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002

028

026

019

021

 

 

 

 

 

Jim Cooper洄瀾窯,巧遇大師!

 

 

因為要照顧老爸,在台灣我鮮少出遠門,這次破天荒跟著明華園黃字團到花蓮去拍攝,卻巧遇Jim Cooper,這難得的機緣且待我細說從頭……

去年底曾和我患難與共的好友Phillip到花蓮去工作了,電話上我不便多問,直覺從台北跑到後山去多少有種“流放"的味道,只是敷衍地說若去花蓮會去找他。這件事當然我很快便淡忘,我這懶人,只知活在當下,哪來心思記那麼多瑣事。

三月細雨飄來春綠時,明華園黃字團的樂師偉恩老師告訴我,戲班五月要去花蓮演出,問我是否同行?

「花蓮耶!別鬧了。」光搭火車就五小時,要在車上僵坐成化石嗎?所以立刻謝絕。

三月底一位花蓮的朋友過來高雄義診……哇!人家都翻山越嶺、迢迢千里行善到高雄來了,可見高雄和花蓮並不遠!只是家裡有老爸要照顧,那些抗癌膳食我每天都得調理,沒有特殊原因儘量別出遠門。雖然偉恩三不五時就問我去花蓮的意願,但我從沒認真考慮。

幾天後,Phillip來電說他出車禍了!當晚我便請偉恩幫我買火車票,確定去趟花蓮,拍攝黃字團演出的同時也順便探望Phillip,希望他肩骨撕裂的傷勢沒太嚴重。

 

 

   2013年 5月17日(星期五)

昨天先請一天假,帶老爸去七股釣魚,也把接下來三天的癌症膳食都交待好,才安心出門。今天搭07:10的自強號前往花蓮,下午就在吉安鄉拍攝明華園黃字團的演出了,戲碼《周公法鬥桃花女》。

可惜我們法鬥雨神功敗垂成,所以當夜細雨不斷。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因為每晚都要拍攝歌仔戲演出,得利用上午的空檔去探望Phillip,反正就在花蓮港旁的海岸路,借了摩托車九點鐘便出發了。

結果偏尋不著那個門牌號碼,打手機向Phillip確認才知是「吉安鄉」的海岸路,不是在「花蓮市」這邊,真是欲哭無淚。

而Phillip給的指示竟是「往南騎,看到三根紅白相間的高聳煙囪,就能找到他」。我完全能理解Phillip這種藝術家個性,以前上台北向他借宿時,他會把房門鑰匙藏在捷運站出口的某棵樹下,我再依指示前去尋找。反正他描述事情都是圖像式的,習慣就好,還是趕快往南尋找大煙囪去也!

騎車途中我只是很好奇,Phillip到底從事什麼工作,怎會跑到花蓮來?

邊騎邊想,然後越騎越荒涼,直到不見任何居民……又問路許久,才在一座龐大的“工廠"前看見Phillip隔著落地玻璃窗向我招手。

「我就在這間工作室上班,還有另一位夥伴。」Phillip開心地向我介紹。

「就你們兩個人?」我眺望著這間比足球場還遼闊的“工作室”,好奇地問著Phillip。

「對啊,就我們兩個人。」

「哇靠!」我跨步越過“足球場"來到一片陶瓷花園,驚訝地嘆息著。

驚嘆的不止是這座工作室的雄偉,更是那些陶藝作品的創意及色彩。雖然Phillip也是做陶的,但那絕對不是他的風格,所以又跨越“足球場"回去問Phillip:「那就是你那位夥伴的作品?」

「沒錯!他是我們老闆邀請過來創作的藝術家,是紐西蘭人。」

「人呢?」

「還沒來,你覺得他的作品怎樣?」

「棒到極點!這種愉悅快樂的作品和國內陶藝家的沉重風格完全不同,光看到那片彩色陶瓷花園及那隻綠色狗狗,就好開心了!」

才說著那位紐西蘭夥伴便精靈般冒出,經Phillip簡單介紹後,三人便坐在一只長長的木桌前閒聊了。可能彼此的個性及想法相近,聊天氣氛猶如繁花盛開,輕盈又活潑。

這位紐西蘭陶藝家叫Jim,吃素且連牛奶都不喝,他說牛奶是給小牛喝的,怎可搶走牛寶寶的牛奶。茹素的Jim並不會高談闊論探討「環保」議題,只是童趣地描述他喜歡動物的感覺,於是我們又聊到黑熊、浣熊及紐西蘭的信天翁。

