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旅遊 05 舊城探奇
(建議用電腦版觀看,沒有廣告,較易閱讀)
■ 2017 年 11 月 19 日(日)
清晨 06:00 被鬧鐘叫醒,好個「島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麼小的一座島嶼,哪來那麼多小鳥啊?
何況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小島哪來那麼多蟲?
雖然胡思亂想些稀奇古怪的「島與鳥」理論,倒也著衣出門了,要去島之東側拍攝日出。
才走一段路就覺海風凜冽,著涼就麻煩,於是折返回來穿外套。
正因「返回穿外套」耽誤了些時間,步行來到海島東岸時,紅通通的太陽已躲進雲層裡剩下半顆,不久便完全消失。
也就是說,那麼早起卻沒拍攝到日出!每當遇到此類錯失良機之事,都會想起佛教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沒拍到 美麗日出乃千百個不同因素(因緣)聚合而成,所以無需沮喪。何況人生「錯過」之事何其多,不缺這顆明早還會再升起的太陽。
接下來就在海邊遊晃,直到 06:58 雲層才散去,但陽光已強到無法拍攝「日出」,但沙灘的橙橘色澤正美,相機快門都沒閒著呢!
步行來到海島東岸時,紅通通的太陽已躲進雲層裡剩下半顆。
早起的人並不多,佇留一個多小時,才遇到 5 位。
1.年輕父親牽著女兒在沙灘散步,女兒赤腳,父親穿夾腳拖。
2.一位金髮少年在躺椅上滑手機,高舉另一隻手遮陽。畫面頗滑稽,陽光這麼刺眼,手機怎看得清楚?
3.另一對中年夫婦來自香港,老婆很胖,泡在海裡浮泳,手機就放在岩石上。老公請我幫他拍照,重複強調相片的天空要多一點。待我拍完轉身離去,就聽到身後傳來香港老婆驚慌失措的叫喊,她忘記手機放在哪裡了!
08:16 晃回房來,隔壁那群印度人已用餐完畢(他們在門前開伙自炊)。
我的早餐仍是行李裡的全麥蘇打、堅果及沖泡的菊花茶。
對了!開心嚼著餅乾時忽然頓悟……島上鳥很多,哪來那麼多蟲可吃?其實它們應該是吃魚的鷗鳥,所以不吃蟲。
金髮少年在躺椅上滑手機,高舉另一隻手遮陽,陽光這麼刺眼,手機怎看得清楚?
這是島上的婚禮教堂,感覺很浪漫!
■
剩下的時間就沖個澡,然後窩在房裡聽音樂。
此趟旅行聆聽的主打專輯是麥克.歐菲爾德(Mike Oldfield)的《島嶼》(Islands)。
所以每天都在哼這首
邦妮.泰勒(Bonnie Tyler)演唱的《島嶼》(Islands)。
《島嶼》(Islands)請點選試聽
超喜歡這句歌詞:
We are islands but never too far, we are islands.
我們是兩座咫尺相鄰的島嶼(距離很近,卻永遠無法碰觸),我們是兩座島嶼!
這句歌詞有各種解讀方式,但我喜歡在斐濟唱這首歌,只因情境真的就是:站在一座小島嶼上,看著不遠處的另一座小島嶼,距離很近,卻永遠無法碰觸。
兩座距離很近,卻永遠無法碰觸的島嶼。我很喜歡這張相片,離開金銀島時在船上拍攝的。
10:00 要退房,於是我 09:45 便拖著行李慢慢走去大廳(從島的北端到西南邊)。
真的走得很慢很慢,深怕萬一渾身是汗,待會搭船有汗臭味頗不禮貌。
結果來到大廳,櫃台人員都過來讓我拍照了。反正有攝影師在此,可免費拍照,何樂不為?而我,也玩得開心,本來就喜歡拍攝人物!尤其出國時,拍攝當地人。
11:00 的船,隨著時間接近大廳越聚越多人,根本像是置身北京某處,因為全是大陸同胞,整間屋子都講中文。
終於,工作人員要帶我們去搭小船了!
讓我傻眼的是,登船處居然不在大廳前(昨天下船處),而是我的房間那邊(島的北端)。所以得跟著大夥拖行李朝原路走回,結果弄到汗水淋漓,欲哭無淚!
