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旅遊02 幫我尋找斷頭台的微笑少年
今天要正式展開波羅的海三小國的行程,首站是立陶宛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那就先聊聊這個國家吧!
說到立陶宛你會想到什麼?想很多人的立即反應便是「籃球」。
沒錯!世人最常冠予這個國家的風光頭銜便是「傳統籃球強權」。今年台北舉辦的2017世大運,他們就展現流暢的團隊球風,硬是以 85:74 擊敗美國,勇奪男籃金牌。
團隊運動項目可以超越美國的國家,肯定人口眾多、地大物博?
(地大人多,運動天才相對也多)
但結果並非如此!
立陶宛總人口:298.8 萬(台灣的 13 %)
國土面積:6.5 萬平方公里(台灣的 1.8 倍)
一個總人口僅比台北市多 30 萬的蕞爾小國,居然能成為籃球強權,這就很奇特了!不過更奇特的是,2015 年《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選出的世界 必遊國家 之中,立陶宛 卻名列 全球第三(歐洲第一名)!
看到這個結果,你肯定和我一樣難以置信……
當然名單一公佈,網路上就會有人(尤其旅行社)忙著找答案分析、解釋原因,於是歸納出下列幾個讓立陶宛榮登「2015 年歐洲必遊國家第一名」的 理由:
1、立陶宛乃歷史古國,曾與波蘭結合成聯邦國,是當時歐洲最強盛、最遼闊、人口最多的國家,至今仍保留許多昔日風貌。
2、乃東歐城市的典型縮影,有數不盡的教堂及古蹟可逛。
3、尚保有前蘇聯時期的獨特景觀,具濃濃懷舊視覺效果。
4、物價低廉,步調悠閒,這種地方最適合旅行了。
5、豐富的飲食文化,到處皆能享受種類繁多的廉價美食。
6、2015 年立陶宛成為歐元第 19 個成員國,只要歐元即可消費,因為便利所以觀光客就會想來。
7、立陶宛人親切、友好、魯莽、熱情,素有「波羅的海的西班牙」之稱,西班牙的觀光號召力有多大,立陶宛就有相同的能量。
8、可能是《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電腦計分發生錯誤,才導致立陶宛“忽然"超越西歐及北歐各國勇奪龍頭寶座……
這是我們旅社附近的一只廣告看板,可見立陶宛美食很多,
但我只是很好奇那個會冒煙的牛排有多好吃?
當然諸如此類阿狗阿貓的網路分析比比皆是,大都是旅行社的行銷手法,各位參考就好!
不過倒有人「逆向」行銷立陶宛,爆笑之餘效果反而更好。標題一直強調「千萬別去立陶宛,我是很認真的!」條列之理由則是:
千萬別去立陶宛,那裡景色優美,但觀光客相對稀疏,沒有水洩不通的擁擠人潮會讓你寂寞難耐!
千萬別去立陶宛,那裡價廉物美,誘人吃喝玩樂瘋狂血拼,財去錢包空你就回不來了!
千萬別去立陶宛,那裡治安良好,讓你忍不住每晚 high 到天亮,笙歌夜夜不想回來了!
千萬別去立陶宛,那裡白晰高挑之氣質美女多如繁星,會讓人鬼迷心竅自甘墮落,再也不想回台灣了!
所以,
千萬別去立陶宛,
因為
風景優美,沒有擁擠人潮;
物價低廉,消費便利,
治安良好;
美女 如 雲……
這是今天清晨拍攝的相片,標題就叫「立陶宛美女如雲」!
■
看完這些網路搜來的五花八門旅遊促銷文字,想必你對立陶宛的瞭解可能還只是「籃球」,再多加一項「美女」!
不過我是覺得上面有段話頗值得深思:立陶宛乃歷史古國,曾與波蘭結合成聯邦國,是當時歐洲最強盛、最遼闊、人口最多的國家。
看到沒?
立陶宛曾是歐洲最強盛的大國耶!
很驚訝,對不對?
