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002.jpg

003.jpg

005.jpg

006.jpg

 

 

 

阿爾巴尼亞旅遊02 尋找一個名叫「台灣」的商業中心

 

 

你一定不相信,今天我們要悠然且匆匆走過 4 個國家!

1 土耳其(Turkey)在伊斯坦堡轉機

2 黑山共合國(Montenegro)入境後旋即搭車出境

3 阿爾巴尼亞(Albania)參觀首都地拉那(Tirana

4 北馬其頓(North Macedonia)參觀奧赫里德地區的自然文化遺產

這種“耗力費神”行程,充滿挑戰性!晚上搭機,清晨抵達後開始走行程,也就是說得撐 48 小時才能進旅社(有床可躺著)休息。

但有位團員終其一生就是在拼「100 國」的旅遊記錄, 這種一天就能走訪 4 個國家的行程,簡直是CP值超高的天團!

反正,今天的行程不會太輕鬆就是了。

我還故意爆笑地使用「悠然且匆匆」這四個字。

對了!明明是要去阿爾巴尼亞,為何偏要搭機從黑山共合國入境,再驅車越過邊境前往(原本要去的)阿爾巴尼亞?

我問了領隊 Celine,她答說阿爾巴尼亞觀光業沒那麼興盛,飛機班次少,又經常取消或延誤,對走行程的旅行團來說風險太大。還不如搭機到鄰國,再開車過去較保險。反正這樣飛也沒人反對,尤其對那些「要湊旅遊國家數字」的團員來說,多去黑山共和國根本求之不得。

 

007.jpg

上圖:伊斯坦堡機場的一張海報。

下圖:機場一面活動廣告牆的變化圖樣。

008.jpg

 

 

■ 2019 5 29 (星期三)第二天

我得承認我是個古代人,出國旅行時還是喜歡帶本厚厚的書沿途閱讀。

這次帶的是王定國的「昨日雨水」,本來預計每天讀一點,沒想到太精彩,10 小時的飛程裡 248 頁的小說居然被我欲罷不能地看完了!最後讀到感動萬分、淚水滿面,空姐送來煎蛋與洋菇的早餐時,只好含淚吞嚥,有點搞笑!

 

009.jpg

我的飛機餐及我閱讀的小說

010.jpg

 

 

04:38 飛機著地,抵達轉機點土耳其(Turkey)的伊斯坦堡(Istanbul)。

05:02 機身滑行停止

05:05 出機門

我們是降落在距離市區 35 公里的伊斯坦堡新機場(Istanbul Airport)。

斥資 116 億美金興建的新機場,原定 2018 10 月第一期竣工,但工程嚴重延誤直到至 2019 4 6 日才正式啟用。所以我們很幸運,才開放一個多月就來此全新機場轉機了!

2028 年全面竣工後,每年可處理 1.5 億旅客,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機場。

 

011.jpg

此乃伊斯坦堡新機場的完工圖

012.jpg

013.jpg

015.jpg

016.jpg

 

航廈屋頂採用凸孤度設計,由無數小型柱幹支撐,戶外光線可照射進來,所以在這個陽光充沛的機場該做些什麼?

去喝咖啡啊!

領隊 Connie 跟我們說,就是土耳其將咖啡傳入歐洲的,從此流傳於全世界。

早期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進軍歐洲時,沒人留意過土耳其軍隊喝些什麼?當時眾所皆知的是「烈酒才是男人的飲料」。直到西元 1683 年的 7 月,鄂圖曼的穆斯塔法(Kara Mustafa Pasha)率領二十萬大軍圍攻維也納,慌忙撤兵時遺留了 500 袋咖啡豆,才使咖啡正式傳進歐洲。

在此之前:

歐洲軍隊是烈酒(軍營酗酒放蕩、嘈雜混亂)

土耳其大兵則是咖啡和茶(安靜優雅如茶館)

人們便將土耳其軍營這種奇特現象稱之為「鄂圖曼的秩序」。

因此,來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Istanbul)不妨喝杯咖排,順便回味這段歷史小插曲!

