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005

002

003

 

 

 

 

 

睡夢中忽聞急促敲門聲,模模糊糊聽到門外的Michael問說要出發了嗎?才想起昨天和他約好九點鐘去遊灕江,現在…瞄一下電視上的時鐘,天呀,九點五分了。「我馬上就好」朝門外對Michael喊著,然後如入伍新兵聽到起床號那般超音速地沖澡及著裝。真是糊塗蛋,還以為仍一個人旅行,忘了昨天在巴士上剛認識的Michael,而且此後都要兩人共同行動。

 

 

■ 沖澡

洗澡是最快樂的事,在講求身心平衡的印度哲學裏,和自己的身體對話是重要的生活課題,所以洗澡當然是極具哲學意味的靜心方式,尤其是旅行時。但絕對不是像我今天早上這般狼狽模樣,僅花三分又二十七秒就洗好,已坐在床緣翻著行李找要更換的衣物,哎,真的不想那麼早出門呢。

 

 

■ 米粉

昨天和一位婦人約好九點鐘在市場邊見面,安排搭船遊灕江之事。由於我們的遲到,她們可能已經出發。對她有點愧疚,為了招攬我們這樁生意,她昨天居然蹲在餐廳外等我們吃完飯,弄了半天還是沒讓她賺到錢,對這種小人物我總是特別心軟。

好吧,不趕了,那就悠哉吃早餐去吧。

對吃,我一向沒什麼意見,就讓Michael決定,沒想到他選中的是車站前一家米粉店,那不是“馬肉”米粉嗎?

不敢(也不想)多問,算了,既然一起旅行就不要有太多意見,萬一真是馬肉米粉,吃了也不會死…………

那米粉的煮法很簡單,老闆隨手燙一把米粉放到碗內,再澆一些清湯就完成,剩下的你自己去加料,有八、九碗各類醬菜或肉屑隨你自由調放。早餐一向吃素的我,就搯了一堆青葱及蒜末自己弄出一碗素食麵。米粉是很粗的那種,吃起來口感特別好,這樣的早餐我很滿意了。Michael加了很多肉屑在裏頭,不知那是不是馬肉,不敢(也不想)多問,反正看他吃得愉快就好。

 

 

004

 

 

 

 

 

■ 2006年2月6日(星期一)

此趟桂林之行,最重要的景點就是「搭船遊灕江」,平常你所看到的桂林風景相片都是在灕江上拍攝的,來桂林當然得去遊一趟灕江。

最秀麗的灕江風光並不在桂林,也不在陽朔,而是在興坪到楊堤那段,提到這麼多地名,你可能都被搞混了,趕快簡單說明這些地名的相關位置。

灕江是珠江的支流,北起興安,南流至梧州滙入潯江(珠江上游)。桂林位於灕江北邊,依水路往南走83公里即到陽朔,我昨天就是從桂林搭車南下到陽朔。但灕江最秀麗的景色是從陽朔北面20公里處的興坪開始逆流而上15公里到達楊堤的這段,所以必需從陽朔搭巴士到興坪,再從興坪搭船遊灕江。

這幾個灕江村鎮的地理位置如下:

()桂林 - - (46公里) - -楊堤 - - (17公里) - -興坪 - - (20公里)- -陽朔()

我的行程:

昨天:桂林搭巴士南下到陽朔(1小時)

今天:陽朔搭巴士北上到興坪(半小時)

   興坪搭船逆江北上到楊堤,再折返回到興坪(1個多小時)

   興坪搭巴士南下回陽朔(半小時)

吃完早餐,我們就搭半小時一班的汽車往興坪出發了。

 

 

006

 

 

 

 

 

■ 印象.劉三姐

車上,我讓Michael坐在視野較好的靠窗座位,我自己則靠走道坐著專心聽耳機裏的音樂,那是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劉三姐》原聲配樂專輯。

