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遊雲南11 錦繡中華
■ 2007年1月3日
今天要回家了,不過是傍晚的班機,所以還有時間可以在深圳逛逛。
行前查了一些資料,好像就只有「錦繡中華」吸引我,因為可到看中國歷代的重要建築,雖然只是“模型”還是極具文化魅力。所以就決定和Kris來一趟「錦繡中華」之旅。
■ 麥當勞
八點起床,昨天沒洗澡,先補洗再說。雜七雜八把事情打理完,九點鐘出門搭地鐵去「錦繡中華」。
在「華僑城」的地鐵站下車,此處儼然是個乾淨舒適的新社區,連個吃早餐的攤位都找不到,只好去麥當勞了。
說到麥當勞,就讓我想起以前在美國唸書時住我樓下那位學弟,我們天天都去打迴力球,是很好的朋友。他回國後就去麥當勞工作,一待十餘年,現在都當主管了。他有個特殊嗜好,要我出國時把世界各地的勞當勞都拍下來,他要“收藏”。
所以當時我拿起相機要拍攝時,Kris莫名其妙地問我是不是“key 笑”,連麥當勞也要拍,全世界的麥當勞不都一樣?
不一樣!不一樣!聽說麗江古城外的麥當勞有古東巴象形文字寫的Menu,可惜我不知道,沒去拍照。
現在一時也無法向Kris解釋清楚,反正我得在麥當勞拍照就是了!
吃完,我們就往「錦繡中華」前進。
「錦繡中華」裏的模型石雕
■ 錦繡中華
「錦繡中華」坐落在深圳灣畔,占地4.5公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實景模型景區(類似台灣的小人國)。展出的內容有萬里長城、兵馬俑及不少世界之最:最古老的石拱橋、天文臺、木塔(趙州橋、古觀星台、應縣木塔),最大的宮殿(故宮),還有肅穆莊嚴的黃帝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輝煌的孔廟、天壇,雄偉的泰山、黃山,險峻的長江三峽、黃果樹瀑布,如詩似畫的灕江山水、杭州西湖、蘇州林園等。此外,像是皇帝祭天、光緒大婚、孔廟祭典等也有專門的場景介紹。
對這些歷史建築,我和Kris都極感興趣,到每個景點就像小孩子一樣驚呼,然後彼此打氣,期許來日能到該處賞遊。
假設以每年到大陸旅遊一次來算,我們至少要活到超過120歳,才能把「錦繡中華」的那些景點遊遍。
「是嗎?你還是先把台灣的代表景點先遊一遊吧!」Kris提醒我。
「什麼,這裏也有台灣的景點?」
「當然有!」Kris遞上手裏那份導纜手冊,指給我看。
「天呀!編號第41號阿里山…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媽沒有睡啊!」
實在無法只有“一笑置之”,兩人連袂大笑數聲。笑夠了,我才心虛地告訴Kris:「我沒去過阿里山耶!」
「我也沒去過。」Kris也跟著心虛。
兩人又是數聲連袂大笑,最後我們站在「北京故宮」前討論要如何安排一趟阿里山之旅。
「要去阿里山,不如去馬祖,馬祖我還沒去過?」
「聽說七美比馬祖還美,幹嘛去馬祖。」
「七美我去過了,可是馬祖我還沒去過。」
「蘭嶼,你不是去過很多次,還不是每年都去。」
「蘭嶼和七美不一樣,去蘭嶼是搭機不會暈船,去七美要坐船兩小時,恐怖哦!」
「你也可以坐飛機去七美啊!」
「那是小飛機耶,要坐到七美也是很恐怖!」
「你去蘭嶼,不也是坐小飛機?」
「可是去蘭嶼只飛十幾分鐘,來不及覺得恐怖就到了。」
「恐怖就是恐怖,一上小飛機就開始恐怖,哪有來不及的?」
「怎會“沒有來不及的”,只要沒活超過120歲就會來不及看完錦繡中華。」
「那你得保證每年至少要來一次大陸!」
「沒錯,明年你來不來?」
「要看是去那個景點!」
「不然,我們明年去河南少林寺。」
「啊吒!」Kris一聲吼叫,然後比劃著少林武功的架式:「好,明年去少林寺。」
這就是兩位“四十不惑”的中年男子討論如何進行「阿里山之旅」的過程……
說了半天,誰要去阿里山了
「錦繡中華」裏的圓明園,噴泉兩側就是著名的十二生肖銅雕。
兩位不惑中年男仍繼續討論「少林寺」,不知不覺已來到最東邊的「圓明園」。
好吧,別鬧!他們居然把「圓明園」復原了,我得仔細觀察這座被八國聯軍燒毀的著名建築。原來在國際拍賣市場上那幾尊引起爭議的國寶級十二生肖銅頭,當時在園明園裏就是這樣的擺設。一時之間,整幅中國近代史悠然呈現眼前,那些積弱不振、貪腐無能、列強侵略的苦難讓人嘆息又感慨!
