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06 競技水族館
突尼西亞雖已是國際熱門旅遊點,但在台灣仍算非主流,在日本就會以「迦太基之旅」將突尼西亞及義大利包裝成套裝行程;或者以「漢尼拔行跡」帶旅客遊走突尼西亞及西班牙,也有以電影《英倫情人》為號召專走突尼西亞單國行程。但在台灣旅行社若以「迦太基」或「漢尼拔」來推銷行程,保證事倍功半,誰知道這些歷史名詞啊?所以之前我製作一份突尼西亞簡報讓旅行社推銷行程時,就抛開這些歷史包袱,直接以「貓」、「光影」、「咖啡」、「香料」、「橄欖樹」來包裝,結果簡報寄出,隔天就有19人報名,讓旅行社大為驚訝。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不管如何強調歷史古蹟,都無法超越埃及的魅力,但是在突尼西亞,還是可以放鬆心情享受咖啡、輕風、香料、橄欖及優雅的貓咪啊!所以「轉念」改以生活休閒來行銷,效果反而好。何況我的攝影作品本來就不是用來詮釋歷史,而是要呈現生命的美好……說到這裡,好像有點離題了,我原本想說的只是,突尼西亞雖有豐富的歷史古蹟,但國人大多不熟悉,回國當天遇到一位在電台當DJ的學弟,知道我剛去突尼西亞立刻興奮地表示「突尼西亞是他最想去的國家」。天啊,學弟居然還知道突尼西亞這個國家耶!於是好奇追問為何想去突尼西亞?
「因為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系列都在突尼西亞取景,那種絕地武士(Jedi Knight)的黑色罩袍好炫!」原來他心目中的突尼西亞和古蹟及歷史無關,純粹是只因《星際大戰》這部電影。
好吧!我們今天就是要去《星際大戰》拍攝地點瑪特瑪它(Matmata),當地原住民柏柏人(Berber)的洞穴屋(Underground troglodyte house)及衣著、地名…等都被喬治.盧卡斯搬到電影裡去使用了,所以跟著我們來一場星際之旅吧!
旅社外則一片荒蕪,但千萬別以為「望眼所見,毫無人煙」,其實柏柏人都挖洞住到地底去了。
■ 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
6:30起床,07:00用餐,08:00出發。
昨夜投宿的這家旅社(Hotel Diar El Barbar - Matmata)特別安排我們住在柏柏人穴居造型的房間,我覺得不是很舒服啦!我喜歡採光良好有玻璃窗的房間,窩在幽暗的穴居裡彷彿要窒息似的。所以天亮就出門透氣了,旅社外則一片荒蕪,但千萬別以為「望眼所見,毫無人煙」,其實柏柏人都挖洞住到地底去了。據說連突尼西亞政府也是經歷1967年那場大洪水之後,才知瑪特瑪它除了游牧民族外地下尚有“居民"。這些地底的居民屬於柏柏人的一支,因本身沒有文字,當時希臘人和他們交談時只一直聽到ber ber ber的音,便稱其為berber人,之後舉凡不會說希臘語的原住民全被稱為berber人(即柏柏人)。Berber這個字後來變演變為英文的barbarian,意即「野蠻人」,也陰錯陽差讓柏柏人留名萬名……還真是美麗的錯誤。
其實柏柏人也不是天生就住在地底,而是羅馬時期有兩支埃及部落被送到此地殖民,為助其在此荒涼的山區存活羅馬帝國賦予其「擋我者死」的特權。於是連原住民柏柏人都不敢與其爭地,悄然從地面消失,移居到地下了……真是一場錯誤的美麗。所以柏柏人「懂禮讓」,並不野蠻啦!
後來大導演喬治.盧卡斯愛上突尼西亞,把瑪特瑪它當成外星球來拍攝了,於是柏柏人瞬間被升級成「外星人」,既錯誤又美麗!
我們的早餐不算美麗也沒錯誤,吃完八點鐘就便出發了,首站先去造訪星戰旅館(Hotel Sidi Driss),這是1977年電影《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主角天行者路克的家,現在已變成型著名的穴居旅館了。
結果我們抵達時,大門深瑣房客皆沉睡,當地導遊叫喚許久管理員才起身開門,然後我們一群人便進去參觀「人家睡覺」……
沒啦!其實我們很安靜,沒吵醒洞穴裡的任何人,只是各自參觀那些被保留下來的電影場景。
除了這家旅館外,附近許多村莊的名稱都被喬治.盧卡斯拿到電影裡為星球命名了。像電影中的主要星球叫「Tatooine塔圖因星」,就是位於瑪特瑪它南方的一個村落(原名叫Tataouine)。幸好喬治.盧卡斯沒有迷戀上台灣,不然《星際大戰》裡的星球名稱可能就叫「蘭嶼」、「淡水」、「恆春」、「美濃」!這樣不知該算是錯誤或美麗?
