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生活

 

 

 

又是推薦好書的時間了!

 

現在家裡的空間越來越不夠用,已極少買書「囤積」,都嚴格認定日後會“反覆閱讀的書”才買。這本頗冷門的《生活禪》是我在博客來訂購許久才買到的,缺貨並非因為熱銷,而是商家沒進貨。

 

當然這種不熱門的書,以常規來說,我也不可能接觸得到。但因地利之便,我經常去圖書館胡亂「抽書閱讀」,因為是“亂抽”所以不受媒體及潮流影響,常巧遇冷僻好書。

 

當初(2011年11月)乃因要隨明華園黃字團跨海去漳州拍攝演出記錄,想找本能「平靜心情」的書以便沿途閱讀消弭緊張,於是在圖書館“亂抽”到這本《生活禪》。沒想到越讀越覺有趣,不管看懂或看不懂,那些禪宗公案都值得反覆咀嚼,所以把書買下來了。(符合我的買書原則,日後會“反覆閱讀的書”才買。)

 

每過一年半載就會把這本書翻出來讀,總有一、兩則以前看不懂的「變成」懂了。有些書需要時間來消化,《生活禪》就屬於這類。

 

最近重讀《生活禪》又多懂了一則,所以決定節錄幾則和大家分享,區分成「以前看懂的」、「這次剛懂的」及「還沒看懂的」三大類,也邀各位先進幫我解惑!

 

 

 

 

 

 

 

 

 

【壹】、以前看懂的

 

 

一、

 

佛法沒有用功之處,只是平常無心,拉屎拉尿,穿衣吃飯,睏了就睡,愚人譏笑我,只有智者理解我。

 

古人說:「向外做工夫,都是痴迷頑鈍的人。」

 

※ 節錄自第03頁

 

 

當初看完這段便愛上這本書,就因這句「向外做工夫,都是痴迷頑鈍的人。」

 

其實佛就在你心中,拼命向外求佛,求得到嗎?

 

關於這種「外求」,有些佛教已逐漸偏離正道。

 

這裡有些雖極端卻很真實的例子:

 

捐錢給「功德會」才算功德,施捨給公園遊民不算。

 

打掃寺廟能累積功德,要積極參與;颱風過後清除道路雜物,與我無關!

 

把物資送交「功德會」才算資源回收,絕不能憑白留給拾荒老人。

 

有媒體報導、能被人看到(且讚賞)的義工才算行善,否則就是做白工。

 

自己捐錢「換取」佛教組織的幹部頭銜,但卻鄙視不捐錢的親友們。

 

佛教講「捨」及「空」,演變至今卻教人要「貪」求功德,且越多越好。雖然捐錢或做義工也沒什麼不好,但拼命期待「行善有回報」,豈是佛家的主張?所以書裡才說:「向外做工夫,都是痴迷頑鈍的人。」

 

其實佛就在你心中,不必外求。

 

只要 活在當下,用心拉屎拉尿,穿衣吃飯,睏了就睡,便是佛法!

 

用心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別只是追憶過往或寄託未來,煩惱自然少,也不會心虛、困惑到處求神拜佛,這才是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

 

有個和尚要求趙州告訴他禪學的大義。

 

趙州卻說:

 

「我現在去拉屎。想想看,像這種小事,也要我親自去拉才行啊!」

 

※ 節錄自第57頁

 

 

看到沒?學禪無捷徑,全靠自己。就像拉屎,也要自己親自拉才行。

 

別人教你的,都是別人的;自己領悟的,才是自己的。

 

 

 

 

 

三、

 

某個冬天,天然禪師在惠林寺掛單,天降大雪。

 

於是,天然禪師就把廟裡的木佛劈了點火禦寒,

 

院主人見此情況便對他冷嘲熱諷。

 

天然禪師說道:「我將它火化了以便尋得舍利。」

 

院主說:「木頭有什麼舍利?」

 

天然禪師講道:「既然如此,你為何要責怪我呢?」

 

※ 節錄自第102頁

 

 

這篇我不便多加評論,看懂的人便會「會心一笑」!

