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旅遊06 烈火青春
話說菲亞納蘭楚阿的老城區(Tanana Ambony)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
但昨天傍晚抵達時暮色已暗,有團員擔心遭“搶劫”,催促儘快結束行程。
因此這處文化遺產,我們總共只參觀了 12 分鐘!
之後行駛不久便來到夜宿的旅社(Zomatel Hotel),我沿途記下所經道路……哈哈哈!知道我打什麼主意了吧?
我想自己再去逛老城!
此時陽光只照射到十字架,所以後面的背景會是黑的,相片在老城區拍攝的。
但如同其他非洲國家,馬達加斯加也有反抗軍,尤其南部地方。他們擁有槍枝,經常夜襲村莊,掠奪財物。
所以昨夜趁導遊 Willy 離去前(他得去住便宜的民宿),和他確認此地治安是否良好。他表示菲亞納蘭楚阿學風頂盛,乃馬達加斯加教育水平最高之地,安全無虞。(那我們團員幹嘛那麼擔心被搶?)
反正,昨晚便決定今天清晨要自己再回老城參觀。
旅社的早餐就不吃,攝影背包裡的「掬水軒高纖蘇打」夠我啃得很開心了!
■ 2014 年 6 月 5 日( 星期四 )
今天 06:00 便起床,躡手躡腳出門,以免吵醒室友。
切記!出門前一定要向旅社櫃台拿張名片,迷路時即使遇到不會說英文的人,皆可問路。遞上名片,對方就會指個方向給你了。
於是快樂地往老城區閒步而去。
沒辦法!我天生不喜被束縛,經常把跟團玩成自由行。
就是想去觀看當地居民,去聞嗅當地的氣味,去採擷當地的色彩。
這座迤邐於山脊的城鎮美極了,只要往兩側眺望,就可看見順著山巒緩降的村落。沁涼的晨霧有如薄紗,沉浮著櫛比鱗次的屋影及樹蔭,充滿畫境飄渺之美。
清晨的老城區美如詩境,這是從老城區往下眺望整個菲亞納蘭楚阿的畫面。
早起的人們總是精彩萬分,先是勤奮的勞工及小販,忙碌運送物品;接著是活潑的孩童,湧動在上學途中;也有露宿街頭的遊民,睡眼惺忪坐看城市的甦醒。我則是早起的旅人,趁著此時陽光溫暖舒坦,出來散步……
逛至古城的學校前,木雕大門精美無比。
學校的木雕大門精美無比
找處陰涼處便坐著啃餅乾了,這是我的早餐。
後來路過兩位小朋友,讓他們分享我的「掬水軒高纖蘇打」,三人比手劃腳聊著。也拍了許多相片,可惜無法寄給他們。
和我一起吃餅乾的兩位小朋友
玩得渾然忘卻時間之存在,將近八點才速回旅社,在某個三叉路還拿旅社的名片問路,才順利歸來。
08:30 就要出發,我滿身汗水,立刻沖澡並打包行李,準時下去和大夥會合。
團員們雖驚訝我“竟敢”隻身外出(他們覺得非洲很危險),還是貼心幫我打包早餐,於是我有了兩個麵包及「兩顆雞蛋」。
接下來的相片都在菲亞納蘭楚阿(Fianarantsoa)老城區(Tanana Ambony)拍攝的。
■
08:30 準時出發,要往南行駛295公里(約從台北到麻豆),前去此趟旅程最重要的景點:伊薩魯國家公園 (Isalo National Park)。
沿途會參觀當地有名的葡萄酒莊及安塔摩洛紙(Antaimoro Paper)展示中心。
這是今天的行程,共要行駛295公里(約從台北到麻豆)。
■
沿著 7 號公路南駛,出城不久就在枯乾的灌木叢間發現幾間紅磚屋,陳列著草繩般的手工藝品。
Willy 隨口問說:「想不想看?」
「好啊!」車內異口同聲回答。
原來這是一處「奜拉提那拉協會」(Association Fanantenana)所扶持的產銷中心,他們透過展覽、銷售、會議等活動協助許多貧窮村莊發展當地文化、農業及經濟。
此地盛產劍麻(sisal),其纖維耐力極強,在水中更能增加10% 的韌度。甚至浸泡於海兩個月,尚能維持八成的纖維強度,因此廣泛應用於漁業、航海、油田之繩索及帆布製作。
「奜拉提那拉協會」還教導貧窮居民以劍麻編織帽、籃、繩等手工藝品,並建造此簡易產銷中心,協助他們將產品賣給觀光客。直接販售給觀光客的「利潤」當然比批發給大盤商來得高,但我買了三個草籃才馬幣 3000 元(約台幣 30 元),事實上他們的獲利也有限。倒是攤位那些衣衫襤褸的孩童看了頗令人心酸,幸好團員發揮愛心,把車裡的餅乾零食全搬出來宴請八個攤位的十位小朋友,瞬間心情都跟艷陽一樣暖烘烘的。
大夥已上車坐妥準備出發,有位團員還翻出兩盒餅乾,請 Willy 趕快下車分發。家長見狀立刻把小朋友抱出來,在地上排成一列吃餅乾,真是「可愛」極了!