這就是著名的星戰旅館(Hotel Sidi Driss),從地面往下俯瞰,中間有廣場,房間都在四周的地底。
■
09:13我們離開星戰旅館,來到一座真正的柏柏人穴居屋參觀。
說穿了,穴居屋就在地下挖洞形成的住屋,人就住在洞穴裡。它的特色之一便是想挖多少間就挖多少間,所以每有婚嫁或兒女成長時,就再多挖一間來使用,想想也是很方便啦!而且穴居屋擁有「天然空調系統」,不管季節如何變化,室溫始終維持在攝氏17-22度之間。這對居民來說極為重要,因為屬於高原地型的瑪特瑪它夏季最高均溫為攝氏36度,冬季最低均溫為攝氏11度,在沒有空調的二千年前,若不遷居到“恆溫"的地底如何存活?
我們參觀的這家穴居屋結構非常完整,有圓型的戶外中庭及向外放射的房間,內有家具、照明設備、煤氣、自來水等,生活機能還算健全。只是看來沒什麼貴重財產,屋主根本不在家,交待當地導遊屋內任我們參觀,反正沒什麼可偷。而我們也開心地四處觀察,看到什麼都好奇,拼命拍照。
柏柏人的穴居屋就長得這樣,有床舖及書桌,但沒有窗戶,外頭艷陽高照,但裡頭仍涼爽陰暗。
離開時大家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文具、紀念品等都集中一處,送給主人當作謝禮。
從穴居屋走出地表時,又看到橫舖在眼前荒涼的褐黃色高原,天高地闊的,誰能想像地底下住著上千戶柏柏人。地面有屋主的雞羊飼養處,看到那幾隻瘦得像鴿子的家禽,忽然讓我珍惜起沿途所吃的香料雞,要在如此貧瘠的土地養雞還真是艱辛呢。
這是穴居屋的外觀,此時艷陽高照,天空碧藍如洗,但穴居屋裡頭卻涼爽陰暗,很奇特的對比。
■
10:20上車離開瑪特瑪它,要往北走前去迦伯斯(Gabes)香料市場,路程80.6 公里,像我這種懶人就沿途一路睡翻了。
終於來到迦伯斯這個綠洲城市,據說是全世界唯一的海濱綠洲。
「海濱」+「綠洲」……不管怎聯想都很奇怪!
表示這裡是沙漠,但又有海灘可沖浪及棗棷樹可乘涼……
反正這不重要,重點是這裡的香料市場。
因為此地濱臨地中海土壤飽含鹽份,所以適合栽種植染料作物指甲花(Henna)。這種指甲花可彩繪於皮膚,也可用來染髮,因無化學傷害,所以廣受歡迎。我第一次知道指甲花的神奇魅力,是1998年馬丹娜(Madonna)在《Frozen》MV裏雙手以Henna塗出魔咒般的美麗花紋,配上冷艷造型及電音旋律真是酷斃了。
而迦伯斯香料市場便盛產優質指甲花,還有玫瑰、茉莉、番紅花、月桂、薄荷、咖哩、辣椒、五香粉、…等色彩繽紛的香料。當然只要有觀光客之處就有手工藝品可買,於是我買了三隻陶製駱駝及許多明信片。
然後就尿尿,準備上車了。
此時我尚未開始學習製作手工皂,否則就會在迦伯斯香料市場採購一拖拉庫香料回來讓我的瑜珈老師研發新皂種了,突尼西亞的香料實在物美價廉啊!
■
10:20繼續沿著海岸往北走,要去伊爾捷古羅馬競技場(Amphitheatre of El Djem),路程201公里……真的可以在車上睡到天荒地老了。
約三個小時的車程,中間在加油站休息二十分鐘,來到伊爾捷已經下午兩點多了,領隊迅速讓我們用餐,就在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旁的伊斯蘭餐廳。此時陽光正烈,大夥一身悶熱地躲進室內喝冰水,真是舒暢開懷。無奈主菜又是「香料雞」,雖知養雞很辛苦,上午在瑪特瑪它看到穴居人家養的雞都很瘦弱;但「香料雞」添加的香料實在太多太濃了,雖然迦伯斯市場賣的香料如此物美又價廉!於是皺眉輕啃鮮黃色雞肉,Mandy及Rita看我如此鄙視「香料雞」,就警告我再不虔誠吃香料,待會就飇起傾盆大雨了!因為我頗畏懼伊斯蘭國家的香料,之前在斯貝特拉(Sbeitla)參觀羅馬遺蹟遇到淒風冷雨,於是很有義氣地說,願犧牲自我,虔誠吃香料以祈求老天爺賜予晴朗天氣。自此行程裡的陽光便靠我“吃香料"來換取了,連領隊看到艷陽高照都會笑著對我說:「看來昨天你應該吃了不少香料!」
餐後,大夥便開心前去參觀競技場了。
伊爾捷建城於迦太基時代,後來哈德良皇帝(Emperor Hadrian,西元117-138年) 引進橄欖栽植才逐漸繁榮興盛,約在西元三世紀左右達到高峰,約有三萬居民群聚於此。雄偉的羅馬競技場(西元230~238年)便在這段時期建造完成,規模僅次於卡布亞(Capua)及羅馬的Colosseum競技場。整座建築呈橢圓形,長148公尺,寬122公尺,高35公尺,共有三層拱廊,每層60個拱孔,可容納3萬5千名觀眾。1979年被列入UNESCO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每逢盛夏都有國際交響樂節的演出……當地導遊還沒介紹完,天空竟飛來烏雲片片,瞬間大雨傾盆而來。
Mandy及Rita看到我就拼命搖頭:「誰叫你中午邊吃香料雞邊抱怨!如此不虔誠難怪老天會賜雨。」
望著灰霾陰雨大家都覺掃興,明明幾分鐘前還艷陽高照啊?
