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把許多文章及相片一篇篇轉貼到Pixnet來時,利用機會又重新閱讀這些文字,重新整修這些相片,然後才發現……自己以前很不成熟,從「2006歐遊雜記」系列還看得到那時的Shin還非常「自我」,以及隱藏於心的「狂傲」及「不知天高地厚」。回首過去,才瞥見這幾年來自己的「平淡」及「知足」。
而重新整理那些底片時代的作品時,才驀然發現當時的攝影技巧有多爛!在英國待了十二天,居然沒幾張相片能看的。實在好笑,但笑過之餘也安慰自己,這幾年來的攝影概念真的有進步啦。
就這樣囉!英國就不放自己的攝影作品了(因為實在太糟),挑了兩張別人幫我拍的相片來充數,那時還真是年輕呢!
習慣在旅途中寫下心情,
這些文字都是1998年3月31日到4月11日 在英國旅行期間留下的手稿,
1998年7月10~16日再keyin到電腦裏保存。
回味當時的記憶,百般滋味。
雖然 當時的文字稍微粗糙,
但 仍決定不做任何修改 讓當下的文字原封不動保留下來,
因為
成長的過程 - - 每分.每刻.每景.每物.都值得回味。
【 1998年 英 倫 隨 筆 】
第一次認識阿德時,聽說他要去英國唸書,便開玩笑地說要去英國找他,沒想到真的來了一趟英國。
其實一月份還在收集葡萄牙、義大利、法國等地的旅遊資料,一直到三月初連絡到英國的阿德之後才斷然決定來英國。
收集英國及倫敦的資料花了不少時間,行程安排、住宿、機票、簽證、衣食及預訂音樂劇的票都自己一點一滴計劃進行。
到了桃園中正機場仍對未來十二天的行程有點茫然,不知道這樣的自助旅行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差錯。坐在飛機上看著漸漸遠去的台灣陸地,忽然有些畏懼及無助感。
飛了十多個小時疲憊地到達倫敦Heathrow機場,在機場又等了一個多小時,所有的不安終於在見到阿德出現後消失。輾轉換搭地鐵及計程車才於凌晨一點多到達郊區的借宿處。
第二天阿德蹺了一天的課帶我去辦交通週票,然後教我如何搭乘102號公車及Northern Line的地鐵。搭公車得先記住在那一站下車,而地鐵的問題是要先學會辨別是南下、北上、東行或西行的列車。如何換到另一線的地鐵列車也困擾了我一陣子,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在乘客如織的地鐵站找到出口鑽到地面上去。( 註:當時我從未搭乘過地鐵,第一次搭乘就在倫敦。)
第一天在房東家吃的早餐及晚餐,仍屬於飢不擇食的美味期,唯一不滿意的是久聞其名卻難以下嚥的英式布丁(淋上甜汁的水水蛋糕?)。不過後來幾餐就沒什麼多大期待了,除義大利麵那次晚餐之外。
時差的關係第一天吃完晚餐就早早入睡,根本不知道倫敦的夜晚氣氛如何,倒是半夜三、四點就醒來看著窗外昏黃的街燈發楞,輾轉又眠睡睡醒醒地直到天亮。
初到倫敦市區,走在熙來攘往的人行道上,有一種很快樂的滿足感。對街上每一家商店都好奇,興奮地讀著建築物上的各式招牌及往來車輛上的廣告文字。最喜歡進到速食販賣店去看淋瑯滿目的三明治,然後挑一個到鄰近公園去悠然享受這份簡單的美味。
在地鐵車廂內看不同的倫敦人的表情很“有趣”,在不同地鐵線上轉搭不同地鐵列車很“有趣”,在不同地鐵站看各種五花八門的大型廣告海報很“有趣”,在不同國籍的遊客及路人中當一名自由的自助旅行者很“有趣”,在不同的“有趣”中存在的“我”最快樂了。
倫敦人總是沒什麼表情地follow他們習慣的匆忙步調,這讓我入境隨俗地避免掉不少額外的禮節需求,也省掉去維持一個親切形象所需的表面工夫,所以逛起街來特別沒有壓力,因為根本沒人會再乎你。
