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王逸蘭池上畫展
一直很羨慕王逸蘭,她的作畫方式就是到山野、海洋去寫生。
也就是說,
她的「工作」乃遊走於山巔水畔風景最美處,
快樂地用油彩把“眼前的美好"保存下來。
我想,
她肯定虔誠修行了幾生幾世,
這輩子才有這種福份能以寫生創作為生。
住在高雄的王逸蘭總是悠閒開車到 花東縱谷 的 池上鄉,
找個民宿過夜,
隔天便在原野及村落裡寫生,
光想像這樣的 旅行 就覺美好無比……
當然有如此美好的心境,
描繪的池上風光便能觸動人心。
因此慢慢累積出知名度,
台東縣池上鄉的客家文化園區便前來邀展,
於是
有了這場「畫出後山 燦爛時光」的王逸蘭畫展。
只是畫展遠在東海岸,
例假日我得在家陪伴老爸,
無法抽身翻山越嶺前去台東。
10月底王逸蘭來電告知,
每週二她會到池上親自陪民眾賞畫。
所以
她的「值班」是週二而非週末假期,
週二家裡有人可照料老爸,
因此可去台東幫王逸蘭打氣……真開心!
來到台東,綠野藍天白雲讓人心情好舒暢,這是在路旁拍攝的一張相片。
於是2016年11月15日08:30便驅車往台東出發,
揮別高雄灰濛濛的塵霾,
沿著屏鵝公路的海岸線而下,
來到海闊天藍的國境之南。
從楓港穿越山巒起伏的南迴公路,
銜接太平洋的台 9 線公路,
再輕歌沿著海岸而行,
最後馳騁於花東縱谷的金黃稻浪裡,
14:00滿眼青翠地抵達池上鄉的客家文化園區。
哇!好美的地方……
能在這種地方開展(與山脈相連、稻田相接),真的好酷!
我拿著相機在館外拍攝了幾張相片才入內,
剛好王逸蘭有習畫的學生來訪,
大夥賞畫、話家常瞬間笑語滿展場。(好喜歡這種歡樂氣氛)
我襯著愉悅的笑聲拍攝畫作,
這些是幾幅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作品。
以畫筆點出的稻苗非常有個性,讓我很欣賞王逸蘭的灑脫。
這些芋葉畫得真好!
這樣的景色真美,真的很想走進畫境裡,或者住在這樣的小屋裡……
紅藜田很難拍攝,但畫起來卻很美,那天在展場和王逸蘭聊了很多紅藜的故事。
等我退休後,要是能有間這樣的小屋就住就很滿足了。
這些皆是在池上及鄰近村落寫生的作品,
「當地寫生的作品在當地展出」這種畫展最有味道了,
彷彿
油彩裡的稻穗、野花及泥土味都溢出畫框,
讓展場變成稻浪起伏的阡陌縱橫了!
不久訪客離去,
王逸蘭過來讓我欣賞兩張她拍攝的私房相片……
天啊!畫作竟然和現場景像如此「天衣無縫」地結合,
難怪我一直覺得
作品裡有魔法讓風景「虛實不分」地溢出畫框了。
哈哈哈!當場我立刻像個孩子似的,
硬要王逸蘭把這兩張相片送我,
我喜歡收集有魔法的東西!
天啊!畫作居然能和現場景像如此「天衣無縫」地結合……王逸蘭的調色功力實在嚇人。
說到魔法!
這個場地並非專為畫展而設計,
所以光線會在框面上反射,
有些畫無法拍攝。
於是請教王逸蘭
是否在意我拍攝時也略施「魔法」讓她的畫作蛻變成“新作品”?
因為有些畫家很在意拍攝時要忠於原作,
連色調都不能偏差,
所以尊重王逸蘭的意見。
結果,
喜歡開心微笑的王逸蘭說她一點都不介意,
我要怎麼拍就怎麼拍,
越有創意越好!