既然如此,那就來簡單瀏覽一下立陶宛的歷史:
1、立陶宛人屬遠古印歐語系的一支,西元前即來到波羅的海沿岸定居。
2、1240 年成立陶宛大公國。
3、1370 年因波蘭王室絕嗣,1386 年波蘭公主雅德維加(Jadwiga)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Jogaila),兩國簽訂條約以聯姻方式實行王朝聯合。
4、1569 年波蘭和立陶宛正式成立統一的共和國,史稱波蘭-立陶宛王國(或波蘭立陶宛聯邦),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1618 年疆域極盛時領土面積多達 100 萬平方公里,統治區域包括現今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部分地區)、斯洛伐克及羅馬尼亞,乃歐洲最強大的國家,還曾佔領莫斯科並統治兩年。
5、波蘭立陶宛聯邦身處三大強權之間,長期受到瑞典(北)、俄羅斯(東)和南方的鄂圖曼帝國(土耳其)之威脅,終於在 1772 、 1793 和 1795 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從此淪為俄國版圖。
6、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立陶宛重新獨立。
7、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又被蘇聯吞併。
8、1990 年 3 月 11 日再次脫離蘇聯獨立,但直到隔年 9 月 6 日蘇聯才承認。
9、2004 年 5 月 1 日加入歐盟,2015 年成為歐元第 19 個成員國。
今天清晨拍攝的一張文物展覽的海報
所以立陶宛曾經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
如今再勇奪「2015 年歐洲必遊國家第一名」實在也不令人意外,
歷史強國古蹟必多,
古蹟多觀光業必興盛。
何況立陶宛尚未被過份炒作,
因此
城市很悠閒、物價頗低廉,
不來這種國家旅行太可惜了!
■ 2015 年 6 月 7 日(星期日)
出發前就先上網查詢我們下榻的這家藝術酒店(Artis Centrum Hotels),網站上強調坐落於一棟翻新過的 19 世紀懷舊建築中,位於首都維爾紐斯心臟地帶之絕佳位置,距主要景點均僅幾步之遙:
1. 立陶宛國家劇院 300公尺
2. 維爾紐斯大學(Vilnius University) 400公尺
3. 大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 400公尺
4. 琥珀博物館(Amber Museum-Gallery) 500公尺
5. 聖安娜教堂(St Anne's Church) 700公尺
6. 國防部 20公尺(旅社隔壁)
7. 總統府 400公尺
8. 內政部 300公尺
9. 蓋迪米納斯大公紀念碑(Monument to Grand Duke Gediminas) 400公尺
所以夜宿老城區的古董建築裡,地點絕佳,周圍環繞著觀光景點,雙人房含早餐一晚要多少錢?
答案是:台幣 3,217 ~ 4,825 。
可見立陶宛的消費多麼「物美價廉」……
哈哈哈!我喜歡把 跟團 玩成 自助旅行 ,所以出國前會把住宿資料先以「自助旅行時自己親手訂房的模式」巨細靡遺調查過一遍。不但能先瞭解周遭環境及室內設施,順便也查詢房價,看旅行社有沒有昧著良心賺錢。還好這家旅行社的食宿安排極用心,不會賺黑心錢,所以我跟他們的團三次了!
好啦!這不是重點,要強調的是我們的旅社距城內主要景點均僅幾步之遙,所以清晨 05:30 我便起床拍攝。
我們下榻的藝術酒店(Artis Centrum Hotels),左手邊就是國防部。
我們旅社斜對面的街道
推開旅社大門,隔壁便是國防部,所以若發生戰亂,我們的旅社鐵定是最危險,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但我對國防部沒興趣,於是沿著林蔭步道往前晃,路過總統府及維爾紐斯大學來到開闊的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雄偉的維爾紐斯大教堂(Vilnius Cathedral)浩然聳立其間,好個天地悠悠,唯其獨尊。我便在天高地闊,尚無遊客的廣場上恣意遊蕩,邊哼歌邊拍照,開心至極。
從 05:30 拍攝到 08:30 才回來用餐,整整 3 個小時!
所以我才在《攝影。旅行》的書裡特別強調:這些歐洲北邊的城市皆位於北緯55度到60度之間,夏日清晨四點鐘便日出,晚上十點半才日落,這意味著早餐前及晚餐後尚有 3 個小時可拍攝,而且皆是光線最佳時刻……跟團拍攝的結果不會比自由行還差,但可節省許多交通及食宿安排的時間。
哇靠!我真的在廣場周邊自由自在遊晃了 3 小時,08:30才 回來用餐,旅行之樂莫過於此。
我的早餐:堅果牛奶、水煮蛋、烤洋菇、可麗餅、起司、優格、甜椒、柳橙、奇異果、香瓜、葡萄柚。
這些相片都是今天早上拍攝的
維爾紐斯大教堂(Vilnius Cathedral)
蓋迪米納斯大公紀念碑(Monument to Grand Duke Gediminas)
■
09:30 出發!