《印象.劉三姐》是一齣結合灕江山水實景演出的大型音樂劇,以廣西民俗美人劉三姐及她的山歌為主體概念,融合灕江漁火節的水上漁船表演而成的作品,創作時間長達五年,演員人數超過600,總投資達兩億人民幣,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山水實景表演。動用國家級人力、物力而成的《印象.劉三姐》,音樂當然超棒。第一次聽到是在Vincent比利時的家,那是Jing的友人從大陸寄過去的CD,當音響一開,龐大的交響樂從四面八方湧來時,氣勢磅礴得令人震撼。這音樂也埋下日後我和Jing計劃要到陽朔來看《印象.劉三姐》的想法,可惜等我們一切都安排好,出發前才知道這幾天剛好停演,六百多位演員要休息過年。沒能看到《印象.劉三姐》雖然扼腕,但原聲配樂卻隨身帶著,陪我走這趟桂林之旅。

車子在鄉間小路移動,許多溶岩奇峰平地而起,裝飾著眼前這幕樸素的農村景象。沒和Michael交談,他正觀賞著車窗外流動的風景,我則專注於耳機裏的音樂。整張專輯是以廣西山歌為素材發展而成,重新編曲後交由大編制的交響樂團演奏,不管是詞曲、製作、演奏、錄音都有高水準表現,這種以藝術來包裝觀光業的作法,讓人不得不對大陸的觀光發展側目相看。

一群頂尖的的音樂及舞蹈人才,在國際級導演張藝謀的帶領下完成的作品,演出陣容也是國際水準,其中幾首插曲就請到齊豫天籟般的歌聲來助陣,這樣的聲音配合這樣的潑墨山水,正如齊豫所言:「是適時的把天給的聲音,還給天,還給地,還給大片好山好水,和在這片土地上生生滅滅的眾生!」

好一句「這片土地上生生滅滅的眾生」,大地山川是盤固不移的,唯有眾生流動不息,不管多壯闊的土地沒能和人民的生活結合就少了那份力量。

 

 

■ 生生滅滅

這人世不就是“生生滅滅”的輪迴罷了!但《印象.劉三姐》裏的那首「藤纏樹」還是聽得我眼眶含淚……

(女)山中只見藤啊纏樹,世上哪見樹啊纏藤。

(男)青藤若是不啊纏樹,枉過一春又啊一春。

(女)竹子當收你不收,筍子當留你不留,繡球當撿你不撿,

       空留兩手,空留兩手撿憂愁。

(男)連就連,我倆結交定百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合)連就連,我倆結交定百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凡事都“生生滅滅”,為何感情可以這般堅貞?

我倆結交定百年。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聽到這句詞,我的淚就無法控制。是怎麼的愛啊,連死都堅守信約,願在奈何橋上等候三年?

 

 

■ 遊船

大陸當局動用國家級人才以藝術來包裝、行銷觀光景點,這般用心讓人激賞萬分,但當地商人短視近利的經營方式也讓人徒感無奈,光搭船遊灕江就悶了我一肚子氣。

陽朔各家旅行社的灕江遊船套裝行程大概是人民幣50~60元左右。不想跟團是因為喜歡自由,不必跟著大家一起行動,但得面對當地商人陷阱重重的計價方式。到興坪,才下車許多推銷灕江遊船的人立刻蜂湧而上,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有位綁著馬尾的女生說船是他們自營的,她弟弟是船伕,來回收我們40元就好。既然是姐弟親自經營,應該比較不會亂耍把戲,所以決定搭她的船。誰知40元只是船費,搭三輪車到碼頭每人還要5元,門票16元也要自付,若再加上陽朔到興坪的車票 ( 來回6元 ) 共要67元,比旅行團還貴了。記得旅社老闆告訴我灕江遊船只要30元,於是我向那位小姐反應,才改收我們50元(含三輪車及門票)。我不喜歡討價還價,但行程價差這麼大,讓人心有不快,所以才“下海”去殺價。剛開始還有些罪惡感,但沒多久就發現其他遊客全包也才付40元,看來我還是“心太軟”。

沒敢把事實告訴Michael,我本來就是個不會精打細算的旅人,Michael跟上我,算他倒楣,嘻!