劍橋大學因康河貫穿校園所以處處詩意橫生,優雅的建築流露一種恬靜的鄉村風格。河畔的楊柳又高又茂盛,濃綠的柳垂隨風傾撫在康河的輕波上,若非親身經驗怎能體會徐志摩詩中的康橋景色。是何等的心境能在青草更青處漫溯尋夢,是何等的舒懷能暢意在星輝斑斕裏放歌。每次回想康橋總會輕輕嘆息一聲,好喜歡這個學校,下次若有機會造訪一定要夜宿康橋,以充份品味其晨昏日夜的每一刻時光。
不同於康橋,牛津大學的校園則較古典沈穩,許多高聳如教堂般的建築物沿著大街分佈。校區的肅穆及市區的熱鬧也截然有別,shopping center規模之大令人驚訝,不過倒提供了造訪牛津的額外逛街樂趣,其中幾家書店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古城貝斯有起伏的山丘、婉延的河流及古樸的建築物,是個有如鄭愁予詩中的青石小鎮般令人疼惜的地方。悠然在貝斯的街道上閒步,就像走進歷史某一時間點的古歐洲城堡中,有種時間空間的錯亂美感。
格林威治是位於泰晤士河南岸的一個小鎮,必須由地鐵轉搭國鐵才能到達。去的時候陽光薄薄的,舒緩的感覺悠然地佈陳在遊客稀疏的街道上。喜歡又綠又大的格林威治公園,山丘上的皇家天文台有極好的視野,可以俯視整個格林威治及河那端的倫敦City區。喜歡站在世界標準鐘前感覺經度零度的地理點。格林威治幾家廉價書店令人印象深刻,每本書都只賣一塊錢英鎊。在皇家天文台的shopping center買到尋找己久的古地圖。中午在鎮上的小吃店用餐,量多且家庭式的service讓人覺得親切,可惜我點的東西味道不好。下午一點多離開這個綠色小鎮。
到倫敦怎能不看音樂劇。「貓」( Cats )的票買在第一排,一開場就被不知從那裏竄出來的“貓”嚇了一大跳,演出中貓群們會從不同出入口出現游走於舞台及觀眾席內,是很活潑的一幕劇(難怪能連續上演十七年)。我最喜歡的「悲慘世界」( Les Miserables )精彩及感動一如預期,現場演員演唱功力也比唱片中聽到的還好。「西貢小姐」( Miss Saigon )在倫敦的演出則有別於CD的錄音版本,導演加入一些東方的傳統樂器讓整幕劇更有越南味。另外Miss Saigon在精緻壯觀的佈景特效中也有令人落淚的深刻劇情頗叫人回味。
讓我隨著地圖找了好久的大英博物館居然在如此平凡的建築物裏,但進到館內就讓人喟然讚嘆,一場遊走於歷代歷史間的行程於是焉展開。喜歡十七世紀的機械古鐘,喜歡亞述文化的遺跡,喜歡埃及文物的神秘美感, 但最喜歡的還是置身於大英博物館時那種對歷史的尊崇及敬畏的奇妙感受。
造訪西敏寺好像讓文學中的一個名詞忽然存在眼前。在教堂內看著十一世紀來每位皇室統治者的雕像及靈寢,有種莊嚴藝術的讚嘆及文化傳承的感動。在不同時代的雕刻藝術造形中,我看到一幅歷史縮影活在西敏寺的肅穆中。沿著路線參觀,感到教堂彩繪玻璃窗外的陽光裏,時間正在流動著,迴廊響起輕輕的禱告聲,走出西敏寺好像走出一幕莊嚴古典的英國歷史。
在國家藝廊中看到許多畫冊中熟悉的真蹟,在西敏寺體會到英國文化的莊嚴及傳統,在白金漢前看到綠油精廣告中的戴高帽衛兵,在海德公園想像帕華洛帝演唱會的盛況,在Covent Garden看奇奇怪怪的街頭藝人表演並充份滿足了shopping的樂趣,在Leicester Square的Pizza Hut吃到最美味的自助式pizza大餐。
在倫敦十一天的午餐總共吃過Pizza Hut、Friday、Burgar King、肯德基、義大利麵、fish & chip、羊肉沙威瑪、千層麵&濃湯及N種口味的三明治。在房東家的早餐十一天都是一樣的土司、果汁、牛奶&麥片( 而且連廠牌都一樣 )。房東提供的晚餐則有過牛肉派、義大利麵、fish & chip、煎豬排、熱狗及煎蛋( 很像早餐的晚餐 )等我都還吃光光的菜色。
