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園黃字團漳州公演08 歸 原文 2011/01/29 張貼於 Yahoo 部落格
■ 2010 年 11 月 18 日 ( 星期四 )
昨天從演出結束直到凌晨2點43分,歷經4小時18分舞台才拆卸完畢,回到房間剛好凌晨四點鐘,整整工作了19個小時。而清晨5點50分我們就要集合前去碼頭搭船了,剩下一個多小時,我先沖澡然後開始打包行李,最後還得備份昨天拍攝的2018張相片。因為出海關時有安檢,會把先把相片拷貝成三份,放在不同的行李裡比較安心。
忙完後都已5點鐘了,還剩50分鐘就要集合出發……
此時才知連50分鐘都很珍貴,於是決定睡35分鐘,留下15分鐘準備著衣出門。
但萬一睡過頭了怎麼辦?
於是利用手機及手錶設定了六道鬧鈴,每分鐘狂叫一次,務必把自己叫醒。
終於躺到床上,不到3秒就瞬間入睡,我猜應該鼾聲如雷。
■
接下來的場景就直接跳到遊覽車上了,因為其間的過程都像在“夢遊仙境”,意識矇矓地就已上車了。
發完早餐的餐盒後,就立刻戴上眼罩及耳機呼呼大睡也。
被叫醒時已經一個小時後,來到廈門碼頭,大伙準備出境回金門去了。
此時有段短暫的清醒時刻,因為行政康素慧開始把台胞證及船票等證件發給我們,而且她貼心地拿了一袋水果給我,所以我很“清醒”地吃著葡萄。
康素慧雖然謙說是團員們帶去吃剩的水果,但那麼高級的葡萄我還第一次見過。
於是在海關的洗手間奮力洗葡萄,洗得極為乾淨後就在候船室努力吃葡萄,也是第一次吃到那麼甜的葡萄。雖然也和其他團員分享,還是吃漲一肚子的葡萄!
這是船到金門時,從船舷玻璃窗拍攝出去的海水,今天就只拍攝這張相片。
這是船到金門時,從船舷玻璃窗拍攝出去的海水,今天就只拍攝這張相片。
■
八點半鐘的船班,過海關後大家忙著採購免稅菸酒,我也被借去幫搭台技術師帶了兩條菸。幸好家裡沒人抽菸喝酒,所以出國時不用採買菸酒。
上船後本想在離開廈門前多看幾眼港灣外的「鼓浪嶼」,這個著名的文化之島不但有座鋼琴博物館,也是弘一法師當年閉關靜修之處,所以航經鼓浪嶼時想緬懷一下大師的行跡。結果上船才坐穩就立刻沉睡,直到渡輪停靠金門碼頭才又醒來。
然後就睡意甚濃地等著搭飛機,畢竟距上次熬夜已經二十餘年了,這把年紀實在不堪如此操勞,所以拼命補眠。
在候機室,唯一的記憶就是子陽團長問我要不要吃金門特產牛肉乾?
我以前在金門服役,所以知道金門的牛肉很有名,但極睏時實在沒什麼食慾。
一上飛機,彷彿記得左邊坐的是黃字團的花旦巫委妮,右邊是另一位黃字團的攝影師,然後就載上眼罩沉沉入睡了,直到飛機降落才醒來。
真是完美的「陸海空大補眠」:
06:00~07:00 搭 巴士 從漳州到廈門,睡到不省人事。
08:30~09:30 搭 渡輪 從廈門到金門,還是睡到不省人事。
11:00~12:00 搭 飛機 從金門到高雄,堅持再睡到不省人事。
中午十二點鐘友人到小港機場接我,但已無體力用餐,約好下午五點半再請他吃晚餐,回到家立刻甜美地繼續補眠。
昨天拍攝時真是神勇無比,怎麼累都無所謂,像無敵鐵金剛一樣整天只睡30分鐘。結果今天都補回來了,不但有「陸海空大補眠」,還在家裡酣睡許久,此乃孔子於《論語》述而篇所謂的“夢周公”也!
只是我的“周公”不同於孔子,是【周公法鬥桃花女】裡的“周公”……
■
至此,遠隨明華園黃字團至漳州拍攝【周公法鬥桃花女】的故事應該結束了吧?
還沒啦!後續還有意料之外的發展……
勝國導演看過當天所錄的演出影片之後,決定要發行DVD以茲紀念。
後來居然由我編寫了一本多達32頁的 『明華園黃字團漳州公演記實』,這是當時設計的封面。
■
當時會接手編寫DVD附冊的過程也頗有趣……
出發去漳州之前,我和黃字團的成員完全不熟,混了七天之後才慢慢進入狀況,終於知道誰是誰了。但從漳州回台灣後大家就各忙各的,11月底子陽團長和行政康素慧就邀我前往潮州敘舊,也聊到DVD發行的事。原本打算剪接一些演出的幕後花絮跟著出版,但隨團錄影師所拍攝的影片不夠多,所以只打算單獨發行正式公演的部份。
聊了一些構想後,我就告訴康素慧,不然……我弄份圖文檔讓你們參考,若合適的話就拿去出版。
但說實在的,當時我們都還不知要如何進行!
