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旅遊篇
■ 2010年6月2(星期三)
7:30起床,8:00用餐,9:00出發。
一起床心情就非常“雀躍”……反正就像麻雀般跳來躍去,謂之「雀躍」。
因為今天要去卡薩布蘭加(Casablanca)了!
光聽到「卡薩布蘭加」這幾個字,就迫不及待想造訪這座美麗的城市。我所謂的“美麗”當然來自電影《北非諜影》的印象,但偏偏這部英文片名叫《Casablanca》的「194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並沒在卡薩布蘭加實地拍攝,我們看到的“美麗”城市竟是棚內布景。你看,詭不詭異?
反正,今天就是要去卡薩布蘭加……繼續雀躍中,我是隻小小鳥,飛就飛,叫就叫,自由逍遙……
哎!其實那不叫“飛”,是搭遊覽車,9:00從非斯(Fes)出發,行駛191公里到首都拉巴特(Rabat),下午再繼續走102公里才會抵達卡薩布蘭加。
■
出發後,耳機裡反覆播放這首「Casablanca」( 點選試聽 ),努力營造一種「卡薩布蘭加」的美麗情緒。而Jasmine則在車上介紹伊斯蘭教的歷史及「法蒂瑪之手」,因為越來越多團員爭相搜購。其間還提到摩洛哥的教育制度,他們的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因為法國提供經費補助,希望這個國家能繼續使用法語。
十點多在一處公路加油站休息,車子加油,人去喝咖啡或尿尿。
看到三個摩洛哥工人坐在陰影處休息,走過時我順便向他們道「日安」,就是法語的Bonjour。發現居然有人和他們打招呼,於是三個就嘰嘰喳喳向我說了一堆我聽不懂的話,他們可能以為我的法語很好。我比個手勢叫他們等一下,便奔回車上拿昨天在超市買的那瓶Schweppes汽水請他們喝,還把攝影背包裡的「備份糧食」碗豆及豆干全給他們,然後大夥就比手劃腳胡亂聊著。
Schweppes汽水在香港譯作「玉泉汽水」,台灣很罕見,但在歐洲很多。我特別喜歡bitter lemon的玉泉汽水,每到歐洲就會狂飲,所以昨天幫Jasmine買水時順便買了很大一瓶,現在剛好送給那三位工人。
正要回車上,Jasmine就過來問我:「這是什麼音樂,怎麼這麼好聽?」然後就把耳機遞給我……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出國時我總會錄製相關音樂以便途沿聆聽,這次也不例外,精心選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等音樂,一國跨越一國沿路聆聽。我是個沒音樂無法生活的人,為防萬一,帶了兩台MP3播放器,也錄了兩套相同的音樂,其中一台損壞或遺失,另一台可後補使用,反正旅途中不能沒有音樂!
因為葡萄牙當地導遊特別提到聖母合唱團( Madredeus ),我剛好隨身攜帶他們的音樂,於是就把另一台播放器借給Jasmine,讓她欣賞聖母合唱團的天籟歌聲。所以這幾天Jasmine就和我聽著相同的音樂,才會趁停車休息時過來問我歌名及歌手。
我把耳機接過來聽,原來是 Loreena McKennitt 的「馬可波羅」,立刻問她:「這音樂非常適合在伊斯蘭的國家聆聽,對不對?」
Jasmine拼命點頭表示讚同,我也開心大笑,和朋友分享音樂真是快樂的事!
在加油站和三位工人聊天並分享食物
■
10:50來到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
摩洛哥的古都在非斯(Fes),就是我們今天出發的地方。1912年法國殖民期間,為切割摩洛哥人和歷史文化的聯繫,於是強迫他們遷都至拉巴特,1956年摩洛哥獨立後便繼續沿用至今。拉巴特位於布雷葛列格河(Oued Bou Regreg)和大西洋交會處,是全國政治、文化及交通樞紐,物產以毛毯及皮革製品為主,並有水果、漁產、製磚、石棉、陶瓷、軟木等小型企業。市區房屋潔淨整齊,街道寬闊筆直,南部的大西洋海灘洋溢著度假風情,吸引不少觀光客。
我們主要的觀光景點是:
1.摩洛哥先王穆罕默德五世陵寢
2.哈珊塔(Hassan tower)及哈桑大清真寺遺址
3.烏達雅堡(Kasbah Oudayas)
4.皇家宮殿
穆罕默德五世為前國王哈桑二世的父親,逝於1961年,陵寢1962年開始修建,1971年竣工……
我只是好奇,為什麼要參觀陵寢,尤其是政治人物的?所以沒特別聆聽當地導遊的介紹,兀自覓景拍攝,於是先晃到陵寢前的哈珊塔及大清真寺遺址去了。
12世紀時Yacoub al-Mansour國王野心勃勃想建造一座86公尺世界最高的清真寺叫拜塔(minaret),不過1199年國王去世後工程便叫停,塔身只蓋到44公尺,此乃佇立在我們眼前的哈珊塔。四周則遍佈著大清真寺地基的樑柱遺跡,雖是未完成的殘骸,但比嚴肅的陵寢迷人多了。
11:20離開哈珊塔,前往下個景點烏達雅堡。
旅遊時我常能一個人沉浸在某種單純的美感裡,這面牆就讓我迷戀許久,真是好美的一面牆。
哈珊塔(Hassan tower)及哈桑大清真寺遺址
摩洛哥先王穆罕默德五世陵寢
■
上車十來分鐘後就來到烏達雅堡,是座位於布雷葛列格河入海口的古建築群,建造於12世紀的柏柏爾王朝,曾先後被阿拉伯、葡萄牙及法國統治過。不過這座古堡的特色不在歷史的豐功偉業,而是城寨內的“暗藏風光”。因為17世紀從安達魯西亞來了一批避難的西班牙人,從此地中海式的藍白建築便絕妙地在此萌芽叢生,現在褐黃城牆內包裹的卻是一朶盛開的希臘風情。Jasmine在車上就“警告”大家,這裡的愛琴海景觀肯定讓大家驚艷,果然才下車就聽到讚嘆連連,爭相擺姿式拍照,像蜜蜂發現花粉般拼命用相機採擷眼前的藍白色調。因為我們得沿路走到海邊的餐廳用餐,擔心有人忙著捕捉鏡頭而迷路,所以Jasmine就在後面辛苦地催人,否則大家可能會拍到地老天荒。
天啊!好難想像,若我住在這種社區裡,會不會每天幻想自己是一尾鯨魚?
