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外地,去了一趟 綠 島
時間 2008年
■
演歌仔戲的阿東兄住院開刀,
原先就計畫十月份要去台東探望他。
盤算著日期……
反正哪一天都可以,就是不能在國慶連假時去,
我厭惡這種到處聚積的旅遊人潮。
還正猶豫不決,
Tim來了電話,問我十月十日要不要跟他去綠島?
Tim也是網路上認識的旅人,
兩年前曾計劃要和他一起去吳哥窟,
後來雖無法同行,
但這兩年期間Tim已多走過五大洲十餘國,
所以找我去綠島,
當然一口答應。
行程就由Tim安排,
我只要求,
給我半天的free time去看阿東兄。
沒想到我這麼爽快就答應,
其實我很不喜歡綠島 - - 這個缺乏深層文化的觀光島嶼。
在蘭嶼有達悟人的 飛魚文化 ,綠島居民只是台灣過去的生意人,
我總覺得綠島和墾丁沒什麼兩樣。
剛好又是連續假期,
聽說綠島街上的摩托車不會比台北少……
■
十月十日中午到台東,
我只是循著往例直接把車子開去吃米苔目及臭豆腐,
(根本忘了現在是連續假期)
結果
又熱又擠,排隊排得長又長。
簡直是惡夢一場!
我和Tim的共同結論是:死也不再吃這種旅遊書推薦的“名店”了。
下午我開車去找阿東兄,Tim就自己到處逛。
和阿東兄只在四、五年前見過一次面,
多年後再碰面仍是一聊起來就天遠地闊無邊無際……停也停不了。
阿東兄懂的音樂極多,
同他聊天彷彿聽了一席台灣流行音樂史,
我總是津津有味地探尋他心底那座深遂的音樂殿堂。
我們的對話如同音樂般流動著,很快整個下午的時間就過去了。
阿東兄忽然心血來潮想帶我去看一處果園,
他稱之為 秘密花園。
對這種藝術家的隨興個性,我絕對能理解。
在車上,
阿東兄可能覺得沒帶我去台東的名勝景點參觀 有點過意不去,
所以解釋著
台東這些風景區他們都不去。
我笑說,我也不去,
每次來台東只要在鄉間小路上閒晃著或隨便找處海邊發呆
就覺幸福異常了。
景點,我從來不去……
「難道我要去看水往上流嗎?」說完,兩人都大笑!
我告訴阿東兄
台東的雲總是特別美,
在高雄……很少看到會發亮的雲,
所以屢屢停車 拍攝那些掛在天幕上的雲朶。
傍晚回市區和Tim會合,
這種旅伴真好,
把他丟下,不吵不鬧,自己找到唱片行去和人聊 音樂,
還買了張巴奈的新專輯送我。
天啊!巴奈是少數我極喜愛的女歌手,
她唱的「台東人」始終是我心目中的最佳版本。
晚餐,我們學乖了,
不去旅遊書推薦的“名店”。
兩人隨便到肯德雞吃頓不用排隊、沒人吵雜的簡餐。
■
十月十一日搭船到綠島。
我的第一個感受是:
「幸好有綠島可讓觀光客蹂躪,所以蘭嶼才能保有美好的原始風貌。」
綠島的遊客多到讓人覺得不舒服,
機車一批一批橫衝直撞在這個小小的擁擠島嶼。
Tim不愧是資深旅人,
把旅社訂在遙遠的島的另一端,
所以我們尚能擁有些許清靜。
在島上我和Tim一人一台機車,各走各的。
島上的景點,
諸如哈巴狗岩、睡美人岩、燕子洞、人權紀念園區、梅花鹿生態園區......等
都不想去。
和一般遊客尋著景點,然後逐一拍照留念的玩法不同,
我只找了一處小漁港拍攝海水及天空,
更多時間是望著大海發呆 或 佇立堤岸邊唱歌。
這個小漁港約兩個籃球場大,
海水碧藍清徹,透明的水液漾著細細的波紋。
很快,我就忍不住了。
攝影器材堆在一旁,衣服全脫掉就跳到水裡去了。
當時沒帶泳褲,
直接裸泳當一隻 魚 吧!而水裡彩色綺麗的魚兒也多著呢。
不怕會有人過來嗎?
放心啦!
雖然百餘公尺外的環島公路上摩托車絡繹不絕,
但沒人會過來這個沒被列為風景點的小漁港。(我敢和你打睹)
這是我一個人的小小魚港,我在裡頭自由自在地游著,像一隻魚。
游了二十幾分鐘,過癮了,才上岸穿衣服。
仍不想回去,
留在港邊拍攝 水波……
時間在這種沒人的小漁港是停滯的,
不知何時Tim也騎車找到這裡來了,
沒打擾我
兀自坐在堤岸上望著海平面發呆。
傍晚,
我和Tim到一處滿是白砂的海灘等待落日。
從太陽高掛於天,等到整顆赭橙的火球落到海底。
Tim問我為何綠島的紅霞那麼美?
我說,
其實落日的紅霞永遠都那麼美,
只是被空氣污染或高樓建築遮蔽罷了。
正如奧修大師說的,
愛一直都存在,只是被許多 無知 的價值觀所蒙蔽,
只要讓這些蒙蔽的障礙消失,愛自然會浮現。
所以
只要沒有空氣污染或陰霾雲層,
每天的落日紅霞都會這麼美,因為它本來就存在。
晩餐,在島嶼偏僻的這端沒什麼飲食店,只有羊肉爐可吃,
尤其一家眾所推薦的老店「東昇溫泉羊肉爐」,
Tim帶我過去時,
只見人潮洶湧,路旁都有人站著排隊。
我正擔憂也要和那些吵雜的遊客們擠著吃……
Tim開口了,
那種店我們當然不吃,
到隔壁去,
同樣是羊肉爐的店,卻只稀疏幾個人,我們就吃那家生意不好的。
我太感動了,
Tim果然是和我同一類型的人,
吃,隨便就好,千萬別去那些旅遊書上推薦的。
寧願安靜地吃頓悠閒的晚餐,
相信我,徐徐的 海風 絕對無法在擁擠的餐桌間感受得到。
當下決定,將Tim列為日後同行旅遊的重要邀約對象。
■
十月十一日,是個陰雨的灰色日子。
我一個人清晨六點就出門去逛,
唯有此時 綠島才是安靜的。
因為此次我攜著沿途閱讀的小說是
三島尤紀夫的「潮騷」 - - 一本描述海島故事的書。
所以
清晨,忽然想拍攝一座日本的 島嶼……
攝影作品通常能呈現心中感受,不是嗎?
中午搭船回台東,
我的綠島之行 任何景點都沒去,
只到小漁港遊泳,去沙灘上等待落日,在細雨裡拍攝一座我要的日本島嶼,
剩下的時間
就閱讀三島尤紀夫的「潮騷」。
所以島上那些連續假期的人潮,全和 我 無關。
直到開車回高雄,
看到接連數十公里的車陣 綿延在南迴公路的曲折裡,
才又掀起一種怵目驚心的沉鬱。
2014年補記:
這趟旅行純粹去休息,沒專心拍照。
所以現在重看這些相片,都覺得亂拍一通。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