■
11:03 登上小艇,滿船熟悉的「鄉音」,腦海不自覺浮現余光中的〈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目前狀況是:
鄉愁是一艘窄窄的船,全部的觀光客都在裡頭。
哈哈哈!待會回到陸地,要是能來份炒米粉及赤肉羹那該多好!我覺得,鄉愁大多來自食物。
當然,此時無「鄉」也無「愁」。11:21 又從小船換搭到南海號渡輪(South Sea Cruise)。
剛和那些大陸同胞聊天,他們都是斐濟五日遊的行程,前後兩天搭機外,其他三天剛好住 3 座不同的島嶼。
要是台灣人有五天假期,大概不是去日本,就是去泰國吧!又暗自想起,當初約遍所有朋友,都沒人要跟我來斐濟及吉里巴斯的悲傷往事。在台灣只要旅行社不推銷的國家,大概都沒人會去。莫道「視野不廣」乃島國居民永遠的宿命,不知斐濟人知不知道地球上有個島嶼叫台灣?
或許,斐濟人沒聽過台灣,正如台灣人沒聽過斐濟一樣,都是獨特的島國居民「視野」。(哈哈哈!我居然敢說台灣人有狹隘的島國視野,不怕被網軍及酸民罵到 翻)
反正,我們的南海號渡輪沒有 翻,12:12 順利抵達丹那勞碼頭(Denarau)。
下船時,船員跟我說:「再見囉!罷工先生。」(bye, Mr. Strike)
因為我穿了一件緊身鮮黃T恤,上面就寫著「罷工」(strike),但我比較喜歡翻譯成「好球」(strike)。
登上小艇,滿船熟悉的「鄉音」!
■
大船進港,整個碼頭開始忙碌起來。
基本上旅客的疏散方式如下:
1.歐美觀光客,直接搭程計車優雅離開,車資 15 斐元,台幣 205 元。
2.大陸觀光客,則有遊覽車接送,吱吱又喳喳,喧嚷離開。
3.所剩不多的散客,則搭黃色巴士(yellow bus)去市區,車資 1 斐元,台幣 14 元。
我當然隸屬那個所剩不多的散客,和無頭蒼蠅一樣,急著問人哪裡可搭公車?
結果有對大陸老夫婦,茫然不知所措,乾脆帶著他們一起走。即使他們找到站牌,上車後也很麻煩,因為沒車票。斐濟的公車不收現金只感應票卡,但碼頭這邊不賣票卡,市區車站才買得到。
所以變通方式是,請當地乘客幫忙刷票卡,再給對方現金。
於是,12:42 把兩位老夫婦帶上公車,13:05 順利來到南迪市區的巴士總站。
來往市區及碼頭的黃色巴士(yellow bus)
■
告別老夫婦後,我得去找今夜下榻的南迪市區旅社(Nadi Downtown Hotel)。南迪市區很小,連地圖都懶得拿出來,直接問路人較快。
結果都還沒正式問路,和一位澳洲觀光客閒聊幾句,他就教我如何走了。
13:05 來到頗為陳舊的南迪市區旅社(Nadi Downtown Hotel),一夜才 64 斐元,約台幣 945 元,還有免費機場接送。這麼便宜,所以千萬別期待會太舒適。
果然,我分配到一間最爛的房!
我絕不睡沒有窗戶的房間,這次給我二樓的房有窗,但窗戶 1 公尺外就另是一面牆,有窗等於沒窗。
算了!只住一晚,無需計較。何況那個窗戶,火災時足以逃生矣。
我那陰暗的房間
快餓昏了,行李放好,13:20 便出門覓食去也。
晃到一家頗乾淨的炸雞店(Chicken Express),吃了漢堡、薯條、可樂套餐。已經三餐沒吃到熱食,吃得好滿足!(雖然不是炒米粉及赤肉羹)
飽食後開始逛南迪(Nadi)鬧區,來場美麗的舊城探奇。基本上這個城市很舊,一點都不新奇,鬧區只有一條大街、三條小街而已。沒任何吸引人的建築物,也沒什麼特色商店,主要是供應當地居民生活所需的用品店而已,所以想shopping還是要去丹那勞碼頭那邊。
反正「一大三小」街,很快就被我逛完了。
南迪(Nadi)鬧區
14:15 在一家量販超市(Foodhall Supermarket),拿了 5 顆蘋果及一大瓶礦泉水去結帳。但那個收銀員好爛,居然以為我和後面那個印度家庭是一起來的(我很像印度人嗎),所以直接先拿枱面上“他們”的大件物品刷條碼。反正都已經刷了,我只好提醒他,我們不是一起的,但先幫他們結帳沒關係!
