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探索01 真的敢去北韓?
每年九月我有個年度會議,結束後便可稍微放鬆,所以十月通常會出國透氣,
結果今年的出遊卻一波三折。
原先要去中東,卻因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處決人質的報導屢見於媒體,報名者紛紛退團,旅行社只好消取行程。
決定轉而去非洲時,也因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疫情蔓延而沒成團。
冬天不宜去歐洲及北美,晝短夜長且氣候不佳。南半球較溫暖,但除了紐澳外,其他皆不易成團。若要自助旅行,也來不及準備。正苦於無從抉擇,旅行社卻建議我「不如去北韓」?
真的要去北韓,那個不准攜帶專業相機入境,拍照被嚴格限制的國家?
看吧!這是就網路上盛傳的朝鮮(北韓)旅遊注意事項:
1. 不可攜帶手機、收音機、鏡頭長度在160mm以上的望遠鏡,焦距10倍以上的雙筒望遠鏡,放大倍率24X以上的攝影機等。
2. 不可攜帶南朝鮮(南韓)的報刊雜誌,但可攜帶材料及非宣傳用途的書。
3. 不准探親訪友,旅遊期間不許擅入老百姓的家。
4. 不可將食物及酒類帶入朝鮮。
5. 在金剛山的溪水洗手或洗腳會被罰款。
6. 不可將泥、石等自然物品帶走。
7. 不可用手指或用腳踢刻有金日成主席字樣的石碑,也不可將包包放置其上。
8. 可跟朝鮮人說話,但不可拍攝朝鮮人居住的村莊。
9. 避免提及跟政治,經濟有關的敏感話題,說些日常生活瑣事最好。
10. 不可拍攝朝鮮人,但可請他們為遊客拍照。
11. 參觀板門店軍事分界線時不要和南朝鮮的士兵打招呼。
12. 在金日成主席銅像前獻花及照相時要保持嚴肅,不能模仿領袖的姿態照相。
(這是網路「傳說」,但並非每項皆事實,北韓的網路傳說大半不是真的。)
■
說到北韓,腦海還真是一片空白!依稀記得2012年9月去緬甸時,團裡有對富裕夫婦不斷盛誇平壤是全世界最乾淨的城市,不過說者口沫横飛,聽者卻暗嗤以鼻,並非大家排斥北韓,而是厭惡那對夫婦無時不在的炫富行為。
而我,則從沒想去北韓,也非排斥北韓,而是我那種單眼相機無法帶入境。
但有時人的「感覺」是很奇特的……六月份去了馬達加斯加,拍回來的作品極為精彩(請點選參考),自覺日後怎麼拍攝都難以超越了。既然如此,不如試著帶台傻瓜相機去北韓(反正不准攜帶專業相機),來個「對照拍攝」也極有趣!
就是這種「感覺」,讓我決定來趟「只帶 傻瓜相機 的北韓之旅」。
■
接下來的報名及出團程序都順利完成,等著10月4日要出發,不料9月21日卻急性神經發炎,癱躺於床三天。
這次要去的是「北韓」,若途中病發,會不會連醫生都沒有?
想起來有點可怕!