不過劍麻也有個極「可愛」的野外求生用法,必要時可用牙齒咬斷劍麻葉尖部份,保留其後連接的纖維長絲,便可充當針線縫補衣服了。若你手癢想測試的話,不妨拿鳳梨葉尖來模擬,反正兩種植物外型相若只是尺寸不同。哈哈哈,失敗了不要怪我!
家長把小朋友抱出來在地上排成一列吃餅乾,左邊穿藍衣發餅乾的是Willy。
■
09:35 離開劍麻產銷中心,繼續沿著 7 號公路南駛。
10:06 來到距離菲亞納蘭楚阿 55 公里的安巴拉沃(Ambalavao,又譯作「安布拉瓦」),然後轉入紅土產業道路,在莽原及灌木間顛簸行進。超越過零星幾位步行及騎腳踏車的居民後,來到一處葡萄園環繞的索維達酒莊(Soavita Winery),要參觀葡萄酒釀造過程。
但正如我料,除非是“先進”國家,不然參觀釀酒廠都會是「災難」!當地人習以為常的設備,會被觀光客嫌成「太髒」,連帶也不敢採購任何酒品。聰明的話,他們只需在城市裡弄個豪華店面,聘請妙齡少女來賣酒即會財源滾滾而來,切莫讓顧客看到釀酒廠的設施。
這次也不例外,Willy 要向大家解釋釀酒過程時,根本沒人要進廠聽講,都嫌「太髒」啦!Willy 索性蹲在酒槽旁,填寫他的工作日誌(就是帶隊記錄)。看了頗難過,我就過去安慰他, Willy 連忙回答:「沒事的,這些記錄每天都要寫,反正現在剛好有空。」
當然也沒團員敢買這裡的葡萄酒,但這個廠牌在馬達加斯加很有名,所以 Willy 和司機就合買了三瓶。哎!這個……我還算瞭解,有經驗(且心地善良)的導遊都知道要如何化解這種團員不捧場的尷尬場面,這是我在蒙古旅遊時寫的一段文字:
有次前去參觀豢養馴鹿的查坦人(Tsaatan)錐型帳篷,但團員剛好都沒買任何手工藝品,離開時當地導遊甘巴便偷偷塞錢給主人。
我們的領隊國瀚就私下請教甘巴,這是習俗嗎?
甘巴表示此乃「Spent money to save face」,當導遊的要懂得如何「花錢化解尷尬,以顧顏面」,這樣下次再來參觀,人家仍會熱切接待你的團員。
所以 Willy 自己花錢買酒,下次他再帶團過來時,葡萄酒莊仍會熱切接待他及他的團員。
索維達酒莊(Soavita Winery)的展示櫃台
這是酒廠入口,但團員都想不進來。
反正沒人要聽講解,Willy 索性蹲在酒槽旁,填寫他的工作日誌。
不過看到 Willy 自掏腰包消費,還是覺得有點“淡淡的憂傷"。當時團員們都在戶外聊天,我覺得不好意思,因此全程陪著 Willy。他買酒時,我也花了 5000 馬幣買了一個葡萄園的手工皂,交給Willy 請他回家送給老婆。有經驗的團員也要懂得如何「花錢化解尷尬」,好讓旅程保持氣氛融洽。
我也才花50元台幣,但 Willy 卻得到極大的激勵,何樂不為?