接著Phillip又說到年初Jim收養兩隻流浪狗的故事……

Jim在街上發現兩隻皮膚病嚴重的小狗,立刻把牠們送到醫院治療,並積極為他們尋找飼主。我們談論這件事時只見Jim雙手撫胸,說他真的不忍心讓那兩隻狗狗病死街頭,然後眼眶便泛起薄薄淚水,他真是內心很柔軟的人。

此時Phillip還補充,讀到我那篇「流浪一號」時就覺得我和Jim很像,都會關心又臭又髒的流浪狗。

其實不止動物,Jim很多想法都和我很像,例如他不使用手機,覺得過份沉迷facebook是浪費生命的事,喜歡簡單食物及簡單生活,他發現台灣最動人的食物便是「素食當歸麵」。我們也聊到藝術及創作,他不喜繁複及贅飾,喜歡心靈的直接感動。他也嘲諷許多人並非用“心”在欣賞作品,只是附庸風雅地舔食作者的名氣罷了。是啊!很多台灣同胞也一樣,拼命迷信人氣名店的餐點,卻忽略要品味食物的原味。Jim毫不諱言他摸索許久,才體悟出這種「棄繁就簡」、「發自內心」的創作概念,並像孩童般喜孜孜地慶幸自己又邁入另一種境界。

可能因為磁場相近、氣味相投,所以聊得好開心。但更令我驚訝的是Jim對台灣草根文化的熱愛,接下來土地公、觀音、馬祖、八仙、關公、彌勒全上場了,我們天馬行空聊著這些神祇,讓我幾乎忘記他是外國人。最後Jim還提到在紐西蘭的家,他收藏了兩尊關公神像。見我一臉無法置信的表情,他又拉我去看工作室裡的祭壇,全是他收集來的“流浪神像",供奉在俗又有力的閃閃霓虹裡。他也迷戀民俗音樂,每當喪葬隊伍經過時他便會湊過去欣賞二胡及嗩吶。後來興沖沖到唱片行買了國樂專輯,卻發現那些音樂皆「過度包裝」,有如果醬般甜膩,但他喜歡的是新鮮水果!

既然Jim這麼喜歡民俗、神像及傳統音樂,索性邀他去看活的「神仙戲」,這是明華園黄字團最擅長的。沒想到Jim爽快答應,我們立刻約好今晚六點半鐘在南華村的戲棚碰面。

 

 

003

 

 

 

 

 

下午四點多我便抵達戲棚,晚上要演《魏徵斬龍王》,大夥正在綵排武打及舞蹈的戲,我專注拍攝不久便忘記Jim及Phillip要來訪之事。

忙得渾身是汗,乾脆起身出去淋雨降溫,才猛然想起要打手機連繫Phillip,還好他們已順著鏗鏘鑼鼓聲尋到戲棚了,真是好個風雨故人來!

黃字團的陳子陽團長一向好客,立刻邀Jim及Phillip上台參觀並親自解說。Jim對道教及戲曲本來就熱衷,尤其那些神仙戲服及道具更是吸引這位紐西蘭陶藝家。子陽團長二話不說,立刻備妥戲服讓Jim試穿,剎時戲棚內人影湧動熱鬧非凡,大家忙著把這位“外國人"打扮成財神,幾位小孩也湊過來喊「哈囉!」場面溫馨又逗趣。

七點鐘粉墨大戲要登場了,我們才步下舞台專心當觀眾。這齣《魏徵斬龍王》不但有爆破、煙火、飛龍騰空還有吊鋼絲的打鬥場面,精彩的聲光效果看得Jim目瞪口呆,雖然沒字幕無法瞭解劇情,但仍專心看到終場。

散戲後子陽團長再次邀Jim上台,拿出戲服讓他扮關公。天啊!Jim肯定開心到極點,他最喜歡關公了。看到貴珠及景華忙著幫Jim穿戴配件時,那畫面真的非常「超現實主義」,而Phillip則陪伴於側逗著Jim笑鬧。於是捆靠旗、戴頭盔、裝長鬚,眾人七手八腳把Jim弄成一尊白臉關公,然後鬧哄哄地看他耍大刀。

此外Jim也向子陽團長請教關於龍的種種傳說,剛好《九龍系列》是黃字團的專屬大戲,諸如狻猊、狴犴等龍族子孫別人可能不懂,但黃字團所有成員皆瞭若指掌,所以子陽回答得頭頭是道。

基於禮上往來,子陽團長也就Jim的專長請教他陶藝創作的心得,結果第一個問題便是他的作品和「法藍瓷」很像嗎?

