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007

攝影自由行。吳哥窟篇

 

 

 

 

 

Dear Nancy

 

我穿過雨季後的湖沼和密林

燠熱的頭顱與腐臭的魚

來到石頭微笑的地方

那些千年以來被樹保護著不讓人類知道的城岩

「你知道嗎?人類並不配享有地球……」

石頭說,所以

才會有那麼多人類的廢墟

華美地遺世獨立著

等待著被發掘時

你一再地驚訝於

人類的必然寂滅……

                         

這是詩人陳克華來到吳哥時寫下的文字。

 

 

 

005

 

 

這「石頭微笑」的地方,就是巴揚寺(Bayon),因為這裏聚積最多微笑的佛陀石像。在小吳哥看完日出後,我們從南門進吳哥城(大吳哥),直接到巴揚寺(Bayon) - - 這個我認為吳哥城內最重要的景點。從巴揚寺,讓人看到吳哥的寛博、包容、均衡,看到吳哥建築的宇宙觀及人情味,也看吳哥的生與死,正如詩人所謂的“必然寂滅”。

巴揚寺位於吳哥城的正中央,距離每個城門都是一點五公里,寺裡有四十九座四面佛塔,加上五座吳哥城門上的四面佛塔,共五十四座,代表當時高棉版圖下統治的省份,從這些數據就可知當初設計時所遵崇的「均衡」之道。

整座巴揚寺也如同其他吳哥建築一樣,講求「端正方嚴」。吳哥王朝最早的信仰來自印度教,所以建築空間在嚴格的正方形中追求一重又一重的向上發展,每一層跨越到另一層時,攀爬的階梯都更陡,角度更大,最後逼近九十度的仰角時必需依賴對信仰的專一才能登頂。而中心點這座高塔象徵印度教諸神所在的須彌山(Meru),也就是宇宙的中心,這些建築特色就隱含吳哥人的「宇宙觀」。

 

 

003

從遠處拍攝的巴揚寺外觀,很明顯可看到「從水中冒出的須彌山(Meru)」,也就是印度教宇宙混沌成形的模樣。

 

 

巴揚寺其實是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晚年為自己建造的陵寢寺院,此時他已從印度教改信大乘佛教,所以寺裏四十九座石塔每面都雕上佛像,形成百餘尊巨形微笑佛陀同時出現在巴揚寺層層而上的空間裏,那種氣勢讓人自然而然謙遜下來,臣服於吳哥的「寛博」裏。

說到這裏,回顧西元1190年巴揚寺興建時,濕婆教、毗濕奴教和佛教等並存於國內,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對各宗教皆兼容並蓄,不偏袒任何一方,而各教派也和諧共處。國王對宗教的態度影響了建築師,所以廟宇的佈局反映出各教派的均衡,在巴揚寺有印度教的須彌山(Meru),也有百餘座巨形微笑佛像,這就是吳哥的「包容」。

另外,環繞巴揚寺的城牆雕刻著古代柬埔寨人的生活與戰爭,在此神話和現實、天上和人間、宗教和世俗全都完美結合。神具有人情味,國王又是神的化身,宗教神話與民俗風土交織一起,自然而和諧,這就是吳哥的「人情味」。

神權和君權合二為一的統治,是吳哥文明發展到顛峰的基本前提,在濕婆教統治時代,主神濕婆就是天王,而人間則由國王為其化身代理統治。所以當國王號召要蓋廟宇或修築水利工程時,人們就是憑著對天王的忠誠及宗教熱情投入勞動,於是金碧輝煌的吳哥建築就這樣一座接一座完成。但樸實的小乘佛教傳入後,一切開始改變,國王再也不是神,和老百姓一樣都是人,只是居於統治地位。一旦國王失去「神」的光環,表示人人得以為王,於是宮廷內鬥便起,失去神力的國王也無法大規模動員人民進行建設,導致水利失修,農業荒廢,逐漸邁向衰敗,這是吳哥的「生與死」,從巴揚寺也看到潛在的跡象。

所以我說,巴揚寺是吳哥城內最重要的參觀點,它為歷史說明了一切。

 

 

