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作 者: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譯 者:姚仁喜

 

     出版社:親哲文化

 

 

要先聲明,接下來這些文字並非要反駁或澄清什麼宗教理論,只是推薦一本好書,簡略陳述書裡的觀點和大家分享。這些意見皆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想法,許或各位另有高見,無論如何都敬祝大家平安喜樂。

 

 

 

 

 

002

 

 

 

 

 

 

 

 

 

 

 

 

近乎佛教徒(下)

 

 

 

不談神鬼,不談天堂地獄,也不執著於佛法儀式,那佛教徒要修習什麼?

 

《近乎佛教徒》強調「四法印」包含了佛教的一切。

 

「四法印」可能無法讓你家財萬貫、功成名就,但足以修身養性,遠離煩憂。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 諸行無常 )

 

一切情緒皆苦( 諸漏皆苦 )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 諸法無我 )

 

涅槃超越概念( 涅槃寂靜 )

 

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稱為「 四法印」。「印」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一般認為這四法印包含了佛教的一切。(節錄自第22頁)

 

 

 

 

003

004

005

 

 

 

 

 

 

 

 

 

【壹】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 諸行無常

 

如果你不認同世事無常的概念,而認為有某些元素或概念是恆常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話又說回來,很多人就是因為害怕病痛及死亡才信仰宗教,而悉達多(佛陀的本名,書裡欲去除宗教的神性,皆以本名稱呼佛陀)如何教大家解除死亡的痛苦呢?請參考下面的文字節錄:

 

悉達多終於找到了一個方法解除死亡的痛苦。他接受了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這個循環的一部分。而且他更進一步地體認到沒有全能的力量能夠扭轉死亡,因此也就不會困在期待之中。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節錄自第40頁)

 

悉達多太子不再需要或渴求長生不老藥了。由於了悟到一切事物皆是和合而成……而且一切萬有的各個成分,沒有一項是以獨立、恆常與純粹的狀態存在,他因此獲得解脫(節錄自第41頁)

 

 

這是書裡的例子,說明「一切事物皆是和合而成」,連「煮雞蛋」這件事,都需數百種因緣聚合,才能把一顆雞蛋煮熟:

 

拿煮雞蛋來做例子。如果沒有不斷的變化,蛋就煮不熟;煮好蛋的這個結果,需要某些基本的因緣。很顯然的,你要有一顆蛋、一鍋水,和一些加熱的元素。另外有些非必要的因和緣,像是廚房、燈光、計時器,還有一隻把蛋放進鍋子的手。另外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沒有像是電力中斷或是山羊跑進來打翻鍋子之類的干擾……我們可以將非必要和必要條件一直分析到小於原子的程度,而在這個分析的過程中,各種形態、形狀、功能和標籤也會不斷地增加。

 

當無數的因緣和合在一起……到了一個程度以後,即使我們祈求蛋不要煮熟,它還是會熟。

 

就像煮蛋一樣,所有的現象皆由無數成分所組成,因此它們是可變的。(節錄自第49頁)

 

 

連「煮一顆蛋」都是由千百種因緣所組成,而每種因緣皆隨時會改變,這就是佛教所謂的「無常」,凡事皆無恆常的形態。

 

 

悉達多並沒有研究經費或是研究助理,只有炎熱的印度塵土,和幾隻路過的水牛為他見證。就這樣,他深刻地了悟「無常」的真相。他的了悟並不如發現一顆新星般驚人,也不是用來做道德判斷、發起社會運動或創立宗教,更不是一種預言。「無常」純粹是一個簡單的事實。不太可能有一天,某個突發的和合事物會突然變得恆常,更難想像我們能證明這樣的事。但是在今天,我們不是將佛陀奉為神明,就是想用科技證明自己比佛陀更高明。(節錄自第44頁)

 

 

「無常」的概念並非預言世界末日或天啟,它也不是對人類罪惡的懲罰。它沒有……正面或負面,只不過是事物和合的過程之一而已。(節錄自第59頁)

 

 