穿越藍白相間的民宅就來到高空平臺區,此乃古時空中市場的遺跡,佇立其上可遠眺布雷葛列格河出海口及對岸的哈珊塔(我們剛造訪過)。不過較有趣的是城台下那片綿延不絕的褐黃色海灘,我好奇觀察著伊斯蘭國度的居民如何戲水,少了面紗及駝鈴,換上濤聲裡的嬉鬧笑語,有種時空混亂的幻覺。我站在城牆凝望,心裡想著若有畫筆的話,想畫幅駱駝商隊在風浪裡前進的畫面,遠處有鯨魚翻躍及鷗鳥成群……
接著我們得步下城堡階梯,越過沙灘邊緣到另一端的海濱餐廳去。
在沙灘上,我停下來拍攝一隻在遊艇下乘涼的狗兒。我覺得世界上每隻狗都很美,都值得用心為牠們拍照。享受海風及嬉笑聲的同時,我又佇足拍攝一只沙灘上的遮陽傘。後來Jasmine告訴我,團員們見我拍攝,就尾隨其後拍攝相同的場景。我只是笑著說,希望他們知道自己在拍什麼,我是在拍攝「濤聲」啦!
我覺得世界上每隻狗都很美,都值得用心為牠們拍照。
午餐有種令人難忘的「摩洛哥餡餅」,將核桃及碎雞肉調上番紅花包裹於餅皮內,配上蜂蜜及月桂粉煎成薄餅,微甜的異國風味連我這「美食白痴」都讚不絕口。
正嚼食著美味的餡餅,有位團員過來秀出相機裡剛拍攝的一叢天堂鳥要我“指教”,其實就是期待我能讚賞一番。偏偏我的個性非常不狗腿,只笑說:「拍得不錯!」這種構圖只是幫花卉張“大頭照”,一點創意都沒有,要我如何分析拍攝手法!所以結論是做人好辛苦,常要被迫說恭維的話,人類為何不學學植物的靜默?
午餐後,我開始幻想自己是一棵樹,一棵佇立在海邊任風吹拂的棕櫚樹。
你有多久沒有一個人在寛闊的天空下,心無雜念地安靜和自己獨處?
■
將近三點鐘,離去前還要造訪在拉巴特的最後一個景點 - - 皇家宮殿。
天啊!好工整的建築,但真的不吸引我。所以沒跟著團員過去參觀,兀自在停車場的樹下陪一隻貓乘涼。
若不當一棵樹,當一隻貓也不錯,生活會很優雅!