我買這塊手工皂送給Willy他老婆,很後悔沒多買幾塊帶回來,在台灣很貴呢。
■
離開「酒莊」後,接下來要前往安巴拉沃另一個有趣的景點「紙廠」。
10:32 抵達九重葛度假中心(L'hôtel Aux Bougainvillées),這裡有旅社、餐廳及手工製紙展銷中心。
當地這種紙叫作安塔摩洛紙(Antaimoro Paper),以 Avoha 堅韌的樹皮作為原料,製程如下:
1.將 Avoha 放入水中久沸之,去除雜質,保留纖維。
2.將纖維以木槌敲打,待其軟化再揉成球狀。
3.接著將纖維球放入水中打散,再放進平板過濾器(cotton strainer)。
4.水濾盡後便將花瓣及草葉貼飾於上。
5.最後薄刷一層樹皮液體,以防花瓣及草葉脫落。
6.風乾後即成美麗的安塔摩洛紙(Antaimoro Paper)了。
我們要步入展覽場時,適巧一群大學生也過來進行戶外教學,結果……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或許當地居民(或學生)得禮讓觀光客,反正那整群「小鮮花及小鮮肉們」便主動停在步道前,讓我們像明星走紅毯般優先入場……畫面有點荒謬,但它就真實地發生了,害我走得很不自在!
那整群大學生們便主動停在步道前,讓我們像明星走紅毯般優先入場……
進到工作坊後,立刻被現場美麗的氣氛所吸引,忘我地蹲在角落觀看膚色健美的婦女們熟稔地進行紙品加工。
天啊!好喜歡那些樹皮紙的味道及色澤,其實所有的紙製品我都喜歡,更喜歡紙本書藉,但不喜電子書及手機銀幕。反正我是古代人,所以來到製紙廠開心極了。
身軀壯碩的我蹲在角落「看」得渾然忘我,連屋裡的婦人都覺得我很“古錐",屢屢回頭偷瞄,然後輕聲竊笑。其中一個笑,大家就跟著笑,我也會無辜地笑出兩顆酒窩,跟著享受她們的愉快心情。後來大學生也進來參觀了,發現有位中年大叔(我啦)蹲在角落,頻頻向我說「哈囉」!和當地人互動,真是旅遊時最快樂的事。
當我發現已脫隊太久時,趕快衝出去找人,才發現 Willy 正在演表「如何以木槌敲打,讓樹皮纖維軟化」。實在太可愛了,幫他拍張相片吧!
Willy 正在演表「如何以木槌敲打,讓樹皮纖維軟化」。
之後,我們直接在附屬餐廳吃飯。
我仍習慣點魚排套餐,期待有盤法式鮮魚料理,結果……
來了一盤很前衛的藝術創作,意象鮮明,創意十足,連醬汁及盤飾都沒。
但這並非重點,較糟的是我真的不喜歡吃油炸吳郭魚。
雖可勉強食之,但仍望魚興歎,難以下手。
正當此時,同團有位茹素的女團員,覺得她的蔬食意大義麵份量太多了,要分一半給我。
於是,趁機將我的吳郭魚“變成"珊瑚礁裡的小丑魚。
嗯!看起來美味多了。
對了,早餐時團員幫我打包的「兩顆雞蛋」,就私下拿去請 Willy 及司機。在台灣平常都吃素的我,有尾小丑魚(吳郭魚)及珊瑚礁(義大利麵)就已足夠了。
■
12:40 出發,要行駛240公里,前去伊薩魯國家公園 (Isalo National Park)。
約百餘公里後,來到馬哈沙(Mahasoa)附近,旅行社給我們的導覽手冊清楚寫著:「中途將停留擁有傳統的石葬文化以及馬達加斯加眾多古老傳說故事發生地-馬哈沙村落。」但我們並沒“發現"任何與石葬有關的景物,倒是停車拍攝一座 Willy 所謂的「教宗帽子山」……
但這座岩山真的像教宗戴的帽子嗎?