我不能喝任何含咖啡因的飲料,對候機室的免稅店也全然無感,倒是頗好奇這棟全新的機場建築,於是帶著相機到處拍攝。鑽來鑽去時,居然發現施工中的捷徑,登機前引導領隊及團員們由此穿越大樓到 D3 登機門,至少節省 10 分鐘的步行時間。

07:36 登機,座位 15D

08:00 起飛前往黑山共合國(Montenegro),飛行時間 1 小時 40 分。

 

017.jpg

 

 

08:46(時差減 1 小時)抵達黑山共合國的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出關後立刻搭巴士前去阿爾巴尼亞(Albania),來黑山只是要過境。

我十年前來過黑山,這裡的人以「大線條、凡事不在乎及懶散」聞名,這些“美德”我都超喜歡。當個旅人只要俱備這三種美德,必能玩得盡興又愉快。當然生活上俱備此三種美德,保證笑口常開,青春永駐。年少的我就是太据小節、太嚴肅且太勤奮,所以過得不快樂。花了大半輩子,才學會黑山人這種生活哲學!

不過說到黑山人的“懶”,十年前倒有件讓我印象頗深刻的記憶:

黑山當地導遊Rade就跟我們領隊討論,因隔天要連趕三個景點,還是早點出發比較好。

領隊心想,若是凌晨五點起床讓團員摸黑用餐,肯定會被罵死。於是心虛地探問Rade:「到底要多早出發?」

Rade 則於心不忍地回答:「不然……九點鐘出發!」

領隊差點爆笑出聲,台灣旅行團哪有九點鐘才出發的,於是“很禮貌”地告訴Rade,能否八點半出發?

「天啊!我們都睡到十點多才起床,居然八點半就要出發……」此乃 Rade 的反應。哈哈哈!這就是黑山人……、帥、懶、好相處,凡事大而化之,生活逍遙又自在。

PS:

根據美國智庫《世界人口評論》(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20 年最新統計,黑山共和國Montenegro)的男性平均身高達 183.4 公分,女性 169.4 公分,男女平均身高皆世界第一

 

018.jpg

一本黑山共合國的旅遊雜誌及裡面的相片

019.jpg

 

 

09:15 從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出發,一路往東行駛 25 公里。

09:55 來到邊境城市漢尼·霍蒂特(Han i Hotit)。

10:02 開始辦理出境手續。

10:08 出境黑山。

在黑山共合國停留時間僅 1小時9分鐘,創下我國外旅遊之實際出、入境間隔時間最短的記錄。

接著遊覽車再往前緩緩前進,準備入境阿爾巴尼亞。在車上領隊 Celine 開玩笑地說,為縮短通關時間剛才有適度“賄賂”邊界官員。但此偏遠之地網路速度僅 1G,多送東西辦理手續也不會加快,於是賄賂之厚禮僅奉上:「芬達及礦泉水各兩瓶」。

10:32 完成入境手續,正式進入阿爾巴尼亞。

出境及入境手續總共花費半小時,算是非常迅速了。而且我們全程不用下車,司機持謢照前去辦理即可,超方便!

接下來要繼續往東行駛 137 公里,前去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Tirana),預計時間 2 小時 10 分鐘。

領隊 Celine 開始在車上閒聊歷史,我順手抄下幾個重點:

11945年鐵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掘起建立南斯拉夫這個國家,1992年建國47年的南斯拉夫解體,巴爾幹半島開始邁向民主。

2.阿爾巴尼亞支持科索沃共和國(Republic of Kosovo)獨立,其過程爭議不少。

3.阿爾巴尼亞人口約 290 萬,面積大概台灣的 2/3

4.好來萊電影裡的壞蛋大都是阿爾巴尼亞人,反派勢力之基地通常設在貝爾格勒(塞爾維亞的首都)。

5.南斯拉夫解體後,留下上千座鐵托共產政權所興建的紀念碑或雕塑,但因失去崇拜的群眾而逐漸湮沒荒草裡,直到 2006 年被比利時攝影師(Jan Kempenaers)發現才造成轟動!

關於這些「彷若外星人建造的抽象建築」,領隊 Celine 特別提醒我們,回去詳查 goole 就知其雄偉奇特之處了!而我,就是那個會乖乖回來查資料的人,此乃網路上找到的一張相片:

 

020.jpg

相片來源:kknews.cc/news/6nozlnv.html

 

接下來當然要“淺談”阿爾巴尼亞的歷史,這些巴爾幹半島的國家都太複雜了,光淺談就足以令人頭昏腦漲!偏偏這篇遊記就叫:尋找一個名叫「台灣」的商業中心。不講歷史,實在帶不出主題。(若對歷史沒興趣,建議整段跳過,只看我後面標示紅字的重點即可)