 

 

002

 

 

 

 

 

■ 灕江

山峰平地拔起,灕江左右其間,時而水淺灘急,如萬馬奔騰;時而清澈平緩,遊魚歷歷可數。沿岸的奇峰、巨壁、飛瀑、綠竹、房舍和漁村,投影碧波間。江做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在遊船上觀看灕江,如入人間仙境。」

灕江是世上風光最秀麗的河流之一。從桂林到陽朔間的水程,形態各異的青峰夾岸聳立,奇花異草點綴其間,深邃幽奇的岩洞遍佈,翠竹簇簇,農舍點點,風光旖旎,不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更有“洲綠、灘險、潭深、流泉、瀑飛”之勝景。晴天觀群峰倒影,陰天賞漫山雲霧,雨天望灕江煙雨,四季江面煙波浩渺,有“百里畫廊”之譽。」

 

 

003

 

 

網站上這樣介紹著,其實不用文字,灕江山水也早被世人熟悉,遊客至此只為親臨證實罷了,說是走馬看花也不為過。這點我倒清楚,陽朔、桂林的美除了那些野居其間的漁人農民外,觀光客是無法全然體會的。而市面上那些灕江山水的相片,都是攝影師們長年守候的成果,我這蜻蜓點水的造訪別奢望能拍攝到那些「雲遮霧繞,煙波渺渺,幻景天成」的畫面。於是心態上便放鬆許多,不必強求要有什麼好作品,面對這樣的山水就多一份謙遜、多一份泰然吧!

船開了,不一會兒船伕就掏出一張20元紙鈔,指著上頭浮印的山水景色說這就是在前頭左岸拍攝的,然後把鈔票舉起和遠山對映著,還果真一點都不差呢。

霧露冷洌地飄著,我想像自己在相機裏揮灑著潑墨山水。如此朦朧的天色,怎樣也拍不出明信片那般的桂林美景,不如順勢拍些墨色濃淡的國畫。於是試著用中國留白藝術的概念來構圖,拍出詩詞,拍出韻腳,拍出禪味及空靈,也拍出心中的悠然。

輕舟繼續隨波而流,游移山水間。

 

 

008

 

 

下個景點叫黃布灘,經過時船佚特別提醒我們。而書裏對此處的描述如下:「灘底有塊米黃色的大石板,似“黃布”一匹而得名。水平如鏡,清澈澄碧,綠竹護堤,倩影婆娑,山巒、翠竹、藍天、白雲倒影在碧水之中,山水一體,水天一色。最能概括此景的莫過清朝詩人袁枚的名句: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我們沉默地通過,氣溫低得凍人,除了我待在船頭拍攝外,其他四人都縮在船艙內,趁現在水穩波平轉身拍攝一張船身的模樣。

船伕倒也盡責,沿途不斷介紹,每到一個景點就講解,但我哪記得那麼多,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九馬畫山」,因為真的彷如九匹駿馬描給於兀立如屏的山壁上。書上則描述如下:臨江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因有「九馬畫山」之名。九馬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或立或臥,或奔或躍,或飲江河,或嘶雲天,正是「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

 

 

005

九馬畫山

 

 

好個「奇物在人間」,只是再往前去,兩岸奇峰羅列,水曲天窄,我已記不清有哪些景點,只知冊籍記載如下:「右岸有大黃山、文筆峰、筆架山、獅子山等,高低錯落;左岸有觀音山、白兔山、金雞嶺等,千姿百態。」

我們孤舟伴山行,不覺峰迴浪轉,船佚已調回頭,煙霧裏我們望水穿峽而歸,江襯舟影如在畫中。我仍持相機獨坐船首,偶爾灘淺浪大時船佚會叫我留意些,但大多時都任我用著高危險的姿勢把江波峽影繪入鏡頭裏。我們蠻幸運的,遇到這樣的薄霧冷雨,整個灕江幻化成詩句般朦朧,浮走江面猶如飄游於雲靄空渺裏,虛虛實實、生生滅滅……