我和Phillip當場臉立刻綠掉,說人家的作品像「法藍瓷」絕對不是一種讚美,雖然「法藍瓷」是國際知名的臺灣品牌。但再怎麼精緻都只是商業產品,無法和藝術家的創作相提並論!

我不敢翻譯給Jim,只是提醒子陽,以後遇見任何陶藝家最好別提「法藍瓷」。

反正一時無法向子陽解釋清楚,就告訴他「法藍瓷」就像是很精緻的麥當勞,但不宜用來宴客。

提到吃的,子陽團長立刻表示要請Jim及Phillip吃宵夜。但Jim吃素,現在又晚上十一點了,鄉野郊外要去哪裡找素食餐廳?七嘴八舌討論了半天,我們決定明天中午再聚餐,就讓子陽團長作東請客。

結果問Jim想去哪裡吃?他直覺地回答:「三媽臭臭鍋」。

我和Phillip又當場臉綠了……雖然Jim對吃很隨便(和我一樣),但就台灣宴客禮儀來說,實在不宜幾位好友盛裝相約去吃「三媽臭臭鍋」。況且以子陽團長的海派個性,如此草率宴請外國佳賓他肯定不同意!

所以我也沒把「三媽臭臭鍋」翻譯給子陽團長,僅含混說用餐地點明天再決定,之後大家便依依不捨告別了。沒辦法!玩得太high才會如此“依依不捨"。

 

 

012

009

010

007

001

011

 

008

015

014

 

 

 

 

 

■  2013年5月19日(星期曰)

上午九點鐘我便過去Jim及Phillip的工作室了,要善用時間拍攝那些繽紛的陶藝作品。

首先是我極愛的一只茶壺,釉色美到無法形容,像剛擷取自花瓣、綠葉及藍天的色彩鮮明地溶貼在壺面似的。壺的形狀則樸拙動人,看了就想把玩。更最重要的是,壺本身的故事……兩位陶藝家進駐到工作室,發現得找個東西來裝水喝,於是著手和泥捻陶,接著就有了這只壺。很酷吧!這種故事只會發生在陶藝家身上,而他們也只是要喝水,一件藝術品就此產生。

此時Jim剛好來到工作室,看我誇張地蹲著拍攝便說:「那不過是只茶壺罷了!」

「是啊!但它美得像件稀世珍寶。」我毫不猶豫地回答。

Jim笑了笑,便進去畫他的圖稿了。

 

 

023

 

 

接下來就各忙各的,Jim及Phillip討論燒窯的事,我則逐一拍攝作品,那種徜徉在色彩裡的感覺真好。

偶爾我就會催Phillip趕快決定中午的餐廳,子陽團長還等著我們呢!但他那種閒散的藝術家個性,很快就忘記又忙些雜事去了。眼看十一點將近,Phillip仍沒什麼動靜,便主動表示有間居家風格的火鍋店,坐落青青河畔,視野良好,去問問Phillip想不想去?剛好Phillip喜歡火鍋,於是趕快訂位並連絡與會人員……

首先得打電話向花蓮的好友阿寶問清楚那家火鍋店的店名為何,以便訂位。

手機裡聽到阿寶溫馴慢慢地說:「劉三姐,在林森路底」。

掛斷後立刻請Phillip以「花蓮 林森路 劉三姐 火鍋」為關鍵字上網查詢餐廳的電話。

 

 

033

 

 

我則繼續拍攝一隻草綠色小狗,許久Phillip才溫馴地慢慢過來說:「沒那家店耶,只有桂林的劉三姐!」

我趕快掏出手機火速撥電話再問阿寶:「那家店第一個字到底是『劉』還是『牛』?」

「就『牛』啊!」

「哪個『牛』?」

「啊……」阿寶仍溫馴地慢慢說:「就動物的那個『牛』啊!」

電話掛斷,我大聲喊著Phillip:「快點!再去查『牛三姐』,牛奶的牛。」

然後我又低頭開始拍攝白色及藍色的公雞。

不久,Phillip又晃過來,仍是溫馴地慢慢說:「都查不到,而且連桂林也沒有『牛三姐』。」

趕快再急call阿寶:「你找得到名片嗎?麻煩幫我們查電話。」

感謝老天,終於阿寶查到電話,Phillip訂位完畢,準備出發了,先去戲棚接子陽團長,再去接偉恩老師。

出門前,Jim居然將那只彩壺打包好要送我,真是感動萬分!或許從我拍攝的模樣他便知我極愛那只壺,果然心靈相通。手握彩壺我只是欣喜若狂,彷彿在作夢,美夢雖甜但還是得催人上車,要赴子陽團長的餐會呢!

