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旅遊13 貝爾格勒最後玫瑰
(建議用電腦版觀看,沒有廣告,較易閱讀)
這是我們「巴爾幹半島五國13日 2019玫瑰節專團」的最後一天,下午就要搭機返台,所以今天行程非常“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12 天來己走過 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 等 5 個國家,現在是最後的塞爾維亞(Serbia)。我們這個玫瑰節專團沿途已看盡各種玫瑰,沒想到最後一朵竟是在起飛的班機裡,優雅插放於狹窄的洗手間裡,好個「貝爾格勒最後玫瑰」!
■ 2019 年 6 月 8 日(星期六)第十二天
建城於西元 878 年的貝爾格勒(Belgrade)乃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原意為「白色之城」。自古便是重要交通樞紐,也因此讓城市發展憑添幾許坎坷悲情,曾被不同軍隊佔領過 40 次,甚至有 38 次從戰火廢墟裡建重而生的曠世記錄。薩瓦河(Sava River)及(Danube River)交匯於此,形成三面環水的浪漫城市景觀。日落後夜店的燈紅酒綠及璀璨遊輪的笙歌夜舞,讓貝爾格勒獲選為全球十大夜生活城市之首。
但我真的不是夜行生物,平常早睡早起,沒任何夜生活!
我們住的大都會皇宮酒店(Metropol Palace,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幸好昨天當地導遊貼心提醒,我們這家奢華的大都會皇宮酒店(Metropol Palace,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旁邊有美麗的公園及教堂,有時間可自己去逛。所以,今天清晨就是要去走訪那些地方!
05:20 起床。
05:30 出門。
沿著旅社前的 100 號公路往西北方向步行前去塔馬登公園(Tasmajdan Park)。
公園運動的人不多,清晨的空氣很像我以前居住的高雄,濛濛的,懸浮著PM2.5。
公園北端有聖馬可教堂(Saint Mark's Church),於是散步過去參觀。
聖馬可教堂(Saint Mark's Church)
光影裡的聖堂列柱很美,但隔街的國會大廈(National Assembly of the Republic of Serbia)有許多青銅雕像,頗具藝術氣息。
於是,越過馬路前去賞析!
看完雕像,又發現對面的皮奧尼爾斯基公園(Pionirski park)有新、舊皇宮(Stari Dvor and Novi Dvor)等官邸,好奇如我豈能不去?
就這樣,不知不覺來回走了將近 3 公里的路步程。
07:28 回旅社。
08:00 早餐非常豐盛:蕃茄、紅蘿蔔、甜椒、柳橙、鳳梨、葡萄柚、黑棗、杏桃、堅果、洋菇、荷包蛋、培根、牛角麵包。
■
09:15 上車出發,沒想到參觀路線……居然就是「我早上走過的景點」,有點傻眼! 於是:
09:23 又來參觀聖馬可教堂。
09:50 又來參觀國會大廈。
聖馬可教堂的內部
09:57 啟程,往南 3.4 公里前去鐵托紀念館(Josip Broz Tito Memorial Centre)。
鐵托(Josip Broz Tito)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執政35年的總統,儘管被批評為極權統治,卻是南斯拉夫民族統一的象徵。鐵托也是二戰後首位膽敢“挺身對抗蘇聯”的共黨領袖,並與印度總理及埃及總統三人共同聲明支持不結盟運動而聲名大噪。死後葬於紀念館的大理石墓中,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朝聖。
10:06 抵達鐵托紀念館後,實在太熱有大半團員留在車內,下車的有大半是要上廁所!
從遊覽車車窗拍攝的鐵托紀念館
■
我們只在鐵托紀念館停留 10 分鐘,連我也沒下車,躲在車內避艷陽!
10:15 繼續往北行駛前去聖薩瓦大教堂(Church of Saint Sava),車程 2.8 公里。
聖薩瓦教堂乃貝爾格勒重要景點之一,因可同時容納 1 萬名信徒,就容量而言,乃世界最大之東正教教堂。
1895年為記念塞爾維亞東正教會創始人聖薩瓦大主教(Saint Sava,1174~1236)而建,但 1935 年才動工,期間因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斷,1985 年續建後又遭逢 90 年代政局動盪再度停工,幾度延誤終於在 2004 年完成主體結構。
聖薩瓦大教堂地面建築只有結構,內部裝潢尚未完成。
聖薩瓦大教堂(Church of Saint Sava)
教堂高 80 公尺,位於海拔 134 公尺的弗拉查爾高原(Vracar Plateau)上,襯之以草坪和廣場十分宏偉。建築本身乃拜占庭風格,共有 13 個圓穹屋頂,最大高 27 公尺,頂部之巨型鍍金十字架有 10 公尺高,重達 4 噸。地下室別有天地,富麗堂皇之祈禱大廳裝飾著典雅之水晶燈及聖薩瓦生平的壁畫。
10:31 抵達聖薩瓦大教堂(Church of Saint Sava),我們有一小時的參觀時間。
因地面建築只有結構,內部裝潢尚未完成,於是大家都到地下室去朝聖,在不見天日的空間裡,綴滿金碧輝煌的宗教畫像。不能說是精緻,但迷離奇幻的氛圍讓人印象深刻!
■
11:33 行程繼續,要往北 5.3 公里前去貝爾格勒要塞(Belgrade fortress)。
12:03 在艷陽下抵達,滴汗走過炙熱的公園步道,來到要塞參觀。城牆下年輕的士兵正在保養武器、砲車等裝備,那畫面很像以前服役時的戰備訓練,真是不堪回首的軍旅記憶……(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只是都出國來歐洲旅行了,還被這艷陽磨練得渾身是汗!