船抵碼頭,回頭望著身後二十元人民幣上那幅山水景象,如夢似真,仍聳立眼前,嘆口氣,上岸吧!千年灕江,有幸一遊,該滿足矣。套上耳機讓《印象.劉三姐》裏的那首「藤纏樹」在聽覺裏“生生滅滅”,如此的明山秀水讓人百塵不染,難怪古人連感情都堅貞:

山中只見藤啊纏樹,世上哪見樹啊纏藤。

青藤若是不啊纏樹,枉過一春又啊一春。

竹子當收你不收,筍子當留你不留,繡球當撿你不撿,

         空留兩手,空留兩手撿憂愁。

連就連,我倆結交定百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007

 

 

 

 

 

■ 橋上等三年

回程,我和Michael決定不搭三輪車,就從碼頭散步回興坪車站去,,想邊走邊欣賞那些村落及莊稼。

走過村裏的濱江橋時,橋底的江水清徹見底,平靜無波的水面猶如鏡子般映著江畔的翠峰碧竹,告訴Michael我一定要下橋去拍攝,囑咐他若不想等可先往村裏走,我們在車站會合。

沿橋墩的土堤滑下江邊後,就被那桃花源似的美景吸引住,貪婪地拍攝著,各種角度、各種構圖,早渾然忘我,忘卻時間的存在。把耳機裏的音樂調大,完全溶入詩詞般的情境裏,待回首,已百年身,我是說彷若百年,真的就像已過了百餘年,等我爬回橋上,Michael早不見蹤跡,連在橋上等“三分鐘”都沒咧。

後來呢?

Michael迷路,我在村裏來回搜索三趟,都不見人影,怎麼辦?

 

 

001

 

 

 

 

 

 

 

 

 

附錄一:

《印象.劉三姐》官方網站 http://www.yxlsj.com/

 

 

附錄二:《印象.劉三姐》簡介

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全球最具魅力的導演,傳唱最久遠的民族山歌,史無前例的桂林灕江風情巨獻。大型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是錦繡灕江-劉三姐歌圩景區之核心工程,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以及兩位年輕導演--王潮歌、樊躍的加盟,數易其稿,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而成。她集灕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

方圓兩公里的陽朔書童山段灕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廣袤無際的天穹,構成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劇場。投資建造的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傳統演出是在劇院有限的空間裏進行,這場演出則以自然造化為實景舞臺,放眼望去,灕江的水,桂林的山,化為中心的舞臺,給人寬廣的視野和超然的感受。傳統的舞臺演出,是人的創作,而"山水實景演出"是人與上帝共同的創作。山峰的隱現、水鏡的倒影、煙雨的點綴、竹林的輕吟、月光的披灑隨時都會進入演出,成為美妙的插曲。晴天的灕江,清風倒影特別迷人;可煙雨灕江,賜給人們的卻是另外一種美的享受;細雨如紗,飄飄瀝瀝;雲霧繚繞,似在仙宮,如入夢境........演出正是利用晴、煙、雨、霧、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氣候,創造出無窮的神奇魅力,使那裏的演出每場都是新的。

演出以"印象劉三姐"為總題,大寫意地將劉三姐留給人們印象中的經典山歌、民族風情、灕江漁火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地溶入於山水,還原于自然,成功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稱為"與上帝合作之傑作"。演出把桂林、陽朔舉世聞名的兩大旅遊、文化資源--桂林山水和劉三姐留給人們的印象進行巧妙地嫁接和有機的溶合,讓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演出立足于桂林,與桂林的音樂資源、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完美地結合,我們看演出的同時,也在看灕江人的生活。

