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旅遊05 當史前鹿石遇到比基尼女郎(木倫、庫蘇古勒湖)
今天要再勇闖機場,若班機再不飛,我們的行程就會「天下大亂、無法彌補」!
幸好……
■ 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第五天
原先講好07:30起床,08:00用餐,09:00出發。結果旅社七點鐘就morning call,提早把大家吵醒。睡眼惺忪地半睜開眼,只見國瀚打著哈欠說:「真是的!蒙古人的時間從來沒準時過。」我眼皮還很重,翻身準備調頭再睡,還有半小時才起床咧。結果不到三分鐘,第二通“叫床"電話又悄然響起,國瀚氣炸了。閉眼待眠的我,只好搞笑說:「他們的第二通,是打來說要取消第一通電話的啦!」然後已睡意全無,乾脆起床梳洗,07:40便和國瀚下樓用餐去也。
看來大家已習慣這種「蒙古大夫的時間」,也沒人抱怨,愉快享用酒店的豐盛餐飲。國瀚聊著他八月份的行程,幾乎滿檔了,有一個蒙古國18天的團要帶,還要幫雜誌社寫篇介紹麗江旅遊的文章。我則開心吃了兩大盤水果及一份炒飯,真是美好的早晨。
09:00準時出發,沿途團員都在談NBA的賽事,我是個喜歡運動(每天運動兩小時)但不喜歡“看”運動的人,對大家的話題覺得索然無味,很快就倚著座位靠墊昏昏而睡了。沒辦法!昨夜和國瀚聊得很晚,今天又提早被morning call吵醒,所以找到機會就補眠。嗯!睡覺真是全天下最快樂的事。
■
今天陽光普照,班機不可能不飛,大家都很興奮。
迅速辦完登機手續,10:30整群人便安檢過海關了,11:20準時起飛往北前去庫蘇古勒省的木倫(Murun)。
機上我坐在一位任教於大學的團員旁,飛程中她不斷和我聊著電影及藝術,並建議下列的片子給我:
東京物語(とうきょうものがたり)
電影的故事(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長達16小時的記錄片)
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愛上羅馬(To Rome With Love)
驚悚末日(Melancholia,以華格納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序曲作為配樂)
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看見神聖:旅途中的光影( 來自不丹的帕武出版的攝影書)
我用心將電影及書籍逐一抄下,十部電影我只看過三部,那本攝影書倒沒特別喜歡,但很感謝教授的推薦。
當然她也問了我的「攝影觀」,我仍是那句:「攝影是人事物在時間及空時裡相遇的哲學」,除了技術外,更重要的是當下的機緣及心境。當然攝影師的「攝影觀」通常和「人生觀」密不可分,對於生活我就是覺得要「自在、開心」,所以作品總是洋溢著「自在、開心」的氛圍,經常散發浪漫不真實的美感。但因手法不夠犀利,相片不發人省思,所以成不了大器。沒辦法,這就是我啊!哈哈哈!
■
12:50飛抵木倫(Murun),還盤旋在上空俯瞰,就發現這個城鎮非常奇特。家家戶戶皆方正隔局圍籬相連,街道則垂直交錯一絲不苟,因屋頂色澤皆異,形成一幕彩色棋盤的「大地奇蹟」。
但更特殊的是,都有平房可住了,很多家庭仍在院子裡架起一大朵蒙古包……很有趣吧!
這就是木倫(Murun),整個城鎮就像一座彩色棋盤。
■
出機場後,就先用餐去,時間13:35。
那家餐廳對我來說,因為有隻黑狗,所以我開心逗著狗狗玩;那家餐廳對其他團員來說,則因可無線上網(free Wi-Fi),所以皆中蠱般變成低頭族,每個都在滑手機。我是覺得一隻活生生的狗還是比手機有趣啦!