(嗯,我喜歡這種心胸開闊的藝術家。)
於是就將她的油畫拍攝成我自己的「魔法」相片了……
這是走進畫作裡的我,下圖則是王逸蘭。
拍攝告一段落,
便和王逸蘭天南地北閒聊。
她總是笑聲不斷,
和這種天真無拘束的人聊天最快樂了。
她問我,還是不用臉書?
「哪有空經營臉書!」回答後,我立刻補笑三聲……哈哈哈!
每天起床要花一個小時打理老爸的癌症膳食(9種水果,20幾種豆子雜糧堅果要處理),還得工作賺錢、洗衣、拖地、洗車、洗狗、遛狗、吃飯、睡覺、運動……行有餘力才能整理相片或寫些部落格文章。每天05:30起床,忙到21:00,稍微休息一小時就得睡覺了,哪來時間「玩臉書」?
哎!人各有命,我沒那個命「玩臉書」啦!能維謢一個部落格就謝天謝地了,哈哈哈!
王逸蘭也跟著大笑。
我倒是順便提到,因網路的社交軟體十份發達,透過臉書即能迅速探知群眾喜好。有些藝術家會“不知不覺”受按讚數字的影響,只經營那種較受歡迎的創作路線,久之個人特色逐漸消失萎竭。
這點王逸蘭頗有同感,也強調「群眾喜愛的」及「自已有感覺的」本來就要有所取捨。若只因現在流行什麼就盲從跟著畫什麼,但作品連自己都沒「感覺」,這種投機創作遲早會被淘汰。
接著王逸蘭順手取出一張她有「感覺」的畫作讓我欣賞。
哇靠!這張人像我也超有「感覺」!本人在下我……立刻又變成任性的小孩,硬要王逸蘭也得把這張相片送我。(我很沒品,到處A人家的作品。)
王逸蘭笑得很開心,說她是在網路上看見這張小男孩捧著大魚的相片,於是便和他母親連絡想把相片畫成油畫。但光憑相片如何描繪出男孩的個性,於是又花了些時間瞭解他的成長故事才動手作畫,所以油彩裡的小男孩非常有個性。
其實不只這張「男孩與魚」,現場有幅「女孩與紅藜」也讓我驚訝於王逸蘭的繪畫功力。這次就不用向王逸蘭A相片了,我自己拍攝即可,哈哈哈!
我超喜歡這張「女孩與紅藜」及下面這張「男孩與魚」。
因此我可以霸氣地告訴你,像王逸蘭這麼有實力,且認真又開朗的畫家,絕對不會被潮流所淘汰,這兩張人像畫作乃絕佳證明。
而無知、幼稚且自不量力的我,當下立刻告訴王逸蘭,哪天要出版畫冊時,若不嫌棄的話,我可以免費幫忙拍攝、排版兼寫文字!(真不好意思,本人卑微地想沾王逸蘭的光,我賭她日後大有可為。)
後 記 :
至於此趟台東之旅,因獨自開車前往,無需載人走訪觀光景點,所以自由自在好快樂。反正東海岸就是那麼美,光開車看著山巒及海岸線的光影及色彩變化就開心至極、充滿幸福感,無需走訪任何景點來畫蛇添足!(連在池上看到金城武樹的指標都沒想去看)
至於此趟旅行的飲食……因老爸已無法嚼食,僅能飲用流質補充液,十餘年來每天清晨都用9種水果幫老爸鮮打果汁再調和高蛋白營養品,所以順手切了超大一盒綜合水果帶在路上吃。打給老爸的雜糧堅果豆漿也多準備超大一瓶,再用五穀飯作了三個飯糰,就夠我吃一整天了。我喜歡在山巔海邊野餐,吹風聽濤之餘順便享用自己親手做的天然食物,不喜歡去網路推薦的人氣名店湊熱鬧啦!所以到了池上也沒吃「池上便當」,真是有點遜(Shin)!沒辦法,我就是這麼遜(Shin),哈哈哈……
最後還是要再感謝王逸蘭,讓我有機會走一趟如此快樂的台東之旅。
這是回程拍攝的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