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意外吃遍花東縱谷六家臭豆腐名店
(建議用電腦版觀看,電腦版沒有廣告,較易閱讀)
看到這個標題就覺得很 搞笑!
美食白痴的我,怎可能寫這樣的主題?
而且還繞遍花東縱谷來回 200 公里,吃了六家臭豆腐名店耶!
這都要怪好友 Zenobia 三月份來了台東旅行。依慣例我都會幫朋友安排食宿,吃素的她讓我傷透腦筋,在台東真的找不到滿意的素食餐廳。
列了飲食清單供她參考,Zenobia 只是淡定地說來台東就是要品嚐當地小吃,無需大費周章吃這些名店。
後來,才知她的概念是:
1.葷食店兼賣的素食,肯定不優。
2.吃葷的人所推薦的「素食」通常不夠道地!
3.台東好山好水,與其去豪華餐廳,不如多嘗些當地農產及小吃。
嗯!這幾點我都非常認同。
遊遍世界、吃遍美食的 Zenobia 又說,若夜市有臭豆腐或水煮玉米,配新鮮果汁,她就很滿足了。
哇靠!這太容易了!
台東除了稻米、金針、洛神、釋迦、柴魚之外,好吃的臭豆腐特別多,除了名聞遐邇的「林家臭豆腐」,我的最愛則是「久昻臭豆腐」。還特別向她描述,為何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1.久昻最有名的就是招牌雙拼:臭豆腐+蘿蔔糕。
2.蘿蔔糕乃老闆娘以台東米親手所做,台東米品質本來就很好。
3.油炸蘿蔔糕的過程耗時費工,要先初炸一次,以電扇吹冷 1 小時,再炸第二次,才能保持外脆內軟的口感。
4.熱門時段炸好的蘿蔔糕經常來不及冷卻,得等 1 小時才能供應。(別懷疑)
5.採用南橫陳大姐的泡菜,有機高麗菜及山泉水所製作,美味爽口。
6.久昻的雙拼吃法就是,一口臭豆腐之後,下一口改吃蘿蔔糕,口感不同,沾醬不同,輪流變換味道及口感,絕佳享受!
7.光吃臭豆腐,並沒特殊到令人著迷,配上蘿蔔糕的雙拼就天下無敵了!
這是「久昻臭豆腐」室外廚櫃上張貼的價目表及營業時間
看完我的解釋,Zenobia 已迫不及待想來台東一嘗久昻的招牌雙拼。
說實在的,我也只是想帶她去吃久昻,哪知後來陰錯陽差,花東縱谷來回200公里,吃遍各家臭豆腐名店!
各位若不嫌棄,就容我把整個「瘋狂」過程說完吧!
■ 2020 年 3 月 8 日(週日)
Zenobia 原本預計 15:17 到台東,結果臨時有急事,慌忙處理後趕上 16:28 抵達的火車。在車廂內拍了張 711 的三明治相片給我,說午餐只能吃這個,之前那班火車訂好的素便當沒了。
我則驚訝她居然臨時買得到台東的火車票,超幸運!
反正我也因此多出 1.5 個小時,閒著也閒著,不如下樓把車子洗乾淨。沒想到洗完後車門沒關好,等到 16:00 要出門接人時,才發現車子沒電無法發動,天呀!
救助於鄰居的同時,也請友人在火車站稍候,處理完立刻過去。
「你別擔心,我搭計程車去你家就好!」貼心的 Zenobia 最怕增添我的麻煩。
立刻拍下鄰居 4、5 個壯漢圍著車子幫我“接電救援”的相片,火速傳給她:「再等幾分鐘就好了!」
看到那張神奇的相片 Zenobia 爆笑出聲:「好誇張!這麼多鄰居幫你處理,台東人太可愛了吧!那不用急著來接我,修好車總要慢慢向鄰居們道謝,我還是搭計程車過去就好。」
「他們就是知道我要去車站接人,才急著過來幫忙的啊!妳稍候,現在車子已發動,要去接妳了。」
我們連見面都如此戲劇化,一個忽有急事延後搭車,一個汽車無法發動。還好碰面後,晚上順利吃到 久昻臭豆腐 的招牌雙拼(我頗擔心週日生意好,蘿蔔糕賣光)。吃遍全台臭豆腐的 Zenobia,當下給予久昻極高的評價!
這是我的最愛,久昻臭豆腐的招牌雙拼。
一口臭豆腐,一口蘿蔔糕,輪流變換味道及口感,絕佳享受!
