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04 飛柱與鬍鬚
■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6:30起床,07:00用餐,08:00出發。
這座氣勢磅礡有如城堡的旅社當然會幫我們設定morning call,但還來不及響房客就已被穆斯林的晨禮“叫醒"了,只要在伊斯蘭的國家旅行,就有這種天然的宗教鬧鐘。
晨禮是伊斯蘭教「每日五拜」的第一場,破曉時分便開始進行,旅途中若不瞭解這種宗教習俗,遇到時難免會有所“驚恐"。
我的第一次晨禮體驗是在馬來西亞,那次是2000年和同學去檳城旅行,當地友人幫我們訂了海濱四星級度假中心,打折後每日才台幣850元,便宜到無法形容。但人總是不易滿足,住了幾天後我們就非常“文青"地說要體驗在地人生活,友人只好幫我們遷到當地居民投宿的古舊旅社去,一天才台幣50元。果然充滿懷舊風情,望眼皆是王家衛電影《阿飛正傳》裡的場景色調,房間古樸又寬敞,天花板懸著一隻大電扇,文學意境般地幽幽轉著。蚊子嗡嗡成群遨翔,壁虎多到讓人誤認是壁紙花色。裡頭也投宿不少嬉皮背包客,啤酒、吉他、紙牌在樓下庭院high到凌晨兩三點還不肯歇息,好不容易蚊子和嬉皮都安靜下來,晨禮已經開始,隔壁清真寺的播放器大聲叫拜,之後便處處聞啼鳥……啥密!天亮了,真是欲哭無淚,欲睡無夜。
那次的經驗告訴我,人要知足,千萬別學什麼知青、文青……否則徹夜難眠只會雙眼黑青!
第二次的晨禮體驗是2005年在敘利亞第二大城阿列坡(Aleppo)。
清晨四點多就被吵醒,全城沸騰的誦經聲此起彼落交織如潮,信徒就在家裏朝聖城麥加的方向進行禮拜,嗡嗡鬱鬱的禱詞滙聚成一場萬人大合唱。那次就懂得欣賞這種宗教儀式了,還起身讓耳機裡播放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當配樂,再躺回床上享受澎湃的音樂氣氛。倒是同房的歐吉桑室友極為“驚恐",頻頻問我發生什麼事了?
今天我們這家城堡旅社距住宅區較遠,晨禮叫拜聲不大,老實說根本沒吵醒我。早餐聽室友提起,才順便把上列兩個晨禮體驗說給他聽。不久Mandy及Rita也過來了,優雅地帶來滿桌咖啡香。我們邊吃邊聊,然後逐漸發現……
那咖啡雖香,但又稠又苦。
應該鬆軟的牛角麵包則堅韌無比,很難不聯想到軍糧。
還有甜到失真的檸檬汁,
及彷彿製作失敗的手工優格。
還好我們沒人抱怨,只覺好玩,拼命揶揄,像四個頑皮小孩似的。
然後大夥開始發揮想像力,添油加醋地描繪午餐可能的狀況:
每人一盆香料炒飯,孜然和白米的比例高逹一比一。
配菜是孜然羊肉串,半生帶血的特別烤法。
飯後還奉送一杯濃稠榴槤原汁,綴著薄荷葉及迷迭香……
我們邊說邊鬧,因為Mandy、Rita及我都很怕孜然的味道,所以光想到「孜然和白米含量各半的炒飯」就笑到肚子痛了。不過我很有義氣地說,為祈求老天爺賜予晴朗天氣,我願犧牲自我“茹素”以求……哦!不是「茹素」而是「茹香料炒飯」。
Mandy笑得最大聲:「好。你說的哦。一比一的孜然炒飯真的要吃哦,這樣才夠虔誠。我們的天氣就靠你祈求了!」
於是這餐吃得開心又有趣,根本沒人在意食物精不精緻。
■
今天這個地方叫開羅安(Kairouan),不但是伊斯蘭教傳播至北非的第一個據點,也是第四大聖城(前三個分別是麥加、耶路撒冷與麥地那,不是「麥當勞」哦),城內寺廟星羅棋佈,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譽,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麼重要的城,當然也會有故事:
話說西元670年,阿拉伯帝國奧馬亞王朝(Umayyad)的奧克巴將軍(OgbaIbn Nafaa)身騎駿馬過三關,來到這個仍然荒僻的開羅安。結果不小心被埋在黃沙裡的雜物絆倒,駿馬嘶叫、沙裡閃金光,令人驚訝的是……那絆馬之物“剛好"就是幾年前在麥加神秘消失的金杯(怎麼跟歌仔戲劇本的寫法很像)。當奧克巴腑身拾起金杯時(布景畫面米勒的「拾穗」),沙地瞬間湧出泉水(配樂張惠妹的「聽海」),如此奇妙的神蹟讓將軍決定在此建造一座阿拉伯帝國在北非的首都。
當你覺得這樣的建城故事太戲劇化時,導遊會立刻補充,泉水迄今仍源源不絕,就在開羅安舊城內 ……
反正這裡後來就發展出一座「三百清真寺之城」開羅安(Kairouan) ,也是我們今天上午「身騎遊覽車」,訪杯尋泉「拾穗」又「聽海」的參訪點。
■
我得事先聲明,今天的行程非常“特殊"。其特殊之處便是,只要是台灣旅行團在開羅安一定走相同的參觀路線,拍攝類似的相片,寫內容差不多的遊記,真是“特殊"啊!
於是我們便循著前人的足跡來到第一站阿格拉比蓄水池(Aghlabid Basins)。
而前人的遊記都會寫著:
一、西元九世紀阿拉伯帝國乃由阿格拉比王朝統治。
二、阿格拉比王子於西元862年下令廣建蓄水池,前後15個陸續建造完成。
三、包括開羅安北邊一大一小的蓄水池,因此被稱為「阿格拉比蓄水池」。
四、藉水道橋引水自32公里外的加貝伽利伽拉(Djebel Cherichera)。
五、先在小池沉澱,再導入48邊形的大池供居民使用。
六、大池直徑128公尺,深5公尺,可容水6.28萬立方公尺。
七、所有台灣觀光客皆早餐過後即來參觀。
八、先拍攝遊客中心,再登上三樓頂拍攝水池。
九、下樓時,三樓有精油及香皂店、一樓有賣玩偶的禮品店供參觀。
十、購買的人不多,但都會趁機拍照,以張貼臉書或部落格。
本人先將標準流程彙整於此,便於台灣同胞日後撰寫開羅安遊記時迅速引用。
而來到阿格拉比蓄水池的我,因陽光極美而開心至極,可能本人願以「吃香料炒飯」來換取好天氣的犧牲精神感動天地,所以賜予如此亮麗之天氣。那橙橘色的光線太迷人,我不斷伸手想撫觸,順手用相機記錄當時的心境。但明明手比「V」字,影子卻出現三根手指,在相機的觀景窗內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莫非靈異現象……後來才聽見身後傳來Rita竊笑聲,原來是她偷偷伸出的「上帝之指」。
對了!這是經常出國的Mandy及Rita第一次跟團旅遊,所以特別觀察她們對這種制式玩法是否能適應。還好兩個都快樂無比,女人心思較細膩,都會找些小事物賞玩。我下樓時她們倆正在拍攝禮品店的木偶,專注的表情像兩只美麗的芭比娃娃。
明明手比「V」字,影子卻有三根手指,莫非靈異現象……後來才知是Rita伸出的「上帝之指」。
■
第二站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Kairouan),時間08:21。
這座長135公尺,寬80公尺,院牆高4公尺的大清真寺,不僅是北非歷史最悠久,也是規模最大的清真寺。早於「身騎駿馬過三關」的奧克巴將軍在「金杯湧泉」的開羅安建城時便已興建(西元670年),歷史夠久了吧!後來因柏柏人入侵而損壞,但阿拉伯人重新奪回後隨即擴建,目前的規模則成型於蓋蓄水池的阿格拉比王朝。當時正值王朝最強盛時期,開羅安也隨之繁榮一時,大清真寺不但成為伊斯蘭思想與科學研究中心,也聖名遠播與中世紀的巴黎大學齊名。目前仍是北非馬立克教法學派的學術中心,培養出不少學者和法學家,附設圖書館則收藏大量伊斯蘭典籍和珍貴文物。但它最吸引觀光客之處倒不是學術地位,而是寺裡300根雕工細緻的美麗石柱,沒有一根長得一模一樣……真是佩服阿拉伯人的手藝啊!