如果不是滿清政府的腐敗,現在的中國會變成怎樣?
不管那些政治經濟,但至少大半的國寶不會被竊走就是了。
接著我們來到「山東孔廟」旁休息,走累了找張椅子坐。
第十二本佛冊「科技的省思」
我開始拿出第十二本佛冊「科技的省思」來閱讀,這是聖嚴法師與曹興誠的對話集,當時節錄的重點如下:
聖嚴法師:
科技跟宗教應該是相輔相成,不是背道而馳。
當前的社會價值觀,似乎財富的多寡就是快樂與否的指標;但從佛教的觀點而言,這未必盡然,所謂安貧樂道的意義,應該是「多也沒關係,少也沒關係」。
每一個人都要多一分包容,少一份計較,應該往大方向、大整體、大原則去思考,把眼光放遠,心胸放大,兩隻腳踩得踏實一點,兩隻手勤快一點,心放寛鬆一些。
曹興誠:
科學家比一般人更容易接受宇宙有神的觀念,因為我們看宇宙的各種物質,都是靠幾種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組成起來的,這中間所顯示出令人驚訝的秩序與條理,很容易讓科學家相信是有一個超自然的主宰在其中,所以很多科學家同時也是很虔誠的信徒。
終於把這十二本小佛冊在旅途裏分別於不同的地點讀完,真是一段特殊的旅遊經驗。也期許自己能多一分包容,少一份計較,兩隻腳踩得踏實一點,兩隻手勤快一點,心放寛鬆一些。
「錦繡中華」裏的敦煌莫高窟
■ 中國民俗文化村
逛完「錦繡中華」後,我們又往西區的「中國民俗文化村」去,裡頭有21個少數民族的24處村寨,薈萃了中國各地的服飾、風俗、建築及民間藝術。其中也包括台灣的高山族(原住民),我看到陳列了一大艘蘭嶼原住民的飛魚船,就對現場穿著花蓮阿美族傳統服飾的一位服務小姐問說:「妳知道這種船是哪一族的嗎?」
讓我驚訝的是,她居然正確無誤地回答:「達悟族」。
即使很多台灣人都不知蘭嶼的原住民是「達悟族」,還以為是「雅美族」,這是當初日本人命名的,現在早已不用。所以當那位服務小姐回答我蘭嶼是達悟族時,我當然驚訝,他們對民俗文化的考證及保存果然用心。
下午兩點鐘我們又看了一場《金戈王朝》的大型歷史劇,是努爾哈赤以四萬擊敗四十萬明朝大軍的傳奇故事。為了摹擬戰爭場面,特地從內蒙古請來特技人員進行馬術表演,加上數百位演員和近百匹戰馬,在煙火、音響、爆破等特效裡演出一場驚心動魄的實景戰爭劇。
下午三點離開「錦繡中華」,先到市區的皇粥餐廳吃些港式料理當午餐,才回旅社。
這是市區的皇粥餐廳所在的那棟大樓,極具現代感。
■ 機場
四點半從深圳火車站搭巴士前往機場,六點鐘的班機從深圳到澳門,然後我飛高雄,Kris飛台北。結果check in時,電腦上的資料卻是兩個人都到高雄,但Kris手上的機票明明是台北的班機啊!
