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自由行。匈牙利旅遊篇
■ 引子
《世說新語‧任誕篇》:「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翻譯:劉伶常常恣意喝酒不為俗事所拘束,有時在屋子裡脫衣裸體,客人進屋見此情形便譏笑他,劉伶說:「我把天地當作房屋,房屋當作褲子,你們為什麼要鑽進我的褲襠裏來呢?」
《世說 Shin 語‧嫩蛋篇》:「Shin恆縱筆亂書,或隨手寫長篇無聊遊記,人閱譏之。Shin曰:『我以旅遊為材,書寫日記供年老時賞閱。諸君何為入我日記中?』」
翻譯:有位叫Shin的人常常亂寫文章,寫的遊記又長又無聊,不小心點閱到的人都會譏笑他,Shin說:「我以旅遊為題材,把旅程裏發生的事一一記錄下來等到年老時自己當作日記來翻閱,你們怎麼也跑來閱讀我的無趣日記?」
■ 補註
近日閱讀余秋雨(千年一嘆)及蔣勳(吳哥之美)等遊記,字裏行間讓人感同身受於余秋雨的人文關懷及蔣勳的美學質感,這樣的文學、美術基礎寫起遊記來當然深具內涵,引人共鳴。每想至此,總覺自己猶如牖中窺日,卻大膽在此塗鴉亂寫遊記,不禁臨淵履薄、戒慎恐懼。
幸好竹林七賢那位劉伶讓我有這段莞爾一笑的聯想,順便安慰自己,遊記是寫給自己年老時複習人生用的,任何瑣碎雜事皆籠總詳載之,像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亦無妨,反正是用以「慰己」非「娛人」也。
好吧,導入正題,今天(6月30日)的日記是……
房東家的一幅畫作
房東的小狗
■ 老天捉弄
鬧鐘設在五點鐘響,起床若是晴天則外出拍照,雨天則繼續睡大頭覺。
結果,我出門了,外頭的晨曦正隱隱從雲底探著頭,正是旭日東昇前的破曉時刻。從吉爾特站搭上十九號電車往終點Batthyány tér站移去,要找個陌生的地點探險,心情興奮著。
不料,車子開到一半,大雨就傾盆而來,電廂兩旁的玻璃窗被雨滴拍打得一片灰濛。到了終站,根本無法下車,就等在車內,看著趕赴上班的早起乘客從外頭的雨陣裏鑽進車來,像一尾尾游上岸來的兩棲魚類,在車裏不斷抖著水滴。
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楞楞地欣賞這幕清晨的雨中即景,二十分鐘後,隨原車再開回。
真是老天捉弄……才回到起站雨就停了,決定和天氣再睹一次,於是換搭回頭班次再前往拍攝。這樣來來往往,抵達Batthyány tér站時已一個鐘頭過去。但至少雨停了,開始在陰森森的天空下閒逛,尋些值得拍攝的題材。才拍幾張多瑙河對岸的國會大廈及巴洛克風格的聖安妮教堂(church of St Anne),無情的雨滴又隨風狂曳過來,不想弄濕相機,於是就上電車回旅社了。
這就是今天早晨,「一事無成」的探險過程。
多瑙河對岸的國會大廈,好像是魔戒電影裏的畫面。
從電車車窗拍攝出去的國會大廈,我喜歡雨中這樣的一棵大樹。
■ 早餐
回來剛好八點整,先把自己塞到軟綿綿的被窩裏去補眠,醒來已九點半。
Vincent喚著說該吃早餐了。
餐桌上,精力充沛的Vincent和垂頭喪氣的我剛好是強烈對比。
Vincent問我早上怎麼過,說完「雨飄又雨停」的電車搭乘過程後,他笑幾聲,便專注於滿桌的食物了。Vincent那種隨遇而安的態度,總是讓我羨慕。
早餐從9:30吃到12:00,吃得有些鬱悶。因為Vincent計劃要去北京開一家藝廊,所以不斷評估及收集資料。兩個半小時的用餐時間盡聽他說著大陸的發展遠景,他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曾和美國人合資開過大公司,自己也在大陸住過一年多,所以對他的觀察及判斷我不會置疑。只是這些對彼岸的“歌功頌德”聽在台灣人耳裏,就是酸溜溜的,明知是自己不爭氣,逐漸在國際上被邊緣化,但仍嘆著「恨鐵不成鋼」。
面對這樣的話題,我唯一能和Vincent及Jing分享的就是「除了『變』本身,一切都在改變」的哲學。有人變強,有人變弱,有人變富有,有人變貧困,一切都在變,現在大陸往上提升,台灣往下沉淪,都只是過程,也許數年後又會改觀,凡事都在變,我們小老百姓學著去接受任何“變”就是了。(除了這樣,我還能說些什麼?)