好!要開始了哦……

只要是歐洲的國家,除了英、法、德、義等強權外,其他大小諸國的歷史都由無數的「併吞」、「佔領」和「獨立」交織而成,阿爾巴尼亞也不例外,簡列其歷史如下:

1.最早是希臘的殖民地。

2.隔著亞得里亞海和義大利相望,所以西元前2世紀為羅馬帝國的領土。

3.西元 4 世紀末被東羅馬帝國和斯拉夫人佔領。

41415 年土耳其入侵,並控制這個國家。

51912 年巴爾幹戰爭後,阿爾巴尼亞宣佈獨立。

6.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奧匈、意、法軍佔領。

7.第二次世界大戰則被義大利和德國佔領。

81944 由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取得政權,進入共產時期。

91992 年結束長達 46 年的仇外共產統治,建立多黨的民主政治。

怎樣?這樣的歷史是否錯雜到讓人眼花潦亂!反正歐洲的小國都這樣啦,不過裡頭倒有幾個重點。因為「阿爾巴尼亞隔著亞得里亞海和義大利相望」,最短距離只有 72 公里,所以在歷史上兩國關係非常密切,兵荒馬亂時很多阿爾巴尼亞人就渡海逃到義大利。現在約有 20% 的阿爾巴尼亞人移民義大利,年節就會回來探親,反正渡輪的航程也只有 72 公里。

另外阿爾巴尼亞「西元 4 世紀末曾被斯拉夫人佔領」,表示阿爾巴尼亞並非斯拉夫民族(Slavic peoples),一般都以為巴爾幹半島住的皆是斯拉夫人,因為這些國家都是從南斯拉夫分裂出來,但阿爾巴尼亞卻是伊利里亞人(Illyrians)。

最後提到「1992 年結束長達 46 年的仇外共產主義統治」,關於“仇外”這兩個字,還真得大費周章解釋!從 1944 年起,共黨獨裁者霍查(Enver Hoxha)先是走親義大利的路線,後來跟人家反目成仇,於是向南斯拉夫靠攏,不久又斷交,之後開始與蘇俄稱兄道弟,但還是鬧翻,最後便和中國攀上關係……你猜結果如何?當然又是不歡而散,至此阿爾巴尼亞已成為歐洲最孤僻的國家,獨來獨往誰都不理。

哎!獨裁者把國家搞成跟全世界都不合,吃虧的還是窮苦的老百姓。

 

021.jpg

這些都是在阿爾巴尼亞沿途拍攝的相片

022.jpg

023.jpg

025.jpg

 

不過 1992 年阿爾巴尼亞已結束長達 46 年的共黨統治,並建立多黨的民主政治,所以經濟逐漸起色。甚至在首都還有一座點綴著美麗人工湖泊的現代購物中心,不但年輕人喜歡到那裡喝咖啡、逛賭場,連影歌星等名人也喜歡來此休閒娛樂,而這個時髦的商業中心便叫「Taiwan」(台灣)。

掌聲鼓勵,它真的就叫「Taiwan」!

因為在共黨統治時期,中國勢力無所不在,年輕人早就厭倦「我愛北京」的統戰口號,便決定讓這個新商區用中國的剋星「Taiwan」來命名,好不好笑?

當然此乃我們這邊的單方說法,甚至還有台灣媒體如此分析:

1.因為中阿關係惡化之後,故意把這個地方改名為中國的敵人:台灣。

2.阿爾巴尼亞人民不喜歡共產體制及親中政策,所以約在這個廣場聚會時,就會唱反調地說「我們台灣見」,進而衍生出這樣的地名。原文出處

但國際間的正式說法應該是:

根據 BRADT 旅遊書(The Bradt Travel Guide)的說明,商業中心之所以用「Taiwan」來命名,乃因側旁的燦爛噴泉(Splendid Fountains)是台灣捐贈,所以乾脆整區就叫「台灣中心」(Kompleksi Tajvani,英文即Taiwan Center)。 原文出處

 

026.jpg

就因這座噴泉乃台灣捐贈,所以這區便命名為「台灣中心」。(相片來自官網)

 

12:50 進入地拉那(Tirana)市區。

我猜全團沒幾個知道這裡有個「台灣中心」,難怪沒人像我那麼專注觀察車窗外的街景,努力搜尋那個名叫台灣的水池(Taiwan pool),因為「台灣」就在那裡。

我十年前來過地拉那,可惜沒造訪台灣,頗有缺憾。但我知道地點及方位,就在今天參觀的景點附近,千萬要設法溜去朝聖。

沒想到後來遊覽車居然不偏不倚停在「台灣」讓我們下車,太完美了!