沒想到,這一錯就千錯萬錯……
結帳到後面品項時,有罐美祿飲料(milo)尚末刷條碼就被小朋友拿去喝了,手握飲料的男孩瞬間溜到門外不見蹤影也!
老爸雖以「震雷之喊」朝門外試圖把兒子叫回來,但男孩與美祿已不知遊蕩至何處?
遲鈍的收銀員張口呆望玻璃自動門,彷彿如此深情期盼,就會喚回男孩與美祿。
最後連老爸也看不下去了,直接建議收銀員去架區拿一罐過來刷條碼較快。
無奈這家量販店好大,收銀員一去千里,不知多久才找到美祿。但都還沒走回收銀機前,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全家人皆異口同聲喊過去:「不是那種美祿啦!」
收銀員有點不爽:「那你們自己去拿。」
顯然爸爸覺得 去外面找回孩子,比 去架區拿一罐過來 還快,於是奮力衝出去尋找男孩與美祿!
這次輪到老爸一去千里,不知多久才把男孩找回來,並撿回被喝完且丟棄的美祿空罐(呈凹扁狀)。
終於,可以結帳了……
但我已空等 17 分鐘,無奈到火冒三丈。
其實原本我是排前面的,收銀員搞烏龍才變成他們先結帳,不然早就買完,回旅社吹冷氣了。
會對這段遭遇印象如此深刻,乃因它讓我聯想到一部超讚的電影《歡迎來到德國》 (Almanya - Welcome To Germany)……電影主角的爺爺胡辛當年從土耳其移民到德國時,在海關大排長龍等著入境,有位冒失鬼不小心插隊過來。胡辛就很紳士地讓他排前面,沒想到他卻因此成為德國第一百萬位移民的幸運得獎人,媒體皆圍過來拍照,並致贈高額獎金及獎品。
胡辛則因禮讓,而成為沒人關注的第1,000,001位移民。
倒楣的 我不也是因為禮讓,而陪 男孩與美祿 那一家人在結帳櫃台耗了 17 分鐘!
好啦!《歡迎來到德國》描述土耳其移民在德國無奈又搞笑的生活差異,是部極棒的電影(請點選觀看片段),有機會千萬要找來看。
■
14:45 回到旅社,先給它沖個澡,再睡午覺。(旅行時能午睡是極幸福的事)
15:18 飽睡後,神清氣爽出門遊晃,先往南去參觀印度寺廟。
南迪市區兩個較著名的景點是:
1.印度寺廟(Sri Siva Subramaniya Temple)
2.手工藝品市場(Nadi Handicraft Market)
當初會決定住在南迪市區旅社(Nadi Downtown Hotel)就是因為它距色彩繽紛的印度寺廟僅 150 公尺,距手工藝品市場則 60 公尺不到,隨時想去逛都很方便。
印度寺廟大概就長得這樣,相片來源維基百科,但我修改過。
沒想到此時廟宇正在整建,被鷹架包裹著什麼也看不到!再往北走數十公尺前去手工藝品市場,僅見攤位不見任何觀光客。我只想逛,並沒要購買,這樣晃進去,只會讓生意清淡的老闆們更難過,所以決定直接略過。
繼續往北走,去車站附近瞧瞧,那裡有農夫市集(Nadi Market)。
結果有位計程車司機招攬我搭車,告知只來散步不搭車後,滿臉橫肉的司機居然腦羞成怒,叫囂著要我「立刻」離開,不准在車站附近拍照!荒謬的過程看得旁邊商店的印度人都覺好笑,我不理會那位誇張的司機,前去和印度人閒聊幾句,順便幫他拍張相片。
臉橫肉的司機叫囂要我離開,不准拍照,荒謬的過程看得旁邊商店的這位印度人都覺好笑。
在車站等車的居民,我覺得斐濟人都好壯,很適合打橄欖球。
此時前方科歷瓦里公園(Koroivoli Park)傳來音樂聲,我很自然地朝那邊步行而去。起先只看到男男女女唱歌跳舞,後來才知原來是教會的活動。牧師致詞時,圍觀的教友皆會大聲呼應,非常活潑有趣的宗教儀式。
上圖:教會的活動,男男女女唱歌跳舞。下圖:穿花衣裳參加教會活動的小朋友。
17:15 買了炸雞套餐及凉拌卷心菜(Coleslaw)回旅社當晚餐,將近台幣 400 元,真是天價!以 2018 年國民平均所得來看,台灣是 25,360 美元,斐濟是 5,860 美元,我們的所得是斐濟人的 4.3 倍,所以把我的晚餐 400 元 換算成台灣的消費水準(乘以 4.3 倍),大概是 1,731 元台幣。哇靠!是不是天價?
