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02 在春天走進果園
■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我們的「突尼西亞衝鋒陷陣冒險團」16:20從桃園出發,上午9:50我便出門,輾轉換車來到桃園國際機場。還好此趟“不怕死”的茉莉花革命後之首發團因有好友隨行,所以心情輕鬆愉快。
14:30來到機場,旅客們正花團錦簇到處綻放,出國度假的歡樂氣氛提前迷漫在機場大廳……但,我們是要去革命肆虐後的非洲回教國家耶!
考慮了幾分鐘,要不要在機場買份意外險?最後又是那句「我是福星」讓我打消念頭,放心,不會有事!
不久Mandy及Rita相繼出現,兩人皆都會休閒打扮,身上各種行頭皆俱防曬避風等功能。相形,我的裝備遜色不少,除了攝影器材。她們對我旅遊時經常迷航、誤點、行李遺失、被逐出境等“帶塞”經驗瞭若指掌,所以宣稱能化解我的「帶塞魔咒」,有她們在肯定順利平安。看來Mandy及Rita對突尼西亞的政局頗具信心,但其他觀光客就不這麼認為了,所以這團含領隊只有12人,現在沒人敢去突尼西亞啦!
下午四點多,順利登機起飛,飛程如下:
台北 飛 香港 二小時(國泰航空CX405) 轉機三小時
香港 飛 曼谷 三小時(約旦航空RJ183) 艙內待機一小時
曼谷 飛 安曼 九小時(約旦航空RJ183) 轉機六小時
安曼 飛 突尼斯 四小時(約旦航空RJ551)
總時數28小時,真是艱苦的旅程……而我,還得加上從高雄到桃園機場的6小時。
■
在香港轉機時趁機吃份晚餐,否則約旦航空的餐點絕對濃濃中東香料風味,那味道我極怕,所以能先在香港補充一碗鮮蝦餛飩麵真是過癮。
當然Mandy及Rita一到香港機場立刻避開我,兩人皆知我的飲食品味不高,常在機場吃麥當勞,成事不足只會破壞遊興。而她們居然有辦法找到機場的美食餐廳,享受一頓感動味蕾的素食咖哩,回來立刻向我手比V字,以誌旅遊品味之維持。意思就是,雖然跟團旅行但仍保有自己的優雅。當然我也立刻辯解,此次本人並沒去麥當勞,也算品味提升了。
接著就換搭約旦航空,開始聞嗅到中東氣味了。我一路吃飯睡覺,醒著就閱讀沉從文的小說集,不知不覺已過曼谷,繼續飛住約旦首都安曼。
旅行時我最厲害之處就是飛機久搭也不累,能吃能睡,快樂又逍遙。也不知睡了多久,只知被乘客窸窸窣窣的耳語聲吵醒,發生什麼事了?
好像也沒什麼事,但大家幹嘛交頭接耳忙著討論!
我也懶得問,只是安靜觀察,反正不像刼機,也非機械故障,或飛機裡有蛇。何況Mandy及Rita堅信她們是真正的Luck Star,能逢凶化吉破解我的「帶塞魔咒」。正當如此想著,就望見座位前的航行螢幕出現螺旋狀的飛行軌跡,算了一下,居然有五個同心圓耶!原來我們無法降落,已原地繞了五個大大的圈圈了……
難怪機上乘客如此緊張,莫非有天災人禍導致航機無法下降?
還好我很沉穩,直覺不過是場宿命的“舊地重遊”,2005年我也曾在安曼迫降過,這是當時寫下的文字:
2005年2月26日 濃霧裏的迫降
十一個小時的飛行後,卻因濃霧被迫降落在安曼的馬爾卡國內機場,時間凌晨五點鐘。
於是所有程序全被打亂,不管是出境或轉機在這裏都停擺,因為沒設備也沒人員,這裏是國內線機場!
