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圖 是 我 拍 攝 的 , 下 圖 是 明 信 片 。
九顆太陽……
這不是后羿射日的故事,也不是齊秦的歌,是布魯塞爾北郊的原子球紀念館(Atomium),九顆巨大的金屬圓球像太陽般連結成一座高達102公尺的超現實現代建築。
原子球紀念館是1958年比利時舉辦布魯塞爾博覽會時所設計的地標建築,九個鋁製的金屬球由粗大的鋼管支撐成一立體結構,大小相當於放大1650億倍的鐵原子模型。每個圓球直徑18公尺,連接各球的鋼管長26公尺,直徑3公尺,內有電梯供遊客移動於各圓球間。其中八個圓球是科技展覽廳,分別陳列太陽能、原子能、航太技術、天文科技等相關展品,中央圓球是瞭望台兼餐廳。在日光照耀下的原子球紀念館就像地球表面上矗立的九顆太陽……
接下來,仍不是后羿射日的故事,是我的故事。
我第一次來比利時的時候,大概是十六世紀……反正很久、很久以前啦!
那時我是帶著比利時旅遊書來的,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好笑(第一次總是較草包嘛)。
我問Jing布魯塞爾有哪些旅遊景點值得造訪?
她提供我許多訊息,我倒都去了,唯獨那個叫「原子球紀念館」的,無論如何也不去!我喜歡人文的東西,對這種工業科技的展場,真的沒興趣。
所以,多年來從沒想去參觀那棟生硬冰冷的建築 - - 原子球紀念館。
直到去年(2007),在上海春季沙龍的展場接觸到瑪莉比薩(Marie-Francoise Plissart)的作品後,發現她所拍攝一系列原子球紀念館的相片散發著濃濃人文氣息,原來這棟超現實的現代建築不但可吟詩、可潑墨而且還風情萬種呢。
當時就決定,下次去比利時一定得去參觀原子球紀念館。
終於…今天…要去原子球紀念館了!
■ 2008年4月3日
今天早餐是Vincent吐苦水的時間,喃喃抱怨著布魯塞爾的種種施政措施,像Vincent這種熱衷政治的人通常對政府都有堆積如山的不滿。他說了一堆,但印象最深的是這句「在布魯塞爾生活越來越不容易了!」Vincent舉例說,為趕赴世界環保熱潮,市政府開始四處規劃交錯如蛛網的腳踏車專用道,許多馬路因而變成單行道。但布魯塞爾的上班族大都住在鄰近市郊,不可能騎腳踏車通勤,尤其冬天下雪時更不適合騎腳踏車,所以多數人仍需開車進市區工作。很多道路變成單行道後,大家只好迷宮般繞來繞去,不但耗費汽油,也製造更多空氣污染!所以要在布魯塞爾生活,真的越來越不容易了。
我無言以對,不知應批評或讚美市政府的做法。
Vincent問我今天有什麼計劃?因為Jing整天都要隨劉先生開會,他則要出門辦事。
「我要去原子球紀念館,搭地鐵去就好,昨晚查過地圖了。」
「啥米啊!你還沒去過原子球紀念館!」Vincent無法相信我居然還沒去過這座布魯塞爾的地標建築。
「我…我…反正我沒去過,今天要去啦!」說著時,感覺有點無地自容。
Vincent開始興緻勃勃地說,當年(1958) 原子球紀念館蓋好時他還是小孩子,那時全比利時的小孩都很興奮他們有一座世界上最炫的“怪物”建築,都“搶著”要去參觀,排隊排得很長很長……
好吧!今天我也一個人“搶著”去參觀囉。(但千萬不要排隊排得很長很長……)
在花店我拍攝了很多相片,光是看到這麼多花,心情都變好了。
■ 原子球紀念館(Atomium)
10點鐘Vincent說他要出門了,順便載我去原子球紀念館。
也好,外頭細雨飄著,這樣可少淋一些雨,不過得先陪Vincent將家裡一棵鐵樹送去花店治療,剛好幫他搬移那棵熱帶植物上車。
在花店我拍攝了很多相片,看到這麼多花,心情都變好了。
接著,Vincent就在布魯塞爾的街道繞來繞去……果然「在布魯塞爾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了!」光那些禁止左、右轉的標誌就夠煩人了,後來已望見不遠處的九顆太陽了,但硬被困在單行道裡繞不過去,Vincent開始快捉狂了,嚇得我什麼話都不敢說。不過Vincent還算體貼,還記得罵髒話時要用“英文”,以免用母語法文來罵我聽不懂。