如果悉達多今天再出現的話,可能會滿失望的,因為他的大部分發現都乏人問津。這並不代表現代科技厲害到足以否定他的發現;到現在還是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每個人終究會死……然而當親人死去時,我們還是會震驚和悲傷,我們還是繼續尋找青春之泉或長壽秘方。(節錄自第40頁)

 

 

世界歷史大部份是以宗教為中心。宗教以光明的道路和行為規範來號召大眾,諸如愛你的鄰人、修持布施和處世準則、靜坐禪修、齋戒和奉獻犧牲等等。然而,這些看似有益的原則,也可能變成極端而嚴苛的宗教教條……我們常常可見虔誠信徒傲慢地鄙視其他宗教……用自己的信仰把文化或種族絕滅予以合理化。(節錄自第71頁)

 

 

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和回教徒都相信同一個上帝,就某種意義而言,他們是兄弟手足。然而,由於這些宗教各自的驕慢,以及各自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宗教,所導致的(宗教戰爭)死亡人數至今已經超過兩次世界大戰罹難人數的總和。(節錄自第85頁)

 

 

這個非常諷刺,宗教是勸人向善的,但歷史上宗教戰爭導致的死亡人數卻多於兩次世界大戰。所以宗教絕對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不是神創造的!

 

 

 

 

 

006

 

 

 

 

 

 

 

 

 

 

 

 

【貳】一切情緒皆苦( 諸漏皆苦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而相信某些情緒是純然愉悅,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悉達多當時也是在試圖根除痛苦。

但是他不是夢想著諸如展開政治改革、移民到另一個星球或創造世界新經濟;他甚至沒有想到要創造一個宗教,或發展一套能帶來安詳與和諧的行為準則。

 

他以開放的心靈來探索痛苦,透過勤奮不懈的沉思,悉達多發現……導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緒。事實上,情緒即是痛苦。

 

一切情緒都起於自私,也就是說,它們都與執著於自我有關。

 

情緒雖然看似真實,但不是一個人本具存在的一部分。它們不是與生俱來的……

 

當某些因與緣聚合在一起的時候,情緒就會生起,例如當你突然認為某個人在批評你、忽視你,或者剝奪你的利益時,相對應的情緒就會生起。在陷入這些情緒的當下,我們就失去覺知和清明。

 

因此悉達多發現了他的解決方法 - - 覺知。

 

如果你認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須培養覺知,留心你的情緒……(節錄自第73頁)

 

 

所以是「情緒皆苦」,而非「人生本苦」。

 

千萬別讓情緒放大,學習讓自己變成一面湖水(心如明鏡台),當情緒猶如浮雲般飄來,只要讓它在水面上飄過就好,不要放大或扭曲映在水面的雲朵。

 

一朵小白雲飄過湖面,水上浮現的應該還是「一朵小白雲」。

 

但很多人EQ不高,所以……

 

一朵「小白雲」飄過湖面時,水上倒映出的卻是「漫天烏雲」。

 

這裡的「小白雲」像是:老闆嘮叨唸你一句。

 

但因情緒不斷擴張,而演變成的「漫天烏雲」則是:你越想越不爽,回家就不分青紅皂白把老婆及兒子狂罵一頓。

 

這樣有意義嗎?所以悉達多才會說「情緒皆苦」!

 

 

 

悉達多的解答是 - - 培養對情緒的覺察。

 

情緒生起時,你能夠有所覺察……就能限制它們的活動

 

當你開始注意到情緒所能夠造成的損害,覺知就會開始發展。

 

當你有了覺知:舉例來說,如果你知道自己正站在懸崖邊緣,你就會了解面前的危險。你仍可繼續前行,帶著覺知在懸崖上行走不再那麼恐怖……

 

覺知不會妨礙你的生活,反而讓生命更加充實。(節錄自第90頁)

 

 

 

 

007

008

 

 

 

 

 

 

 

 

 

 

 

 

【參】一切事物皆無自性( 諸法無我 )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現象皆具「空性」,若你相信某些事物能本其「自性」而存在, 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這是我從網路上查詢的不同「空性」定義:

 

1.空性簡單說就是:世上的一切都是不實在的,皆如夢如幻。

 

2.佛教講空,意指沒有一個恒常主宰的「自我」(atman)本體存在,即自我的實體為空,並無實體存在。

 

3.佛陀確實教導我們,自心本性就是空性。

 

但佛陀並不是指一切現象完全空無。

 

他所說的「空性」在藏文乃由兩個字組成:東巴-尼(tongpa-nyi)。

 

東巴(tongpa)的意思是「空」,它代表某種超出感官所能感知或理解的狀態,亦可譯為「難以想像的」(inconceivable)或「無以名狀的」(unnamble)。

 

尼(nyi)在藏文日常會話中並沒有特別意義,但如果將這個字放在另一個字之後,表達的是一種「可能性」。

 

因此,當佛教徒說到空性時,意思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能讓事物顯現、改變或消失的「無限可能」。

 

所以「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有可能」。

 

 

 

這是書裡一段解釋「空性」很經典的例子:

 

「蛇與繩索」是佛教說明空性的經典例子。假設有個膽小鬼叫傑克,他對蛇有恐懼症。傑克走進一個幽暗房間,看見一條蛇捲曲在牆角,頓時驚嚇不已。事實上他看到的是一條花紋的亞曼尼領帶,但是由於驚慌,他誤認所見的東西,嚴重到可能把他嚇死的程度 - - 被一條不存在的蛇給嚇死。

 

當他認為那是一條蛇的時候,所經歷的痛苦和焦慮,就是佛教徒所說的輪迴(Samsara)……

 

幸運地,傑克的朋友姬兒走進了房間。姬兒沉穩、正常,而且知道傑克以為自己看到一條蛇。她可以開燈,跟他解釋這兒並沒有蛇,事實上只是一條領帶。

 

當傑克知道自己是安全的,這種解放就是佛教徒所說的涅槃(Nirvana)- - 解脫與自由。

 

但傑克的解放是根基於一個誤謬威脅的消除。本來就沒有蛇,本來就沒有任何會造成他受苦的東西。

 

很重要的是要了解,當姬兒開了燈,指出這兒並沒有蛇的時候,她同時也說明了並沒有「蛇之消失」……她不能說蛇現在走了,因為從來就沒有蛇在那兒。

 

她也沒有把蛇變不見,正如悉達多並沒有製造空性一般。這就是悉達多堅持他不能揮揮手就把別人的痛苦袪除的原因。他自己的解脫也不能像某種獎品,分塊贈送或與人共享。他所能做的只是解釋他的經驗,告訴大家其實從頭就沒有痛苦,就好像為我們開燈一般。(節錄自第116頁)

 

 

 

你可能還會想,了解空性的益處是什麼?

 

藉由了解空性,你可以繼續欣賞一切看似存在的東西,卻不會把這些幻相當做真實而產生執著,不會有孩童追逐彩虹時的失望。

 

如同一個看電影的人,可以放下劇情走出戲院,因為他充分了解到這只不過是一場電影。你的期待和恐懼至少會稍許淡化,就好像了解那條蛇只不過是條領帶而已。(節錄自第123頁)

 

 

 

 

009

 

 

 

 

 

 

 

 

 

 

 

 

 

【肆】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

 

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涅槃」是宗教用語,為古印度語之音譯,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帶有遠離煩惱狀態的意義。在古印度宗教乃指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但每個宗派對於如何進入涅槃看法不一。

 

以前面的「蛇與繩索」為例:

 

當傑克認為那是一條蛇時,所經歷的痛苦焦慮,就是佛教所說的輪迴(Samsara),那是一種心理陷阱。

 

姬兒開燈,解釋並無蛇,只是一條領帶。

因此傑克知道自己是安全的,這種解放就是佛教所說的涅槃(Nirvana)- - 解脫與自由。

 

 

