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的明華園?(續篇)
我有位奧地利的朋友 Josef 在以色列工作,因此在《音樂.旅行》的書裏,我還特地寫了一篇到以色列拜訪 Josef 的見聞。不過他倒是每幾個月就會出差到高雄,因為他們公司的零件都由東南亞這邊的工廠代工,其中一家就在高雄。但他的同事都不喜歡出差來高雄,覺得很無聊,寧願去曼谷、吉隆坡或首爾,所以只要誰被派遣到台灣都會設法和 Josef 調換,反正 Josef 可順便來高雄找我。
Josef 的工作對我來說充滿神秘,不但來去匆匆,甚至弄不懂他們公司到底在生產什麼。有一陣子,我還懷疑是不是什麼非法集團,等到瞭解後,才對以色列人的經營管理能力佩服到五體投地。
其實 Josef 的公司是正派的科技大廠,但他們對技術的管控非常嚴格,總會謹慎地把零件分由不同的國家來代工,像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台灣…等。而且不會讓代工的工廠知道這些零件的用途,更誇張的是,連被派遣過來檢驗代工零件的 Josef 也不知「這是什麼產品組裝用的零件」,所以生產技術永遠不會外洩。
因為凡事保密,連 Josef 的出差也像 007 的情報員一樣,總是前一天才匆匆通知我,有時甚至已在曼谷轉機了,才送簡訊說要來高雄。幸好都是深夜的班機,我尚能抽空到小港接機,把他送去旅社安頓。隔天高雄的工廠會將零件送過來,待他檢查合格後,即又搭機離去。有時高雄的工廠會延遲一、兩天才交出成品,唯有在這種狀況下 Josef 才可能和我再碰面。我曾經好奇地問他,怎麼可能想走就立刻有機位,他說公司願意讓他們搭乘商務艙或頭等艙,加上長期和航空公司合作所以都會優先給位。由此可見公司對他們的掌控應該很嚴格,寧願幫他們安排頭等艙也不願他們在代工的國家久留,對於機密技術的封瑣已接近滴水不漏的地步。
由於 Josef 這種獨特的出差方式,雖然我們常見面,卻很少有機會同遊高雄。還好他知道高雄沒什麼吸引人的景點,倒也不會抱怨或覺可惜。有一次我帶他去逛高雄市民選票的第一名觀光景點「城市光廊」,Josef 還問我,這個第一名的景點就只是這樣嗎?害我有點尷尬,光這些燈光設計實在難以說服外國友人,這是值得造訪的景點。帶 Josef 去愛河散步時,看到河面上居然有遊輪,Josef 又問我:「那些搭船的遊客在觀賞什麼?」當然和萊茵河、多腦河、泰晤士河、雪梨港甚至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比起來,愛河的河岸景觀實在沒什麼看頭,但這是高雄最重要的旅遊景點啊!終於瞭解為何 Josef 的同事沒人願意來高雄,聽說另外一個原因是高雄的國際化程度不夠,能提供的英文服務不多,來高雄會很無聊。還好 Josef 認識我,在高雄至少有個聊天的對象。
我會在 e-mail 上事先告訴 Josef 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這四大節慶的西曆時間,並交待他若屆時剛好公司要派人來高雄,千萬要主動去爭取,以便到台灣來體會特有的節慶氣氛。
聽我描述這些節日的活動後,Josef 總是很期待,尤其是被翻譯作燈籠節(Lantern Festival)的元宵,他一直幻想著滿城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中國式嘉年華盛會。終於某年的大年初三,他爭取到出差來高雄,此時元宵燈會已開始在愛河畔登場,我則興奮地等他前來共襄盛舉。
公司仍幫他訂了愛河畔的華王大飯店,剛好是賞燈的好地點,從機場進市區的途中我不斷向他形容愛河畔有多麼輝煌璀璨,聽得 Josef 滿臉期盼。
接送過程很順利,唯有在旅社 check in 時,Josef 發現這次的住宿費怎沒有折扣,通常他們公司訂位都會有優待。
填完資料,Josef 就問櫃台那位先生為何房價調整了?
結果,對方吱吱唔唔的生硬英文竟回答:「Because Happy New Year」。
我趕快用中文,問他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春節期間,住房沒有折扣,我改用英文向 Josef 解釋並強調這在台灣很正常,有些旅社新春期間還會漲價呢。Josef 笑著說瞭解了,然後我們一起朝電梯方向移動。等待電梯時,Josef向我抱怨每次櫃台那些人員的英文都爛到讓他無法忍受。我趕快打圓場地說:「我想那位先生要說的應該是 Because of Chinese New Year,不是 Happy New Year.」Josef 大笑,說他知道啦!當時他也配合忍住不笑,所以拍拍我的肩膀,要我別在意。哎!所以你應該能瞭解為何 Josef 的同事都沒人想來高雄,即使在四星級旅社都遇到這麼破的英文服務,如何在市區自助旅行?
