由行。波蘭旅遊篇

 

 

 

 

 

■ 平淡(2005年 6月26日)

今天很平淡,就只有兩件事,從華沙搭火車到南部的古城克拉科夫(Krakow),然後找一家旅社歇腳。

當然,一起床就是陰霾的天氣,沒光線好拍照,於是凡事皆不帶勁了。

 

 

■ 奇異果

又是我先下樓去吃早餐,把該取的食物都拿了,排在餐桌上成一幅美麗的靜物畫,再拍下來留念。才拍完,Vincent就到了,一場悠閒的歐式早餐於是展開。我是草食性的,吃很多水果、牛奶和麥片,Vincent是百分百肉食性,培根、火腿、奶油麵包及荷包蛋。對談了一會兒,Jing也下來。她吃得更簡單,就水果和麵包,順手遞給我一顆奇異果,我們動手削著毛絨絨的皮。

「你知道奇異果的原產地是中國嗎?」我隨便找個話題問Vincent。

「真的嗎?」Vincent眼睛睜得大大的。

繼續削著,告訴他:「在中國古代就叫monkey fruit(獮猴桃),後來才傳到紐西蘭去的」剛好把還帶著“猴毛”的奇異果舉給他看。

Vincent又再確認一次「真的嗎?」

他若有所思地想了片刻,起身去端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回來。坐定後,忽然認真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攪伴咖啡的動作跟著停歇下來「你改變了我的一生!」

對這突如奇來的告白,我和Jing都楞了。

「Why?」我好奇地接著。

「如果你今天沒說,我會一輩子都以為奇異果就原產於紐西蘭,感謝你改變了我的一生,讓我知道奇異果來自中國。」

%$@#&*……真是哭笑不得……連奇異果聽到,也臉都黑掉變成滷蛋。

羨慕老外的幽默感,即使平淡的一天,都有些生活小樂趣。

 

 

■ 烏鴉喜鵲的歌

我們三個人七嘴八舌、笨手笨腳弄了半天,終於到達火車站,找到正確月台。接下來,就只剩等火車囉!

Vincent及Jing想把我們買了沒用完的華沙公車通行票拿去免費送人,於是交待我看著行李,轉身兩幅背影就湧進人群裏消失了。

不久,人群裏湧出另一位東方人,約莫五十來歲,帶著老婆及一對兒女。用英文問我這是不是去克拉科夫的月台,待我回答「Yes」後,即把家人招呼過來。看樣子,我猜是大陸人,但一向“害羞內向木訥寡言”的我決對不會主動去找人哈啦,但他卻大方,過來問我從哪來?我說「Taiwan」,他立刻笑著改用中文說「我也是」,接下來就是一段“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的閒聊。

原來,是位菲律賓華僑,老婆是美國人,和讀高中的兒子及女兒定居在台北,是某銀行的高階主管,來波蘭渡假,等一下也要去克拉科夫,就和我們同一班火車……聊得正起勁,Vincent及Jing回來了。聊天的陣容更大了,我介紹Vincent是比利時人,住布魯塞爾,Jing從蘇州來,正在比利時魯汶大學修學位。才講完,那對夫婦立刻驚訝地呼出聲來,原來先生也是魯汶大學畢業,老婆的哥哥也是魯汶大學畢業,他們去克拉科夫後也要去比利時。

這下子可好了,我們有更多共同的話題,彼此對話方式也變更複雜,因為發現那位先生會說法文。於是先生和Vincent說法文,我和老婆(嗯,是別人的老婆)說中文,Vincent加進來時用英文,Jing就隨時切換著法文、英文和中文。

我們像一群麻雀在地下鐵的月台旁,吱吱喳喳唱著……烏鴉喜鵲的歌。

 

 

003  

 

 

 

 

 

■ 窮人.富人

至於先前拿免費公車通行票送人的事,Jing告訴我說結果很慘。

她和Vincent一個說要送給窮人,人家才會收,一個說要送給富人,事成機會較高,兩人討論半天根本沒共識。等到真正拿了車票要送人時,才發現不管窮人或富人都沒人想要那三張公車通行票,而且還嚇到一位小姐,以為是詐騙集團,沒命地逃跑。

 

 

■ 五張面具

九點鐘上了火車,第八車62、64、66三個座位。對面一位波蘭女子及一位嚴肅的德國青年,五個人在一個小包廂內,一路到克拉科夫。

Vincent專心讀著英文報紙,是飛機上拿下來的,有空就閱讀。Jing看法文小說,耳機裏全是齊豫的歌,像她這樣的大陸知識份子,卻喜歡台灣的齊豫、李泰祥。另一位德國青年,酷著臉,全程沒一句話,拼命讀他的講義,上頭一些設計圖可能是主修建築的吧。而坐我正對面那位圓臉的波蘭女,一上車就對我釋出許多“別有含意”的眼神,不管移動身子或翻閱雜誌都刻意引我注意,讓我知道“她”的存在。上車總是睡成豬的我,無意訕談,套上耳機和眼罩就一路猛睡。偶爾醒來,眼罩一拉下,那女子的視線必然等在那裏,好像隨時注視著我的動彈似的,只是我仍自顧斷斷續續睡著。