但有時人的「感覺」是很奇特的……
越是這種“關鍵時刻”我就會越樂觀,越奮發努力,拼命泡熱水鬆弛肌肉,並進行復健拉伸,覺得一定可在兩個星期內恢復健康。
所以我真的樂觀地帶著許多「備用藥物」去神秘的北韓了!(真是賭很大)
■
得再補充的是,平常旅遊回來都過很久(將近一年)才會寫遊記。不管事隔多久皆能寫出生動實況,因為我會隨時隨地拍攝當時的心情、氣味、聲音及食衣住行等景象,日後對照相片上的時間,便能往事重現。
但在北韓無法「隨時、隨地、隨便拍照」,若不趁現在記憶猶新趕快寫遊記,早晚會忘光。
又因此系列遊記會寫得非常詳盡(甚至連政治及社會制度),不知是否會連累到他人,所以文章裡的人物皆用「化名」。
只要這種「北韓打跨美國」的明信片都賣得特別好,因為觀光客都會覺得超有趣,忍不住想收藏。
■ 2014年10月4日(星期六)
06:00起床,先幫老爸準備他的膳食(來龍去脈,請點選參考),用十種水果打完新鮮的濃稠果汁後,我也順便喝了一大瓶,聽說北韓連糧食都不足了,水果當然嚴重缺乏。
07:00搭計程車去高鐵站。
08:36的高鐵班次,10:17到桃園,先在麥當勞用餐,我點了一份「1955漢堡」。
初次嘗試這種漢堡是三年前在西班牙的加納利群島(當時還沒引進台灣),和一位很討厭麥當勞的比利時好友Vincent一起吃的,這是我寫在《三毛住過的加納利群島》書裡的文字:
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好吧!我要介紹美食了。因為麥當勞創立於1955年,所以2010年德國麥當勞便推出這種復古風的「1955漢堡」(1955 Burger),內有牛肉、萵苣、洋蔥、培根、蕃茄醬及BBQ醬,大受歡迎後許多歐洲國家紛紛跟進……平常和Vincent吃早餐總是悠閒又優雅,因為他們很講究飲食文化。但此時Vincent絞盡腦汁告戒我吃漢堡暴斃的風險,還有漢堡在常溫下不會腐壞的實驗,試圖斬斷我和麥當勞之間的孽緣。但出國旅行我還是得依賴麥當勞啊,不然食量這麼大,在歐洲隨便吃一餐就要台幣千把塊,怎活得下去……
此次在桃園高鐵站吃麥當勞也算別具意義,因為北韓絕對沒這種“美國"食物。
■
11:00搭接泊車去桃園機場。
結果車子開到半途,左邊一大片玻璃窗忽然爆裂成“美麗"的幾何紋路,但沒灑落滿地,仍鑲在車框上。(莫道是什麼凶兆?)
所以到達第一航廈後,全部的人都被請下車,改搭下班接泊車去第二航廈。
拜託!我的右腳還有點跛,這樣行李搬上搬下的,絕非吉兆。
我們那台接泊車的整片玻璃就忽然碎裂成這樣!
終於,11:35來到第二航廈。
因為在北韓不允許隨便攝影,所以在機場內便抽出我的「傻瓜相片」拼命亂拍。(人嘛!都是這樣,即將失去自由時就會特別珍惜。)
桃園機場裡許多極棒的攝影作品,我趁機一一拍攝下來。
■
12:35和旅行團會合,全團(22人)幾乎都是行動遲緩的長輩們,還有持杖的80幾歲老奶奶!瞬間信心大增,相形之下,我的腳痛應該還算“生龍活虎”。
(但是,為何敢去北韓的都是些老年人?)
在航空櫃台託運完行李便又解散,各自進行安檢及出關,14:10直接到登機門會合。
而我則找到一處長椅,躺平讓脊椎休息。
結果有位印度婦人過來吱吱喳喳對我說了一堆「印度話」,看我滿臉疑惑,才道歉說她以為我是印度人。
我,真的長得很像印度人嗎?
我好久沒去桃園機場(大都從高雄機場出國),覺得桃園機場進步好多,這是免稅店。
■
台灣沒有直飛北韓的班機,所以我們得先飛到瀋陽,飛程3.5小時。
機上除了吃睡外,還選看了一部電影《看見台灣》。
這部在台灣掀起一陣波濤的記錄片,所講述及傳達的訊息我早知悉,看完倒沒特別感觸!
17:38抵達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通常步出空橋後,我都會隨手拍張相片以記錄時間,結果這次竟猶豫了半天……後來才想到,這還不是北韓,想拍什麼就拍啦!