簡單把行李安置好,就拉著 Josef 出門去看花燈,雖然元宵還沒到,但愛河兩岸已綴滿明亮繽紛的燈籠。我們沿著河岸閒逛,但才走一小段就已感受到 Josef 的失望,他想像中的燈籠節(Lantern Festival)應該像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裏的那種古典手工燈籠,或是中國古代的精緻宮燈,怎會是這種現代化的“發光器”呢!
「為何燈籠節的燈籠有米老鼠和唐老鴨?」Josef 不解地問我。
實在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說:「有些燈籠給專給小孩子看的,小孩子都喜歡卡通嘛!」
「難道沒有屬於你們民俗特有的動物造型嗎?我想外國觀光客到這裡來參觀燈籠節,應該不是想看米老鼠或唐老鴨吧!」
還是不知如何回答,靈機一動就告訴 Josef:「有啊!我們最傳統的動物造型就是……北京烤鴨、鹹酥雞,還有萬巒豬腳。」(一說到吃,台灣絕對不輸人。)
Josef 笑了笑:「我那些同事就是不懂中國的美食文化,所以不知來高雄出差有多快樂。」
是啊!每次去接機,我都先買一大杯珍珠奶茶在機場迎接 Josef,長途飛行後一見到珍珠奶茶Josef就立刻倦意全消。有任何機會就帶他去吃各種台灣小吃及美食,把他餵得飽飽的,所以他對台灣的飲食文化當然印象深刻。
我們繼續沿著愛河閒逛,從五福路走到中正路的途中,他又問我為什麼河邊的咖啡雅座有人在唱卡拉 OK?其實那是駐唱歌手,只是音效不好,聽起來就像走音一樣,懶得向 Josef 解釋了。決定帶 Josef 往下走,穿越七賢路到建國路旁的家樂福,買些有中國味道的年貨讓他帶回以色列饋贈同事。哎!沒想到精心安排 Josef 來看元宵燈會,卻反讓他大失所望。
走過七賢路,燈籠還沒延伸到這邊的愛河沿岸,兩個人安靜走著,有種淡淡的落默。接近河北路口時,Josef忽然被遠處的鑼鼓聲吸引了,趕快問我那是什麼?Josef 是奧地利人,和所有的奧地利人一樣都有良好的音樂素養,但任何台灣的「西方音樂演出」都不吸引他,他們的音樂水準比台灣高太多,不過只要是民俗音樂他就會興致勃勃,之前曾帶他去看祭壇的乩童起舞,他開心得跟著亢奮一整夜。所以現在聽見遠處鑼鼓陣陣,立刻就嗅到獵物的獵犬一樣豎起耳朵問我那是什麼?
我往遠處望去,那是高雄玉皇宮(天公廟)前的一只戲棚,亮晃晃地鏗鏗鏘鏘,就告訴 Josef 那是歌仔戲(Taiwanese Opera)。Josef馬上喊著要過去看,但我擔心又讓他失望,畢竟這種野台戲多半不精緻,況且他對愛河畔的現代花燈不是才失望至極嗎!所以告訴他那只是些三流的演出,真的想去看嗎?
「你確定那是三流的演出?」Josef 不解地問我。
「我猜只是信徒聘來的還願的,通常不是高級的戲班。」順便把寺廟祈願、還願的習俗向 Josef 解釋一遍。
Josef 瞭解了,不過還是想過去看看,畢竟這種民俗活動還是比愛河畔的卡拉 OK 有趣!我仍是擔心這種野台戲會讓 Josef 失望,我們家附近的歌仔戲都會穿著清涼的戲服演唱流行歌曲,至少每年我都聽到歐陽菲菲的「熱情的沙漠」。萬一Josef看到這樣的演出,不知又會對台灣有什麼負面印象了!
途中,我不斷灌輸Josef那只是「還願」用的“三流”劇團,要他別期望太高。而我則隨著步伐的接近,越加忐忑不安。
結果,天助我也……
玉皇宮前的那只戲台足足比一般野台棚大上兩、三倍,上頭斗大的字寫著《明華園》,台前滿滿的觀眾擠到水洩不通。舞台演出的是幾段賀年的雜耍,數位身手俐落的演員翻著觔斗表演武場的熱鬧戲,還有身著精緻戲服的小孩拿著各式吉祥物化身仙童以增添年節氣氛,整場演出精緻到不像樣,不管是音樂、化妝、道具或戲服。
Josef看到目瞪口呆,嘴巴一直張著,忘我地痴望,連眨眼都捨不得。
後來我才搖著 Josef 的肩膀,問他要不要吃烤香腸,我要去買。
他只是急著向我確認:「這真的是“三流”的劇團嗎?」
「是啊!這樣的水準只能算是“三流”,我們國家劇院裏的“一流”歌仔戲,絕對比你們莫札特的『魔笛』還精彩。」
「是哦!」Josef 終於轉頭看我一眼,流露著崇拜的神情。
「好!你不要亂走,在這裏看“三流”的演出,我去買香腸。」
這樣捉弄 Josef,讓我暗爽不已,反正他每次都對高雄的觀光景點有意見,連元宵燈會也嫌太粗糙不夠統傳,現在剛好有《明華園》讓他開開眼界。
哎!大過年要買個路邊攤的烤香腸都得排隊,終於付完錢拿著兩根香腸準備穿越馬路回到戲棚前,卻發現觀眾一陣騷動,掌聲及么喝不斷。等我擠到 Josef 旁邊,他立刻問我,台上那位獨領風騷的演員是誰?