沒有空橋,步行下飛機後,巴士載我們到建築物裏去,沿途看到好多軍機,黎明曙光正起,溫度約攝氏十度。許多穿西裝的工作人員陸續搭車趕到,但手續及出關方式仍眾說紛紜。大家各自找空位安置自己,操著阿拉伯語的男男女女交談著,我安靜等待,望著牆邊慢慢遊移的晨曦光影,彷彿要在此等候千百年似的。
所以,我猜此次又因濃霧迫降馬爾卡機場(Amman Civil Airport at Marka)了。
果然在繞了第七個大圈圈後,向北繞往馬爾卡而去,凌晨06:12降落,許多轉機旅客都哭笑不得,這裡離安曼機場(Amman Queen Alia Airport) 約42 公里,車程要50分鐘,重點是此處乃國內軍用機場,並無海關工作人員,保證亂到無法形容。
接下來我們只能待在機艙裡漫長等待,Mandy及Rita過來告訴我,當她們看到飛機不斷繞圈圈時就嘆說:「還是Shin贏了。」兩位Luck Star的正面能量還是壓制不過我的「帶塞魔咒」,跟著我旅行第一天就迫降到這個鳥機場了!
「哎!這不是什麼鳥機場啦,我數年前便來過,它只不過沒有海關,不知如何出境,更別談轉機了,因為國際航班都在另一個機場……」我侃侃而談,無意間把狀況形容得很恐佈,好像被劫機似的。其實狀況就像原本要飛到桃園轉機,結果因濃霧迫降到台南,而台南機場並沒國際旅客的出關服務,如何才能將這些乘客及行李弄到桃園去?所以我們就在機艙裡整整悶了兩小時,才被安排搭上遊覽車,要穿越安曼市區浩浩蕩蕩……不!應該是搖搖晃晃一路開往42 公里外的安曼機場。
所以,我說我是“福星”嘛!就因跟著我旅行,才有機會額外享受免費的「安曼市區觀光」。也幸好,我們前往突尼斯的班機是六小時後才起飛,所以慢慢晃過去安曼機場時間還綽綽有餘。不然要是班機飛走了,得被困在約旦多待一天,行程會全部亂掉。幸好這種恐怖狀況沒發生,所以我是“福星”嘛!
好了!別再說了,否則Mandy及Rita會一直瞪我……
這是我們航行螢幕顯示的飛行軌跡,看到沒?飛機已原地繞了第六個圈圈了,還無法降落……
這是國內線班機及軍機使用的機場,降落後從窗戶望出去就看到很多戰鬥機,那種感覺很詭異。
我們困在機艙兩個小時無法出去,空服員只好拼命提供大家開水,杯水成了當時最重要的記憶。
接著我們開始搭巴士前往安曼阿利亞皇后國際機場,搖搖晃晃裡我隨手補捉了一些安曼的街景。
■ 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於是,我們來到安曼阿利亞皇后國際機場(Amman Queen Alia Airport)。
在台灣我就告知Mandy及Rita,這個機場並不舒適,要有心理準備。果然讓兩位美女見識到機場的忙亂,但也發現一個大驚喜!機場免稅店零售的堅果品質超好而且很便宜,兩人立刻血拼了夏威夷果、腰果、無花果及杏桃乾。每顆果實都是台灣見到的兩倍大,尤其杏桃真是碩大鮮美,這種罕見極品把兩位美女逗得開心不已。
嗯!和女人出遊就是不一樣,數年前我來這個機場時只覺異常無聊,最後買了一本英文版可蘭經在候機室研讀,所以我的旅行像「在冬天尋找慰藉」,她們則是「在春天走進果園」,這次我跟著吃了許多杏桃及無花果……人生真美好!