在英國期間最八卦的事件莫過於鍾漢良到阿德他們學語言校唸書一事。當天中午在Goodge Street站等阿德吃午餐,一見面他立刻巨細靡遺地告訴我鍾漢良成為他學弟的所有相關“報導”。後來我們在地鐵站果然遇到鍾漢良,看他本能地避開我們而上另一節車廂的情勢判斷,阿德的八卦廣播功力恐怕已對他產生不少困擾了(真是倒楣的鍾漢良,阿德也不過是在學校裏告訴“每一位”老師,鍾漢良是一位歌星,然後等待對方驚訝地回問:「他真的會唱歌嗎?」而已)。
從貝斯回來,告訴房東說今天去了貝斯(貝斯Bath和洗澡同音),房東卻回答「You got dirty?」,真是難得的英國人幽默。不過都五、六十歲的房東夫婦還常吵架(甚至論及離婚)讓我現在還一直很同情(進而懷念)他們。當然還有善解人意的小狗Nina(房東太太說Nina is a family not a dog)及英文和我一樣破的室友瑞士女孩Nico都一起被我懷念著。
在英國期間最快樂的事:(1)選購三明治(2)逛博物館的附屬文物販賣部(3)看音樂劇。最討厭的事:(1)生了一場小感冒(2)下午五、六點擠地鐵回家(3)想句子和房東太太對答。此趟行程所買的收藏品計有:飛行豬(Covent Garden)、埃及碑文滑鼠墊(大英博物館)、野雁叫聲的口笛(貝斯)、兩公分大小的瑞士刀(牛津大學)、古地圖及小媒油燈(格林威治)、手仗銅片(西敏寺)及一些名信片。
整個行程中最感謝的仍是阿德,實在無以回報只好禮尚往來邀他前來一遊高雄(London),我會去小港機場(Heathrow)接他,安排他去遊覽中山大學(劍橋)、高師大(牛津)及古都台南(古城貝斯),還有參觀高雄美術館(國家藝廊)、中正文化中心(大英博物館)及萬壽山忠烈祠(西敏寺)。並幫他訂購歌仔戲的入場卷,戲碼:貍貓換太子(Cats)、五胡亂華(Les Miserables)及王寶釧(Miss Saigon)。
記載不完許許多多美麗的回憶,只告訴自己日後一定會再回去英國看一看。
附錄(一):2000年 寫的一段在 倫敦 觀賞 音樂劇「CATS」的 文字
■ CATS 2000/9/26 AM 08:40:26
1998年我一個人去英國自助旅行,4月1日凌晨到達倫敦,
當天晚上就去New London劇場去看“Cats”,
因為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很辛苦,就鎬賞自己買了第一排的票。
New London是一個圓形的劇場,
從序曲開始,
台上的佈景裏及台下觀眾席就不時鑽出“貓兒”來,一會兒又消失,
我正四處專心看著那裏有“貓”時,
忽然
就蹦出一隻“貓”在我前面一公尺處,
兩眼是會發亮的燈泡,
雙手張爪揮舞,並朝我大吼了一聲“喵”,
我結實地被嚇了一跳,
還來不及反應“貓兒”一股眼就不見了,
定神下來
才發現“貓兒”簡真是台上台下四處跳竄,
最後才紛紛集中到台上去唱可愛的Jellicle Cats大合唱。
Jellicle Songs and Jellicle Dance
Jellicle Songs for Jellicle Cats
Jellicle Songs for Jellicle Cats……
這真是很活潑的一部音樂劇,
“Cats” 的成功之處 就是在劇場裏讓演員和觀眾的互動達到最佳的臨界點,
(互動性過多,就容易造成觀眾情緒興奮而秩序失控)
加上極富個性的音樂,及引用艾略特的詩作為底的歌詞,
結合成一部很可愛又具深度的音樂劇,
難怪能連續上演十多年。
每次我向朋友提到在劇中被“貓”嚇到的情節,
朋友總會很羨慕地說,誰叫我要買那麼“高價”的票坐在第一排,
人家要被嚇都還沒機會呢?