13:07來到用餐所在,位於「台灣」的牛排屋餐廳(Steak House Restaurant)。

大夥紛紛就座,漫長飛程至今終於可坐下來安穩用餐了。

席間只見另一位男團員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什麼?

我猜得沒錯,他也知道這個「台灣」,正努力尋找相關招牌或文字,要拍照上傳臉書。

即然如此,就趁上菜前的空檔和他一起尋找「台灣」字樣。

結果只在戶外廣場的大型遮陽傘上發現有標示 Taiwan,聊勝於無,就拍照留念吧!

午餐是櫛瓜馬鈴薯豬排套餐,完全和台灣飲食無關。

14:30 用餐完畢,開始徒步參觀附近景點。

 

027.jpg

台灣中心(Kompleksi Tajvani,英文即Taiwan Center

028.jpg

唯一找到的「台灣」字樣

029.jpg

030.jpg

我們用餐之處,位於「台灣」的牛排屋餐廳(Steak House Restaurant)。

031.jpg

032.jpg

033.jpg

035.jpg

餐廳裡的一幅畫作

 

14:46 僅步行 150 公尺便來到名為「雲」(The Cloud)的大型藝術裝置。

「台灣」位於青年公園(Youth Park)內,公園東方就是國家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Fine Arts Albania),「雲」就在門口。這件抽象作品視覺上非常震撼,猶如巨型迷宮,大人小孩皆可在裡頭鑽來鑽去。但數以萬計的直槓與橫槓所交錯出來的形體,遠看卻像朵孫悟空的筋斗雲,故名之為「雲」!

 

036.jpg

037.jpg

 

接著再沿著國家烈士大道(Martyrs of the Nation Boulevard)往東北走,幾分鐘後便會路過防空洞2號博物館(Bunk'Art 2)。

這些防空洞乃社會主義時期由獨裁者霍查秘密建造,以便發生核災時自己能避難,只是尚未完工霍查便已去世。從未使用過的防空洞現在改成博物館,用以展示共黨時期受害者的相關文物。如此沉重的政治主題,我們這種吃喝玩樂的旅行團當然不會安排參觀,所以僅“路過”。但我還是從窗口往內拍攝許多相片,裡頭的陳列頗具藝術氣息。

 

038.jpg

防空洞2號博物館(Bunk'Art 2

039.jpg

040.jpg

 

15:03 來到斯坎德培廣場(Skanderbeg Square),此乃首都地拉那(Tirana)的地標景點。

此廣場以斯坎德培命名,乃15世紀抵禦土耳其的名將,終其一生指揮了25場戰役,獲勝24場,被尊為阿爾巴尼亞的民族英雄。廣場總面積40 , 000平方公尺,中央有座斯坎德培騎馬的銅像,東邊是地拉那文化宮(palace of culture),北邊則是國家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不管觀光客或居民都喜歡來此感受開闊的視野及濃郁的藝文氣息。

 

041.jpg

斯坎德培廣場(Skanderbeg Square

042.jpg

國家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牆上一幅大型馬賽克作品

043.jpg

32 層的地那拉廣場酒店(The Plaza Tirana Hotel

045.jpg

廣場旁的地拉那文化宮(palace of culture

046.jpg

 

我並沒隨團員入內參觀國家博物館,而是自己在外頭閒晃。其實 10 年前那次,也是寧願在廣場看人,不想進到建築物裡,我對當地人的興趣高過於博物館。這次則溜到大樹下聆聽街頭藝人的手風琴與木管演奏,那曲調就是巴爾幹半島的風格,經常在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的電影配樂裡出現。遇到這麼迷人的音樂我便會無法自拔,佇立於側聆聽到無日無夜、地老天荒!

各位若想瞭解此種音樂,這裡有段超精彩的影片,12 分鐘內示範了 12 個巴爾幹國家的民俗舞曲,請點選聆聽

集合時間快到,才匆忙掏小費感謝他們的音樂。但因沒當地錢幣,抽出一張 1 元美鈔後,想想不太對,人家是三個人,於是換成 10 元。

台灣國民所得將近阿爾巴尼亞的 4 倍,所以我放的那張美鈔(約 300 元台幣),對等價值幾乎已是 1,200 元了,難怪他們那麼開心!

