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旅遊篇
■ 2010年5月31(星期一)
今天從格拉納達(Granada)出發後,要行駛148 公里 到米哈斯(Mijas),接著再137公里 到歐洲最南端的塔里法(Tarifa),然後搭渡輪穿越直布羅陀(Gibraltar)海峽,航行14公里 前往摩洛哥的坦吉爾(Tangier),總距離“才”299公里 ,相較於昨天336公里 及前天342公里 ,今天真是輕鬆愉快的一天。於是領隊Jasmine給了一組美好的晨間行程 - - 7:30起床,8:00用餐,9:00出發。
天啊!可以睡到七點半耶!想必是我前世廣植福田、善積功德,才能跟團旅遊還可睡到七點半,感謝老天!
■
睡覺真是美好的事,在遊覽車上我仍覺意猶未盡,本想再續前眠,給它睡到蚩尤變軒轅、女媧嫁夸父。不料Jasmine沿途聊的話題極有趣,只好睜眼聆聽,管它誰在夢裡女媧追日或夸父補天。
故事是這樣的,昨夜有團員腹痛嘔吐,Jasmine帶他去就醫,於是生動地和大家分享那場「西班牙看病記」……
她說,請醫生來旅社看診要100歐元,但自已去醫院看病不用錢,所以當然自行搭計程車過去。結果短短五分鐘車程要價7歐元,來回光車錢也花了將近五百元台幣。
到醫院後會有人過來先簡單詢問病歷及症狀,再等醫生來看診。
一等就半小時,難怪有西班牙人說寧願自費也不享受這種「免費的社會醫療體制」,不過在台灣看病,等半小時不是很正常嗎?
終於醫生出現,檢查後說是濾過性病毒引發的嘔吐,打個點滴就好了。
因此繼續排隊等待另一位專門打點滴的醫生前來處理。
這位醫生仔細確認症狀及點滴類別後才施打,而且每位病患皆坐在輪椅上打點滴,台灣好像都得躺著。結束後給了四顆止吐藥,並吩咐多喝水,禁吃油膩食物,再填份單據即可離去。不用付錢!因為西班牙有免費的社會醫療制度。
說完,車內一陣嘩然……「看病不用錢耶!」
我是沒仔細研究西班牙的醫療體系,不知實施細節,但我“推測”西班牙經過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的法西斯主義獨裁統治後,醫療制度應該會非常社會主義化,也就是“免費”啦!正如古巴,他們的免費醫療體系堪稱世界第一,不僅醫生數量多,甚至嬰兒死亡率比美國低,人民壽命比美國還長。
但也可能因西班牙人對生活及死亡的看法本來就異於歐陸他國,所以對醫療較重視。就以「生活」這件事來說,在歐洲其他地方只是視為死亡的準備期而已,在這裡卻被詮釋為光輝之事,所以西班牙人習慣以歡樂來讓生命變得更蓬勃。他們甚至認為死亡是生命的高潮(雖然正常人並不期侍這種高潮),所以修補生命時無需付費。反正別人覺得怪的,在這裡可能視為必然,別人覺得陰森可怕的,他們往往認為美麗,因此凝血成為西班牙宗教繪畫喜愛的材料,而宗教聖物也常病態地近似解剖室或屠場產物。「鬥牛」則更別說了,很難想像這個民族居然喜歡欣賞“屠宰表演”!
怎麼從「免費醫療制度」不知不覺聊到西班牙的「病態美學」了?
■
此時我們的遊覽車已行駛在西班牙安達魯西亞(Andalucia)南部地區,這裡濱臨地中海,氣候溫煦、陽光充足,沿途散布許多白色城鎮,這種建築特色起源於摩爾人以灰泥抹牆的習慣,幾世紀來便造就出這些美麗的村落。11:15我們來到濱海的米哈斯(Mijas),眼前櫛比鱗次的白色屋舍搭配碧藍純淨的天空,像極了愛琴海的希臘島嶼。只是還在停車場就發現四處都是觀光客及紀念品店,這麼觀光化的地方通常不吸引我耶!反正我們要在這裡自由活動一小時,12:15再集合用餐。於是我跟著流進人潮裡懶散地亂逛,只想買些郵票來寄明信片,不然下午就要去摩洛哥了。
問了幾家紀念品店,都只賣明信片不賣郵票,後來遇到Jasmine她才告訴我,西班牙的郵票得去菸草店購買,真是奇怪的國家!於是Jasmine用西班牙文幫我問路,帶我順利在山坡上的菸草店買到郵票,向Jasmine道謝後便又開始自已逛了。
濱臨地中海的白色城鎮米哈斯(Mijas)
其實這座依山而築的濱海村落真的很美,起伏的白色屋舍沿著蜿蜒的巷弄伸展,牆面上總綴著繽紛的磁磚拼圖、彩盤或掛飾,增添不少視覺美感及藝術氣息。滿街的紀念店皆是鮮豔的陶杯、罐子、花瓶、燭臺、擺飾及磁磚壁畫,加上逗趣的米哈斯驢子計程車,夠讓觀光客逛到樂不思蜀了。但這些真的不吸引我,怪胎如我,旅遊時總是太另類,別人趨之若鶩的我常覺索然無味。但老天爺還是特別疼惜我,居然讓我在巷弄間發現一間攝影工作坊……
就是這間攝影工作坊,位於小巷子裡,僅寫著foto art的這家店。
先是被櫥窗裡的攝影作品所吸引,徘徊許久終於決定入內參觀。(迷戀輕風野花光影浮雲的我,旅遊時很少“躲”進室內。)在裡頭品味作品時經常不自覺搖頭讚嘆,連店員都發現我的痴愚舉動,微笑著和我打招呼。我靦腆回笑並輕聲告訴對方,那些裱框的作品不便攜帶,是否有攝影集或明信片?