附錄(二):當 時 的 手 稿 記 錄
1998年 英國之旅
3月31日 長榮BR067班機,經曼谷到London Heathrow機場。
4月01日 上午去Covent Garden。
中午Pizza Hut用餐。
晚上看音樂劇Cats。
4月02日 上午去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中午去Goodge Street的義大利餐廳吃義大利千層麵及蔬菜湯。
下午和阿德買了飲料及cheese cake去一個私人花園休息。
晚上因時差因素七點鐘就入睡了。
4月03日 上午去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中午吃Sandwich。
2:00PM和阿德去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照相。
4:00PM去Green Park及謝波德市場(Shepherd Market)逛。
沿著Piccadilly Street經過麗池飯店(Ritz)走到 Piccadilly圓環去逛Piccadilly Market。
4月04日 和阿德去劍橋大學(從Charing Cross換國鐵) 。
午餐Sandwich、義大利通心麵沙拉and juice(在很泠的雨中坐在商
店外的路旁吃,阿德的沙拉太難吃沒吃完) 。
4月05日A very very cold rainy day。
和阿德去牛津大學(從Pedington換國鐵,到Reading換車) 。
在Pendington吃Burgar King(午餐)。
下午四點在Oxford吃肯德基炸雞。
4月06曰 上午去國會大廈。
中午和阿德去Leicester Square吃Pizza Hut。
(鍾漢良到阿德他們語言學校上課)
下午一個人去西敏寺。
晚上去Brent Cross的Supermarket買香皂,Body Shop用品及草莓、
歐洲酸甘蔗、濃湯等食品。
4月07日 和阿德去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國際標準鐘)。
中午吃羊肉沙威瑪(很難吃的口味) 。
晚上看音樂劇Les Miserables。
4月08日 上午去白金漢宮、海德公園及Green Park。
中午吃fish & chip。
下午去Covent Garden然後去一個人去看音樂劇Miss Saigon。
回家路上在Covent Garden地鐵站遇到阿德。
4月09日 去古城貝斯(Bath)在英國西南方一個很美的小城。
中午Sandwich、pure orange juice and delicious自助沙拉。
4月10日 下很大很大的雨。
上午去波特貝羅(Portobello Road)跳蚤市場。
回來路上去看一下Marble Arch。
中午和阿德會合去義大利餐廳吃大餐(令人難忘的義大利麵)。
下午去Covent Garden的Cabaren Mechanical Theatre買飛行豬。
4月11日 The same, it's a very cold rainy day.
上午和阿德去倫敦塔橋。
中午請阿德去Friday吃牛排,感謝他在倫敦期間的協助。
吃完午餐後又去Covent Garden買了立體puzzle。
晚上阿德送我去機場,在機場阿德吃Burgar King,
我吃Pizza及在Golders Green買的法國麵包和三罐果汁。
在機場的Body Shop刷卡買了50多英鎊的用品。
22:10PM BR068長榮班機經曼谷回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