■ 睡覺
十二點鐘,輪到Vincent及Jing要出門,但此時正是我的午睡時間,於是決定留在舒適的房間休息。
窩在床上翻閱鍾曉陽那本「停車暫借問」,快一點鐘才睡,醒來已經兩點多,著裝逛博物館去。Jing告訴我中央市場附近有座博物館,收藏的文物雖不怎麼樣,但建築很有特色,值得一看。
訂了個訪遊目標,便出門囉。吃飽,睡夠,神清氣爽的。
■ 吉爾特溫泉
依Jing的指示在中央市場附近逛了半天,就是找不著那座中東式建築的博物館。晃啊晃已到三點半,即使找到博物館也沒多少時間可參觀,於是決定放棄。
不去博物館,去哪裡呢?
當時,烈日當空,溫度高到讓人溶化。靈機一動「好吧,泡澡去」,布達佩斯最有名的就是溫泉啊!
這是書上寫的一段:「若想體驗貴族氣息,不妨前往吉爾特(Gellért)山腳下著名的匈牙利藝術代表作 - - 吉爾特(Gellért)旅社。這家旅社的溫泉池十分氣派,有高聳的樑柱、精緻的鑲嵌壁飾及彩繪玻璃的大圓頂,當五彩光線自上而下,四周氤氳的慵懶氣息襯托著精雕細琢的土耳其浴池,宛如專門服侍後宮佳麗的沐浴殿堂。」(垂涎期待中……)
我們就住在吉爾特旅社後面,每天都要路過數次,卻從沒想到要進去浸泡溫泉,這下子剛好有空檔,就進去見識一番囉!
天啊,光入口就氣派非凡,挑高三四層樓的精緻殿堂讓人看了敬畏三分。買完票,面對數扇精美的拱門,不知往哪裏走才能進游泳池去?還好裏頭的服務員看到我這個二楞子,主動指示方向,幾經轉折終於到達地下一樓的更衣室。又讓我大開眼界了,那更衣室竟然不是溼漉漉的浴室型式,而是乾燥、優雅的木質小房間,古樸的設計彷彿走入時光隧道進到歐洲舊電影去。一人一間,換裝後就把隨身衣物放在裏頭,也就是說這間「更衣室」是你專屬的超大「儲物櫃」,放置或取出物品都有專人幫你開門瑣門,真是尊貴到極點。我想這種設計應該和冰島藍湖溫泉的經營方式一樣,讓人可以在入境後或離境前直接提著大行李來泡湯,在冰島很多遊客從旅社check out後直接帶著大行李到藍湖泡湯兩小時再前往機場,所以溫泉區的寄物櫃都足夠放置整件大行李。好吧,把我的攝影背包放在那間歐式的木質更衣室內,就上泳池去逛了。
室內有冷水池及溫水池,室外則有一座大游泳池起伏著洶湧的人造波浪。室外池綴著鮮花綠樹看起來像海濱度假中心,到處都有男男女女晾著作日光浴。而室內就像書上寫的「高聳的樑柱、精緻的鑲嵌壁飾及彩繪玻璃的大圓頂」,只是浸泡的多是肥胖中老年人,真是暴殄天物,這樣美侖美奐的典雅浴池應該是塞滿古希臘羅馬的裸身美女壯男才對啊。想了一下,可能是這裏消費較高,年輕小夥子都不來,來的當然是「事業有成、成熟穩重」的“重量級”人物,像我這種身材在裏頭都算“健美型”的了(敬附相片一張以佐證)。良心的建議:想看裝潢的就來這個布達佩斯最著名的吉爾特溫泉,要看俊男美女的還是去其他溫泉試試,反正布達佩斯有三十多座溫泉夠你挑。
這裏,冷水池太冷,溫水池不夠溫,戶外游泳池陽光太烈,各種條件皆不適合我這位東方來的游泳健將,所以沒玩多久就起身拿相機專心拍照去。
書上也有段另類看法,順便節錄供參考:「大概是出入吉爾特飯店的都是屬於布達佩斯上流人士,所以一般觀光客在此都會領略到眼神銳利的服務生無禮的對待。就連溫泉浴池的價錢,白天就要2000福林(約250台幣),晚上5至7點為800福林,而只可登堂不能入室的參觀票也要300福林,在布達佩斯算是高消費了。」
室外池綴著鮮花綠樹看起來像海濱度假中心
吉爾特溫泉的室內泳池,有沒有看到精緻的樑柱?