印象劉三姐歌圩坐落在灕江與田家河交匯處,與聞名遐邇的陽朔書童山隔水相望。廣維文華公司與當地政府從歌圩建設一開始便達成了默契,既強調藝術的表現也高度重視環境保護,使整個工程建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現在,歌圩幾乎全部被綠色覆蓋,裏面種植有茶樹、鳳尾竹等,加上所植草皮,綠化率達到了90%以上。其中,燈光、音響系統均採用隱蔽式設計,與環境融為一體,水上舞臺全部採用竹排搭建,不演出時可以全部拆散、隱蔽,對灕江水體及河床不造成影響。觀眾席依地勢而建,梯田造型,與環境協調,同時也考慮到了行洪的安全。就連所設的兩座廁所也引進韓國技術,建成目前全國最先進的生態環保廁所,廁所的污水並不直接排入灕江而是迴圈使用。另外,100多畝建設用地上,鼓樓、風雨橋以及貴賓觀眾席等建築散發著濃鬱的民族特色,據建設單位介紹,整個工程不用一顆鐵釘,令人歎為觀止。

觀眾席由綠色梯田造型構成,180度全景視覺,可觀賞江上兩公里範圍的景物及演出。觀眾席設位2200個,其中普通席2000個,貴賓席180個,總統席20個;演員陣容強大,由600多名經過特殊訓練的演員構成;演出服裝多姿多彩,根據各不同的場景選用了壯族、瑤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數民族服裝;整個演出時間約90分鐘。據廣維文華公司的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申報了下面兩項吉尼斯紀錄:一、世界上最大的鼓樓群;二、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

演出的總策劃、製作人梅帥元先生表示:"很高興能邀請到張藝謀先生出任演出的總導演,他舉世公認的非凡才華和獨創精神使這部與上帝合作的作品成為唯一。在他看來,上帝既是綠色,是自然與人的和諧,是一種"美麗心境"。這種大綠色理念將傳統的環保意識提升到精神層面,指導這場山水實景演出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我還要感謝另兩位年輕導演--王潮歌、樊躍的加盟,他們的創新激情與實踐能力,使"山水實景演出"由理念變成現實。另外,音樂設計、舞美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都是中國和世界一流的大師,我相信,並非製作人選擇了他們,而是上帝選擇了他們。在歷時三年半的創作歷程中,演出方案經過無數次的修改,我們一步步接近真諦。在這裏,所有參與者的全部努力只是把自己更好地融入山水,成為山水的靈魂。她是綠色的、安撫的,是自然的洗禮,人性的回歸。

《印象•劉三姐》以舉世聞名的桂林山水實景作為劇場。江面上可以隨意變化的中心舞臺,以12 座連綿起伏的山峰為背景,方圓近兩公里的灕江水域,打破了傳統演出在劇院有限空間進行的局限,堪稱是“人與上帝共同的創作”。江面上設置的兩個移動大螢幕,穿插播放電影《劉三姐》的經典場景和山歌,以此為主線,演出融合壯族風情、灕江漁火等元素創新組合,配以變幻莫測的燈光,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延伸閱讀「桂林山水」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桂林山水01 啟程

桂林山水02 靖江王府 

桂林山水03 陽朔西街

桂林山水04 灕江 

桂林山水05 興坪

桂林山水06 福利古鎮 

桂林山水07 陽朔公園

 

 

 

延伸閱讀「禪遊雲南」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禪遊雲南01 彩雲之南

禪遊雲南02 出發

禪遊雲南03 麗江古城

禪遊雲南04 《印象.雪山》

禪遊雲南05 納西古樂

禪遊雲南06 束河古鎮

禪遊雲南07 東巴樂舞

禪遊雲南08 玉龍雪山

禪遊雲南09 萬古樓

禪遊雲南10 深圳

禪遊雲南11 錦繡中華

禪遊雲南12 法鼓山

  

 

 

延伸閱讀「北京」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北京01 北京之家

北京02 潘家園

北京03 淨心蓮

北京04 鳥巢

北京05 南鑼鼓巷

北京06 【798】藝術區

北京07 薩伯咖啡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桂林 灕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 的頭像
    Shin

    音樂旅行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