轉身要走時,鼓手還喊過來「photo」提醒我拍照,於是停下腳步拍攝這張相片。鼓手笑得很燦爛,木管也仰頭向我致謝,因為他們的小費箱上只有我那張美鈔及 10 個當地硬幣(從相片裡數出來的)

 

047.jpg

 

15:30 和團員們會合後,當地導遊先帶大夥去洗手間,因為接下來約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在此特別補充,兩年後我有機會參與台東的旅遊規劃,才知所有行程都得以「上廁所」為軸來安排,超過兩小時無法上廁所的景點就須忍痛放棄!

所以「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真的是旅遊最真實的寫照。

15:40 上車

要從地拉那(Tirana)往東前去北馬其頓(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的奧赫里德(Ohrid),路程 134 公里,預計時間 2 小時 11 分。

就這樣,匆匆告別阿爾巴尼亞!

2009 年來過,今年 2019 又再來,不知 2029 年能否再訪?

好啦!上車後當然立刻補眠睡午覺。

不管歲月如何匆匆過,每天能睡午覺絕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

 

048.jpg

上車前拍攝到的一位阿爾巴尼亞小孩

 

16:55 停在加油站旁的咖啡店,讓大家下車尿尿。

17:41 來到阿爾巴尼亞邊界

17:55 完成出境手續,我們在阿爾巴尼亞停留時間總計 7 小時又 23 分鐘。

18:09 入境北馬其頓(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今天走訪的第 4 個國家。

 

049.jpg

阿爾巴尼亞邊境,我們的司機剛幫我們辦完出境手續。

050.jpg

 

接下來將沿著美麗的奧赫里德湖(Lake Ohrid)往北繞半個圓前去東岸的奧赫里德(Ohrid),路程 28  公里,預計時間 33 分鐘

那座城及這片湖 1980 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此時我已睡飽,神清氣爽聽著領隊 Celine 介紹,重點約略整理如下:

1.奧赫里德(Ohrid)位於北馬其頓的西南部,坐落在奧赫里德湖畔,乃歐洲最古老的人類聚落之一,據說其起源是腓尼基的卡德摩斯(Phoenician Cadmus)所建立的「光明之城」(Lychindos)。

2.人口約 4.2 萬人,是北馬其頓第 8 大城市,西元 9721018 年間,曾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

2.Ohrid這個名稱出現於9世紀,來自斯拉夫語「vo hrid」,原意是「在山上」,而這座古老城鎮就是沿著山坡而建。

3.奧赫里德被稱為「巴爾幹的耶路撒冷」,西元 9 世紀即有斯拉夫大學,並擁有最古老的斯拉夫修道院(St Pantelejmon),城內古教堂多達到365座,可見其宗教及文化上的特殊地位。

4.奧赫里德湖水質乾淨清澈、蔚藍透明,故有「巴爾幹明珠」之譽,美麗的自然風光令人神往。湖水最深處達294公尺,面積348平方公里,但其中1/4是阿爾巴尼亞的領土,所以是座國境之湖。

領隊 Celine 只是簡單介紹,我再把整個歷史地理補充得更完整,抵達前她還提到幾個中古歐洲的趣事:當時胡椒被稱為「黑金」,塩則是「白金」,有錢人才吃得起,而且古歐洲也沒有馬鈴薯、洋蔥、辣椒、玉米等。

若再加上之前提過的,當時歐洲沒有咖啡,請想像若去吃西餐,沒有胡椒、鹽、馬鈴薯、洋蔥、辣椒、玉米、咖啡,會多麼乏味?

 

051.jpg

奧赫里德湖(Lake Ohrid

052.jpg

 

18:46 抵達奧赫里德(Ohrid)。

今天的行程就是先搭船遊湖,明天上午再走訪古蹟。

而此時正值夕陽西下,光線美到令人感動!

疊翠的山巒已沉暗,湖畔的老建築卻金黃發光,清澈的湖水湛藍悠靜,好愜意的湖光山色。

18:52 我們隨風登船,個自找座位休憩。反正是包船,都是自己人,極其自由自在。

半山腰那些別墅真是美極了,家家戶戶都有無敵湖景的視野。而幾間懸在山壁上的教堂也讓人驚嘆,看起來就像中古世紀的宗教畫作。湖邊木船隨波輕漾,只差沒有船伕引吭輕歌於楓紅落花裡,否則便是完美的世外桃源了!