■
回家後,我就開始構思可行方案。
原本是想把所拍攝的相片製作成動畫檔讓他們參考,後來覺得“動畫檔”要copy很容易,甚至上傳至網路後就沒什麼價值了,所以要印製“精美附冊”比較值得收藏。
於是就動手編排及撰寫了……
比較特殊的是,這次我是邊「設計版面」邊「撰寫文字」,所以32頁的圖文架構皆是量身訂作。記得以前李宗盛曾說過,像李泰祥那樣的作曲家才是真正的大師,因為他在譜曲的同時也把編曲的部份完成了。而這次,我也試著讓「排版」和「撰文」同時進行,所以文字和相片幾乎搭配得天衣無縫。
當時編寫時根本不知黃字團會不會採用,但因我只是義務幫忙,不用考慮他們的想法或市場性,所以大膽顛覆歌仔戲文案的傳統寫法,加入更多實驗性及文學味。
例如:
此次隨黃字團前往漳州的諸多工作人員,先後分成六批陸續從台北及高雄出發,有的搭飛機,有的坐船,不管幕前幕後,各具任務地匯聚到漳州……
於是我就用「猶如盤古開天後之首批候鳥遷徙」來形容分批渡海的磅礡氣勢。
夜幕低垂,舞台總監廖士賢將一只紅幕掛上戲棚時,我就聯想到張愛玲小說《怨女》裡的氣氛,並寫著:「生生離離,多少紅塵舊事,都隨胭脂褪盡……」
除了文字的聯想外,連版面設計都有自己的方式,例如:綵排時覺得演員們套招的動作美若中國文字,於是這樣的版本就被設計出來了:
■
還是要再強調一次,編寫這份冊子時根本不知黃字團會不會採用,所以只是兀自玩耍著文字及版面。
大概寫到2/3時,才e-mail一份草稿給康素慧參考。
那時她才和勝國導演提及此事,並探問導演若要為此次的漳州公演寫份記錄文字要如何開頭較適合?
勝國導演立刻回答:「當然從“渡海”寫起!」
聽完後康素慧驚訝不已,勝國導演的想法居然和我一模一樣,於是把我的半成品從電腦開啓讓導演看……
我的首頁就是氣勢磅礡的「渡海」!
據康素慧表示,當時導演對整份文案很滿意,於是決定在【周公法鬥桃花女】的DVD裡附加一本『明華園黃字團漳州公演記實』,而那時我都還沒寫完呢!
■
得知這份文稿確定要出版時,我就比較認真了,驅車前往潮州親自和勝國導溝通。
首先,我表明整份文稿的設計完全不考慮市場性,若真要出版,不知戲迷能否接受?
一般傳統戲劇的文案設計都是「色調濃烈」、「圖像繽紛」,但我卻反其道而行,於是耐心向導演解釋:
此次黃字團浩浩蕩蕩前往漳州演出,對我而言就像一部龐大的「史詩」,所以我就採用“詩”的概念來編寫。而詩集有別於其他書藉之處便是大量“留白”,於是我的版面也大量留白。
這種顛覆傳統的想法,勝國導演居然頗讚同,讓我有點訝異。
版面設計時,採用“詩集”編排的風格,所以大量留白。
第二點,我繼續解釋著,有別於戲劇文案“第三人稱”的慣有寫法,此次乃以“第一人稱”來下筆,而且是以攝影師而非歌仔戲行家的角度來敘事,所以沒有太多“歌功頌德”,只是淡淡地述說故事。
沒想到,勝國導演居然表示這樣才好!
最後,文案裡會有生活化的搞笑版面,而且頗無厘頭……
這點勝國導演也欣然同意,耶!太好了……要適時「搞笑」人生才快樂嘛!
但有一點,勝國導演和子陽團長倒不是很讚成,因為我不希望在DVD及文案資料裡掛名……
雖然如此,我還是堅持「不掛名」,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我的行事風格一向如此,喜歡低調,喜歡躲在角落旁觀世事。何況一但無名無份,夢蝶辯魚任我自由,人生至此何憂何慮!
■
完稿後從12月初到1月24日,共寫了52封 e-mail和康素慧及出版社討論版面及印刷問題,並一再而再校稿,終於在前幾天定稿送印。
至此,這次隨明華園黃字團遠赴漳州拍攝【周公法鬥桃花女】的故事應該結束了吧?
哈,哈,也還沒!
2011年1月31日壓製完成的DVD將送達明華園本部,當晚我將開車前往潮州,親自迎接這份辛苦了兩個多月的成品……嗯!真是萬分期待。
延 伸 閱 讀 「明華園黃字團漳州公演」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