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4 鳥巢
■ 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今天就舒服地睡到自然醒……
八點半起床後,發現客廳裡有本「心機母女」,聽說這本小S親手繪製的漫畫書就是擊敗龍應台的「目送」,登上台灣圖書年度銷售冠軍的“鉅作”。即然這麼受歡迎,當然值得一讀,於是開心地翻閱,邊看邊笑十五分鐘就讀完了。當時閱讀龍應台的「目送」,倒是有好幾篇是邊讀邊哭,前前後後花了十五天才看完。所以台灣讀者還是比較喜歡不用動腦的“喜劇”文學……看來,我也來畫一本漫畫就叫「心肌梗塞」好了!
說實在的「心機母女」還真是好看又好笑,度假時開心地閱讀漫畫最快樂了。而Elita呢?一大早就手機接不停,因為今天星期一所以九點過後電話就如潮水般從台北湧至北京,擁擠到幾乎要「手機梗塞」了。
09:30開始吃我的早餐,一顆蘋果、一顆水梨、一罐椰奶及一大堆糖炒栗子,好個清爽的「有機早餐」。Elita只喝杯咖啡,因為忙著講電話應付「心機客戶」,沒時間用餐。
出發了,要去北京鳥巢,時間上午十點鐘。
■ 搭地鐵遊北京?
Elita常出差來北京,但出門都有專車接送,從未搭過北京的地鐵,所以此次我們就決定來個時尚玩法「搭地鐵遊北京」。但經過兩天的“嘗試”之後,終於深刻體會「搭地鐵遊北京」只是年輕人的玩法,不適合我們這種“老年人”啦!昨天光從地鐵站走到潘家園,來回就要30分鐘,去淨心蓮時又搭錯站,走得半死。而且北京的地鐵站都很大,連換車都得“長途跋涉”,時間就這樣浪費掉了。
於是定力較差的我,終於鼓起勇氣問Elita:「我們要不要考慮搭計程車?」
沒想到Elita欣然同意並“喜極而泣”地表示,她昨天就很想搭計程車了,但一直忍到現在,終於我也覺醒了!
沒錯,人老了就要認命,別太執著,這是我和Elita此趟北京之旅最大的覺悟。於是兩人歡天喜地搭計程車出發,沒多久就到鳥巢了。
其實在大陸搭計程車並不貴(尤其兩人共乘),卻可節省很多時間,忠言順耳,在此提供給原本要「搭地鐵遊北京」的“不年輕”的朋友們參考。
■ 鳥巢國家體育場
關於鳥巢:
國家體育場的外形以鋼鐵不規則地「編織」而成,外形有如鳥巢,因此又稱為“鳥巢”體育場,其實這個造型是從中國竹藍的鏤空手法及古瓷的表面裂紋找到的靈感。體育場面積25.8萬平方公尺,混凝土結構分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地上高度69.21公尺,內設十萬個座席。看台由三個獨立的區塊組成,可以承受八級大地震,遇緊急狀況,九分鐘內可以疏散全部觀眾。
相信我,正常人一看到這座「鳥巢」就無法控制手中的相機,開始拼命拍攝了。我和Elita也不例外,光在外環的水岸邊,就欲罷不能地拍攝了二十分鐘。沒辦法!這座龐然大物的建築實在太美。
■ 登堂
水岸邊的拍攝結束後,才買票進入(門票50人民幣),於是又開始近距離拍攝「鳥巢」的不規則型外觀了。
關於中國建築,曾讀過這樣一段文字:
中國建築一開始就不是以單一的、獨立的個體為目標(不強調個人主義),而是以佔地寛廣並能相互配合的群體建築為特徵。大型住宅依中軸線延伸成幾重院落,隨其與主堂的關係而有尊卑、親疏、長幼、上下之分。四合院,尤其明清的典型四合院,是中國封建文化的成熟產物。四合院的「合」,就是院內東西南三面的晚輩,都得服從北面的家長。每個四合院在意義上都是縮小的故宮,家長治家的方式也可以比擬為君主治國的方式,君臣之道在此演化為父子之道,等級及專制隨之深入到家庭關係之中。
尊卑、親疏、長幼的概念,所以嚴整的方正格局成了一大特色,但這些建築法則都被「鳥巢」的不規則造型打破了。於是我私下想著,若北京能接受「鳥巢」這種自由不据的造型,是否表示來日也可能接受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
不過看到「鳥巢」官網上強調的三項建設重點,光讀文字就覺非常八股,看來要“自由”還得再等待一些時間吧!這就是看起來很像口號的「鳥巢」特色:
綠色設施:持久貫徹綠色奧運的理念。
科技設施:科技創新成為動力和保障。
人文設施:從設計細節體現人文關懷。
不過我們還是拍攝得非常快樂,誰叫這座龐然大物變化多端,什麼角度都美。
■ 入室
拍攝完外觀之後,就開始“登堂入室”參觀「鳥巢」內部了!