■ 2020 年 3 月 9 日(週一)
今天要往北沿途玩上去,將 Zenobia 送至池上。
午餐就是關山的玉米及池上的福原炸豆腐。
但關山阿瑤賣的甘蔗玉米實在太好吃(和甘蔗一起水煮的玉米),我們各啃 5 根後撐得超飽,完全沒食慾再吃臭豆腐。
阿瑤賣的甘蔗玉米實在好吃,玉米和甘蔗一起水煮,特別香甜。
那天中午我和Zenobia就坐在稻田邊,迎著微風及稻浪啃玉米,每人五根好過癮。
抵達池上逛完大波池,又去穀倉藝術館,Zenobia 心血來潮想到:「不如來吃個豆花。」
「好啊!最棒的豆花當然去福原豆腐店吃,從這過去只需 3 分鐘。」我開心附和著。
不久,我們已在福原豆腐店點餐了。
雖然只吃豆花,但我可點份炸豆腐,分一塊讓妳試吃,至少嚐過這家名店的招牌料理!聽我說完,Zenobia覺得兩人分吃好麻煩,乾脆各點一份。
於是除了豆花,也意外吃了著名的 福原炸豆腐。
池上穀倉藝術館
上圖:福原豆腐店的炸豆腐。下圖:福原豆腐店。
■ 2020 年 3 月 10 日(週三)
週二 Zenobia 在池上待一天,隔天下午又搭火車回台東市。
晚餐本來幫她安排一家周美青、嚴長壽皆光臨過的知名素食餐廳,但她還是覺得騎機車到處品嘗小吃比較酷!既然如此,當然去吃最有名的林家臭豆腐。
但路過更生路時,我轉頭順口向後座的 Zenobia 說:「路上有家頗有名的臭豆腐,想試一下嗎?」
於是,不小心多吃了 金香玉臭豆腐。
上圖:金香玉臭豆腐。下圖:店內的壁畫。
之後才又騎回市區,依計畫去 林家臭豆腐。
林家臭豆腐我們並不陌生,2009 年 5 月 2 日就從高雄開車載 Zenobia 過來台東吃過了。當時已吃遍全台臭豆腐的她,就覺名不虛傳,立刻躍升她心目中排行第一的台灣首席臭豆腐。
當年我印給她的旅遊資料裡,還附上這段林家臭豆腐的說明:
先以調製的蔬菜汁浸泡豆腐,再歷經兩次油炸,第一次逼出水分,第二次增添酥度,所以豆腐外酥內嫩。撈起再以長筷在金黃香酥的豆腐戳洞,淋上醬汁與辣椒,讓味道深鎖於豆腐內。最後撒滿九層塔末,增添獨特台東風味。
林家臭豆腐是老店了,這是我2004年拍攝的相片。
那時老東台米苔目還沒搬走,就在隔壁。吃完臭豆腐,通常會去隔壁吃米苔目。
但我覺得老東台的米苔目真的不夠好吃,但觀光客就是很喜歡,我也不知什麼原因。
下圖:林家臭豆腐,一盤120元,說實在的,份量有點少!
林家臭豆腐的美味無庸置疑,只是十餘年來許多台東臭豆腐爭相模仿,到處吃得到後就不覺稀奇了。而且一盤 120 元的價位,份量對男生來說根本不夠塞牙縫,所以搬來台東之後我極少吃。
和 Zenobia 來此主要是「回味往事」!兩人合點一盤享受記憶裡的味道,並沒打算吃飽,之後要吃的蘇天助素麵才是主食。(騎機車換攤逛小吃實在有趣)
沒想到素麵今天沒營業,只好沿著寶桑路悻悻然離開。
腦海盤旋著……還有哪些素食可吃?想了半天,不自主地嘆了一聲:「難不成還要再去吃久昻?」
後座的Zenobia瞬間爆笑出聲:「真有默契,你想的怎跟我一樣!」
倆人邊笑邊歪歪斜斜地讓摩托車調頭往久昻騎去。
結果蘿蔔糕賣完了,下批尚整盤置放於電扇前冷卻中,要等 40 分鐘才有。
二話不說,我們願意等,且立刻預付兩份招牌雙拼的錢,40 分鐘後再來。
「現在呢,要去哪?」Zenobia 問我。
「先回家洗澡啊!妳忘了久昻離我家很近,沒幾分鐘而已。」騎上摩托車後,還不忘補充:「吃久昻就是要這樣,沒蘿蔔糕時就寧願等,我家住得近,回家等就好。」
40 分鐘後再回來,老闆立刻幫我們現做兩份招牌雙拼。待餐時聽到其他顧客點餐,蘿蔔糕又已賣完!
我立刻以過來人的身份,語氣炫耀地告訴 Zenobia,此乃剛才要先付錢的原因,否則現在又沒得吃了。並透露一段吃久昻的秘訣,週六及週日儘量不要來,因為製程複雜的蘿蔔糕根本供不應求。週一晚上也別來,因為隔天店休,蘿蔔糕通常不會準備太多。來久昻不吃招牌雙拼(臭豆腐+蘿蔔糕)就沒意義了,當然要精算蘿蔔糕供應的時間!
聽完後,Zenobia 瞬間將我升級為 6 星級地陪,夠專業。
所以今晚非常搞笑,無心插柳連吃三家台東臭豆腐名店!