要往西行駛 30 公里,前去參觀美麗的水上古堡 - - 特拉凱城堡(Trakai Castle)。
在百度文庫全球「最美的城堡」排行榜上,它名列第 4。
據說清澈如鏡的湖面有天鵝悠游,彷如童話幻境的高塔會垂下公主美麗的金色髮辮……
那是網路上說的,但我們的當地導遊小王可沒說。
小王(Little King,小王子的爹)是可愛憨厚的大陸同胞,1998年來立陶宛唸書後,便定居於此娶妻生子,匆匆 17 年已過,再也不想回大陸了。
難怪人家會說:
千萬別去立陶宛,那裡白晰高挑之氣質美女多如繁星,會讓人鬼迷心竅自甘墮落,再也不想回台灣了!
小王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而此時手持麥克風的小王,正好因為我們的遊覽車和新娘禮車錯身而過,於是即興聊起立陶宛的婚禮。
他說依照傳統,婚禮一定在星期六舉行。
禮車行駛途中凡遇到橋樑,新郎就要下車抱著新娘走過去,一定要走過7座橋,儀式才算完整。幸好立陶宛河多橋也多,要找到7橋並不難。
問題是若像西螺大橋那麼長,新郎抱著新娘還沒走到一半可能就已體力不支,癱軟於地,這樣婚禮如何收場!所以現代改良版便是,只走第1及第7座橋,中間5座開車駛過即算數。而且……新郎體力不支時,也可以新娘抱著新郎走!
聽起來雖然粉爆笑,但這就是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最大特色:正因國家小,所以可以「快」,政策改革快、企業創新快、人民改變快。
人民觀念新、改變快。新郎體力不支時,當然可「換成」新娘抱著新郎走!
接著小王又分析了立陶宛的人口結構(立陶宛人 84.1 %、波蘭人 6.6 %、俄羅斯人 5.8 %),並解釋波羅的海三小國和俄羅斯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清澈如鏡的湖面有天鵝悠游,彷如童話幻境的高塔會垂下公主美麗金色髮辮的特拉凱城堡了。
PS:城堡築於島嶼之上,要過兩座橋才能到達,趕快去物色一位金髮美女,抱著過橋吧!
我們住的旅社斜對面的紀念品店的櫥窗
■
10:05 下車,來到湖邊……
人家在特拉凱城堡拍攝的相片都是「天光雲影映湖面、蔥蘢林木襯城堡」,怎麼我的到來只見「灰天灰雲伴灰湖」。而且清澈水鏡上悠游的天鵝呢?我看到的怎麼像紅面蕃鴨!
此時千萬別氣餒,攝影的最後絕招便是「逆向操作」:若無法拍得很唯美,那麼拍得夠醜也會引人注目。意即,若無法將特拉凱城堡拍成童話裡的美麗幻境,那就讓它變成恐怖電影裡的晦黯場景,也是一種創作手法!
於是,我索性先拍攝一張昏天暗地、鴉鳴狼嚎的幽靈城堡……
此時,
導遊小王(Little King,小王子的爹)已指了個方向,
要我們先沿著(蛇髮搖曳的)湖面走,
隨著移動的(咒怨僵屍)人群,
跨越第一座(惡靈邪魔)橋來到前頭的(巫術泥漿)小島,
鑽過島上蓊鬱森林的(群妖索命)步徑,
繼續走過第二座(骷冥螻蝕)橋,
便可跨越靈界來到恐怖電影之晦黯場景 - - 特拉凱城堡了!
人家拍攝的特拉凱城堡都是「天光雲影映湖面、蔥蘢林木襯城堡」,
此乃 RigaTour 這家旅行社「特拉凱城堡一日遊」的海報,(上圖)
既然我當天的拍攝條件沒那麼好,乾脆將它拍攝成恐怖電影裡的晦黯場景。(下圖)
■
玩攝影的人就是這樣,要用想像力自己創造氛圍,才能拍出獨具特色的相片……
所以,人家口中的「彩色童話幻境」硬被我想像成「黯黑幽靈古堡」了!