主食是雞肉套餐,但有人不吃生菜沙拉,所以國瀚多遞一盤過來給我。哇靠!真是開心,我超喜歡吃蔬菜。
■
下午的重頭戲是參觀史前鹿石遺蹟。
記得前天在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Mongolia),國瀚就介紹蒙古有許多分佈於草原上的鹿石,所以「別人的博物館都在室內,蒙古的博物館卻在野外」,現在我們就要前往參觀一處「野外鹿石博物館」了。
至於何謂鹿石(Deer Stones)?有何重要性?待我簡單說明,便知蹊蹺!
鹿石乃西元前13世紀至前6世紀的一種古文明遺蹟,因碑石雕刻奇特鹿紋圖案而得名。其分佈範圍極廣,主要出現於蒙古高原、俄羅斯圖瓦、西伯利亞南部、新疆阿勒泰,甚至吉爾吉斯、哈薩克斯坦、黑海,直到德國、保加利亞等地皆有蹤跡,可說遍及整個歐亞草原。
鹿石通常是長方形碑石,頂端刻有象徵太陽的圓形圖騰,再繪以直線或點線紋區隔,其下則是「鳥喙狀鹿群」仰首向上作飛翔狀。根據學者解析,此乃古人向太陽獻祭的表徵,因為在遊牧民族心目中惟有疾奔如風的鹿及馬,方能追隨宇宙之神太陽。因此鹿石可能是聳立於「天」與「地」之間作為「人」與「神」溝通的媒介,將它立於墓地除了能榮耀祖先,還能發揮巫術作用。
至於為何碑石上的鹿皆昂揚著「鳥」頭?
1.據說和中國神話中的風神飛廉有關,根據《三輔黃圖》記載:「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紋如豹。」可見飛廉風神乃“鳥頭鹿身”,與鹿石形象符合。
2.在鹿石分佈區的民族中,「風」這個字的發音大都與「飛廉」相近。
於是學者推測,鹿石之鹿會有鳥首,應和風神有關。
目前已發現的鹿石遺蹟有600處,以蒙古國最為集中,所以來蒙古當然要參觀這種草原上的戶外博物館。話雖這麼說,但團員大都覺得頂著艷陽去看這些「枯燥石頭」很無聊,所以缺乏「喜形於色」的期待。不過將近三點來到木倫近郊的史前鹿石遺蹟時,大家立刻「喜形於色」並興致勃勃,因為考古大隊正前來挖掘……重點是,團隊裡有許多年輕貌美之女性人類學者,因艷陽灼人只好身穿泳裝挖掘文物……
瞬間,團裡的氣氛由沉悶轉為雀躍,大家都對「鹿石」(旁邊的比基尼女郎)展現極高興趣。
「那曲線真美!」讚嘆聲此起彼落,但不知是指鹿石紋路,還是女郎之曼妙身材。國瀚只好故作鎮定,提醒大家切莫分心,千萬要把注意力集中於這些“珍貴"史前文物上!
就用這張相片來解釋「鹿石」好了!
先看左邊那只,頂端刻有象徵太陽的圓形圖騰;再看右邊那只,有鳥喙狀鹿群仰首向上作飛翔狀。
這樣應該知道何謂「鹿石」了吧,其他部份就不要亂看了。
我喜歡鹿石的歷史價值,也好奇現場的挖掘,所以沒跟著大夥走,兀自繞著考古大隊觀察。幸好旅行社事先發給每人一只無線耳麥,只要戴著就能“隔空"聆聽國瀚講解,雖沒跟著團員走,我還是非常專心聽講!正構圖拍攝鹿石前的比基尼女郎時,耳機裡傳來國瀚的聲音:「Shin有聽到我的聲音嗎?聽到請舉手。」我便舉起左手,遙遙揮向數十公尺外的團員那邊。本以為自己偷拍比基尼女郎被捉包(真不好意思),後來才知實情是……國瀚努力解說「鹿石」時很多人心不在焉,他便舉例說我每次皆專心聆聽,並當場“隔空"call我,我也立刻舉手“隔空"回覆,成功展示「認真聽講」的好學生模範。只是身在遠處的我,不知前因後果,以為偷拍比基尼女郎被捉包……真是美麗的錯誤!