 

053.jpg

055.jpg

056.jpg

057.jpg

058.jpg

059.jpg

 

就在我如詩如畫的遐想裡,忽然飛來一艘快艇,騎士身著黃色連身衣,還飄隨著一只北馬其頓的國旗……天啊!這是 007 龐德電影裡的間諜嗎?

猶記領隊 Celine 曾說:好來萊電影裡的反派角色大都是阿爾巴尼亞人,壞人的基地通常在貝爾格勒(塞爾維亞的首都)。沒想到我們立刻進入電影劇情裡了,哈哈哈!

反正那位快艇駕駛就是在耍酷,越有人注目他就越得意。於是我也刻意舉起相機,以最誇張的姿勢拍攝,就差沒腳勾欄杆,彎身懸至水面上抑角捕捉他的英姿。當然發現有人在拍攝,他越加耍酷,彷彿就要跳躍旋轉 3.5 圈,縱身飛躍至我們船上,完美落地後以蹲姿仰頭接受歡呼……

當然,這一切英勇的電影情節皆沒發生!最後只見快艇忽然失去動力漂流於湖面,耍酷的駕駛攤坐下來操作手機,或許在求救吧?

 

060.jpg

忽然飛來一艘快艇,騎士身著黃色連身衣,還飄隨著一只北馬其頓的國旗。

061.jpg

最後只見快艇忽然失去動力漂流於湖面,駕駛攤坐下來操作手機,或許在求救吧?

 

19:32 遊湖結束,大夥心滿意足地上岸,準備用餐。

19:42 步行 300 公尺來到達瑪餐廳(Damar Restaurant),在奧赫里德的 91 間餐廳中,排行第 25 東歐料理名店。

餐廳古色古香,加上昏黃的燭光,彷若時光倒轉回到中古世紀。我點的主餐是當地特有的奧赫里德湖褐鱒(Lake Ohrid brown trout),據說數量已越來越少,快要列入保護了!

20:40 用餐完畢,散步回去搭遊覽車。

20:56 路過 Ramstore 超市,大夥都進去逛,順便採購水果及零食。

21:25 上車,沿著湖畔繞回西岸去,車程22.3公里,預計行駛時間 28分鐘。

 

062.jpg

063.jpg

我們用餐的達瑪餐廳(Damar Restaurant),相片來自官網。

065.jpg

066.jpg

我點的主餐是當地特有的奧赫里德湖褐鱒(Lake Ohrid brown trout

067.jpg

 

22:03 抵逹今晚下榻的渡假村(Izgrev Hotel SPA & Aquapark),我分配到 2407 房。

其實這家渡假村豪華到不行,但大家都已累壞(一天之內跑遍四個國家),沒空關注旅社設施。已 30 幾個小時沒躺在床上休息了,迅速沖澡以便就寢,至於「渡假村之豪華」皆隔天睡醒才忽然意識到。

晚安囉!雖是十年後的舊地重遊,但仍是超精彩的一天。

 

068.jpg

069.jpg

上面這兩張相片來自的Izgrev Hotel SPA & Aquapark官網

070.jpg

今晚下榻的渡假村(Izgrev Hotel SPA & Aquapark),我分配到 2407 房。

 

 

 

延伸閱讀「 2019巴爾幹半島五國 」系列遊記 ( 請點選閱讀 ):

 

巴爾幹半島旅遊01 出發

阿爾巴尼亞旅遊02 尋找一個名叫「台灣」的商業中心

北馬其頓旅遊03 滿城盡是華麗不實的貪腐雕像

保加利亞旅遊04 里拉修道院的天堂與地獄

保加利亞旅遊05 花園城市索菲亞與199隻眼睛的故事

保加利亞旅遊06 建城六千年的普洛帝夫の古堡與閃電

保加利亞旅遊07 玫瑰節之玫瑰花車大遊行

保加利亞旅遊08 前衛聖畫vs地表最大建築

羅馬尼亞旅遊09 走訪吸血鬼之布朗城堡

羅馬尼亞旅遊10 繽紛童話世界,一屋一色彩的錫吉什瓦拉

羅馬尼亞旅遊11 眼睛、烏鴉與革命:從西畢烏到蒂米什瓦拉!

塞爾維亞旅遊12 諾威薩德的戰爭與和平

塞爾維亞旅遊13 貝爾格勒最後玫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 的頭像
    Shin

    音樂旅行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