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駕旅行05 德州飲食記錄:國菜與禪
(建議用電腦版觀看,沒有廣告,較易閱讀)
先來解釋一個英文單字inner space:
Inner 是「內」
Space 是「空間」
兩個字合起來 Inner Space 有幾種意思:
1.內太空,也就是地球和外太空之間的區域。
2.指意識無法進入的心靈部分。
3.神秘的深海有如遙遠的太空,因此也被稱為「內太空」。
我們今天就是要去參觀一個名為「內太空」(Inner Space Cavern)的鐘乳石洞,不知為何要如此命名,但並非前面定義的 海洋 或 天空,難道指心靈深處的內心世界?那到底是誰的內心世界,是地球嗎?
若是,倒也好玩,就去探索地球的內心世界吧!(或許地球心事重重)
■ 2019 年 9 月 20 日(星期五)第5天
07:45 起床。
09:10 早餐。
昨天在德國人的奧樂齊超市(ALDI)大採購後,今早有很多水果可吃,草苺、葡萄、生菜沙拉都新鮮美味!
上圖:美國教授家裡天剛亮時的模樣。下圖:我的早餐。
餐後美國教授問我附近有個鐘乳石洞,想去晃晃否?
當下的直覺是:「看過無數鐘乳石洞,皆大同小異,沒啥興趣再去鑽地洞!」
但立刻提醒自己,千萬別拒絕,出外旅行凡事隨遇而安,多看、多走會有額外收獲。
其實,我2009年8月20日曾在東歐的斯洛維尼亞(Slovenia)參觀過歐洲第二大的波斯托伊纳鐘乳石洞(Postojna Cave),有幾個特色讓人印象深刻:
1. 每天可用小火車運載上萬遊客到深200公尺的鐘乳石洞裡,參觀長達 27 公里的石柱及石筍。
2. 地底列車時速 30 公里,車程 15 分鐘,洞裡恆溫攝氏 8 度。
3. 鐘乳石柱 100 年才會增長 1 公分,石洞據說有300萬年歷史,因此參天石柱成林,蔚為奇觀。
4. 洞內有 130 多種生物,最著名的洞螈(Proteus anguinus)是種四隻腳的蛇狀兩棲生物,眼睛完全退化,食量少,代謝緩慢,可活到 100 歲以上,乃地球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5. 地洞盡頭有個高 45 公尺的天然音樂廳,音效絕佳,每年聖誕節都會在此舉辦音樂會。
6. 有旅遊書說,波斯托伊纳鐘乳石洞是地球最美麗的地下世界。
光這些數字就很厲害了:
鐘乳石洞深200公尺,長達 27 公里,要搭地底列車 15 分鐘才能抵達。洞內有百餘歲的古生物及高 45 公尺的音樂石洞,每年都舉辦聖誕音樂會。
說到波斯托伊纳鐘乳石洞(Postojna Cave)的聖誕音樂會,真是個綺麗夢幻的地底世界!(請點選觀看影片,超精彩)
2009年8月20日我曾在東歐的斯洛維尼亞(Slovenia)參觀過歐洲第二大的波斯托伊纳鐘乳石洞(Postojna Cave),這些是當時拍攝的相片。
以上,乃是 十年前 去斯洛維尼亞參觀的歐洲第二大鐘乳石洞!
以下,則是 十年後 來到美國,準備要去逛的「內太空」(Inner Space Cavern)鐘乳石洞。
■
10:20 出門,往北 20 公里前去「內太空洞穴」。
10:45 抵達。
入口處只見樹很多,不高,很茂密,樹叢一朶又一朶。
天很藍,雲極白,棉花般糰糰飄浮,且定點不動。
木造房屋及圍牆,隔局簡單,像西部牛仔電影的場景。
上圖:「內太空洞穴」停車場旁的樹叢。下圖:我們隨著導覽人員步行入洞。
美國教授買完票,我們便隨著導覽人員步行入洞。
地底溫度低,全年恆溫攝氏22 度,地面現在 36 度。
洞內石柱及石筍,多而不奇,奇而不險,算精彩,也不算太精彩!
