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田園藝術祭
我2013年6月寫了一篇文章 - - 「在母親的土地上狂舞」 的魏光慶 (請點選參考),描述因緣際會認識在大學任教的魏老師,並幫他拍攝海報相片的過程。這是其中的一段文字: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晚上十一點半抵達花蓮,立刻和對方見面討論拍攝事宜。幸好是約在麥當勞,心情較放鬆,我開心地先吃了一個咔拉雞腿堡。
對方叫魏光慶,目前尚在大學任教,我都稱呼他魏老師。
接下來就聽他侃侃談論此次的演出……
哇靠!真是天馬行空的夢想,他居然要在母親的田裡跳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春之祭》,而且是自編自跳的獨舞。
這麼龐大的作品,要跳獨舞?我嚥了一口水,訝異於魏老師的大膽。
接下來又說舞蹈是《夢土》列系作品之一,想表達二十四節氣「穀雨」的概念,預計演出三場,就在田裡讓觀眾踩泥賞舞。開場後他會從土丘狂舞而下,再升起焰火讓《春之祭》在夜裡燃起,還想準備手電筒讓觀眾尋著舞跡照射,呈現劇場的互動效果。甚至考慮在田埂小路點上盞盞蠟燭,讓春舞夜祭增添文學效果。在台北闖蕩二十餘年回到故鄉,魏老師一心想在母親的土地上跳舞,也算為花蓮做點事。但這麼前衛的做法在台北都不一定有票房了,何況是花蓮?聽完這浩瀚無邊的構想時,我只是替魏老師捏了把冷汗,會不會來看舞的只有小貓三兩隻,於是又猛啃了幾口辣味炸雞鎮驚。
邀我拍攝相片則是新聞稿及海報要用,不請那些攝影專家來掌鏡乃因拍法皆已公式化,和我這種“菜鳥"合作也許會碰撞出另類火花。聽到這裡,我才安心敢和他一起創造《夢土》裡的《春之祭》。
乾杯!一口飲盡我的柳橙汁,慶祝此次的拍攝溝通圓滿完成。已經凌晨一點鐘了,得趕快回去就寢,說好明天清晨五點就要出門拍攝。
關於魏老師這場「一位原住民舞者,在母親的土地跳舞」的表演,當時我就覺得「這麼前衛的做法在台北都不一定有票房了,何況是花蓮?」但對這種充滿理想的藝術家,我肯定全力支持,不但不收任何拍攝費用,還贊助海報設計。只是夢想和現實本來就有距離,或許跳完這場便「空前絕後」,畢竟要把觀眾帶去田園看舞本來就不容易。
沒想到,魏老師後來將母親那片綠草如茵的土地命名為「花蓮田園劇場」,陸續辦了幾場舞蹈演出。
天啊!魏老師真的把花蓮的觀眾帶到田園裡看舞了!
最近更以他十五年前創立的《谷慕特舞蹈劇場》為名,舉辦一系列的「田園藝術祭」演出。從二月底起每週、六日都有演出,若你剛好去花蓮旅遊,不妨抽空去體會這種特殊的露天田園舞蹈演出。
演出場次如下:
2月28號及3月1號 【光影、白水】
3月7號及8號 【羽化】
3月14號及15號 【春之祭】
3月21號及22號 【泰雅之歌及花火祭】
而這些是,我的作品及幫魏老師拍攝的相片:
谷慕特、法拉(魏光慶)個人經歷及介紹
Kumut、falah( Wei, Kuang-Ching)
阿美族原住民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研究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畢
現任:
谷慕特舞蹈劇場團長暨藝術總監
花蓮縣大漢技術學院兼任現代舞講師
新竹縣玉峰國小兼任舞蹈教師
經歷:
1992~20014年參加新古典舞團《布蘭詩歌》、《沈默的杵音》、《黃河》、《大漠孤煙直》、《曹丕與甄宓》、《飛墨》、安娜索克洛經典舞作《夢魘》、三十週年精華再現《布蘭詩歌》等演出;1993年隨新古典舞團赴美國紐約市台北劇場及中國大陸演出; 2000~2006年參與《舞蹈科技與美學電腦創作應用展》、《與電腦共舞II》、《E世代國際舞壇崢嶸》、《與電腦共舞III-Hyperlink》、《2004年新銳創作展-符號場》、《第三屆新銳創作舞展》、《時光複寫─2006年新銳創作展》、《沉默的飛魚》演出及編舞;2001年赴俄羅斯新西伯利亞演出《大漠孤煙直》並參加「第一屆國際青年創舞大賽」獲現代舞類組銀牌獎;2005年參與新古典舞團政治大學駐校藝術家活動演出;2006年隨新古典舞團赴廣州舞蹈文化交流《曹丕與甄宓》巡迴演出;2001~2014年創作及演出谷慕特舞蹈劇場作品《日瑪克之歌》、《天降.昇華》、《烈焰.北極光》、《男人?》、《原色》、《舞動的原始靈魂四重奏》、《狂傲原風》、《來自天堂-魏光慶&黃怡芳雙人舞展》等及2014年最新作品《羽化-汪秀珊、魏光慶雙人舞展》、《春之祭》等演出。
得獎紀錄:
1996年參加文建會「舞林至尊」創作比賽,獲金牌獎;1997年參加「舞躍大地」創作比賽,獲最佳造型獎及入選獎;1998年參加「舞躍大地」創作比賽,獲最佳編舞、銅牌獎、佳作;2001年參加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第一屆國際青年創舞大賽」,獲現代舞銀牌獎;2003年參加「舞躍大地」創作比賽,獲銅牌獎。2014年獲全國大專院校原住民樂舞競賽第二名等。
舞評:
台灣現代舞奇才,是原住民藝術界中難得的一塊「寶」,他舞出了原住民百年滄桑的靈魂─台灣日報。
這是2013年,我幫魏老師拍攝並設計的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