其實旅遊網站是 如此 優雅 形容 特拉凱城堡:
特拉凱城堡建於 Galvė 湖的綠茵島嶼之上,藉兩座古式木橋連接島與岸,通過第一座木橋後便來到翠綠蓊鬱的小島,越過蔥蘢的林間步徑,再經第二座木橋跨水至城堡。此時彷彿置身童話世界,這裡有座公主與王子快樂生活的幸福城堡。佇立島上回首橋那側的湖岸,只見寧靜的特拉凱小鎮木屋伴樹叢迤邐蜿蜒,輕舟靜泊於岸,如詩如畫。
這個特拉凱小鎮乃三面環水的半島地形,西有 Totoriškių 湖、東為 Luka 湖,北方則是 Galvė 湖與 21 座大小島嶼。因地勢險要,數百年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14 世紀蓋迪米納斯公爵 ( Gediminas )建都於此,後來的繼承者才陸續興建多座瑰麗堂皇的哥德式城堡。
這是google地圖(上圖),
中間那座島上的就是特拉凱城堡(Trakai Castle),
往南走有個木橋通向另一座島,
島上有個柱狀木雕(上上圖),
島的西南側又有另一座木橋通往半島的岸邊。
這是TriAdvisor的熱汽球搭乘廣告相片,唯有從空中才能拍攝到這樣的特拉凱城堡。
而詳細的特拉凱城堡(Trakai Castle)演化史則是這樣:
1.特拉凱展露頭角始於 14 世紀,當時的立陶宛大公國乃歐洲最後一個非基督教(Pagan)政權,條頓騎士團(Teutonic Order)不斷以武力逼迫他們改變信仰。蓋迪米納斯公爵(Gediminas)於是在有森林、湖泊為天然屏障的特拉凱建築防禦城堡,以抵抗條頓騎士團的侵擾。
2.後來蓋迪米納斯公爵遷都至維爾紐斯,城堡便由兒子科斯圖提斯(Kęstutis)繼承為領地,為取悅其喜歡湖光山色的妻子,便在Galvė湖建造水影交錯的特拉凱城堡。
3.1377 年,城堡毀於條頓騎士團的襲擊。
4.1410 年的格倫瓦德戰役(Battle of Grunwald),條頓騎士團被波蘭立陶宛聯邦消滅後,特拉凱城堡無需再承擔軍事防禦功能,轉而變成皇室居所。
5.16 世紀立陶宛和波蘭合併後,特拉凱逐漸被鄰近的維爾紐斯所取代,城堡 甚至淪為政治犯的豪華 監獄。
6.17 世紀,特拉凱城堡因波俄戰爭再度損毀。
7.1905 年,俄國沙皇重新修築城堡。
8.1962 年,改建成歷史博物館。
9.1991 年,特拉凱鎮及周邊地區被劃定為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Trakai Historical National Park),乃立陶宛最小卻深具歷史意義之國家公園。
在特拉凱城堡拍攝的一張海報
冗長的歷史讀起來有點無聊,其實我的重點是在「監獄」,很多城堡都因政權移轉而淪為監獄,這個頗有趣。回到歷史裡滄海化為蒼田都在轉瞬間,所以童話城堡淪為鐵幕黑獄實不為奇。
既然城堡曾被當成監獄,所以廣場上還存留幾只刑具。到訪觀光客都喜歡感同身受前去「受刑」,還有全家輪流被砍頭拍照的,你肯定沒見過如此開心的囚犯!
「悲天憫人」如我,看到這些樂天知命的受刑人,便脫團獨自守在那裡拍攝死刑犯!跟每位都搞笑互動,還問人家死前是否想吃什麼?或要交待“遺言"。
拍完我會丟幾顆台灣的黑糖口味牛奶糖送對方,以慶祝喜獲重生。哈哈哈!
有的則留下 e-mail,好讓我把相片寄過去。
但這位笑得最可愛的古錐少年忘了留下連絡方式,
各位若去立陶宛,
請幫我尋找這位斷頭台的微笑少年,
想把相片寄給他,
讓他「活也瞑目」!
■
整整在刑場搞笑拍攝了 15 分鐘,才回來和大夥會合。
時間 10:49,小王已開始帶隊參觀城堡內部,即昔日的皇宮,現在是博物館。
不過還是要強調,城堡內部真的比較像監獄,而非皇宮!