還好領隊峰堯帶團經驗,立刻移轉大夥的注意力,告知競技場的廁所神奇又乾淨,無論如何得撥冗前去參觀。於是整群便興奮如廁去也,並相偕拍攝尿斗及馬桶的相片,也算「美麗的錯誤」啦。
所以人家參觀競技場是拍攝三層拱廊60個拱孔,我們是拍攝一間廁所6個尿斗。
這樣的廁所出現在競技場內,有點超現實。
■
15:30上車再往北走,要去康大維港(Port El Kantaoui),路程78公里。
興建於1979年的康大維港根本是讓歐洲有錢人停泊遊艇的港口,除了商品名店及渡假酒店外,實在沒什麼好逛的。領隊讓我們自由活動45分鐘,找店血拼或叫杯咖啡休息。
我是個迷戀漁港的人,但這裡沒有漁船,只有高級遊艇,所以晃了十來分鐘已覺無聊。回頭見到Mandy及Rita在店裡和領隊峰堯喝咖啡聊天,便湊過去了。
我不喝咖啡,在櫃台前觀望半天,不知那些阿拉伯文的飲料到底是啥?
後來靈機一動,記得在西迪布薩依德(Sidi Bou Said)喝的薄荷茶極為美味動人,直接問對方是否有薄荷茶?結果,他們有耶!
我立刻點了一杯,然後興高采烈地回來宣布:「他們也有薄荷茶耶!」
聽到完,三人眼睛都為之一亮,相偕過去加點薄荷茶。
說實在的,突尼西亞的薄荷茶真的很棒。
不久四杯新鮮薄荷茶立刻沖泡好了,Mandy及Rita端回來時,卻喃喃抱怨要是上面再飄浮幾顆松子就好了,松脂可調和薄荷的清涼,讓茶味甘順。
聽她們說著,我立刻喊了一聲「稍待」,便應聲而出,到港口邊找到剛才逛過的乾果攤位,買了一小包松子回來。迅速入門而坐,翩然將松子投灑於大家的薄荷茶裡。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動作俐落優雅猶如芭蕾舞者,待我冷面笑匠似地輕啜熱茶時,他們三位已笑到東倒西歪了。
「你…你…到底怎麼變出“松子"來的!」笑到快抽搐Mandy,趴倒在沙發上問我。
「門口前的攤位買的啊!」
「怎麼剛好有賣松子?」
「啊就一個路邊攤,賣著各種堅果,我過去立刻指著“松子",就買回來了!」
反正,就是很神奇地忽然被我弄出“松子"來,大家先是楞住然後笑到絕倒,直稱這幕實在太經典了。
上圖:我們的三杯咖啡及四杯薄荷茶。下圖:喝咖啡的北非風味小店,窗外就是美麗的港口了。
■
18:23集合離開,今晚住宿的旅社(El Mouradi Palace Hotels)在康大維港南方10公里的大城蘇斯(Sousse),很快便可抵達。
才進旅館大廳便奉上每人一杯冰涼柳橙汁,真是爽快!今天已樸樸風塵地走了369公里,都累了,看到這麼舒適的住宿環境大家都很開心。
晚餐7鐘點開始,仍是歐式自助餐,終於可以吃很多生鮮蔬果及魚類了。因為晚上沒任何活動,和室友及Mandy、Rita四個人慢慢吃、慢慢聊,八點多才回去。隨手處理些雜事後便就寢,真是快樂人生。晚安!
上:我們的旅社大廳。下:我在伊爾捷競技場的路邊攤買的木馬,因拍攝角度變成一隻巨馬了。
延伸閱讀「突尼西亞」系列文章表列 (請點選閱讀):
03 漢尼拔魅影 (畢爾莎山丘、德非祭壇、迦太基港、安東尼大浴場、杜加古城)
04 飛柱與鬍鬚 (開羅安、阿格拉比蓄水池、大清真寺、理髮師清真寺、斯貝特拉)
05 我身騎駱駝 (吐澤、雪碧加、米德斯、塔瑪札等三座綠洲、吉利特鹽湖、杜玆)
06 競技水族館 (瑪特瑪它、迦伯斯香料市場、伊爾捷羅馬競技場、康大維港)
08 迦太基魚缸 (陶鎮拿布爾、卡利比亞漁港、哈瓦利亞採石場、克觀迦太基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