這是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廁所的牆壁,設計得很棒。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的空橋出口處(空橋是左邊藍色部份)
機場的大型廣告
■
入關程序並不複雜,提領完行李便搭車前去用餐。
開始和這群年長團員接觸後,感覺還不錯,沒人嘮叨地對我問東問西。當然也因此次的「造型」充份發揮作用,我穿了件“破”襯衫及看起來很廉價的布鞋,所以沒人對我有興趣,連詢問在哪裡高就的意願都沒,真是太棒了。(現在我逐漸發現穿得越破爛,出國時越自由。)
我穿了件有補丁的“破”襯衫(下圖)及看起來很廉價的布鞋(上圖)。
其實我很多衣服都是補來補去的,並沒覺得穿這樣的衣服有什麼不好。
去過非洲後,都覺得這種破衣服實在都還能穿啊!
遊覽車上當地導遊正語調輕快地介紹這個城市:
瀋陽:別稱盛京、奉天。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瀋陽為盛京。
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改瀋陽為陪都。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奉天」二字取自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瀋陽市位於渾河北岸,因渾河古稱瀋水,山南水北謂之「陽」,城市位於瀋水之北(陽),故稱瀋陽。
就在沿途的高樓大廈及炫麗霓彩裡,來到今晚的餐廳「滿族人家」
想也知道,滿桌盛宴!當地導遊不斷提醒大夥多吃點,到北韓就沒這麼豐盛的雞鴨魚肉了(聽說連米飯都不夠吃,不知是真是假?)。
沒想到我們這個年長團,大多是“龜毛”養生者,不但自備碗筷,而且菜餚都要夾起來沾過開水,去油去鹽之後才敢吃,真讓我大開眼界。(這種吃法果然很適合到北韓旅遊,他們的飲食保證低脂低膽固醇,難怪敢去北韓的都是老年人。)
又因當地導遊提醒我們北韓沒什麼水果(土地以栽種糧食為主),所以飯後大夥皆湧至隔壁雜貨店“搶購”水果。
我也買了幾顆巨型蘋果,超便宜,甜又多汁,好吃到無法形容!
我們今晚的餐廳「滿族人家」
餐廳內的燈飾
餐廳外停了很多前來用餐的汽車
■
20:35來到投宿的德郡豪生大酒店,分發到923房。
21:00洗完澡,就躺在床上進行復健拉伸,右腳今天只有偶發的輕微疼痛,狀況良好。
不過較討厭的是,室友是那種不看電視會死掉的人(我是從不看電視的人),他搖控器一按就滿室聲響,只好陪他看《出彩中國人》的節目(出門在外隨意就好,不然我寧願安靜地閱讀自己攜帶的好書),直到23:15才睡覺。
晚安囉!常不知不覺以為人在北韓,其實尚置身瀋陽的「感覺奇特的一夜」。
我們投宿的德郡豪生大酒店,這是我的房間。
後記:
此趟 8 天的「北韓之旅」,我的裝備簡約到只帶一個小登機箱,而且裡頭有大半是備糧,因為“聽說”在北韓用餐時連白飯都不夠。我的食量大,但不喜和別人搶食,所以還是自己多準備些餅乾、豆類及蒟蒻比較妥當。
另外也破天荒地只帶著我那台 Canon G11的傻瓜相機(很酷吧!),看會拍攝出怎樣的旅行記錄。
人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且看我這拙夫如何“烹調” 無米之炊!
當地導遊提醒我們北韓沒什麼水果,餐後大夥皆湧至隔壁雜貨店“搶購”水果。
我也買了幾顆巨型蘋果,超便宜,甜又多汁,好吃到無法形容!
延伸閱讀「北韓旅遊」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北韓旅遊04 白米與火鍋 (萬壽台紀念碑、妙香山、菩賢寺、金日成故居)
北韓旅遊05 猛男3號 (板門店、高麗博物館、開城銅碗餐、平壤雜技團)
北韓旅遊08 無法再見的再見 (平壤地鐵、金日成廣場、凱旋門)
延伸閱讀「老媽三部曲。韓國篇」系列文章表列 ( 請點選閱讀 ):
此次拍攝的 北韓影像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