「有的」,於是對方取出厚厚一本攝影集讓我翻閱。
瀏覽過後,我立刻表示要買兩本,太喜歡這位攝影師的作品了。
正當店員轉身取書時,我又看中一件印著攝影作品的T恤,立刻趨前翻看尺寸。背後就傳來那位店員頗有書卷氣味的聲音:「需要簽名嗎?」
「簽名?」我還搞不清狀況:「你是說在攝影集上簽名?」
又頓了一會兒才弄懂,趕快很禮貌地問說:「所以……你就是攝影師本人?」
他點頭笑得很可愛,右手搖著筆,示意是否要簽名?
「Oh ! My God… Of course… Please… Thanks …」驚訝的我,胡亂堆疊著一些感嘆字,並且靠過去櫃台誇張地注視著攝影師本尊,把他弄得窘笑不已。笑完、淡定後才低頭幫我簽名,之後兩人便開始聊些旅遊攝影的經驗。
Jesus Jaime Mota正在幫我買的攝影集簽名
攝影師叫Jesus Jaime Mota,除了到非洲、尼泊爾、印度旅遊攝影之外,也常為當地居民拍攝,作品以人物為主,風格和我頗像,應該都是唯美浪漫的人。他相片裡的窮苦人物並不沉鬱,反倒有種文學的美感,甚至美到超乎常理,讓人誤以為是刻意安排的意境。本想直接問他拍攝的相片是否“刻意安排”過,但知道他旅遊攝影時絕不住星級酒店,而是找到民宿和當地居民一起生活後,大概就知他不是那種作做的攝影人。我的攝影也常唯美到毫無道理(但我並不以為恥,反正那就是我),但我絕對遵從「攝影是人、事、物相遇的一種哲學」的概念,不會刻意安排人物及場景,任何拍攝都是機緣,都是相遇的哲學。以前看到有人為求好作品把蜻蜓弄死黏在荷花上拍攝,就覺得非常可笑,攝影要順著大地的頻率及磁場走,作品才能產生共嗚。刻意安排的場景和廣告設計一樣,不會有生命力的!
這些都是Jesus Jaime Mota的攝影作品,我真的好喜歡。
這是Jesus Jaime Mota的攝影集,我千里迢迢帶了兩本回台灣。
雖和Jesus Jaime Mota聊得很愉快,但已將近十二點,得集合吃午餐去也。
或許因為這場攝影的邂逅,日後有機會再訪西班牙,可能會直接到米哈斯來住幾天,有空就過來和Jesus Jaime Mota閒聊,或到安達魯西亞南部其他濱海小鎮逛逛。
■
13:30離開米哈斯,上車前先把一張可愛的狗狗明信片寄給明華園黃字團的樂師,因為他們家有隻可愛的阿樂(黑嘴老黃狗),八八水災時家人都還在避難所待援,牠就游泳回去看守老家了。我好喜歡這種有靈性的狗,所以寄張西班牙的狗狗明信片給阿樂!
明明腦海還想著可愛的阿樂,Jasmine卻在車上聊著聖經裡吉普人三根釘子的故事,還有吉普人吃貓、刺蝟及死屍的習俗……我對這些“美食”一點興趣都沒有,躺平後便昏然入睡,午覺真是人間最美好的事!
下午三點多,遊覽車停了,要我們下車觀看地中海和大西洋滙流之處。但我卻看到西班牙人及台灣人逆流而行的趣味畫面!往右看,一位西班牙壯男打赤膊在岩石間休息,往左,則是本台灣觀光團,女的持傘,男的戴防曬袖套……面對同樣的天氣,居然有此強烈的衣著差異,待會要渡海去非洲,不知團裡那些人如何禦熱?