來久昻不吃招牌雙拼(臭豆腐+蘿蔔糕)就沒意義了,沒蘿蔔糕時就寧願等,或者不吃!
■ 2020 年 3 月 11 日(週四)
今天沿著海岸線走,以都蘭為主,再往北延伸到成功走訪比西里岸部落。
結果兩人不改“隨性”的旅遊態度,在都蘭糖廠「好的擺手創藝術小店」遇到老闆娘 Homi 後,就跟人家聊了 5 小時。沒辦法!和 Zenobia 一樣,她們兩個女人都是音樂人,一聊起來就無法收拾。
那天我在都蘭糖廠「好的擺手創藝術小店」買的一只陶製迷宮。
行程大亂之後,沿海岸線北駛的同時山風海雨又起,景點也不想停了,邊開車邊聊天就好。不知不覺從台東越過邊境,來到花蓮的長濱……
「都到長濱了,何不走玉長公路,穿越海岸山脈去玉里?」
「到玉里之後呢?」Zenobia 頗為疑惑。
「玉里的橋頭臭豆腐極有名,就去吃晚餐啊!」
說完車內一陣歡呼,所以這幾天我們就是來個 花東縱谷臭豆腐大滿貫,吃遍各家名店。
18:10 夜雨裡來到玉里,那家據說平均要排隊 20 分鐘的 橋頭臭豆腐,拜風雨之賜,我們等了幾分鐘就吃到了!香噴噴的一大盤吃得很過癮,經 Zenobia 鑑定,它豆腐本身的質感比其他家都好。
玉里的橋頭臭豆腐,他們的豆腐本身品質特別好,豆味好香。
餐後又去吃了豆花,才撐著肚子準備開車回台東市。
手握方向盤的我專心聆聽 Zenobia 指示,她正隨 google map 的導航叫我左彎或右轉,得先離開玉里市區,才能沿著台九線回去。
上了台九線後我忽然想到,所以我們會路過關山耶……那裡有著名的關山臭豆腐……
還沒說完,Zenobia 已開始狂笑:「肚子這麼撐,還吃得下嗎?」話雖這麼說,仍迅速以手機查詢關山臭豆腐的營業時間。
最後,只聽她大叫出聲:「幸好!今天沒營業。」
「對啊!不然路過時,怎可能忍住不吃!」我也跟著猛笑,既慶幸又有種淡淡的遺憾。
數天後我因故去了池上,順道吃了關山臭豆腐,拍了相片傳給 Zenobia。它就是很古早味的臭豆腐,不難吃,但沒什麼特色。只是老闆超親切,親切到讓人不得不說它很好吃。哈哈哈!
關山臭豆腐,很古早味的臭豆腐。
此次無心插柳意外吃遍 花東縱谷六家臭豆腐名店 之後,不敢說是評比,但個人小小的心得是:
1.豆腐本身最好吃的是玉里 橋頭臭豆腐。
2.醬汁最棒的是台東市 林家臭豆腐。
3.最佳泡菜當然是台東市 久昻臭豆腐,乃南橫陳大姐的高山有機泡菜!
4.關山臭豆腐 就是傳統的古早味,老闆很親切,害我不好意思說它很普通。
5.金香玉臭豆腐 稍為平凡,但經營到凌晨兩點,在純樸的台東能經營到半夜的都是神級の店!
6.池上的 福原炸豆腐,雖不算是 100% 臭豆腐,但非常好吃,值得推薦。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第一名絕對是「久昻的招牌雙拼」,當每家皆各具特色、都不相上下時,它是唯一份量多到可讓男生吃飽的臭豆腐,光這點就足以完勝各家名店了!
PS:其實我不喜歡吃油炸食物,但吃炸豆腐總比吃炸雞好,而且知名臭豆腐店絕不敢用劣質油品,吃起來較安心!
吃遍臭豆腐的同時,沿途也拍攝不少貓,順便把相片放上來。
這我是我翻拍的相片,原作在都蘭的月光小棧,是台東我見過最棒的一張貓作品!
延伸閱讀「推薦 台東優質餐廳」系列文章 ( 請點選閱讀 ):
小馬 vs 大武,兩家偏遠餐廳的試菜報告(瑪里漾食研坊、達興山號)
雞不可失!推薦台東4大名雞(李伯伯食堂、197風味餐、快潔小吃部、宏昌客家菜館)
金針、紅藜、水稻,推薦台東三家素食餐廳(夏安居、聖母健康會館、素食小站)
慢食三星主廚阿嶽及曾經令人感動的台東美術館 M'loma餐廳
都蘭餐廳 3+1,推薦一家,介紹三家(幸福食堂、海人上菜、海秧廚房、原味廚神)
冰與石的奇蹟,推薦三家台東老冰店(阿桑剉冰、幸福綠豆湯、美濃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