但實際狀況卻是……那些石柱是從北部各地收集來的。
如何收集?就是拆掉羅馬神廟或浴場,將柱子資源回收運過來蓋清真寺啊!當然每根柱子都長得不一樣。
所以佇立在中庭時我總是想像著……當年有位乘坐飛氈的魔法師在風沙裡口唸咒語,這些石柱便從各地遨翔而來,一根根豎立出清真寺的架構……那種滿天飛柱的畫面,伴隨著綺麗彩霞及奇幻的伊斯蘭音樂,猶如3D電影般魔幻演出。反正旅行時就是要有想像力,我還想到幾個NG鏡頭呢。可能咒語法力太強,也從中國召喚了幾根龍柱飛過來,只是排列了半天就是不搭調,趕快施法將這些「洲際飛柱」驅回中國去。
於是300根飛柱架成的清真寺聳立了千百年,魔法雖已消褪但綺麗的陽光仍在,我們到訪時光線美到有點不真實,這樣的光源條件即使亂拍都會是佳作!當領隊帶著大夥參觀寺裡著名的集水孔、水井、日晷與正殿時,我只是心懷感謝虔誠膜拜這樣的“光線”,對玩攝影的人來說,這已是「神蹟」了!
■
第三站理髮師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Kairouan),時間08:56。
這座清真寺的正式名稱是「聖友祠暨清真寺」(Zaouia of Sidi Sahab),又稱為「聖薩哈比陵寢」(Sidi Sahbe Mausoleum),但大家都稱其為「理髮師清真寺」。光聽這個名字就知又有故事了,相傳此乃穆罕默德的理髮師安葬之處,他生前曾帶來3撮穆罕默德的鬍鬚,為感謝他攜來先知遺物的功勞,於是建祠紀念。
之前的「飛柱」讓我們看到精彩絕倫的大清真寺,現在又因「鬍鬚」促成理髮師清真寺的興建。於是……我又開始想像鬍鬚像青翠的巨型藤蔓般延伸成一大叢幾何造型的寺廟,鏡面似的地板讓建築物漾著倒影的美感,拱柱的弧度捲如藤蔓,那不就是理髮師帶來的“鬍鬚"嗎?還想像著,就見室友從中庭走過,身影有如行走於水面的朝聖者,看來這裡也充滿「神蹟」呢。
此乃我們在開羅安的「水池、飛柱與鬍鬚」之旅,走過之後才知參觀順序還非得如此不可,遊興才會像前菜、主食及甜點般一脈相連。所以別怪台灣旅行團在開羅安總是安排相同的參觀路線,此乃經驗累積的最佳玩法也!
■
09:25又「身騎遊覽車」蕭遙而去,要到斯貝特拉(Sbeitla)參觀羅馬遺蹟,距離100 公里,車程約一個半小時。
我這懶蟲才上車就在魔幻的甜美陽光裡安適入睡了,睡覺真是世上最快樂的事!
醒來居然天地變色雲層罩頂,來到斯貝特拉只見一片陰霾……
只能說老天爺永遠是公平的,前先在開羅安已賜予神蹟般的燦陽,到斯貝特拉就換幕灰靄平衡一下,這就是我堅信的「天秤理論」。悲喜永遠是人生的一體兩面,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所以不管陽光或小雨都是好天氣!