畢竟原本的宮殿早於 1377 年毀於條頓騎士團的襲擊,17 世紀的波俄戰爭再度損毀。只剩城堡下半部的堅固磚砌結構乃當時遺蹟,上半部的樓層和角樓皆已重建,不再是皇宮規模(政權已遷都維爾紐斯)。
較像監獄,不太像皇宮的特拉凱城堡。
不過特拉凱城堡(Trakai Castle)還是有其意義深遠的歷史地位(曾是古都),所以城堡廣場仍是舉辦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六月的特拉凱中古節(Trakai Medieval Festival)都吸引大批觀光客前來參觀。
特拉凱城堡的表演節目,演出尚未開始,演員們正在休息。
博物館裡陳列的皇室用品極多,包括:古城的磚石、鐵釘、門栓等建材、建築模型、歷史相片、皇家衣物、掛毯、吊飾、器皿、桌椅、傢俱、狩獵標本、煙斗、印璽、水晶、畫作、雕像、藝術收藏品……等。
這些都是特拉凱城堡博物館的陳列品
■
11:55 參觀完囚禁犯人的水牢後,大夥便解散自行過木橋回岸邊,12:30 在湖畔會合用餐。
我順手在岸邊的手工藝品攤位,買了一個粗獷又具設計感的雙魚鍋墊。這個帶回去怎捨得用?
午餐的這家波納餐廳(BONA Lounge),經我上網查詢後發現在特拉凱地區的 23 家餐廳裡 排名第 3(資料來源 Tripadvisor)。
吚!我們的旅行社最重視飲食及住宿了,怎可能捨第1而選第3?
後來又查了一下,
原來排行第 1 的 Senoji Kibinine 不在湖邊,
而第2名乃波納餐廳的關係企業波納比薩屋(Bona Pizzeria)。
我們不吃比薩,
又想坐擁湖畔美景,
所以最佳選擇就是這家波納餐廳(BONA Lounge)了。
沒錯!我們旅行社在飲食安排上從不讓人失望。
我買的一個雙魚鍋墊
午餐波納餐廳(BONA Lounge)的甜點,下圖右上角則是卡比奈烤餃(Kibinai)。
■
用餐時領隊任鋒還幫我們加菜,去買了卡比奈烤餃(Kibinai)讓我們嘗鮮。
卡比奈烤餃乃凱萊特族(Karaite)的傳統食物,
外形像台灣的咖哩餃,但大個 2、3 倍。
餡料為羊肉與洋蔥,
烘烤後表皮呈誘人之金黃色澤,
外酥內嫩鮮美多汁,
而正宗的卡比奈烤餃只有特拉凱這裡才有!
因為祖先乃土耳其猶太人的凱萊特族,
數千年前從美索不達米亞遷徙至克里米亞,
14 世紀時開始定居於特拉凱地區,
現在屬於立陶宛的少數民族。
這裡是他們的地盤,當然可吃到最道地的卡比奈烤餃!
因為一般餐廳不賣,領隊任鋒腳程快,迅速跑去買兩大盤回來讓大家垂涎分享。
卡比奈烤餃(Kibinai)一個1.2歐元
■
這麼大一個卡比奈烤餃怎吃得下,於是有夫妻只分食 1 個,最後還剩 1 個沒吃。經由領隊同意,讓我拿出去送人。這種差事我最喜歡了,可趁機和當地人聊天。
於是 13:35 吃完飯,便捧著金黃色的烤餃,出門尋人送餃了!
結果立刻被一片色澤更金黄的奶油烤玉米吸引過去……哇靠!好香,好想吃。
於是整個人中蠱般往賣玉米的攤位飄移而去,望著油晃晃、香噴噴的玉米發楞。猛吞口水的同時,才發現那位烤玉米的少女竟然美若天仙!
這種絕品美女在台灣隨便開個臉書放相片,保證立刻成為數萬人追隨的網紅,而她竟在這裡“平凡"地賣玉米……天理何在!?
這忽然讓我想起:
千萬別去立陶宛,那裡白晰高挑之氣質美女多如繁星,會讓人鬼迷心竅自甘墮落,再也不想回台灣了!
哈哈哈!所以當下神燈精靈立刻現身對我說「主人,您現在有兩個選擇」:
1.留下來幫忙賣玉米,作牛作馬作奴隸皆可,再也不用回台灣了!
2.僅把手中烤餃送她,台灣還有親友要照料,大義凜然回台灣去!
最後的結局是……領隊任鋒么喝我們集合上車,
快兩點了,
要回維爾紐斯繼續走行程!
哎!那位賣玉米少女真的美如天仙,
長得幾乎和我在特拉凱城堡的博物館所拍攝的這幅畫作一樣……
我在特拉凱城堡的博物館所拍攝的畫作
PS:
從此若有人提起立陶宛,我聯想到的絕對不是「籃球」,而是「玉米」。
(2015年6月7日14:00後之遊記,請待續!)
延伸閱讀「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系列文章 ( 請點選閱讀 ):
俄羅斯旅遊13 Shin,OK嗎?推薦莫斯科ShinOk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