火車一路飛奔,車窗外翠綠的田野在陰雨裏移動,車內五張面具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在一趟旅程裏,猶如人生……

 

 

■ 棲息

下午一點多到克拉科夫,Vincent及Jing忙著翻地圖,天空落著細雨,我提著行李隨著走,一路怨著這灰得茫然的天氣。

彎了幾段路,又遇到台北來的那家人,於是一群麻雀又聚集,吱吱喳喳討論著地圖,聲勢浩大。

他們早訂了房,方位弄定後就揮手道別,留下我們三人還在尋覓棲身處。按書上資料走到第一家,歇業了,再找第二家,在舊城裏所以較貴,但地點極佳,就決定住這間百年老旅館。

 

 

010

我們住的旅館一樓的玻璃窗

011

旅社check in的情形

 

 

 

 

■ 克拉科夫(Krakow)

「克拉科夫人口約80萬,是波蘭第三大城市。早在公元1020年即有人定居,並在瓦偉爾山上興建城堡和宮殿。十三世紀時成為波蘭首都,之後更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1596年波蘭遷都華沙,但歷代國王仍在克拉科夫加冕即位。歷史上戰禍並未破壞到克拉科夫,所有古蹟均完整地保留至今。若在波蘭只能遊覽一個城市,克拉科夫肯定是首選。」網頁上這樣介紹克拉科夫,這個城市實在很美,即使下著細雨仍掩不住那種古城的雅緻。只是我們快餓昏了,所有的“雅緻”都比不上我們的飢腸轆轆。

 

 

007

克拉科夫廣場(Main Market Square)

006

克拉科夫廣場(Main Market Square)旁邊的商場

 

 

 

 

 

■ 酸菜焢肉

下午三點多才在廣場上吃午餐,Jing吃波蘭水餃子,我和Vincent依書上的介紹點了波蘭的“國家代表菜”- - Bigos。滿懷期待,結果用麵包盛來了一盆醃菜,像是台灣的酸菜焢肉,又沒白飯可配,吃得彆扭極了。

用餐時,聊的話題斷斷續續的,因為我吃一兩口就會溜到廣場上去拍相片,來回幾趟後,Vincent和Jing乾脆不理我了,兩個兀自用法文聊天。

喝咖啡時,我們還是遵照旅遊書的介紹點了教宗保羅二世童年時最愛的奶油餅(Kremowka),結果甜到不行,相襯之下,咖啡都苦成黃蓮了。

 

 

004  

這就是Bigos,主要材料:醃菜、豬肉及麵包。

 

 

 

 

 

■ 歌劇魅影

飯後,我們步行到城南的Wawel城堡去,這裏有許多歷史的景點,但天氣不好,逛得意興闌珊。

七點鐘回到旅社,在舊城裏的這棟旅社是百年老建築,連電梯都是手動關門的那種,挑高的古老設計像住在城堡裏。房間有整面落地窗,床舖有如棉花,一陷入就睡沉了。晚上十一點多才又起來,城市靜了,拿著相機出去逛。古城的燈光昏晦,露濕石階,讓人泛起陣陣愁善交織的寂寥。拍了一些櫥窗畫面後,坐在公園裏浸濡露水,而夜涼如沁。

過來一位年輕人,打聲招呼後就聊開了。他住在波蘭南部的小鎮,來克拉科夫大學修聲樂,是位男高音。問我哪裏來,回答「Taiwan」,他不知台灣是在地球哪個角落。為了讓他有點概念,只好找個他懂的地理位置居住,所以我就暫時充當“香港人”。

我們聊著音樂,他的英文不好,無法溝通時就用唱的,我還隨他唱了幾段「The music of the night」(歌劇魅影的插曲)。

到克拉科夫的第一夜,像個魅影似的遊走到夜半才回來。

 

 

 

 

008

Wawel城堡

002

Wawel裏的皇家城堡(Royal Castle)

001

 

 

 

 

 

 

 

 

 

 

 

延伸閱讀「 攜手去波蘭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攜手去波蘭01 我要去波蘭,我要去波蘭,我要去波蘭……

攜手去波蘭02 三個臭皮匠攜手到華沙

攜手去波蘭03 走!去華沙博物館,享受一段「虛擲光陰」的幸福

攜手去波蘭04 保存完整的波蘭古城 克拉科夫

攜手去波蘭05 歷史記憶 辛德勒的工廠

攜手去波蘭06 克拉科夫 留白的一天

攜手去波蘭07 猶太人的悲歌 奧斯維辛集中營

攜手去波蘭08 田園交響曲 杜納耶茨河谷

攜手去波蘭09 告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 的頭像
    Shin

    音樂旅行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