貝爾格勒要塞(Belgrade fortress)
貝爾格勒要塞最重要的參觀點,就是這根「多立克石柱」(Doric column)。
石柱高 14 公尺,修建於 1928 年,為紀念塞爾維亞在巴爾幹戰爭中打敗鄂圖曼帝國,及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勝奧匈帝國而建。柱頂聳立一位青銅壯男,右手執劍,左手托鴿,以「戰爭與和平」之姿凝視前方多瑙河與薩瓦河交會處那片收復之國土,乃貝爾格勒重要地標。
「多立克石柱」(Doric column)柱頂聳立的青銅壯男,右手執劍,左手托鴿。
■
幸好“有點無聊”的貝爾格勒要塞只待半小時,不然真的會熱死!(這種炎炎夏日,我覺得柱頂的青銅壯男應該右手執涼扇、左手托碗剉冰比較舒服)
12:31 離開軍事要塞,準備吃午餐!本以為是要走去搭遊覽車,結果一走就將近半小時……艷陽下行軍 2,100 公尺,汗水淋漓來到維利卡餐廳(Velika Skadarlija)。
餐廳所在乃鼎鼎有名的斯卡達利亞街(Skadarlija Street),這條波西米亞風情的小街完全保留 19 世紀貝爾格勒的模樣。許多百年歷史老餐廳沿街而立,入夜有傳統樂隊表演,復古衣著的服務生穿插其間,漫步石板步道上頗有時光倒流的錯覺。的確很多人來此回味往日風情,但現絕對不是炙陽高照的此時,這段路還真是步步艱辛!
還是感謝旅行社的用心,讓我們來此體會 19 世紀的貝爾格勒!
13:00 開始用餐。
實在太熱,有位女團員吃不下主菜的牛排,原封不動推過來,請我幫忙解決。自己則花 2 歐元的小費,請服務生準備開水讓她泡麵吃(台灣帶來的泡麵)。
行軍路上看到的一家餐廳,店名叫憤怒的和尚,很有趣!
■
14:36 用餐結束,搭車前去拉吉切瓦購物中心(Rajiceva shopping center)。
14:53 抵達後便自由活動,17:00 再集合,整整兩個小時讓大家血拼個夠!
拉吉切瓦購物中心(Rajiceva shopping center),好大一間,可以逛很久!
我們的貝爾格勒當地導遊
■
17:15 搭車往西 18.3 公里前去機場。
17:47 抵達機場,此趟「巴爾幹半島五國13日 2019玫瑰節專團」的行程完美結束!
返台班機如下:
貝爾格勒 20:20 起飛 23:05抵達 伊斯坦堡 土耳其航空(TK 1084)
伊斯坦堡 02:15 起飛 18:25抵達 桃園機場 土耳其航空(TK 24)
在航空櫃台辦理登機手續時,我拼命找手機,不知放到哪裡去(或遺失)?幸好有找到,虛驚一場。
18:35 所有的登機手續都辦完,開始吃蘋果(昨晚剩的)。
啃完蘋果,揹著隨身行李起身去丟果核,結果小相機居然遺留在坐椅上忘了拿。幸好!有位長髮少女將我喚回,真感謝她,不然沿途拍攝的用餐相片皆會隨相機消失。(那台小相機只是用來記錄時間及飲食,我遊記上所標注的時間,都是用那台相機記錄的。每逢重要時間點就隨手拍張相片,回來就知道發生的時間了)
可能是「旅程結束症候群」,整個人忘東忘西的,先是手機然後相機!
我們這個玫瑰節專團沿途已看盡各種玫瑰,沒想到最後一朵竟是在起飛的班機裡,優雅插放於狹窄的洗手間裡,好個「貝爾格勒最後玫瑰」!
我上機前吃的蘋果
土耳其航空播放的影片
行程看到的最後一朵玫瑰,優雅插放於班機狹窄的洗手間裡。
土耳其航空播放的影片
上、下兩張相片都是我吃的飛機餐
■ 2019 年 6 月 9 日(星期日)第十三天
下午 17:58 飛機降落桃園國際機場。
當天在桃園友人家過夜,隔天(6 月 10 日)處理一些私事後,再搭高鐵回高雄老家。
在高鐵站,看到一位 20 初頭的年輕小伙子,興高采烈地高舉相機自拍,不斷變換姿勢和站名招牌合照好幾張。數分鐘後,才看見老媽汗水淋漓拖著兩個大行李箱過來。天啊!兒子怎不幫忙拿行李,養這種兒子有何用?
在高雄老家過一夜,6 月 11 日開車回台東,下午五點多抵達。
半個多月不在家,打開家門就發現原本窩藏在天花板的壁虎,已瘦如枯骨、奄奄一息地貼在地面的牆角喘氣……
好可憐,快餓死了!
半個月來,家裡都沒蚊蟲,它們已斷糧許久。
輕易就捉了三隻,放在塑膠袋裡,帶到對面的學校放生(那裡蚊蟲多)。
此乃我定居台東後,首次的國外旅行,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留待自己年老時追憶似水年華!
(巴爾幹半島遊記全部結束,感謝閱讀!)
延伸閱讀「 2019巴爾幹半島五國 」系列遊記 ( 請點選閱讀 ):
我很喜歡這座雕像,它叫做「夏娃與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