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new

 

 

 

 

 

 

 

 

1.陳意映

1911年林覺民於廣州起義壯烈成仁時,其父為避免清政府滿門抄斬,連夜託人協助陳意映逃離。倉皇搬到偏僻小房租住時,才收到了革命黨人輾轉送來的小包裹,此乃林覺民在香港濱江樓寫下的《與妻訣別書》: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讀完陳意映也不想活了,林覺民的父母雙跪於地,懇請念其家中尚有一歲幼兒,且也懷有身孕,千萬要堅強活下去。雖未尋死但陳意映始終沒有走出悲傷陰影,兩年後便鬱鬱而終。

百年來世人皆歌頌林覺民,有誰憐憫陳意映? 

 

於是齊豫從女性觀點為陳意映寫下這首「覺」,副標題「遙寄林覺民」:

 

 

 

作詞:許常德 / 齊豫   作曲:郭子 請點選試聽

 

覺 當我看見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剎那即永恆 再多的難捨和捨得 有時候不得不捨

覺 當我回首我的夢 我不得不相信

剎那即永恆 再難的追尋和遺棄 有時候不得不棄

愛不在開始 卻只能停在開始

把繾綣了一時 當成被愛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捨和遺棄都是守真情的堅持

我留守著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

誰給你選擇的權利 讓你就這樣的離去

誰把我無止盡的付出都化成紙上的 一個名字

如今 當我寂寞那麼真 我還是得相信

剎那能永恆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時候不得不理

 

 

 

 001

 

 

 

 

 

 

 

 

 

 

2.曹佩聲

清朝時納妾是常事,沒人覺得奇怪,甚至到了民國初年習俗仍在。

所以富紳名人妻妾成群時有所聞,何況 胡適 這般文采翩翩、溫文儒雅的知名學者,婚外戀情當然也豐富精彩。但相對於女性友人義無反顧的熱情,胡適的情感卻相當內斂,放得不深也收得快。只因大家習慣從男性角度來檢視這些逸聞情事,所以胡適身旁的女人都成了配角,淡然無聲、可有可無。

1923年胡適來到杭州西湖養病,遇見剛離婚的遠房表妹曹佩聲,憐惜化成愛戀,兩人的交往漸漸成為文人間的公開秘密,連徐志摩筆下都有他們這段戀情的描述。

年底胡適回到北京,鼓起勇氣對元配江冬秀提出離婚,怎奈她二話不說,拿起菜刀威脅說,要離婚可以,但她及兩個小孩的命都會跟著結束。驚嚇之餘,胡適再也不敢提起離婚,但仍暗自牽掛曹佩聲,於是寫下《祕魔崖月夜》一詩:

依舊是月圓時,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1948年時局已亂,胡適趕至上海見曹佩聲,執手相看淚眼時胡適只留下「等我」兩字,之後便隨政府徹退至台,曹佩聲則留在大陸。

自古文人總多情,胡適生命裡又陸續出現其他「戀人」,卻留曹佩聲等待一輩子。

曹佩聲終身未再嫁,老年多病卻生活簡樸,把節省的積蓄都捐給當地辦學。1973年病逝上海時,要求骨灰歸葬於安徽績溪的旺川村頭公路旁,因為那是通往鄰村胡適故居的必經之路。期盼來年胡適歸鄉時,能探望她。但曹佩聲至死都還不知,胡適早於十年前就在台灣中研院過世了,她終其一生都在等待,不管生前或死後。

 

 

 

002

 

 

 

 

 

 

 

 

 

3.誠子

大師李叔同應該是中國近代最有才華的人,精通書法、繪畫、詩詞、音樂、篆刻、劇劇,而且出身豪門,氣度非凡。留學日本期間還自導自演「茶花女」,是中國首次的現代話劇演出,歸國後大力推廣現代美術及音樂,從西洋樂曲改編的「送別」、「憶兒時」等歌唱遍大江南北。

但很少人提及的是,1897年(十八歲)李叔同 即奉母親之命與天津俞氏结婚,並育有兩子。1905年到日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繪畫科,期間與人體模特兒誠子相識相戀。1912年歸國也帶著誠子,並將其安置於上海。因為連「納妄」的形式都無,誠子只能毫無名份地隱居於人生地不熟的中國,守待任教於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的李叔同偶爾回來相聚。

1918年李叔同決定出家時,誠子怎麼辦?

他寫了這樣的信給誠子:「放下感情上的重擔,百痛不如一痛。但願他日,蓮池會上相逢,讓今生斬卻『地獄』根。」

誠子從友人那裡得知叔同出家後,從上海趕至杭州定慧寺想見最後一面,但寺方給的訊息只是「他拒見任何親屬!」在西湖畔哭到新月初升才搭夜車回上海,三天後便悵然買舟離開這夢碎的異域,回到日本隱姓埋名終其餘生,而李叔同則成為日後眾人尊崇的 弘一大師

 

 

 

 

003

    關於誠子歷史上始終無其詳細資料,只知當時她是李叔同的模特兒,

    而左圖仍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的畫作,或許有可能是「誠子」。

 

 

 

 

 

 

 

 

 

 

PS

我不懂的是,弘一大師始終「拒見任何親屬」,但卻和夏丏尊等好友交往甚密。

我很佩服弘一大師的是,他雲遊諸寺,居無定所,到處掛單修行,每到一寺便幫其整理佛典經冊。而且不開大座、不做法師、不受供養、不沽名釣譽。曾有棲蓮老和尚打著他的名號募款,他立刻難過地默默離開,不願因此沽名養利。和現今國內佛教寺院納徒收款、培養勢力的做法,有所不同。

這是近日閱讀:

何處尋你 : 胡適的戀人及友人 / 蔡登山作

弘一大師傳 / 陳慧釖著

芳草碧連天:弘一大師傳 / 陳星著

所寫下的文字。

 

 

 何處尋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