這就是「教宗帽子山」,很像教宗戴的帽子嗎?我倒覺得比較像道士戴的帽子!
別管教宗,也別管石葬了,但馬達加斯加卻有種奇特的「翻屍換衣」(famadihana)習俗及《翻屍節》的慶祝活動,特色及過程如下:
1.《翻屍節》就是將祖先的遺體挖出,重新裹以絲布再下葬。
2.除了緬懷祖先,也是家族團聚的重要節日。
3.翻屍節起源於東南亞,兩千年前由移民者傳至馬達加斯加。
4.翻屍節通常每7年舉行一次。
5.首先族人手持蠟燭步入墓室,將祖先遺體小心翼翼搬出。
6.屍布皆有標籤,註明死者身份。
7.之後解開屍布,以水清洗骸骨,並換上新屍布。
8.屍布通常以昂貴紅絲製成,較窮因的家庭會以棉布代替。
9.裹換屍布時,親人會向死者娓娓訴說家族大小瑣事。
10.有些婦女會收藏舊屍布,甚至吞嚥或放置床下,以求早生貴子。
11.之後,伴隨銅管樂隊的演奏抬著遺體歌舞歡唱。
12.他們認為在世者應該以「快樂」悼念逝去的祖先。
13.儀式經常邀請鄰近村莊的居民共襄盛舉。
14.現場供應豐盛佳餚美酒,還有傳統劇團及音樂表演。
15.既然是節慶當然也有攤販,兜售香煙或冰淇淋。
16.遺體抬回墓穴前會噴灑香水,並葬之與鮮花、美酒及金錢。
17.馬達加斯加人對祖墳的保養甚至超過他們的住宅。
18.翻屍節的花費幾乎耗盡全村財產,大家會拼命賺錢,提早幾年做準備。
19.有人呼籲停辦翻屍節,因為造成村民極大的經濟負擔。
20.學者指出翻屍節既不病態也不恐怖,乃人們表達愛的一種獨特方式。
所以讀完這段文字,千萬不要覺得很恐怖,墨西哥人也類似的《亡靈節》 (the Day of the Dead)。推薦你去看提名2015金球獎最佳動畫電影的「曼羅奇遇記」(Book of Life),故事以《亡靈節》為主軸,但美術設計極為瑰麗華美,學美工、玩攝影的人必要!
這些都是沿途行駛中,從車窗往外拍攝的相片,有時對焦會不太準。
■
拍攝完「教宗帽子山」後,14:25 繼續南下,尚有百餘公里才能抵達國家公園。
沿途顛簸了將近兩個小時後,居然在草原上驚見熊熊烈火,其實這已是 5 天來看到的第 3 場大火了!
這些這並非野火,而是一種叫「tavy」的火耕方式。將森林或莽原以火燒盡,利用植物灰燼當肥料以進行耕作,但被燒掉的森林則一去不復返……兩千多年前人類開始定居馬達加斯加後,這座島嶼已失去 90% 的原始森林。不但生態大受影響,缺乏森林的庇護,水源便不足,惡性循環造成農作物產量更低,國家深陷貧窮的泥沼難以翻身。
有句馬達加斯加的諺語是這麼講的:
沒有森林就沒有充沛的水源,沒有水,哪來白米。
Without the foresr, there will be no more water.
Without water, there will be no more rice.
哎!沿途這些 烈火 正在燃燒著馬達加斯加的 青春,而青春一去不復返!