悉達多的目標並不是要快樂。他的道路並非終究引導到快樂。相反的,它是一條直接的道路,通達痛苦的解脫……因此涅槃既非快樂也非不快樂 - - 它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節錄自第135頁)

 

悉達多證悟後,他被稱為佛。

 

佛不是個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種狀態。

 

佛這個字,是指一種功德,它具足了兩個面向:「成就者」和「覺醒者」,換言之,是指淨化一切染污並證得全知者。

 

經由在菩提樹下的了悟,佛陀從困於主客概念的二元狀態中覺醒。

他了悟了一切和合事物無法恆常存在。

 

他了悟了只要是源自我執的任何情緒,都無法導致快樂。

 

他了悟了沒有真實存在的自我,也沒有真實存在的現象能被覺受。

 

他也了悟了甚至證悟都是超越概念的。

 

這些了悟就是我們所稱的「佛的智慧」,這是對全部實相的覺知。(節錄自第148頁)

 

 

 

如同佛陀在般若經中所說,一切現象如夢如幻,甚至證悟也如夢如幻。

 

設若有任何比證悟還偉大的,它也是如夢如幻。

 

他的弟子,偉大的龍樹曾寫過,佛陀從未說過在你離棄了輪迴之後,涅槃才會在那兒出現。

 

輪迴之不存在,就是涅槃。

 

最終,我們連證悟之道路也要拋漿。

 

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那麼你就還未成佛。(節錄自第158頁)

 

 

 

 

 

 

 幾年前,我在楓港海邊撿的石頭:

石頭(禪)
這顆名字叫作 

  

石頭(墨竹)
這顆是 墨竹

 

石頭(悟)
這顆混沌裡的一點是 頓悟 

 

石頭(不語)
這顆則是 不語

 

012

放在我的書桌上,他們成天笑臉如 彌勒

 

 

 

 

 

 

 

 

 

 

 

 

 

【伍】結論

 

四真諦好比茶葉,而所有其他用來實踐這些真諦的方法,諸如修行、儀式、傳統以及文化裝飾物,就好比杯子一般。

 

我們的挑戰,是在於不要被杯子迷住。

 

人們通常都比較喜歡在安靜的地方於座墊上打坐,而不願意去思索到底明日還是下一生會來得較早。

 

外在的修行是可見的,因此我們的心很容易將它們貼標籤為屬於佛教的然而……「無常」的概念不是有形的,不容易指認。諷刺的是,「無常」遍在我們周遭,但對我們而言,卻毫不明顯。(節錄自第177頁)

 

 

佛教文化習俗的儀典和色彩,如果不是令一般人迷醉,至少也會讓我們分心。

 

燒香和點燈饒富異國情調而且容易吸引人,但「無常」和「無我」卻非如此。悉達多自己曾說,最好的崇拜方式,就是單純地憶起「無常的原理」、「情緒的痛苦」、「現象無自性」,以及「涅槃超越概念」。(節錄自第178頁)

 

 

然而,對不覺知或不相信這四種真諦的人,佛教徒認為他們是無明的。

 

然而無明並非拿來做為道德判定的原因

 

如果有人不相信人類已經登陸月球,或者認為地球是扁平的,科學家只會說他是無知,而不會說他褻潰科學。

 

相同的,如果他不相信這四種真諦,他並非異端。

 

事實上,如果有人能證明這四真諦的邏輯是錯誤的,證明攀緣自我並不痛苦,或有些元素並非無常,那麼佛教徒會很願意去遵從那條道路。

 

因為我們所追尋的是證悟,而證悟意指對真相的了悟。

 

然而,至少到今天,多少世紀以來,未曾出現過任何否定這四個真諦的證明。(節錄自第170頁)

 

 

 

 

 

 

最後,節錄書裡第152頁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讓各位思考:

 

當我們受到一大堆讚譽其中夾雜了一點點批評時,注意力就會集中在那個批評上。我們對讚美永不滿足,認為那都是應得的。

 

 

 

 

 

 

 

 

 

007

008

009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1

022 

023

024

02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近乎佛教徒
    全站熱搜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