11點30分終於在迷宮似的單行道中抵達原子球紀念館,趕快向Vincent道謝,並交待我自己會搭地鐵回去,請他快去辦他的事。
接下來換我想罵髒話了,光排隊要搭電梯進到原子球紀念館,就等了將近一小時……
「哇咧!……% $ # @ % & * % # @ * % ......」
而且你不得不排隊,因為參觀路線就是“單行道”,得先搭電梯到中間那顆球,再依路線一顆一顆參觀。但僅有一小台電梯(因為限於建築結構),大家只好癡癡地等……
在花店我拍攝了很多相片,光是看到這麼多花,心情都變好了。
我發現婉延曲折的排隊人龍裡,我是唯一的東方觀光客。我猜台灣的旅行團肯定不會帶來這裡,光排隊就快要一小時,這種行程會被罵死。另外,我又發現來參觀的小朋友特多,小朋友都會喜歡這種超炫的“怪物”建築。
終於輪到我搭電梯進入這座「鐵原子模型」的大怪物裡了,雖然每個直徑18公尺的大圓球只陳列些工業展覽品,但穿梭其間的感覺就是詭異又有趣,好像在太空船裡一樣,不管向上或向下都會抵達另一顆星球。
因為不趕時間,所以我慢慢逛,在各金屬球間來回穿梭(而且永遠分不清現正置身哪一顆球),玩夠了,兩點鐘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原子球紀念館那個地鐵站的壁畫,比利時地鐵站都委請藝術家來創作。
■ 春去春又來
回到家已經三點鐘,家裡一個人都沒有,自己用洋菇及豆芽菜炒了一盤麵當午餐。
三點半決定上三樓的放胦室去看電影,看電影也是我來比利時的「功課」之一,Vincent有位中國電影狂的朋友,收集數百部中國電影,Vincent拷貝了不少放在家裡,我每年過來都會趁機看幾部好片。
今年打算看三部:
1. 春去春又來(韓國)
2. 洗澡(大陸)
3. 藍風箏(大陸)
今天就先看「春去春又來」,一位詩人朋友兩年前就“命令”我務必看這部別具輪迴之美的經典作品,但凡事總是緩緩徐徐的我硬是拖到現在才看,算算時間已是春去春又來,然後又春去春又來了。
放胦室機關重重,共有三個精密的搖控器要設定,不過難不倒我,摸索了十分鐘,就開始在禪味極濃的韓國電影裡觀看時序的春夏秋冬及人生的病死生老。
電影看到一半時,Vincent回來了,驚訝我居然會操作他這間複雜的放映室。見他一副無法置信的表情,就告訴他前幾天看Jing操作過一次,所以大概知道程序。Vincent仍是難以信相,一直說我很smart,還把這件事當成傳奇告訴其他朋友。
真是的!我都來過幾次了,他家任何設備都嘛功能複雜機關重重,若不努力學習根本無法在這種自動化的科技建築裡生存。哇靠!那些複雜的裝置包括:保全系統(幾百道安控關卡)、浴室(幾百種淋浴功能)、屋頂天窗(幾百種隔熱及遮光方式)、廚房(幾百種自動廚具)、洗衣機(從二樓的浴室可“輸送”衣服到一樓的洗衣房進行生產線似的洗衣程序)……連溫度計都是衛星感控,提供幾百種功能,我一直覺得在Vincent家生活比學會開飛機還困難!反正「我破解放映室的機關」這件事讓Vincent萬分驚訝就是了,不過他還是要我先暫停電影,因為他哥哥等一下要過來談事情,總不能整棟屋子都黑漆漆的……
「黑漆漆的……什麼!你已知道如何把整排天窗都關上,誰教你的?」Vincent忽然驚覺我又破解他另一道機關了。
「我看你操作過一次!所以就學起來了。」我像犯錯的小孩般腑首認罪。
「天啊!真是台灣來的天才。」Vincent拼命搖頭。
趁著和Jing出去買麵粉時沿街拍下的相片,兩張我都很喜歡。
■ 水餃
關掉電影後我就先去睡覺了(睡覺真是世上最快樂的事),五點多Jing帶著劉先生過來,廚藝精湛的劉先生晚上要包水餃請我們。真好,我最喜歡吃水餃了!
劉先生在廚房忙著時,Jing過來告訴我,她今天又陪劉先生開了整天的併購案會議。但比利時這家公司已不聘她當翻譯了,劉先生擔心對方耍詐仍“私下”聘請Jing當個人翻譯,所以今天的會議熱鬧非凡,雙方各自帶各自的中文翻譯員出席,每件事都要重複各翻譯一次。個性耿直的Jing還告訴我,會中她曾多次糾正對方翻譯員的錯誤譯意(Jing還真是“不怕死”)。
我一直不懂,Jing不是已經揭穿對方假造的財務狀況,要是劉先生相信Jing的話,應該別再往火坑裡跳,為何仍要繼續談判?若劉先生只是想移民來比利時,和Jing合夥開茶行就夠了,何必進行這麼龐大的企業併購案?