 

 

 

 

 

四、

 

趙州從諗禪師有次遊歷至北方,僧販們請他住持觀音院,

 

從諗禪師上堂講道:「佛是煩惱,煩惱是佛。」

 

有僧人問道:「不知佛是何種煩惱?」

 

「佛的煩惱與一切人的煩惱一樣。」

 

僧人又問:「怎樣才能避免?」

 

禪師講道:「避免它幹什麼?」

 

※ 節錄自第112頁

 

 

這句「避免它幹什麼?」真是經典。

 

煩惱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不去理它,不就沒有煩惱了。

 

 

 

 

 

003

 

 

 

 

 

 

 

 

 

【貳】、這次剛懂的

 

有一天,山上忽然下起傾盆大雨,

 

豆粒一般大的雨水毫不留情地打在年久失修的屋瓦上,

 

不久大殿便開始漏起雨來。

 

「趕快拿東西來接雨!」慧玄禪師大聲斥令道。

 

眾弟子們拚死命地翻箱倒櫃,就是找不出可以接雨的東西。

 

正當大夥兒忙慌得團團轉時,忽然有個小和尚抓了竹簍就往外跑。

 

慧玄大師見了大大地褒獎小和尚一番。

 

※ 節錄自第58頁

 

 

雖然下大雨、屋漏水,

 

但禪師只是說「拿東西」、「接雨」,

 

只要拿任何東西……去接雨,都可以!

 

但眾弟子們(如同你我)便妄加釋義,一定要拿密實的器皿,接屋裡的漏雨。

 

於是,遍尋不著可接雨的器物。

 

唯有小和尚,

 

「拿東西」= 拿了個竹簍

 

「接雨」 = 到屋外接雨

 

這不就是禪師所說的「拿東西來接雨」嗎?

 

所以,我們這種都市人的頭腦都太精明了,喜歡「自作主張」、「自以為是」,這並非學佛的基本態度。

 

哈哈哈!這則生活禪是我最近才看懂的。

 

 

 

 

 

077

 

 

017

 

 

 

 

 

 

 

 

【參】、還沒看懂的

 

 

一、

 

盤珪禪師吩咐他的侍者赴京買一批上等的紙材。

 

這位侍者是個相當聰敏伶俐的人,他不敢掉以輕心,在千挑萬選之後,風塵僕僕地帶了一批紙回來。

 

但禪師看過紙以後卻說:「這個不行!」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因此,侍者只好再度赴京去買另一種紙。

 

「這個也不行!」

 

禪師看了第二次買回來的紙,很冷淡地說。

 

結果,侍者只得硬著頭皮再度赴京。

 

當侍者第三次將紙買回來以後,禪師依然還是泠冷地說:「不行!」

 

弟子心想:「真是一點也不體諒弟子的勞苦啊!」但弟子隨後一想,才猛然發覺自己的過失,趕緊向師父道歉。

 

「明白了吧!......嗯,其實最初買回來的紙就行了。」

 

※ 節錄自第127頁

 

 

 

 

 

 

 

二、

 

日本有位女禪師,名叫慧春。

 

慧春很年輕就出家了。

 

因為當時日本還沒有專門供養女眾的庸堂,她只好和二十名和尚一起在一位禪師座下習禪。

 

慧春有很美的容貌,即使剃去了頭髮、穿上素色的法衣,卻反而使她的姿容更加顯得清麗脫俗。因此與她一起學禪的和尚,有好幾位偷偷地暗戀著她;其中一位還寫了情書給她,要求一次私下約會。慧春收到情書之後,不動聲色。

 

第二天, 禪師上堂說法,說完之後,慧春站起來對著寫信給她的和尚說:「如果你真的像信裡寫的那樣愛我,現在就來擁抱我!」

 

說完後,當場就有幾位和尚滿頭大汗地開悟了。

 

※ 節錄自第65頁

 

 

 

 

 

 

 

 

 

 

 

fish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生活禪
    全站熱搜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