但我的「天秤理論」並無法平息眾怒,才下車Mandy、Rita及室友立刻圍過來質問:「你不是已幫我們祈求好天氣,怎會烏雲密佈!」
我笑出一排白牙,緩頰地說:「沒關係啦,至少沒下雨!」說完,便寒風刮起驟雨飄來……
天啊!還是趕快談談斯貝特拉的歷史吧。
這個小鎮在西元前二世紀便因橄欖及搾油行業而興起,一世紀時羅馬人在此建城,凱旋門、神殿、浴場、劇院、廣場、橄欖油工廠、商店、街道…占地約50公頃,繁榮了三、四百年,直到汪達爾人入侵才遭破壞。七世紀拜占庭帝國的行政官Gregory把首府從迦太基(突尼斯)遷到這裏,斯貝特拉又重新興盛。但不到一年即被阿拉伯人攻下,首府又遷回開羅安去了,古城從此廢棄。難怪開羅安陽光燦爛,而斯貝特拉佈滿陰霾,在歷史上就是這樣嘛!
這座羅馬古城本名應是「蘇非突拉」(Sufetula),而「斯貝特拉」(Sbeitla)則是地名,但台灣旅行社都稱其為斯貝特拉遺址,久了大家便跟著這樣稱呼了。
11:08我們開始參觀遺址,較特殊的是橄欖油石磨及受洗池,主要景點則是米涅娃(Minerva)、丘比特(Jupiter)、朱諾(Juno)三座神殿。通常三位女神都會供奉在同一座神殿裡,但斯貝特拉因橄欖油致富,錢太多了所以很慷慨為每位女神各蓋一座神殿。陰雨裡參觀古蹟實在乏味,我較感興趣的反倒是地上的甲蟲及被冷風吹到枝葉傾斜的橄欖樹。不久風雨漸強,天寒地凍的,大夥趕快上車用餐去也!
這是斯貝特拉羅馬遺蹟著名的受洗池,這麼美的馬賽克居然放在室外任風吹雨打,看了有點不捨。
■
12:18來到兩公里外的三星級餐廳吃飯,現在突尼西亞的觀光業因革命而消條,餐廳裡只有我們十來個團員,頗覺悲慘!但更悲慘的是午餐主菜,那盤鮮黃濃郁的「番紅花香料雞」讓我覺得是不是老天在懲罰我,我最怕這種香料了!Mandy、Rita及室友則拼命鼓譟,叫我無論如何得“虔誠"吃完以祈求好天氣。哎!忽然好懷念肯德基的勁辣雞塊。還好這裡曾是法國殖民地,每家餐廳都會無限量供應法國麵包,只好拼命啃食麵包以沖淡香料濃味。
■
飽食後又出發了,繼續「身騎遊覽車」駛過橄欖樹園,前往47公里外的……茉莉花革命發源地西迪布玆(Sidi Bouzid)。
以前那裡根本不是觀光景點,但我們是革命後第一批前來突尼西亞的台灣觀光客,所以順理成章前去朝聖。因此領隊鋒堯便在車上向大家解說伊斯蘭歷史及革命起因。有午睡習慣的我邊打瞌睡邊聽,零零碎碎記載如下:
1963年伊朗的巴勒維國王宣佈推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藍圖進行農業與工業改革,但許多利益卻落入了資本家及美國手中。
1979年伊朗終於爆發革命,巴勒維政府被人民推翻。
何梅尼回國後廢除君主制度,建立回教共和,從此走向神權國家。
因此美國開始敵視伊朗,1980年9月22日以武器支持伊拉克海珊總統發動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才停火,兩國皆因戰爭而民窮財盡。
2003年美國佔領伊拉克,更加深伊朗與美國的衝突,於是伊朗便支持敘利亞鬧事。
然後又提到伊斯蘭的齋戒月,之前鋒堯的同事帶團去敘利亞時,適逢伊斯蘭齋戒月,日落前只能喝水,司機和當地導遊都整天禁食。好不容易等到黃昏日落,停車加油時當地導遊拿了他的午餐餐盒就下車,打開後立刻和加油站裏的人分享食物。所以有人說伊斯蘭飲食和西方國家最大的差別便是「共享」,和中國人的合菜的觀念很像,但西餐都是「獨享」,每人自己一份自己吃。但鋒堯強調這是學者的看法,但他們可能不知麥當勞有「全家餐」,其實歐美也有「共享」的概念。聽到這裡,原本半睡半醒的我忽然精神百倍,有人提到麥當勞耶!而且以麥當勞為例打破學者的僵化觀點,真是漢堡的一大勝利。
