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
這次春節提早回高雄老家,
除夕前再趕回台東。
在台東的過年初體驗是:
覺得年節氣氛較濃,
煙火及鞭炮連續施放數夜,
到處彌漫喜慶歡樂的年味!
街坊鄰居皆非有錢人,
外出旅遊者不多,
孩童就成群在巷弄間嬉戲,
彷若童年記憶裡的「過年」。
初三起有朋友分別從香港及台南來訪,
我得充當地陪,
心情開始“變樣”!
出遊時到處人潮洶湧,
原本野心就不大,
只計畫帶朋友至二十公里外的小景點踏青,
豈料還沒出市區就被車陣嚇到,
當機立斷取消行程。
改到市區的濱海公園“看海”就好,
沒想到整片狹長的公園區已被遊客塞爆,
根本沒空位可停車!
(傻眼)
「別怕!我是台東人」一邊安慰友人一邊轉動方向盤:「知道哪裡可去」。
迅速往南行駛數百公尺來到另一處沙灘,
同樣可看海、踏浪,
卻不見任何遊客。
眼前的碧海藍天裡僅有釣客數名,
及我載來的三位「觀光客」。
友人們驚嘆……太不可思議了!
「剛才那數千名觀光客擠在海濱公園幹嘛?這裡不是也可看海!」
「對啊!而且這裡的海灘更乾淨」我胸有成竹地回答。
瞬間,
大家笑成一糰。
原來
就是要「追隨人潮」才能當觀光客,
我們這樣獨自窩在無人的海灘實在太遜(Shin)了。
當天晚上我便向一位住在花蓮的朋友抱怨,
台東被觀光客擠爆 及 今天充當地陪的經驗。
結果他立刻開釋:
「過年陪伴友人走訪景點確實有點無聊,
但此乃 遷居花東者 無法推辭之義務,
也算是種甜蜜的負擔!」
好啦!我懂了。
但我實在不想和觀光客人擠人……
於是,
向友人曉以大義,
明日起我們不走觀光路線,
只去居民運動休閒的山巒或海濱。
也不去有觀光客排隊的「網紅餐廳」,
只帶你們去當地居民吃的老店,
品嚐古早鄉土味。
就這樣,
我們「很無聊卻悠閒」地度過春節假期。
友人說,
去吃過的每家飲食店都比他還老,
真是一趟奇特的懷舊之旅。
這些都是過年期間拍攝的相片:
台東市的濱海公園被觀光客擠爆,我卻帶朋友到無人的海邊閒晃!
看到這群觀光客,
我忍不住停車將其拍攝下來。
因為
難以理解既然已來到海邊,
為何不看海,
整群坐在海岸邊玩手機?
唯有這位中年婦人安靜地看海(沒玩手機)!
原來,
低頭族和抬頭族乃依「年齡」來劃分。
不玩手機的我,
被歸類到“老年組”了!
台東濱海公園忽然出現很多攤販,
包括這攤讓孩童「撈魚」的。
我看了很難過,
那是「生命」耶!
不該拿來讓小孩子凌虐……
這家麵攤,
我年輕來台東時,
當地友人就帶我吃過。
他說此乃台東唯一賣「豬眼睛」的店,
而且還叫了一盤請我吃。
(嚇死我了)
多年後我帶一位眼科醫師去台東旅遊,
也把他載去吃「豬眼睛」。
(也把眼科醫師嚇得半死)
現在我偶爾會帶朋友過來,
但都只乖乖點碗米苔目,
他們豆芽放超多(碗底有1/4是豆芽),
咀嚼時滿口皆蔬菜味。
這家也是我超喜歡的老冰店(創立於民國 53 年),
你會發現許多老顧客坐妥後也沒開口,
冰品就立刻上桌了!
(吃到連老闆都知道他習慣點什麼了)
又是一家很平凡的50年老麵店,
每次路過我都發現有人等要外帶,
這種居民三餐依賴的老店,
通常便宜又好吃,
所以過年期間也帶朋友過來品嚐!
(他們的麵羹裡花枝超多)
年前借了六本書,
讀完後圖書館卻還在放年假無法借書,
終於等到今天開館,
才趕快又去借了六本書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