鹿石遺蹟就在這麼美麗的草原上
我覺得這位「人類學家」好有個性,比其他比基尼女郎還吸引人。
哇靠!他真的在挖掘化石耶!好酷哦!
■
離開鹿石遺蹟後,16:10順路在草原上參觀一處牧民的蒙古包,回程又在河流旁遇到牧童及羊群,司機貼心停車讓我們拍攝,時間16:27。
■
接著便驅車往北,漫漫長路前去庫蘇古勒湖,今天要夜宿湖畔蒙古包。
17:32停車,讓相機拍攝公路旁的駱駝,也讓人在公路旁覓地尿尿。
17:48再出發,隨著公路延伸在天地的開闊裡,草原無邊無際,馳車的心情頗舒暢。
■
18:42停車參觀「蛇木」。
庫蘇古勒湖是薩滿人的區域,薩滿教一向以大地山川為神,此處有顆長得像蛇的樹,所以被尊為神,旁邊吊掛無數朝拜的哈達(哈達乃蒙、藏族人作為禮儀用的絲織品,婚喪節慶、迎來送往、覲見佛像、拜會尊長、送別遠行…皆有獻「哈達」的習慣)。
這棵神聖之樹,當然是後來才被尊稱為「神」,所以國瀚私下請教當地導遊甘巴,在這顆樹還沒變成「神」之前,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甘巴想了一下,竟爆笑答說:「小時候嘛,只覺得這顆樹特別好爬!」
國瀚轉述給我時也是邊說邊笑,因為這顆樹的枝幹交錯旋繞,難怪特別好爬,但祂現在已是「神」了,嚴禁攀爬!
「蛇木」
「蛇木」旁吊掛無數朝拜的哈達,我和國瀚一起過來拍照留念。
■
終於19:27看到庫蘇古勒湖了……
湖畔並無柏油路,只能顛簸沿著水緣前進,國瀚遙指突出於湖中的小半島,說我們的蒙古包度假村(Ashihai tourist camp)就在哪裡,但又「翻天覆地」顛簸了半小時才抵達。
周旁環境極清幽,讓人瞬間忘卻路況顛簸車子幾乎翻覆的「九死一生」!
接著便開始分發蒙古包,國瀚很客氣把位於半島上「前後面湖、視野極佳」的位置都讓給其他團員,我們則睡在離湖的內陸處。反正只住一夜,沒什麼好計較的,我把行李放進蒙古包,便晃去拍攝壯麗的湖光山色。
不久,便被國瀚喊回來了。有團員覺得住半島尖端沒安全感(也許半夜會有湖怪出没吞噬房客),要和我們交換「內陸」這只蒙古包較妥當。
我和國瀚極有默契,連袂假裝「內心委屈,“皮笑肉不笑"地答應」,於是提著行李默默朝半島末端而去,蹣跚移步,心不甘情不願的。
進到蒙古包,國瀚立刻大喊一聲「幹!爽死了!」然後興奮地接著說,以前總是住在對面較便宜的蒙古包度假村,只能望著這只美麗的半島嘆息,奢想要是能住到半島上多好,尤其未端那個蒙古包野視最棒。沒想到今天居然美夢成真,真是「匪夷所思」地爽死了!那種感覺就像搭機時,有團員嫌商務艙的座位太寛沒有安全感,提供的餐點種類過於繁多很麻煩,所以要和我們調換經濟艙的座位。雖然偷笑都來不及了,但仍要假裝委屈地接受……
聽國瀚說完我也放聲狂笑,差點震跨我們的蒙古包!然後開心手舞足蹈,彷彿能住到這只半島未端的景觀蒙古包,就已不虛此行。
至於半夜是否會有湖怪出沒將我們吞噬,那就再說了!