我總覺疑點重重,可能還有許多檯面下的內幕我還不瞭解,不過我也不想知道,只要能快快樂樂度假就好。
劉先生說麵粉不夠,要Jing出去買,我就趁機跟著Jing溜到街上逛了。此時終日陰霾的天空露出一些陽光,我興奮地沿街拍照。
七點半,劉先生拌出兩大鍋水餃餡,然後開始桿皮,我和Jing則幫忙包餃子。
八點鐘,晚餐的客人Sotolis到了,是位會講中文的希臘人,以前在歐盟總部當翻譯,去年剛退休。我和他曾在桂林見過面,第一本希臘語的「論語」、「孟子」、「道德經」等書都是他翻譯的,我還特別送他幾本蔡志忠的中國哲學漫畫書,彼此很熟呢。
因為Sotolis會講中文,所以劉先生就和他聊起來了。
劉先生住西安,而研究中國文學的Sotolis對西安這種古都當然十分迷戀,先後去過五、六次,兩人一拍即合開始暢談西安的歷史人文,我喜歡這種文化交流的感覺,彷彿中國的孔子和希臘的蘇格拉底(Socrates)兩位哲人的時空對談,直到劉先生邀Sotolis到西安作客,並宣稱他的私人轎車可直接進到機場的停機坪去接他……我才從歷史的時空裡驚醒,這不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是有著官僚特權的現代中國,居然允許私人轎車開到停機坪去接人,不經海關就可直接入境!
我還臆測著劉先生到底是何種來歷的“大”人物時,他的手機剛好響起,併購案那家公司請翻譯員在電話上告訴他,要宴請劉先生吃晚餐。
Jing當然希望劉先生不要去,但他還是決定前往與會,十分鐘後對方就派車將劉先生接走了。劉先生到底有什麼盤算,我想連Jing也搞不清楚吧,真是撲朔迷離!
所以晚上就剩Vincent、Sotolis、Jing和我四個人一起吃水餃。
用餐時Vincent和Sotolis聊的都是西藏,我記得Vincent一直是藏獨的支持者,怎麼這次和Sotolis都一面倒地“不反對”中國鎮壓西藏,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改變立場?令人費解!
在歐洲用餐一定要有飯後甜點,今天吃的是中餐,當然配中式甜點比較適合,所以Jing叫我去拿前幾天她在中國超市買的涼糕來吃。於是我隨手切了一盤,才擺上桌大家就失控狂笑,因為……
沒辦法,我常忍不住手賤把食材拿來創作!
餐後Sotolis開始向我們介紹他剛出版的希臘文小說,是關於希臘內戰時期的愛情故事。Sotolis說那是個「性開放」的年代,白天認識一個人晚上就可以和她作愛了,所以書裡有許多情慾的描寫。我和Vincent都很“狗腿”裝作迫不及待想閱讀這樣一本情慾小說,還假惺惺地強調:「可惜是希臘文,看不懂!」
只是我很好奇,若「白天認識晚上作愛」就叫性開放,那麼台北那些“轟趴”都不認識就可以和七、八個人雜交的場面怎麼辦?Sotolis的愛情觀好像和時下年輕人差距太遠了……
晚上十點鐘Sotolis和Jing才各自開車回去,我則上樓繼續看完我的「春去春又來」。
■ 晩安
今天參觀原子球紀念館(Atomium)後,好像了結一樁心願似的,至少以後和比利時人聊天時不會因缺了這個景點而拼湊不出完整的布魯塞爾旅遊地圖。不過倒也讓我想起「凡事都會改變」這句不變的真理,幾年前我堅持不去的原子球紀念館,居然因為看過瑪莉比薩(Marie-Francoise Plissart)拍攝的作品後,立刻變為人生必遊之地。另外也發現一向支持藏獨的Vincent,居然開始“不讚成”了,真是驗證了一句話 - - 「除了變本身之外,一切都在改變!」
不過劉先生的企業併購案倒是始終變來變去,當然“改變”最多的是我的「巴黎之行」,我甚至不知能否成行?
那天晚上,我一直想唱齊秦的「九顆太陽」,但每次啍出的旋律都是「啞口」。
晚安,九顆太陽……
晚安!
參觀原子球紀念館時,排在我前面的一位小朋友,將近一小時的排隊,她經常這樣看我。
延伸閱讀「來去巴黎」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