接著又從漢堡聊到茉莉花革命……2010年12月17日,西迪布玆一位主修電腦的26歲年輕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因景氣差只好賣水果維生,卻屢遭警察無理取締,失望之餘便在政府大樓前自焚。事發後政府雖極力掩飾,但消息藉由臉書迅速傳播,人民皆挺而對抗,十天後終於迫使執政23年的班阿里政權跨台。因茉莉乃突尼西亞國花,世人遂稱之為「茉莉花革命」。
14:06我們來到這個因革命而聞名的西迪布玆,想也知道整個小鎮平淡無奇,它本來就不是觀光景點嘛!不到十分鐘大家便無趣地上車了,紛紛建議突尼西亞政府應該在此豎立「茉莉花革命」紀念碑,好讓觀光客到此一遊時能拍照留念。我倒是覺得,這裡應開一家麥當勞,推出搭配茉莉花茶的「革命全家餐」……
■
接著我們便往黃沙深處駛去,要「身騎遊覽車」前去綠洲城市吐澤(Tozeur),路程185公里,時間約三個小時。當沿途風光越來越荒蕪時,心情就越來越興奮,我們真的要去沙漠了耶!於是不知不覺哼起三毛的《沙漠》:
呼嘯長空的風 捲去了不回的路
大地就這麼交出了它的秘密……
沙漠化為一口井水
井裡面 一雙水的眼睛 盪出一抹微笑
17:17來到吐澤,時間尚早先讓我們自由活動,此地盛產椰棗所以滿街椰棗及皮革店,頗具邊城風情。
然後,暮色漸暗天空竟幻化成神秘的湛藍,這是沙漠奇景嗎?
可能夜色太藍,所以街燈亮起時都泛著綠光,讓小鎮充滿天方夜譚式的文學美感。
18:03進旅社(El Mouradi Hotel),稍作休息便用餐去了。
或許置身綠洲,大地磁場特別奇異,那餐吃得興奮又愉快。任何味道濃烈的沙漠菜餚我皆敬謝不敏,我偏好蔬果原味,因此以石榴伴麵弄出一大盤綠洲義大利麵。Mandy、Rita及室友只是苦口婆心勸我要「犧牲自我」多吃些香料祈求天晴,不然可能連沙漠都會暴雨成災。
餐後四個人開心去逛旅館的紀念品店,我買了兩只魚型鑰匙圈,而室友則買了一只油晃晃的小型阿拉丁神燈。雖然室友是個老實人,但我們還是忍不住揶揄他一番,笑說那盏小神燈擦了半天,頂多只會冒出一隻蜥蝪般大小的精靈來!Mandy還假裝蹲成小精靈的模樣,抬頭向上遙望高大的主人(我室友),然後開口說:「主人,我可以幫你實現三個願望!」當時四個都笑成一糰。看樣子主人大概只能嘆說:「算了啦!你趕快鑽回神燈裡睡覺吧。」
回房後便就寢了,明天要去綠洲深險,興奮萬分。
今天一路「身騎遊覽車」在燦爛晨曦裡造訪「水池、飛柱與鬍鬚」,在灰霾寒雨裡參觀羅馬遺蹟,再穿越橄欖園前去茉莉花革命發源地,之後更深入荒野來到天方夜譚的綠洲城市,這裡有湛藍的夜及駱鈴輕響的夢境。晚安!
延伸閱讀「突尼西亞」系列文章表列 (請點選閱讀):
03 漢尼拔魅影 (畢爾莎山丘、德非祭壇、迦太基港、安東尼大浴場、杜加古城)
04 飛柱與鬍鬚 (開羅安、阿格拉比蓄水池、大清真寺、理髮師清真寺、斯貝特拉)
05 我身騎駱駝 (吐澤、雪碧加、米德斯、塔瑪札等三座綠洲、吉利特鹽湖、杜玆)
06 競技水族館 (瑪特瑪它、迦伯斯香料市場、伊爾捷羅馬競技場、康大維港)
08 迦太基魚缸 (陶鎮拿布爾、卡利比亞漁港、哈瓦利亞採石場、克觀迦太基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