■
因為這處蒙古包度假村較高檔,所以裡頭還有七、八個手工藝品地攤,也就是說他們只作這個度假村的房客生意。但今天就只有我們這團進住,若沒人去買不就整天都沒收入了?所以我先晃過去,向一位沙啞無聲的生病女攤販買了兩隻手縫麋鹿,10000蒙幣(Tugrik),約180元台幣。
又去拉了兩位女團員向其他攤位買了三個縫著珠珠的小袋子,共22000蒙幣。
然後也成功遊說一位團員的兒子去買了兩隻手縫麋鹿,本來想幫那位年輕團員「殺價」,但攤販才開價8000蒙幣,比我買的還便宜,無需殺價了!而且年輕團員也說,“把拔”有交待,攤販賺錢很辛苦,千萬不要殺價。
反正,那七、八個攤位擺了一整天才賺我們40000蒙幣,約350元台幣。
■
20:30用餐,國瀚特別強調此地運輸補給困難,餐飲較粗糙,要大家多包涵。
但我們看到的簡直是「滿漢大餐」,洋洋灑灑 21 盤大菜,團員們皆群起歡呼!居然有水餃及魚耶,還有甜點及優酪乳,光那壼純手工製作的濃稠優酪乳,我就給它喝了三大碗了,真是開心。當然也吃了幾尾魚,在蒙古有鮮魚可吃實在奢侈!
那餐吃得天下無敵過癮,直到21:50才曲終人散,個自回蒙古包休息。
但美好的餐點並無法“戒除”台灣同胞喜歡「以挑剔來展示個人品味」的社會習性,於是有人抱怨著:
1.蒙古包有異味。(湖邊溼氣重,羊皮包裹的蒙古包難免有味道。)
2.綿被不夠厚。
3.地板不平。
國瀚忙著安撫,甚至有人抱怨在團體裡「沒被重視、被邊緣化」,國瀚只好陪對方聊天,令其自覺回到團體核心裡……
就這樣,可憐的國瀚忙到將近午夜才回來,領隊的辛勞真是難以想像。
我們沒什麼時間長聊了,光喝啤酒聽國瀚陳述如何處理這些抱怨,就不知不覺已夜半三更。臨睡前兩人被上厚外套到蒙古包外尿尿,忽見星空滿天,國瀚心血來潮教我看星象。於是不顧室外不到攝氏十度的低溫,忘我地在寒冷的湖畔觀星,興致高昂卻渾身發抖。
晚安!該睡了,今天又是精彩的一天,感謝老天爺。
我們的蒙古包
P.S.
入睡後,並無湖怪出現前來吞噬我們,倒是有頭犛牛跑到我們的蒙古包旁啃草,滋滋作響。隔天國瀚告訴我,因為大家半夜都習慣在蒙古包旁尿尿,所以野草長得特別肥美,聰明的犛牛都喜歡這種「窩邊草」。
我買的手縫麋鹿
這張相片可能是當時相機設定出了什麼問題,拍出很不真實的出槌效果。
延伸閱讀「蒙古旅遊」系列文章表列 (請點選閱讀 ) :
蒙古旅遊01 成吉思汗的西餐 (烏蘭巴托)
蒙古旅遊02 摔馬事件 (特勒吉國家公園)
蒙古旅遊03 時尚拜金佛 (特勒吉國家公園、烏蘭巴托)
蒙古旅遊04 空港の空 (烏蘭巴托)
蒙古旅遊05 當史前鹿石遇到比基尼女郎 (木倫、庫蘇古勒湖)
蒙古旅遊06 巫師與蒼蠅 (庫蘇古勒湖、木倫)
蒙古旅遊07 我是賤民! (木倫、烏蘭巴托、哈斯台國家公園)
蒙古旅遊08 天方夜譚第八天 (哈斯台國家公園、哈喇和林)
蒙古旅遊09 駱駝眼裡的我 (哈喇和林、巴彥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