「哦!是這個歌仔戲團著名的花旦(actress),但這只是“三流”劇團,有機會看到“一流”劇團的話,整團都會是這種美如天仙的演員,你看她像不像中國小姐?」我指著台上的孫翠鳳,假裝毫不在意地瞎掰著,讓Josef驚訝不已。
把香腸遞給Josef,告訴他看歌仔戲就是要配著香腸吃,他只是胡亂點著頭,眼睛根本沒離開過台上的孫翠鳳。
結束後,我們仍沿著愛河走回五福路的華王飯店。途中他不再抱怨花燈醜或愛河無聊,只是誇著這場“三流”的歌仔戲真是好看,從服裝、道具、演員,一直稱讚到現場演奏的樂師,當然還有孫翠鳳那雙迷人的眼神。他問我下次再來高雄時,能否帶他去看“一流”的歌仔戲演出?
我笑著允諾,但心想:「糟糕!這已是國內頂級的《明華園》了,要去哪裏找“一流”的劇團來讓他看?」
這就是我第一次現場觀看《明華園》野台表演的一段趣事,至今 Josef 還以為當晚看到的那場「超級豪華歌仔戲」是台灣的“三流”酬神演出,而他腦海裏的“一流”歌仔戲團,則是每個演員都像中國小姐,女旦歌聲有如「沙拉布萊曼」,小生則若「安徳烈波伽利」,還有國家級的武術團體助陣,隨便一齣都比莫札特的『魔笛』精彩十倍。
哈!很高興提供這段歌仔戲情緣供各位茶餘飯後消遣,只是千萬不能讓Josef知道就是了。
2016 年 3 月 13 日補記:
這篇「三流的明華園?」原文乃 2008 年 1 月 17 日 張貼於 Yahoo 部落格。
但是在描述 2005 年的往事,所以時光匆匆 11 年已過!
那是我第一次在野台看明華園的演出,
也是第一次現場看到孫翠鳳本人。
而這 11 年來,事情變化如下:
【壹】
寫完「三流的明華園?」之後,
友人偉恩從音樂系畢業回到南部,
開始邀我去看野台歌仔戲,
他覺得野台戲比劇院裡的公演還具生命力。
2010 年 2 月 7 日我們就去明華園潮州團本部欣賞神明戲《曹國舅》,
當天我拍攝不少相片,
也寫了篇文章發表在網路上。
剛好勝國導演在網路上看到我拍攝的《曹國舅》系列相片,
不嫌棄我只是個非專業的攝影玩家,
2010 年 11 月 12 日大膽邀我隨團前往福建漳州
拍攝明華園黃字團演出的《周公法鬥桃花女》。
從此我就一直幫黃字團拍攝紀錄相片至今,
2012 年還幫他們出版了一本《戲說明華園 黃字團影像紀錄》的書。
【貳】
主修鋼琴且任教於國小的偉恩,
則因熱愛地方戲曲,
經常各鄉鎮跑透透去看明華園黃字團的演出。
後來也因緣際會成了明華園黃字團的文場樂師,
這是 2011 年的事。
【參】
在以色列工作的 Josef,
則因工作的機密性僅能留私人手機及 e-mail 和我連絡,
後來我也曾到以色列拜訪他。
我寫《音樂.旅行》那本書時,
他提供了不少意見,
尤其奧地利及以色列這兩個國家。
每次出差到高雄,都會帶 CD 送我。
《音樂.旅行》出版後我留了一本要給他當紀念,
但那時我也忙,
過了大半年才想起 Josef 怎麼沒再出差來台灣?
連忙以簡訊及 e-mail 連絡,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其實那時他已經六十幾歲了,
不敢多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只是非常懷念他。
【肆】
2016 年 3 月 5 日
偉恩告知他今天幫明華園總團伴奏,
地點就在高雄玉皇宮(當初和 Josef 看戲之處),
戲碼剛好是《曹國舅》。
所以我決定親自跑一趟,
幫 2005 年的往事補拍相片。
當時沒帶相機,
手機也沒拍攝功能,
所以沒留下任何相片。
這些相片就是 3 月 5 日拍攝回來的玉皇宮及明華園公演。
拍攝時黃字團的勝國導演及子陽團長都在現場,
還特地到後台向他們致意。
閒聊時,
子陽團長說他還記得我那篇「三流的明華園?」就是玉皇宮這裡的故事。
【伍】
此乃「三流的明華園?」的續篇,
若有一天
真的能邀 Josef 再回到玉皇宮觀賞明華園演出,
那就是美好的完結篇了!
只是 Josef 現在算來已經七十幾歲,
不可能長途搭機了。
真的很懷念他每次出差到高雄,
我去小港機場接他到旅社的情形,
他總是說:「孤獨來到異鄉,有人接機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