第一天抵達馬逹加斯加時,從飛機上就看到一片燒焦的土地(相片中間偏上處)。
拍攝時間:2014年6月1日14:57
這是剛才在草原上看見的熊熊烈火,拍攝時間:2014年6月5日16:07。
這是中午在途中看到的森林大火,拍攝時間:2014年6月5日12:47。
這是昨天下午在途中看到的森林大火,拍攝時間:2014年6月4日14:39。
■
目睹馬達加斯加這種「烈火青春」的火耕方式,有位團員便不斷“規勸"Willy,趕快停止這種短視近利的愚蠢作法。彷彿只要說服 Willy ,這個國家便能得救!但他只是個導遊,哪能改變居民千百年來的生活習慣?
於是大家便慫恿 Willy 去選總統,接下來幾天經常尊稱其為「總統」。
親愛的「Willy總統」或許無法改變國內的火耕惡習,但他有權決定此時應該停車讓我們到草原上尿尿,為馬達加斯加貧瘠的土壤貢獻一些肥料。
於是16:05 停車,各自在荒蕪草原上尋找地盤施肥。而遠處的 烈火 還猛烈燃燒著島國的 青春,且煙霧遮天……
■
16:55 來到伊薩魯國家公園(Isalo National Park)。
先讓我們拍攝著名的地標「伊薩魯女王岩」(Queen of Isalo)。
著名的薩魯國家公園地標「伊薩魯女王岩」(Queen of Isalo)
停留 20 分鐘後,便往奇岩怪石的野徑行駛而去,要尋找位於荒原裡的「洛伊花園」五星級旅店(Hôtel Le Jardin du Roy)。
荒原裡的「洛伊花園」氣派又豪華,團員們都滿意微笑。
可惜 Willy 及司機都無法和我們同住,但這漫漫荒原又能夜宿何處?會不會兩人都窩在車上過夜?反正Willy 幫我們點完餐,就得離去。
但你能想像他如何幫我們點餐嗎?
就拿著菜單到每個房間去問,逐一向團員解釋每道菜及甜點,記錄下每個人所點的餐飲來再和廚房溝通。他的服務已接近無微不至,但最後一天給小費時,居然還有團員想少付……
■
趁著日落未盡,天邊尚有紫藍色餘暉,我趕快到屋外去攀岩。佇立巨岩頂端,眺望眼前這片月球表面似的莽原,深刻體會自己的渺小卑微,且內心充滿對老天的感謝。
我在輕風裡靜坐於巨岩之上,等到暮色已盡,再慢慢攀回房間去。
19:00 用餐。
餐廳非常的法式,菜色也一樣,當然菜單也是法文,所以 Willy 才要先幫我們點餐。不止如此,旅店的網頁也只有法文,不懂法文的人還難以訂房呢。但這種旅店往往最有特色,因為商業氣息不會那麼濃!
我接受 Willy 的建議,主菜點「魷魚」,當然很好吃,尤其在荒原裡品嚐深海魷魚,味覺及心情反差極大,也別有樂趣。
我們在法式餐廳裡,悠哉吃了一小時。
此時荒原裡寂靜無聲,餐後飽足地穿越草地及步徑回到各自的獨棟石屋去。
我在「洛伊花園」五星級旅店(Hôtel Le Jardin du Roy)的房間(41房)
■
晚安囉!寧靜美好的大地。
今
天
晨 劍 葡 安 翻 烈 伊 法 荒 感
霧 麻 萄 塔 屍 火 薩 式 原 恩
迷 。 。 摩 節 青 魯 魷 裡 。
漫 展 酒 洛 油 の 春 國 魚 的
銷 莊 紙 炸 歡 家 寂
中 吳 慶 公 靜
心 郭 園 無
魚。 聲
延伸閱讀「 馬達加斯加旅遊 」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馬達加斯加旅遊03 快熱添糖(蝴蝶谷、安達西貝-曼塔迪亞國家公園、狐猴島)
馬達加斯加旅遊04 雷恩大兵(安達西貝-曼塔迪亞國家公園、安齊拉貝、安布西特拉)
馬達加斯加旅遊06 烈火青春(菲亞納蘭楚阿、安巴拉沃、伊薩魯國家公園)
馬達加斯加旅遊08 相依到老(伊薩魯國家公園、依拉卡卡、圖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