11:15登機,直飛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Tunis)。
■
才下飛機當地的歐玲姐立刻在入境大廳歡迎我們,親切地對大夥說:「茉莉花革命之後,已經將近一整年沒台灣觀光客敢來突尼西亞了,你們是第一批,看到你們蒞臨,我比你們還興奮。」
後來領隊峰堯才向大家介紹歐玲姐的義行,年初革命激烈蔓延時,社會失序警民對峙槍彈四起,台灣尚有三位留學生困在突尼西亞,但局勢險惡任何正式搭救管道皆已失效,如何撒僑連外交部都束手無策。只好連絡嫁到當地的歐玲姐,告訴她我們還有三個孩子陷在那邊,能否協助其出境。歐玲姐二話不說,立刻驅車將三位學生接到家裡,不但供其吃住,還在最動亂的時刻透過關係讓他們平安搭機返台。現場聽完這段故事,心頭洋溢著淡淡溫馨,猶如機場外的冬日暖陽。其實當時我眼眶有點泛紅,因為逃難時最能動見人情冷暖,感謝歐玲姐的慈悲及熱心。難怪此行領隊不遠千里帶了許多台灣物品說要過來送人,原來是要答謝歐玲姐,早知道我也幫忙帶些台灣土產過來。
因為歐玲姐的協助,我們入境異常順利,我想她應是突尼西亞當局最信任的非官方人物了。最後就在大家熱切的掌聲裡告別歐玲姐,她的笑容令人難忘,但更難忘她在最動蕩的時局搭救三位台灣留學生的義行。
終於,我們來到突尼西亞了,當地時間16:22。
搭上遊覽車後,我們得趕去今天安排的唯一參觀景點西迪布薩依德(Sidi Bou Said,又譯西迪波茲德、聖薩依德),這處佈滿白牆、藍窗、九重葛的濱海小鎮就是Mandy高中時夢想要造訪之地。
■
在車上我仍與世無爭地選坐左邊倒數第二個座位,我的前面是Mandy,再前面是Rita,偌大一輛車只坐了12個人。
我隔著座背告訴前面的Mandy,這家旅行社的領隊個個能言善道,沿途會把地理、歷史、人文解說得精彩絕倫。還特別補充,以前跟過他們另一位領隊的團,他的解說可以從「第一位團員上車」開始到抵達景點後「最後一個團員下車」為止,沒講完的,甚至晚餐後集合再補充說明。看到Mandy已呲牙咧嘴裝出“可怖”的模樣了,我才趕快緩頰說這次的領隊應不至於如此,還太年輕不會嘮叨,但他也是宗教研究所畢業的,熟讀伊斯蘭歷史,應該有很多故事可聊。
果不其然,才二十公里的車程峰堯已把西迪布薩伊德介紹得巨細靡遺,我提筆疾書約略記載如下:
1.西元1207有位伊斯蘭蘇非教派的大師Abu Said el Baji定居於此,從此吸引無數蘇非信徒前來朝聖,為紀念Abu Said el Baji此地便被命名為「西迪布薩依德」(Sidi Bou Said),Sidi是英文Sir之意,乃對聖人的敬稱,於是有人將此地譯為「聖薩依德」。
2.十六世紀許多西班牙南部的摩爾人為逃避宗教迫害輾轉流亡至此,同時也帶來了安達魯西亞的藝術及生活形式。
3.但真正讓西迪布薩依德演變成白牆藍窗的地中海風情則是,1912年法國銀行世家出身的畫家及音樂家Rodolphe Erlanger男爵定居於此,以十年的時間建造藍白系列的宮殿,居民以此為範本逐漸衍生出藍白相間的村落景觀。
4.西元1914年Paul Klee, August Macke及Louis Moillet等三位畫家前來此地創作,西迪布薩依德之美因此傳播到歐洲,不但吸引無數觀光客,也被《國家地理雜誌》選為世界十大浪漫小鎮之一。
5.2006年台灣樂團「五月天」來此取景,拍攝《天使》MV。
因為領隊峰堯乃宗教研究所出身,所以沒多談「安達魯西亞的藝術」、「小鎮之浪漫」、「Paul Klee的畫作」或是「五月天的MV」,直接解釋伊斯蘭的蘇非教派,他說:
蘇非(Sufi)原意為“羊毛”,因早期蘇非主義者禁欲、守貧和苦行,身穿粗羊毛衣而得名。
為何會有禁欲的蘇非主義出現呢?