20分鐘後就上車出發了,往南前去卡薩布蘭加。
我也覺得世界上每隻貓都很美,都值得用心為牠們拍照。
■
17:15來到卡薩布蘭加,有種夢想成真的悸動。
好萊塢電影《北非諜影》讓這座白色之城聞名於世,電影英文片名《Casablanca》就是此城的西班牙名稱,casa是「家」,blanca是「白色」,合起來便是「白色之城」。卡薩布蘭加是摩洛哥最大城,人口約213萬,為全國經濟中心,工業產值占全國80%。因濱臨大西洋氣候宜人,市區道路寬廣、樹木常青,公園、噴泉及公共建物洋溢著阿拉伯、法國及西班牙等多國風情。綿延幾十公里的細沙海灘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於是在棕櫚樹叢裡佇立著無數餐廳、旅館、夜總會及俱樂部。
說到這裡配樂得出現了,是《北非諜影》裡的動人名曲「任時光流逝 As Time Goes By」( 點選試聽 ),車子進城時我的耳機裡就是這首歌,心情被渲染成一片40年代的黑白電影情調。
詢問過Jasmine,得知我們在卡薩布蘭加的造訪只有明天一處大清真寺之後,便決定今晚不跟團去用餐了,要脫隊自己品味這座美妙的城市。
進旅社後大夥準備集合吃飯去也,我則沖個澡便動身外出。比起歐洲城市卡薩布蘭加稍嫌髒亂老舊,但比起其他阿拉伯城市這裡又有點時髦,但在我心目中這座成城就是美不勝收,因為電影也因為文學。
我開心逛著,穿越高聳的玻璃帷幕大樓往古舊的叫拜塔聳立處而去,那裡有北非風味的住宅區。於是看到黃昏裡在公園踢足球的孩童及下班排隊購買烤餅的居民,偶有飛機起降聲音,提醒我這是座國際大都會。不久就想尋找海洋了,問了方向便往海風吹拂處走去,後來才發現是禁止入內的港口區,並非我嚮往的棕櫚沙灘,不過聞到海洋的氣味就很滿足了。夕陽逐漸西下,我不經意走到《北非諜影》裡的主要場景銳克咖啡(Rick's Café),當時是在美國的棚內搭景拍攝,後來才有人在卡薩布蘭加“複製”出這家咖啡店。剛在旅社時就有位老醫生團員要求當地導遊帶他來Rick's Café,但導遊以需要事先預約而婉拒。那位老醫生告訴我,他看了七次《北非諜影》,這輩子一直渴望能來卡薩布蘭加,沒去Rick's Café好可惜!結果我自己亂晃居然來到Rick's Café,真是奇特的機緣。只是當時我已走得渾身汗臭味,不好意思進去參觀。
回到旅社已20:20,全身溼透,沖個澡便舒服地在房裡休息。肚子餓了,要尋找攝影背包裡的“備糧”,才發現上午已把那些豆子及豆乾全送給加油站的工人了。之前又因不想讓團員認為我是“特權份子”,所以交待Jasmine千萬別幫我外帶晚餐回來。現在只好下樓去找食物了,剛好外頭有個賣杏桃的小販,於是買了一些,又在雜貨店找到一瓶石榴汁,夠我開心當晚餐了。
飽食後便躺在床上聽音樂,九點鐘不到便睡著了。
■
21:45室友回來,說幫我帶了晚餐,要我起來吃。
還睡眼惺忪地揉著眼睛,就聽到他咕噥著:「怎可以讓旅行社佔便宜,Jasmine說不用幫你外帶晩餐,我就堅持一定要,旅行社已賺很多團費,絕不可以讓他們再省下這份晚餐的錢,所以叫Jasmine無論如何要多弄這份晩餐給你。」室友議憤填膺地嘮叨著,我只是發現餐盒裡是烤羊燉小米,但沒有餐具可用……
連忙向室友道謝後便去洗手,將就用手吃烤羊。其實也是吃給室友看的(當時我已不餓),他那麼辛苦“爭取”來的,不配合享用真的不好意思。我想Jasmine 一定被他弄得很煩,明天再向Jasmine道歉好了。
吃了些香料濃郁的烤羊後睡意全無,待室友就寢後便想出門散步了。對這個國家不熟,深夜出門會不會危險?反正我只帶五歐元現金及護照影本,相機不帶,若遇搶劫就東西給他。實在想多看看這座城市,所以23:15還是出門了。
■
我們住的旅社( Le Royal Mansour Méridien )算很高檔了,所以才走到街頭立刻有守在外頭的皮條客過來問我要不要女人。
我笑著搖頭,反覆向他說:「不用了,謝謝!」
他又問我要去哪裡?
「只是出來散步。」
他指著隔街那區說:「那是舊城區,裡面很危險,你一個人千萬不要進去,尤其晚上。」
我連忙道謝,但心裡想著,原來是舊城區,太好了!明天一早就過去逛。今晚沿著圍牆散步就好,別進城。
於是過了馬路,走到入口處觀望進進出出的居民。街旁有三個老人在喝酒,其中一位會說簡單的中文,熱心問我對毛澤東、周恩來及江澤民熟不熟?我笑著搖頭便溜之大吉,實在不想和他們閒扯政治。仍沿著圍牆散步,來到外頭的住宅區,有位在路旁乘涼的摩洛哥人問我要不要去酒吧喝一杯,我笑著婉謝。偶爾也會看到些流浪漢,但我身上並沒任何食物可以和他們分享了,回旅社前把口袋裡的五歐元遞給了一位露宿街頭的遊民媽媽,因為她身旁還睡著一位小男孩。
真的好想在卡薩布蘭加多待幾天,但明天參觀完大清真寺就要搭機離開。還好!一個人出來享受了這麼美好的一個夜晚。
上樓後發現我那份烤羊還剩很多,於是又帶下樓送給一位流浪漢才回來就寢。
晚安!任時光流逝As Time Goes By……美好的卡薩布蘭加之夜。
走遍無數伊斯蘭國家,看過無數叫拜塔,但我最喜歡這座未完成的……其實不管外表如何,但建材都一樣的,紅磚、水泥、模版,和我們的廟一樣啊!所以世界真的不必刻意區分國界及人種。
延伸閱讀「從歐洲到非洲」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