唯一“即奇且險”者乃「懸天雨滴」,凝結之雨滴,倒懸數千年。
「懸天雨滴」:凝結之雨滴,倒懸數千年。
此鐘乳石洞已在地球上存在 15,000 年,據說冰河時期有幾個大開口(破洞),不少史前動物掉入後無法脫逃而變成化石,例如:
1. 長毛象(Mammuthus,高 4 公尺,滅絕於埃及建造金字塔時期)
2. 巨型樹懶(Megatherium,比長頸鹿還高,體重超過4噸)
3. 劍齒虎(Smilodon fatalis,牙齒長可達 20 公分)
為求逼真,應該在洞裡陳列這些史前動物的標本才對!但每個物種皆巨大無比,連樹懶都比現在的長頸鹿還高,哪來那麼多空間?
於是,乾脆用畫的……
那些動物畫像可能是洞裡最精彩的部份了,樸拙得猶如史前人類之石洞壁畫,我超喜歡。
但壁畫裡有駱駝耶!
美國怎會有駱駝?趕快給它查Google:
擬駝(Camelops)是已滅絕的駱駝,高約 2.2 公尺,曾在北美洲西部出現,約於 11,000 年前消失。
我們不是在逛鐘乳石洞嗎?怎麼像在參觀史前動物園,居然還看到這種怪獸,尾巴鑲著一顆仙女棒的星星!
原來牠叫雕齒獸(glyptodoant),真的沒聽過,但造型奇特、勇冠他獸,獲頒「內太空洞穴」之金獸獎。
■
12:11 步出洞口,重見天日,彷彿從 11,000 年前回到“現在”!
迎接我們的是琳瑯滿目的販賣部,以這三類為大宗「零食」、「玩具」、「寶石」。這種鐘乳石洞很多家長帶小孩來玩,小孩買零食、玩具,大人買寶石,各取所需,完美無缺!
我們的香港教授喜歡收集各國奇石,立刻過去店裡研究,迅速買下兩石。
上圖:「內太空洞穴」的販賣部。下圖:販賣部展示著洞穴挖出的寶石。
我也是個超級喜歡石頭的人,“偶遇”有緣之石就會撿回家。
前半生走過世界 80 餘國結緣不少石頭,都放在高雄老家。移居台東 5 年,每天去海邊看日出,就只撿這 4 顆。倒也不是他們特別漂亮,而是在海灘上被我偶遇多次,命中註定要跟我,所以就帶回家了!
移居台東 5 年,就只撿這 4 顆石頭,最大那顆名叫「那隻貓只有一隻眼睛」。
最大那顆名叫「那隻貓只有一隻眼睛」,故事由來如下:
我家屋後有隻獨眼流浪貓,本是鄰居在餵養,後來他們搬家,請我代為養貓。
反正每天清晨倒些飼料在電線桿底下,獨眼貓咪就會去吃。
某日我在海邊拍攝到相片裡那顆有白圓圈的石頭,回家剛好也拍攝到那隻獨眼貓咪,連同其他相片就一併Line給花蓮的朋友賞貓,並加註「那隻貓只有一隻眼睛」。結果Line傳遞的相片順序出錯,友人看到“文字”搭配那顆“白圈之石”,便回覆:「你好有文學氣息,連石頭的命名都那麼優雅!」
我哭笑不得立刻澄清,「那隻貓只有一隻眼睛」是指貓咪啦,牠真的只有一隻眼睛,和石頭無關。
沒想到幾日後,那隻獨眼貓就病死了!(好傷心)
後來,我又在海灘看到那顆“白圈之石”,依然安穩鑲嵌於太平洋的潮汐裡,便決定將其拾回,並正式命名為「那隻貓只有一隻眼睛」。
■
12:35 離開「內太空」(Inner Space Cavern)鐘乳石洞。
外頭仍是天很藍,雲很白,棉花般糰糰飄浮,且定點不動。
大夥心情極好,美國教授堅持要請我們吃頓精緻的日本料理,於是驅車往西南 30 公里,前去索托日本料理餐廳(Soto Japanese Restaurant)。
怎麼這麼巧,我高雄老家旁有間生意超好的大型日本料理店,也叫「Soto」。於是我就很好奇,為何獨鐘此名?