七世紀末,部份居住在伊拉克的穆斯林由於對伍麥耶王朝奢侈腐化的宮廷生活不滿,因此以《古蘭經》中有關禁欲的經文為據,倡導苦行以消極抗議,從此穿著粗羊毛衣的信徒便開始發展為蘇非教派。
蘇非教派認為對阿拉的認識乃憑藉神秘的直覺,透過內心修煉及苦思冥想便能接觸到阿拉的愛,從而與阿拉合而為一,所以被稱為伊斯蘭的神秘主義派別。
蘇非教派的主要儀式包括誦念頌詞,或伴以音樂旋轉舞蹈,進而達到“無我”境界並與阿拉融合,最為世人熟悉的便是土耳其的旋轉舞。而蘇非教派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便是十三世紀魯米(Rumi)的詩作,峰堯說他有本詩集叫作……
峰堯一時想不起來,結果飽讀詩書的Mandy立刻大聲補充《在春天走進果園》。
哇靠!這是什麼東東啊,我完全沒聽過,趕快隔著後座向Mandy問清楚書名,抄寫於筆記簿上,回台灣再去圖書館找來閱讀。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我們才行駛二十公里,便觸及這麼多之前不懂的領域,真是受益菲淺。
此乃懸於海岩上的聖夏邦咖啡館,有種很夢幻的感覺,黃昏時太陽就在眼前沉入海面,美極了。
■
抵達美如畫境的西迪布薩依德了,這依山而築的濱海村落充滿白牆藍窗的地中海風情,點綴其間的貓咪、棕櫚、九重葛、港灣、鵝卵石街道、咖啡館、紀念品店、餐廳及藝廊……無不散發慵懶閒適的情趣,難怪連卡謬、海明威等文學大師都流連忘返於此。
接下來便是我們的造訪,領隊峰堯一點都不囉嗦,提醒三件事後便自由活動:
1.會請我們吃份當地著名的義式甜甜圈(Bombalouni)。
2.會帶我們前去懸於海岩上的聖夏邦咖啡館 (Cafe Sidi Chabaane)觀賞落日並享用松子薄荷茶(Mint tea with pine nuts)。
3.整個西迪布薩依德的屋門皆為藍色,唯有兩扇漆成黃色,各位自由活動時不妨試著尋找那兩扇黃色大門。
於是,我們便猶如出籠的飛鳥各自遨翔在藍白色的地中海律旋裡了。
且慢,展翅高飛前請記得峰堯的交待,18:30回到奈特咖啡館(Cafe des Nattes)前集合哦!這家咖啡館是寫《異鄉人》的卡謬及《老人與海》的海明威經常駐足、休憩、寫作之處,大夥就約在此文藝氣息最濃處碰面。奈特咖啡館也因德國表現主義畫家麥克.奧古斯特(August Macke 1887-1914)的一幅寫生作品而揚名歐洲,他那極具想像力的豐富色彩適時行銷西迪布薩依德,讓歐洲人爭先前來度假。
但我們不是文人也非畫家,目標不是奈特咖啡館,而是更夢幻的聖夏邦咖啡館,它就直接懸築在海岩上,酷斃了!
於是,展開「五月天」的《天使》翅膀,以鏡頭般的雙眼循著《異鄉人》的腳步,來到聖夏邦咖啡館望著《老人與海》品味松子薄荷茶,並在海風裡輕嚼甜甜圈等待落日。坐在聖夏邦咖啡館就像置身天堂,眼前的夢幻景象世間罕見,而那杯松子薄荷茶也是美味極品。採新鮮薄荷葉沖泡,再輔以松子之脂香來調和薄涼,妙絕也!這人間天堂真是值得多留宿幾天,與世無爭慢慢品味,可惜我們的造訪僅兩小時,但心滿意足矣。
夜色開始沉澱成神秘的藍紫色之後,曲巷裡的昏黃燈影便盞盞凌空冒出,像極了天方夜譚裡的神話世界。來吧!躍上我的飛氈俯瞰這美麗的西迪布薩依德,我是波斯王子在駱鈴與香精裡飛渡星空穿越秘境……不知不覺時針分針已魔法般來到六點半,別再幻想了,趕快“走”回去集合吧!
