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海 音樂節
(建議用電腦版觀看,沒有廣告,較易閱讀)
台東好山好水,很多活動皆「順理成章」與大自然結合。
例如:
數不清的路跑及鐵人三項等戶外運動賽事,在林蔭綠草間享用盛宴的「大地餐桌」及「台東慢食節」。至於,舞於稻浪或歌於水涯的樂舞活動更是精彩萬分,最具盛名的便是「池上秋收音樂祭」及「月光。海音樂節」。
「池上秋收音樂祭」及秋天時讓藝術家在金黃稻浪裡表演,「月光。海音樂節」則是每逢夏季月圓,以蕩漾著銀色月光的海洋為背景,讓觀眾倚著山巒聆聽浪濤裡的歌手演唱。
今年(2020)我去了三場「月光。海音樂節」!
因為是免費入場,所以音樂會結構較鬆散,不是歌手廢話太多,就是換場枯等時間太長。反正,千萬別把它當成「池上秋收音樂祭」那麼正式的藝術表演。(秋收音樂祭是售票的,且一票難求)
「月光。海音樂節」可能要展現台東當地風格,所以演出陣容大多以原住民歌手為主。
原住民歌手的演唱“通常”有三大特色:
1.每首歌都要開口介紹,因為歌詞大家都聽不懂。但介紹歌曲時的“娓娓述說”太冗長時,容易變成自吹自擂,說到忘我處,彷彿歌手已化身宇宙主宰,可以拯救全世界似的!
2.一定會教唱幾個合音或副歌,讓大家在歌曲裡跟著合唱。沒辦法!因歌詞聽不懂,無法像伍佰演唱「愛你一萬年」那樣自動形成全場大合唱,只好現場教唱。
3.為避免冷場會刻意安排舞曲,讓大家起立搖擺並配合尖叫,即使像桑布伊這種「被古老靈魂所挹注」的金曲歌王也不免要選唱《搖擺那魯灣》,讓大家搖擺尖叫。
對於前面三點,我覺得:
1.音樂感染力很強的歌,即使沒特別解說,觀眾聽不懂詞意仍會感動萬分。
印象中有兩次難忘的聆聽經驗:
(1) 去年 2019 池上秋收音樂祭陳建年在金黃稻田裡演唱「美麗的稻穗」,僅簡單介紹歌名,雖然聽不懂歌詞,卻動感萬分。(請點選聆聽)
(2) 今年鐵花村的昊恩演唱會,中場休息時鼓手張威龍即興上場,吟唱一首連歌名也沒介紹的母語創作曲。真是好聽到不行,回家立刻上youtube尋找,連聽數十遍才解癮(請點選聆聽)。所以只要歌夠好,即使聽不懂詞意也會感動。
2.
關於在台上「教唱」,偶爾為之新鮮有趣,但若每位原住民歌手都反覆操作便是老梗了!一位西班牙歌手來台灣演唱時,會不斷在台上教唱西班牙歌曲嗎?何況現場教唱所花費的時間,累積起來都可多唱一首歌了!
3.
至於請觀眾起身唱跳,真的要看情況耶!去年(2019)齊豫及今年羅大佑皆來台東戶外演唱,一個在稻田,一個就在月光海這個場地。也沒請觀眾起立跳唱,但就是讓人感動萬分。齊豫唱「橄欖樹」時,身後就見飛鳥整群掠過遼闊的稻田,羅大佑演唱「綠島小夜曲」時,綠島便安然浮現於視野的海洋裡,兩幕景象都讓人感動到淚水盈眶。
這是我拍攝的相片,乃 2020 年 1 0月 4 日的月光海場次。
標題:在邊界創造未來
演出內容:
1.邊界聚合山海 Trashion 時尚秀
2,阿洛
3.布拉瑞揚 BDC 舞團
4.桑布伊
我的感想:
4.桑布伊應該可以大器一點,「被古老靈魂所挹注的年輕身體」不應浪得虛名,其實純粹演唱就好,無需太花俏的言語及帶動唱。
3.原本期待台東著名的「布拉瑞揚 BDC 舞團」,會像上個月來台東的雲門戶外公演那麼震撼人心。可惜仍妥協於娛樂效果,僅演出一場 40 分鐘的帶動唱。節目也算精彩,但總覺有期待的落差。
2.阿洛太多話,無心欣賞她的歌聲。
1.Trashion 時尚秀,還算有趣,反正我拍攝得很開心!
(原來還有 Trashion 這個字,那我一定是個 Trashioner)
七月份時月光才會在舞台的正後方,現在十月了,月光已偏移到舞台左側了!
東管處的都歷遊客中心,月光海就是在這裡的戶外場地演出的。
2020 年 1 0月 4 日月光海的「邊界聚合山海 Trashion 時尚秀」
「邊界聚合山海 Trashion 時尚秀」的設計師們
2020 年 1 0月 4 日月光海的「桑布伊」演唱
2020 年 1 0月 4 日月光海的「阿洛」演唱
2020 年 1 0月 4 日月光海的「布拉瑞揚 BDC 舞團」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