006

巴揚寺(Bayon)裏的微笑佛陀石像,這種安靜又近乎永恒的微笑,據說唯有在禪定最深時才會從臉上自然浮現。

 

 

懷著虔誠的心抵達巴揚寺,我開始觀看一座座「微笑的石頭」。真是人類建築史上極至的藝術成就,百餘座巨大佛像四面八方對稱陣列著,行走其間不禁嘆息連連。望著眼前破敗的石佛,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回到西元1292年周達觀來訪時的巴揚寺……

被他稱為「金塔」的就是巴揚寺最高處的金色圓形寶塔,那金屬的色澤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隨著日升月落金色光澤也反射在周旁百餘座慈顏善目的佛像上,每尊都滑緻完美像是收藏在博物館裏的藝術石雕,只是這裏的碩高又巨大,而且聳立日月間總是多了些天地光華的潤澤,每尊都有副安靜又近乎永恒的微笑,據說這種微笑唯有在禪定最深時才會從臉上自然浮現。巴揚寺外的護城河有著田田的池蓮,隨風亭亭綻放。遠處的香味撲鼻而來,不似花香,是更濃烈的芳薰,原來散發自居民身上,塗抺檀麝等原料混合而成的香藥是當時的習俗,男女都不例外。而婦女們臂戴金鐲,指套金指環,和城內鱗次櫛比、雕飾華麗的廟宇、寶塔、皇宮等建築相映成輝。京城大道上人們正簇擁著一具雕工精細的轎子行走過來,是大臣出巡了。轎旁有四頂金紅傘醒目地隨行,銅鼓陣陣,節奏強烈,氣派的陣勢懾人耳目,忽然有人狂叫著我的名字……瞬間,光陰飛逝數百年,我回到時光隧道盡頭,滑緻完美的微笑龜裂成拼鑲的石塊斑駁在晨光裏,連最高處的金色圓形寶塔也剝落成殘破的石砌架構……

狂叫聲又起:「Shin,終於有其他觀光客爬上來了!」原來是Jimmy。

這一叫,著實把我拉回當下,像幽夢的驚醒,再也回不去。

隨口問Jimmy現在幾點,他回答「七點半」。原本偌大的巴揚寺只有我們兩只身影逛著,現在幾位外國旅客也鑽進這重重疊疊的「微笑的石頭」裏來了。

Nancy,不知妳的導遊是否介紹過建造巴揚寺(Bayon)的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他和西元1113年建造小吳哥的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分別是吳哥王朝最具影響力的兩位國王,但他奇特的一生更引人注意。

闍耶跋摩七世的顯赫功績在歷史裏曾被埋没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只把他當成普通的國王,直到1903年考古學家在吳哥時期的古城賽豐發現一塊用梵文刻寫的石碑,上頭詳載他對國家的貢獻,才讓世人重新認識闍耶跋摩七世。柬埔寨著名學者宗姆茂則據此寫下《闍耶跋摩七世傳略》把他的功績介紹給後代子孫,內容簡單節錄於下:

■ 大器晚成

闍耶跋摩七世雖是長子,但兩次失去繼承王位的機會,為了國家安寧也不爭不奪,直到1181年當上國王時已經五十六歲。

■ 為何這麼久,才輪到他繼位?

答案很簡單,是出來收拾爛攤子的。1150~1181年,占婆人入侵,國都淪陷,國王被殺,繁榮的吳哥滿目瘡痍,闍耶跋摩七世就是在這種混亂中接掌瀕臨滅亡的國家。

■ 背水一戰

闍耶跋摩七世到處動員,組織軍隊,憑著他的愛國情操及軍事技藝(注意,此時他已五十六歲)連戰皆捷,1181年雙方在洞里薩湖一決生死,終於徹底打敗占婆軍隊,收復國土。(巴揚寺的浮雕也記載這場大戰,用以頌揚闍耶跋摩七世的功績)

■ 重建吳哥城

鑑於外族入侵的慘痛教訓,他重新把吳哥城建得極為堅固,而且規劃時皆遵循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把巴揚寺建在城的正中央。所以巴揚寺可說是他的一塊豐碑,創意的設計,高超的建築,精巧的裝飾,佈滿浮雕的迴廊,在在說明著這段燦爛吳哥文化的歷史定位。

■ 造福百姓

除了重建吳哥城外,也在全國各地興建102所大型醫院,121家客棧,為了國防需要又開築許多寬廣的道路供大象和牛車通行,這些措施把國家重新帶到東南亞強國之列。

 

Nany,妳不覺得闍耶跋摩七世是個很特殊的歷史人物嗎?