■ 吉爾特山(Gellert Hill)
離開吉爾特溫泉已經下午六點鐘,門前剛好是吉爾特山,幾天來都看到山頂聳立著一尊希臘女神式的紀念碑,總是覺得好奇,反正明天要離開匈牙利了,不如趁現在爬上去看著究竟。
高僅235公尺的吉爾特山有數條曲曲折折的山徑供登頂,穿梭在濃密的林花綠樹中果然別有風情,不過限於兩兩相伴、手牽手的情侶,像我揹著十來公斤的照像器材在攝氏35度的高溫下攀爬,基本上浪費不足、吃力有餘的。費勁九牛二虎終於登頂成功,幸好俯視整個布達佩斯的景象極為壯觀,總算不虛此“爬”。
除了極目千目的遠眺外,重要的當然是那座佇立山頂的勝利女神像。這座由Zsigmond Kisfaludi Strobl設計的雕像雙手高舉著象徵勝利的棕櫚葉,乃1947年為紀念蘇維埃軍隊解放匈牙利使之脫離了納粹統治而建的紀念碑,共黨統治期間這座雕像還被印製在匈牙利錢幣上。雖是紀念脫離納粹統治,但事實上也是紀念“淪落鐵幕”,是喜也是悲,只是共產政權推翻後,並沒把雕像拆掉,這點我倒是欣賞,對歷史多一點包容的人民會比較有福。
在山上,我忽然想把「對歷史多一點包容的人民會比較有福」這句話送給中東、印度、巴基斯坦、南北韓…等有著人民對立的地方,當然也包括台灣。
吉爾特山的十字架
從吉爾特山遠眺多瑙河,很美麗的布達佩斯全景。
■ 晚餐
步下山後已經快八點鐘,就到多瑙河對岸的中央市場前吃「漢堡王」。我並不是喜歡美國食物的速食寶寶,但旅遊時能夠隨便吃份漢堡我就很滿足了。點了沙拉漢堡端回桌上才發現薯條沒附蕃茄醬、生菜沙拉沒附沙拉醬及叉子,怎麼吃?去櫃台詢問才知道這些都要付錢另外買的。所以到匈牙利旅遊時,若自己攜帶蕃茄醬及沙拉醬可省下一筆小小小的費用。我嘛,下次會自備衛生筷去「漢堡王」吃沙拉以表現中國人特有的飲食文化。
吃飽後,走出速食店就發現車站旁的戶外餐廳正轉播世足賽德國對阿根廷之役,圍了一堆人在觀賞,在歐洲簡直每個人都是足球迷。我找了位置站著看,終場1比1平手,PK決勝負後德國以4:2獲勝,進球剎那在座的德國人都興奮尖叫,現場也感染陣陣莫名的喜悅。
之後就搭電車回旅社,準備打包行李,明天要前往斯洛伐克了。
■ 晚安
在匈牙利,我居然一件紀念品都沒買,而從台灣帶來的德昌豆干都已吃完,所以行李輕了不少。整理完後就躺在床上翻書,那本「停車暫借問」已快看完,女主角趙寧靜的故事已從中國東北一路迤邐到上海,現在是香港的晚年部份,我看得癡,越是後面越精彩,魂魄都跟著陷到那個時空去了。
十點多,Vincent及Jing回來,陪他們在陽台上聊天,交待完明天的出境注意事項後,就互道晚安,各自睡覺去。
當然,我沒睡,正在熱頭上沒順著小說找到結局怎睡得著。
直到時針移過凌晨的正點時刻才讀完,小說的結果在幾個字之內“逆轉”,預期的美好餘生竟是悲到讓人無法接受的收場。
天啊!天啊!天啊!
我連嘆幾聲,坐在床緣發呆,情緒久久無法平息。
感情濃烈的女主角幾段戀愛都轟轟烈烈,最後居然是孤獨無助地終老。讓人心有戚戚焉,不知同情或恐懼,總之萬頃波浪翻騰於心,無處抒發,於是套上衣服,到外頭散步。深夜裏一個人爬到吉爾特山腰上眺望多瑙河的輝煌燈火。其實眼前都是浮世假像,任何喧鬧嬉戲都會結束,否極泰來,泰極否來,人生就是這樣,「除了『變』本身,一切都在改變」,不是嗎?
有什麼好嘆息的,站了一會兒,夜已涼如秋,慢慢踱回旅社。
快凌晨兩點了,睡吧,明天又是另一個國度,另一段旅程。
晚安,燈火輝煌的多瑙河。
晚安,布達佩斯的美好回憶。
晚安。
延伸閱讀「 2006歐遊雜記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