接著我們在吉安及花蓮繞了一大圈,才把人接齊並輾轉來到林森路河岸旁的……

天啊!原來那家火鍋店叫「牛蕃茄」,不是「劉三姐」或「牛三姐」。

反正我們這群都有著藝術家的閒散個性,除了創作,日常生活大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那餐吃得賓主盡歡,崇尚自然的Jim把那盤要放到火鍋裡燙煮的蔬菜生吃了大半,包括杏鮑菇。Jim喜歡生菜,也喜歡樹林及山巒,望見花蓮的青翠山脈總覺似曾相識,因為和紐西蘭的很像,早晨醒來凝視窗外時經常誤以為身在紐西蘭。

我則提醒他,台灣高山和紐西蘭的確很像,但河流便不同了,你們的河永遠清徹見底,我們的都非黑即濁。

Phillip立刻笑說:「是啊,Jim都覺台灣的魚很勇猛,居然能在黑黑的河流裡生存,而且還會躍出水面。」

我只好補上這句:「因為水裡缺氣,所以跳出水面呼吸。」

對了!應該帶Jim去蘭嶼看飛魚才對,只是飛魚沒飛,蛇卻扭來了。午餐結束前窗外的河岸青草地扭來一尾大蛇,我們幾位台灣同胞皆起身驚叫,唯有Jim盛讚蛇軀扭動的曲線極美……然後感動地欣賞。

Jim果真極喜歡大自然,極喜歡動物,難怪作品裡充滿想像力及繽紛色彩。

 

 

晚上我繼續拍攝明華園黃字團的演出,戲碼是《洛陽風雲》,隔天清晨便搭首班火車回高雄了。到家才上網查詢Jim的個人資料,因為拍攝的相片要以他的全名當目錄來儲存。隨手以「花蓮 Jim 陶藝家」為關鍵字上 google 試著尋找 Jim 的全名……

結果,竟發現 Jim 是紐西蘭的國際級大師,全名叫吉米‧庫柏( Jim Cooper )。

這是兩段媒體報導:

這次展覽也將看到獲得2009年紐西蘭陶藝獎首獎的陶藝家吉米‧庫柏(Jim Cooper)的作品,庫柏為了「2010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特別創作「最後的專輯封面」作品以小型塑像的表現手法,重新造訪在豐饒富裕的縱慾年代,人們心靈上卻又追尋精神慰藉。庫柏認為,在這樣的氛圍裡,音樂與音樂家成為這個時代反正統文化群體的代言人。

紐西蘭的國際藝術大師 Jim Cooper 目前是花蓮「洄瀾窯」的駐村藝術家,作品吸收花蓮當地特色,呈現台灣美麗風貌。

 

哇靠!原來Jim是國際級藝術大師!

那他送我那只彩壺不就「價值連城」……

說真的,Jim的壺實在比「法藍瓷」那些「價格連城」的壺美太多了。

 

 

後記:

那天餐後開車送Jim及Phillip回工作室時,瞥見Phillip抱著胸口撫傷,才猛然想起此趟花蓮之行不就是來探病的,結果忙著帶他們到戲棚玩樂,都忘記Phillip車禍受傷這件事了!

後來也才弄清楚,Phillip負責管理這座大如工廠的「洄瀾窯」工作室,Jim是受邀前來駐村的藝術家;而我,因此有幸遇見大師!

 

 

 

 

 

 

005

020

006

024

031

022

025

021

030

019

026

028

002

013

018

027

032

 

 

 

 

 

 

 

 

 

 

 

 

 

 

 

 

 

 

 

 

 

 

 

 

 

 

 

 

 

 

 

 

 

 

 

 

 

 

 

 

 

 034

 Jim Cooper 超搞笑,捻了一尊千手觀音供奉在工作室裡,當然“千手”難度太高,所以只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 的頭像
    Shin

    音樂旅行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