 

 

004

007

 

 

「巴揚寺」像一個磁場,精彩的吳哥歷史、建築、文化、民俗、宗教全匯聚此處,形成超大的能量,在裏頭要全神貫注才能維持思緒活絡,出來猶如經歷一日千載的時光之旅,全身虛脫。所以接下來到旁邊的巴芳寺(Baphuon)參觀時,只能以「草草收場」來形容,已無餘力再容納另一組精緻文化的賞思。剛好巴芳寺還在修復中,整座寺廟都裹著鷹架,我們在長達172公尺的引道上走一回就算是“到此一遊”。不過這條引道很特殊,用一公尺高的圓形石柱架高,上面鋪石板,石柱間距密集,上下都有柱頭雕花,讓整條引道顯得莊嚴又隆重,到巴芳寺別忘了多留意這條引道。

 

8點50分回到「玫瑰旅店」,開始享用一頓簡單又精緻的早餐。「簡單」和「精緻」這兩個詞可放在一起形容嗎?這就是「玫瑰旅店」的藝術了。我點的是西式早餐,一份炒蛋、薯餅、烤蕃茄,一個法國麵包(提供蜂蜜、果醬、奶油三種沾醬),和一份六種水果的拼盤(用裁剪著花紋的香蕉葉墊著),選了個戶外座位,和清風、樹影、蓮池一起用餐,所以我說簡單又精緻。

9點30分回房去,也是先沖澡然後睡覺。凌晨五點即出門,到小吳哥看日出、南門拍攝「陰陽橋」、闖進巴揚寺的時光隧道裏,再輕輕掠過巴芳寺,經歷這麼精彩的古蹟巡禮後,能舒服地躺在軟綿綿的床舖上休憩,真是一種幸福。

 

舒暢的一覺醒來,11點10分出發去舊市場附近的「北京餃子館」吃午餐。

走出「玫瑰旅店」,轉角聚著幾位等著招攬遊客的嘟嘟車司機,其中一位對我喊著:「去叫Chum來載你們啦,不要自己走路去吃飯,你們付了錢, Chum應該載你們的啦!」我和Jimmy都被逗笑了,他們是Chum的同事,非常羨慕Chum遇到我們這麼好的顧主,所以每看到我們都這樣開玩笑地喊著。其實「玫瑰旅店」離舊市場很近,當初訂房前就查過地圖,中午散步去吃飯,除了可多觀察當地人的生活外,吃飽走一小段路回來也有助消化。

去北京餃子館當然是點餃子和酸辣湯(雖然店裏菜色繁多),正如網路上許多朋友提到的,這裏每樣菜都是1.5美元,我另外再點一杯檸檬汁三樣共計4.5美元,很划算的一餐。

餐廳並不特別,裝潢就像一般台灣餃子館,炎熱的中午,電扇不停轉著,加上食物的口味道地,害我老是以為在高雄左營眷村附近吃餃子呢。店裏原本只有幾個說中文的顧客,後來有位年約五十的大鬍子老外進來,點了啤酒和酸辣湯就開始隔著餐桌和我們聊天。是來此作生意(電子業)的徳國人,說話總是大嗓門地嚷著,爽快又風趣。在香港住了十餘年,常常香港、台北兩地來回跑,也在台灣住過一年多。問他對台北的印象如何?只答說物價太貴,不是人住的地方,還是柬埔寨比較好,他已決定把吳哥當成終老之地。目前在吳哥待了兩年,領的薪水夠他每天住旅社、吃美食綽綽有餘,還盛讚吳哥的食物不管哪國菜餚都便宜又好吃。說著、說著就介紹距此五十公尺處有家叫「TELL」的德國餐廳,提供夠水準的啤酒及德國香腸。不過他倒沒推薦德國啤酒,而是一種新加坡啤酒,因為我滴酒不沾,所以沒記下酒名。問他喝過台灣啤酒沒,覺得怎樣?吱吱唔唔的給了一堆形容詞,當然知道是「不怎樣」,人家只是客套地應答。趕快把話題轉到正在慕尼黑進行的十月啤酒節,還好平常對世界各地的風俗節慶還懂一些,隨時可派上用場,而慕尼黑我去過,所以聊起來就有趣了。