不知哪裡出了問題?
Kris請航空公司先把我的登機證弄好,並要我到候機室找位子坐著等他,他自己處理就好。原本我堅持要留下來幫忙,但Kris強調這種經驗他太多了,要如何和航空公司打交道他自有分寸,要我別擔心。
交涉了很久,櫃台這邊無權決定,能作主的人又已下班。最後只給Kris到澳門的登機證,並“承諾”等Kris到澳門,若飛台北的班機尚有空位將優先給他。弄得連脾氣很好的Kris也一身悶氣,手上的機票明明就是飛台北的,難道是我們自己去盜改訂位記錄不成?若到了澳門,沒有台北的機位,誰要負責?
真是荒唐又誇張,但又能如何?
九點鐘到了澳門,先陪Kris去轉機櫃位check in,幸好往台北的班機尚有空位,所以Kris順利拿到登機證。兩人一起去免稅店買了澳門著名的咀香園杏仁餅,並稍微聊一下才各自去各自的登機門。
Kris說此趟麗江之行真是難忘,我完全同意,兩個喜歡歷史文化的人同遊文化歷史古城本來就會相互影響、相得益彰,也很高興能和Kris同遊麗江。
這是澳門機場裏一只超好笑的公告,原寫著空調暫時(temporall)壞了。一直沒修好,於是有人把暫時(temporall)劃掉,改成仍然(still)。還是沒人來修,乾脆在後面加上永遠(forever),變成空調永遠壞了。最後又被寫上你的道歉過期了。雖然這麼多人反映,但這張公告始終貼在車上,沒被撕去,可見他們的效率!
■ 讓位
在飛往高雄的登機門前等候時,最大特色就是會有許多用台語高聲交談的高雄鄉親環繞身旁,讓人有種提早回到家鄉的感覺。不過今天倒是有一團用國語交談的老人,聽他們都以老師彼此尊稱,想必是退休老師的旅行團,交談中盡是些彼此吹棒的客套話,怪不自然的。
四周吵雜著,我只是兀自安靜,想到此趟行程的美好,會偶爾不自覺地浮上幾抺微笑。直到一位手抱著嬰兒的母親,輕聲問我旁邊是否有人坐,我才停止這段美好的回想。回答說位子沒人坐,年輕的母親就坐下,也是安靜著,於是我們成了吵雜汪洋裏的兩座寂靜島嶼。
年輕的母親一看就知道是大陸新娘,一身的据謹讓她略顯疲憊。
這個登機門沒有空橋可登機,需由接泊巴士送到機場裏搭機。一想到身旁這對疲憊的母子,我就加快腳步搶先到接泊巴士去佔了一個座位,通常這種巴士都只有七八個座位,反正行駛距離不長,大家都用站的。
等到那團退休老師陸續上車後,見我好端端坐著不讓位,就開始語中帶刺地批評現在年輕人都沒什麼敬老尊賢的觀念,其中一位還刻意高聲對另一位長者說:「不好意思,我也沒得坐,不然就讓你了」。
我只是沉默,等到那位抱著嬰兒的母親上車後,才趕緊將座位讓她,這位置本來就是佔給她的。
她連忙道謝,疲憊的臉龐露出難得的笑容。
那團退休老師則變得鴉雀無聲。
聖嚴法師不是說「要多一分包容,少一份計較」嗎?這些年長的知識份子,也沒弄清我為何要“佔位”就開始計較起長幼尊卑的倫理。讓坐給老人本來就是天經地義,但一個處處要求別人讓位給他的老人,也不值得讓人尊崇。應該像聖嚴法師所說的「多也沒關係,少也沒關係」那樣,有人讓坐也沒關係,沒人讓坐也沒關係,才是一種包容吧!
此趟禪遊雲南就在這段小插曲裡劃下句點,十點五十分飛機安全降落小港機場,結束這六天的麗江行程。帶著這十二本法鼓山的小佛冊回到家,心中和喜自在。
延伸閱讀「禪遊雲南」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延伸閱讀「北京」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延伸閱讀「桂林山水」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