■
餐後,18:02 又出門。
不要問我為何不斷進進出出旅社,因為南迪市區很小,隨便晃晃就會繞回來!
這次決定再往北,去河邊看看,步行過去才 600 公尺。
途中拍攝廚窗時,有位壯碩的斐濟女子過來和我聊天,說她叫 Nani ,並邀我去她家,要請我喝斐濟的神聖飲品 - - 泥漿可樂(kava)。
kava 是種溫和的麻醉飲料,將辣椒粉根與水混合,飲後會有麻木及放鬆感。
拜託!怎敢去陌生女人家裡喝調製的飲料,萬一「失身」了怎麼辦?
(人財兩失就算了,財失身不失才慘)
於是百般推辭,明天要去吉里巴斯,得打包行李,今晚真的沒空。
Nani 立刻抄電話給我,約說從吉里巴斯回來一定要去她家,不見不散哦!
然後她就一直跟著我,若讓她知道我住南迪市區旅社(Nadi Downtown Hotel),晚上過來糾纏那就麻煩了。於是掏一把糖果請她,藉口說要去車站查詢班次,才擺脫這個奇怪的女人。
至於有斐濟國飲之稱的泥漿可樂(kava),我後來有嚐過,看起來像泥漿水,喝起來也像泥漿水,一點都不好喝!
■
19:30 回旅社後,立刻問櫃台服務生,是否認識叫 Nani 的女人,她邀我去家裡作客。
「在斐濟,絕對不要去陌生人家!」他毫不思索直接回答。
聽完我順手把Nani的電話號碼丟掉,並去隔壁印度人開的超市買汽水及餅乾回來壓驚。哈哈哈!說壓驚有點嚴重,只是在這種沒有711的國家,我都習慣買些備糧,萬一半夜肚子餓可充飢。
■
20:25 下樓去使用免費 wi-fi。、
會投宿這家旅社的大都是貧窮背包客,有兩、三位窩在狹窄幽暗的餐廳裡使用免費 wi-fi,那畫面很像梵谷筆下的寂寞酒吧,只是更窄、更舊、更暗、更寂寞。我無法連上網路,幸好有位印度年輕人主動過來幫我輸入旅社的密碼,瞬間有種雖是天涯淪落人卻相知相惜的溫馨,也讓我聯想到三毛的流浪及文學美感。
明天要飛去吉里巴斯(Kiribati)了,得檢查電子信箱,看那邊的民宿是否有臨時之信件通知。否則出國旅行我都不上網的,旅行就是旅行,身體放空,心靈放空,不想接觸任何中文訊息。
之後打包行李到將近十點才就寢。說實在的,心底盤旋著未知的恐懼,不知明天到那個沒有觀光業的原始島國,是否一切都會順利?
前兩天在斐濟的島嶼像人間樂園似的,天天都很 happy。中午來到南迪這個舊城,居民都貧窮而安靜,和島上唱歌跳舞的斐濟人不太相同。而明天則必需對面一段全然未知的旅程,聽說那裡連國際機場都像鐵皮屋……
晚安!心情有點忐忑的舊城之夜。(房裡廁所馬桶漏水滴到天亮,憑添忐忑)
延伸閱讀「斐濟及吉里巴斯」系列文章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