不過,Nancy,有件小插曲想告訴妳,我那盤水餃端來時,沒煮熟。通常我都會直接「放著不吃」,因為從小就被教育「吃虧就算了」。最後還是Jimmy叫waiter把餃子端去重煮,我才有盤“熟”水餃可吃。我這種爛個性跟我數十年了,吃不少虧,還一直改不過來。老天啊!請賜給我「斤斤計較」的天份及「得理不饒人」的口才,讓我生活上不必太委屈!

 

 

001

這是吳哥舊市場裏賣布料、衣服、手提袋、絲巾等紀念品的攤位。

002

吳哥舊市場裏賣海產的攤位

 

 

吃完,肚漲如加菲貓,決定去逛著名的吳哥舊市場,以幫助消化。

真是購物天堂!

想得到的,應有盡有,便宜又可殺價,是值得每天都來逛幾回的超級觀光點。只是我什麼都不缺,沒想到要買什麼,在等待Jimmy殺價的空檔買了一件T恤及一輛腳踏車。別誤會,是模型腳踏車,這東西若被進口到誠品去,肯定標價數百台幣甚至上千。我花四塊美金買下,不知其他殺價高手能否以更低的價格成交。

不管怎樣,逛得皆大歡喜,Jimmy買下許多要帶回台灣送人的禮物。

回程,在街上買了三張“盜版”柬埔寨傳統音樂的CD,全部才五美元,夠便宜了,我沒殺價。對音樂,我總會無法抵抗地“自我墮落”,出國隨便買就一大疊,不得不承認,我也有某些敗家的血拼(shopping)基因,尤其是音樂CD。

 

整個上午都很美好,有日出看,有古蹟逛,有美食又能shopping,人生夫復何求,最重要的是 - - 現在又可以睡午覺。

嗯,我需要一首德布西的交響詩「牧神的午后」。

 

 

 

午 安  Nancy

 

Shin 2006.10.21 於午睡前窗外枝影搖曳的書桌旁

 

 

 

008

我什麼都不缺,沒想到要買什麼,在等待Jimmy殺價的空檔買了一件T恤及一輛腳踏車。就是這輛模型腳踏車,大概一罐易開罐可口可樂的大小,這東西若被進口到誠品去,肯定標價數百台幣甚至上千。我花四塊美金買下,不知其他殺價高手能否以更低的價格成交。注意!雖是小小的模型腳踏車,但真的可騎,輪子、鏈子、腳踏板都是會動的哦。

 

 

 

 

 

 

 

 

延伸閱讀「吳哥信箋」系列文章表列 (請點選閱讀 ):

吳哥信箋01   玫瑰旅店

吳哥信箋02   天堂與地獄

吳哥信箋03   躡窺吳哥日出

吳哥信箋04   微笑的石頭

吳哥信箋05   在塔普倫寺迷失的靈魂

吳哥信箋06   鬥象台

吳哥信箋07   吳哥窟

吳哥信箋08   殘.破.聖劍廟

吳哥信箋09   女皇宮

吳哥信箋10   東南亞大學

 

 

 

 

 

 

 

 

 

 

 

 

 

 

附錄一: 巴揚寺(Bayon)

巴揚寺位於王城的正中央,神殿距離各個城門都是一點五公里,寺裡有四十九座四面佛塔,加上王城五座城門上的四面佛塔,共五十四座,象徵佛光普照,也代表當時高棉版圖下統治的省份。