往右看,一位西班牙壯男打赤膊在岩石間休息。
往左,則是本台灣觀光團,女的持傘,男的戴防曬袖套……
■
15:45來到歐洲最南端的塔里法(Tarifa),要搭渡輪穿越直布羅陀(Gibraltar)海峽前往摩洛哥的坦吉爾(Tangier)。等待開船時,我心血來潮忽然也想寄張狗狗明信片給自己,寫好貼上郵票後,才發現碼頭邊沒有郵筒!還好想到司機,於是過去請他回程時幫忙投遞,順便把身上一堆歐元硬幣都掏給他當小費。
因為待航時間長達兩小時,閒來無事所以登船前還跑去廁所換穿短褲,算是本人造訪非洲的正式造型。
終於船笛響起,渡輪開始移動,告別西班牙,告別歐洲!下次再來就去米哈斯住幾天,找Jesus Jaime Mota聊天。
歐洲最南端的塔里法(Tarifa)
■
我全程待在甲板上,看船隻如何從歐洲移到非洲,基於對特殊地理點的迷戀,所以等著要拍攝海洋兩側分別鑲著歐洲及非洲陸塊的珍貴畫面。沒想到要抽換廣角鏡時,在阿罕布拉宮裝的那瓶“嘆息”不小心跳出背包,咚咚兩聲就滾進直布羅陀海峽了,真是淒美緋惻的結局……我的嘆息從此迴盪在歐洲及非洲之間……
相片的左邊是歐洲,右邊是非洲。很酷的相片,對不對?
船程一小時,19:00來到坦吉爾,因時差之故要“時光倒轉一小時”,所以當地時間仍是18:00,憑白多賺到一小時。
整船人都走光了,空盪盪的船艙內只剩我們團員等著辦理落地簽證。結果一等就一小時,上岸時已19:00,剛賺來的時間立刻被耗費掉了。
往旅社途中,Jasmine請司機順路在超市前停車,然後下去買了36瓶礦泉水,我興奮地跟去幫忙搬水,這種活動筋骨的差事我最喜歡了。
Jasmine果然經驗老到,帶團到非洲先把水準備好便能“穩定軍心”矣!
19:30到旅社(Hotel Tanger),20:00用餐,來到非洲心情始終愉悅著。
在遊覽車上拍攝的街景,來到摩洛哥,眼前開始呈現濃郁的北非風情。
■
睡前有段小插曲……
輪流洗完澡後,我那位有錢又吝嗇的歐吉桑室友,就把浴室裡的沐浴乳、洗髮精、香皂、牙膏打包一份收進行李,然後提醒我另一套是留給我的,記得要帶走。
我忙著整理相機於是順口喊著:「謝謝啦!我不拿。」
可能這樣的答覆沒給老人家面子,於是當場對我開訓,說拿旅社裡的衛浴用品又不違法,那本來就是住宿附贈的,不拿白不拿!而且連布希總統都會拿了,你為何不拿?
實在懶得辯駁,只好陪著傻笑,繼續整理我的相片。我只是覺得,非洲人那麼窮,有必要拿走那些香皂、洗髮精嗎?
反正保持沉默,室友唸夠了自會安靜。
但沒過多久歐吉桑又開始抱怨了……「冷氣不冷!」
這裡是非洲,房裡不提供冷氣搖控器,而是派人逐間依需求當場調整溫度。服務人員前來時我正在沖澡,室友就請他調到27度,但現在卻覺得熱到難以入眠。他邊罵邊起身著衣,抱怨旅行社服務不好,安排住這種“烘爐厝”,說著就要出門找Jasmine理論。
我連忙勸阻,打電話請服務生來把溫度調到24度,室友的怒火才平息。
服務生離去時,我順手塞了一歐元小費,室友還嫌我雞婆,說服務這麼差幹嘛給小費。哎!這位老闆級的歐吉桑,你都這麼有錢了,幹嘛計較這種小費!一歐元給那位服務生,在非洲都足以讓他買很多香皂了,這樣想不是很快樂嗎?
反正終於讓那位歐吉桑“冷卻”下來睡覺了,我則繼續檢視攝影裝備,忙到將近十一點才就寢,躺在床上只覺“冰天雪地”,好強的冷氣!
晚安!寒流來襲的非洲之夜。
後記:
或許你會很好奇,跟團旅遊遇到怪人怪事時如何調適心情?
記得數年前有次因工作問題心情壞到極點,請了假,無神地晃到公園散心,途中看到一位瞎眼的老太婆坐在回收廠門口,手持刀片安靜地刮除銅線的塑膠層。
她又瞎又老,都還得打工貼補家用,和她比起來我的生活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當下決定此後生活上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設法讓自己快樂,否則就連瞎子都不如了!生活及工作都如此了,旅遊時還有什麼值得浪費精力去抱怨。
感謝那位瞎眼的老婆婆及我這位有錢又吝嗇的歐吉桑室友。
這就是我寄給阿樂的西班牙狗狗明信片,明信片本身就是一張黑白攝影作品。
延伸閱讀「從歐洲到非洲」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