中國紅是「鳥巢」內部的主要色調,奇特的是這種喜慶的中國紅和外表的鋼骨結構並不衝突,一直覺得這種冷洌的鋼骨建築配上深藍色調會更高雅,為何中國紅在此能有這麼完美的表現?
我想,可能因為這裡是北京吧!
有些城市一旦作為皇城,就會紙迷金醉,文風及教化的調性逐漸軟化。然而北京卻沒有,只要留心觀察便會發現,北京人言語豪爽,作風果敢,絲毫沒有奶油小生的京城味,所以城市風貌及文化特色仍維持著「陽剛」之美。因此「鳥巢」強悍的鋼骨和帝王的中國紅同時屹立在北京的天空下,不但不衝突反而相得益彰。這種「紅」像精靈般在「鳥巢」內到處遊竄,進到廁所裡,讓我想到巴黎的紅磨坊;爬上天花板,則聯想到宮殿的紅柱;塗滿觀眾席的紅色,又化成紅衛兵的怒吼了。這些紅色怎麼看都美,因為這裡是北京,是幾世紀來飄揚著「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陽剛北京。
■ 水立方
你一定不相信,我們居然可以在「鳥巢」裡待那麼久!我和Elita各自帶著各自的相機拍攝,各自選擇各自的角度欣賞這座造型多變的巨大建築,整整花了四個小時悠閒地參觀及拍照。中午就隨便在販賣部買了飲料及餅乾裹腹,然後繼續沉迷在鳥巢不規則的神秘空間裡,真的沒想到這座體育館這麼吸引人。
下午03:00我們才走出「鳥巢」,移到旁邊的「水立方」去參觀。
此時Elita北京的同事剛好來電,問我們人在哪裡?
Elita告知仍在「鳥巢」時,對方幾乎無法置信,一再詢問我們怎麼逛的,居然可以在「鳥巢」耗四個小時,她一定以為我和Elita瘋了!
「鳥巢」和「水立方」之間是一座寬敞的廣場,各國來的觀光客成群悠遊其間,讓這兩座“運動場所”變成名符其實的觀光景點了。我忽然想說……很多人都抱怨老祖宗沒留下像金字塔、比薩斜塔那樣的歷史遺蹟,所以台灣觀光業推展不易。聽到這樣的言論時,我都會回答其實只要有創意,即使不是古蹟遊客也會源源不絕而來,「雪梨歌劇院」就是最佳範例。但現在得再加上「鳥巢」和「水立方」了,我覺得這兩座建築物的“創意”,所吸引的觀光客不少於萬里長城呢!
已經下午三點半,Elita提醒說,再不走市區就可能塞車了,我們才搭計程車依依不捨地離開「鳥巢」。
時間: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下午3點36分。
結論:
喜歡攝影的人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去「鳥巢」,否則會整天沉溺在「鳥巢」的線條和角度裡無法自拔,還好Elita及時將我帶離現場。對了!下面就是我在「水立方」前玩的“自拍”,連“自拍”都超有趣,玩得不亦樂乎呢。
延伸閱讀「北京」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延伸閱讀「禪遊雲南」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延伸閱讀「桂林山水」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