巴揚寺城牆上的浮雕,刻畫了古代柬埔寨人生活及戰爭的情形。巴揚寺的浮雕包括兩個畫廊,內畫廊所雕的是印度神話,外畫廊所雕的則有日常生活,諸如街市情景、打魚、節日慶祝,有鬥雞、玩魔術等,以及有歷史性場面,描述各場戰役的經過。仔細研究這些浮雕,看的猶如一部活的柬埔寨古代歷史。譬如高棉與中國之戰,中國士兵是山羊鬍子,戴著華麗的頭巾;高棉士兵多是短髮,沒有戴帽,手裡拿著標槍和盾牌。率領軍隊的司令是賈耶跋摩七世,騎在大象上,身上戴著勛章,隨從高舉傘子替他遮擋日曬雨淋。在他的前面有馬隊開路,而後面則見妃嬪和音樂師,也見木頭車運載軍隊的糧食。有個婦人更在一個煮食器皿舉炊。

從巴揚寺外牆上的浮雕,可見人生百態。

另一幅浮雕,則是高棉人和占婆人的戰役,是在一一八一年的一場海上大戰。辨別占婆人,可看其帽子,似是一朵倒轉的蓮花。那些戰船都是精美雕刻,船頭的裝飾講究,戰士張弓舉盾,全是雄糾糾。至於有關日常生活的浮雕,也見人生百態。有個婦人替另一婦人的頭髮捉虱;有個母親與兒女玩耍;另一幕則是替分娩婦人接生。又見有獵人張弓搭箭,要射殺一頭動物。

巴揚寺內的五十四座塔,既象徵佛光普照,也代表當時高棉版圖下統治的省份。

打獵場面可以令人對柬國的野生動物一開眼界。除了有野豬、犀牛、兔、鹿之外,更有河豚和龍蝦。大象甚為普及,不僅是作為坐騎,更參與打仗。兩陣對壘,雙方的大象竟然以象鼻廝打起來。還有一種情形是象獅大戰,但及不上人獅大戰或人象大戰的慘烈,更及不上見到猛虎吞人的恐怖。

在內畫廊,神話人物一一出場了。拿著三叉戟的濕婆有眾多信徒擁簇,伴隨著樂隊和小女妖的舞姿。毗濕奴張開四臂,站在神鳥之上,背後有妖魔兵團,頭上也見小仙女在飛翔,他其實是監督著百容廟的建築,眾多勞工在推石、磨石,不敢怠慢。描繪最多的自然是濕婆,其坐騎是頭公牛,但見他摟著妻子雪山神女溫存,象徵著繁殖的力量﹗

吳哥窟的巴揚寺(Bayon),可以參觀一整天。 僅是浮雕,已有一千二百米長,人物過萬。最著名的,是第一層的外牆,所雕的都是十二世紀柬埔寨日常生活的情景。

巴揚寺隱藏在濃密的叢林裡,最好是在黎明過後的清晨參觀,薄霧下的大樹特別迷人,清新的空氣夾雜著雀鳥聲以及大滴的露水從樹頂下落,充滿了森林的氣息。此時旭日初升,陽光透過樹葉首先照耀著中央的高塔,然後徐徐以不同的角度散落在週遭的小塔。

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巴揚寺都屬於偉大的傑作。巴揚寺的興建,約比吳哥窟遲一百年,其位置在王城的中央,基本結構及最早期的設計迄今不詳,很可能原來是一座廟山,以美魯山(Meru)為藍本,當作是須彌山的縮影。廟的中部在建築第二期曾經擴建,但今日所見的,則屬第三期及最後一期的藝術風格。

建築材料全是沙岩,據說原先是兩層建築物,用來拜祭濕婆,可是在建築期間,突然改為大乘佛廟。所以第三層的建築,似是平白加在兩層之上,顯得有點怪相。而在第二層內牆上的浮雕,仍是有關印度教的神話。

無論如何巴揚寺在每一角度觀看,都屬宏偉的傑作,而在宏偉之中顯現均衡與和諧,就更為難得。

 

 

 

 

 

 

 

 

 

 

 

 

 

 

 

 

 

 

 

 

 

 

 

 

 

 

 

 

 

 

 

 

 

 

 

 

 

 

 

 

 

 

 

 

 

 

 

 

 

 

 

 

 

 

 

 

 

 

 

 

 

 

 

 

 

arrow
arrow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