結果,沒幾個準時回來的,峰堯說大家都像「螞蟻嗜糖」般沉溺在奈特咖啡館附近的紀念品店裡血拼了。反正不趕路,再多等一會兒沒關係。
等待時,峰堯趁機指了一個方向,要我及Rita前去觀看其中一只黃色大門,沒想到鎮裡這「唯二的黄門」竟成了觀光景點!只是大夥一起走回遊覽車時,我和Rita居然發現“第三扇”黃門,於是興奮地過去質問峰堯,不是“唯二”而已,怎會有“小三”?
峰堯笑得燦爛,只說叫你們趕快回車上就別亂逛,現在被你們找到第三扇黃門了,害我不知如何自圓其說!
哈哈哈!我和Rita都覺得這樣搗蛋很有趣。
右前方階梯上去處便是卡謬及海明威經常駐足、休憩、寫作的奈特咖啡館,百年來仍保留原狀。
■
19:20回到旅館check in並用餐。
飲食是Mandy及Rita前來伊斯蘭教國家最棘手之事,因為她們都吃素。幸好這家旅行社的晚餐皆安排在旅館裡用餐(成本較高),因為是歐式自助餐所以兩人就沒有食物上的問題了。那餐我們吃得很開心,我也是蔬果掛的,盤盤皆盛裝許多鮮紅欲滴的石榴、蕃茄、生菜及義大利麵,猶如皇親貴族似的。
此乃擅長自助旅行的Mandy及Rita第一次跟團旅遊,對目前的行程安排皆很滿意,愉悅的心情猶如「在春天走進果園」,而我則是「在水果裡找到春天」,旅程裡恣意享用北非的紅石榴,幸福極了!
晚餐後便各自回房,旅行時我是個沒有夜生活的人,喜歡窩在房裡整理相片及攝影器材,剩下時間就提筆寫文字或閱讀小說,累了就睡覺,真是美麗人生。
今天搭機時雖然有段小小的迷航,但不影響遊興,至於革命的晦煞氣息,則完全聞嗅不到,只覺突尼西亞美如天堂。晚安囉!
後記:
回國後我真的去圖書館借了《在春天走進果園》,但讀不太懂耶!倒是很喜歡這段:
有一個人,帶著半片麵包,
遁隱到一個鳥巢般大小的住處。
他無欲無求,
也不思念任何人。
他有一封寫給每個人的信。你打開它。
上面只寫著一個字:活。
另,我和安曼機場還蠻有緣的。從突尼西亞回來後,瞭解到革命拖垮的觀光業始終無法恢復(沒人敢去),全國80萬觀光從業人員深受影響。於是便主動製作一份簡報提供給旅行社使用,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去突尼西亞觀光(其實已經很安全了)。可能因為我製作了那份簡報,或者寫過約旦相關的旅遊介紹,2012年3月12日約旦駐華辦事處居然來信邀請我至約旦參加為期十天的參訪行程,並撰寫相關報導鼓勵國人赴約旦旅遊。但我實在沒時間也自覺功力不足,所以就婉謝邀請了。否則可能有機會三訪約旦,若連著三次都迫降到馬爾卡機場,那就真的太誇張了。
延伸閱讀「突尼西亞」系列文章表列 (請點選閱讀):
03 漢尼拔魅影 (畢爾莎山丘、德非祭壇、迦太基港、安東尼大浴場、杜加古城)
04 飛柱與鬍鬚 (開羅安、阿格拉比蓄水池、大清真寺、理髮師清真寺、斯貝特拉)
05 我身騎駱駝 (吐澤、雪碧加、米德斯、塔瑪札等三座綠洲、吉利特鹽湖、杜玆)
06 競技水族館 (瑪特瑪它、迦伯斯香料市場、伊爾捷羅馬競技場、康大維港)
08 迦太基魚缸 (陶鎮拿布爾、卡利比亞漁港、哈瓦利亞採石場、克觀迦太基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