查了不少網頁才知「Soto」有兩個最常用的字義:
1. Soto ayam是一種傳統印尼雞肉湯,街角小吃、露天餐館,甚至豪華酒店均有售,2018 年被政府認定為 5 大國菜之一。
美極雞湯塊還在官網上教大家如何煮 Soto ayam ,此乃參考網頁(請點選)。
印尼國菜Soto ayam,相片來自美極雞湯塊官網。
2. Soto Zen在日本是指曹洞宗,西元 13 世紀由中國傳入,乃佛教三大禪宗派別之一。主要是教導門徒透過禪修而開悟,目前擁有 14,000 餘座寺廟,是日本最大的佛教組織,主寺是永平寺及總持寺。
哇靠!原來「Soto」來頭這麼大,是印尼國菜及日本最大的禪宗教派!
光是想到「國菜與禪」就夠誘人了,難怪很多日本料理店以此為名。
13:08 抵達索托日本料理餐廳(Soto Japanese Restaurant),優雅入內,圍桌禪坐,國菜上桌,虔誠食之……
■
14:05 食畢,這「國菜與禪」果然美味,齒間留香三日不散!
餐廳旁有 T.J. Maxx 大型購物商場,僅 170 公尺之距,當然前往逛之。
雖剛以“壽司及生魚片”行過食禪,應該心如明鏡台才對,但仍難耐購買慾,採購不少草藥香皂及運動襪。誰叫它如此物美價廉,難怪明鏡已非台,不是風動或旗動,心動也!
這樣一組植物藥草香皂才台幣 150 元,不心動才怪!
■
15:07 離開 T.J. Maxx。
順路,美國教授要去大學聯邦信用合作社(UFCU)存錢,美金 500 元。
於是,往南行駛 1,100 公尺,我們跟著去參觀銀行!
(一人存款,三人閒晃,香港教授、媽媽、我三位閒人)
上圖:我在銀行的自拍照。下圖:美國教授正在存款。
■
15:32 離開銀行。
還有最後一件事待辦,美國教授要去五金大賣場買澆花的噴水頭。
於是往東北行駛 1.8 公里,5 分鐘後便來到勞氏家居裝修(Lowe's Home Improvement),一間大到不行的賣場,真是開了眼界,光是店內陳列的電冰箱就台台相連到天邊了!
美國教授去買噴水頭,我則在裡頭「劉姥姥逛大觀園」,相形之下台灣的特力屋(B&Q)只能算是迷你小店。
離開前,我們特地去參觀園藝販賣區,因為香港教授乃擅於蒔花弄草的園藝達人。
■
至此,今天吃喝玩樂及該辦的正事皆圓滿完成!因此得知史前時代的德州曾有駱駝成群繁衍,更誇張的是,當時的樹懶比現在的長頸鹿還高。也回味著午餐的「國菜與禪」,好吃的壽司與生魚片……好啦,得回去了!
16:35 啟程回家,往東北車程 17 公里。
17:02 到家。
上圖:美國教授家的花園。下圖:美國教授的家,剛回到家時我順手拍攝的。
■
晚餐前大家齊聚客廳,觀看劉若英的「Renext我敢世界巡迴演唱會」DVD。
為何突然想看劉若英?
也沒什麼特別原因,美國教授之前買了 DVD,沒時間看,現在剛好拆封大家一起看。
這個演唱會從 2015 年 9 月 19 日起,在全世界 31 個城市共演出 53 場。
劉若英是繼鄧麗君、李宗盛之後,第三位登上林肯音樂中心的華人歌手(2015.10.10 紐約場)。
■
19:16 晚餐。
這真的是“最後晚餐”,因為明天大家就要飛去舊金山!
美國教授的媽媽特地煮了六道中國菜,吃得賓主盡歡,接下來去國家公園就得天天吃美式餐點了。
餐後泡花茶配糕餅,把剩下的演唱會 DVD 看完。
今天:
探索地球內心世界之鐘乳石洞
北美洲的駱駝 vs 那隻貓只有一隻眼睛
國菜與禪
鄧麗君、李宗盛、劉若英……
晚安!
上圖:今天傍晚的陽光。下圖:我們的晚餐。
延伸閱讀「2019美國自駕旅行」系列遊記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