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012 / 01 / 21 21:12 張貼 於 Yahoo 部落格
關於明華園的神明戲,這是黃字團行政康素慧所寫的介紹文字:
「明華園」團本部位於屏東縣潮州鎮光春路的省道旁,沒有繁華街道、霓虹閃爍,明華園第三代子孫皆在這裡孕育成長,孩子們平常的嬉戲遊樂跟都市裡的孩子很不一樣,戲台幾乎是他們另一個家,他們更喜歡將舞臺上看到到各種稀奇橋段搬回家演給自己看,無論是吊鋼絲、飛龍在天、怪獸出籠、舞棍弄劍、彩繪簡易佈景、道具…沒有一樣難得倒他們,這就是他們童年的「扮家家酒」,緊鄰團本部是潮州尊王宮,廟埕有塊小廣場,是孩子們嬉戲追逐的曠野,這裡,更是明華園家族舉辦一年一度神明戲的所在地。
「神明戲」對明華園家族而言,除了謝神封箱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意義是在這場合才能看到明華園四代家族全體總動員,不分你我為著一臺戲而努力,神明戲演出模式主要是連結明華園各主力團隊接力演出,以答謝歌仔戲祖師爺「田都元帥」對劇團演藝同仁的庇蔭照顧,老團長 陳明吉先生於民國86年仙逝,87年起便由第三代陳子陽擔任起神明戲的籌劃人,起初,神明戲的舉辦是為感恩田都元帥對劇團的庇護,久而久之已成為潮州地方盛事。
明華園家族舉辦神明戲已行之有年,但這其中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程,子陽當年甫退役,每到農曆十二月年尾送神之際,就開始不眠不休地大搞神明戲,勝國導演對於兒子熱衷於神明戲相當反對,他認為只要認真的演好每一場戲就好,何需要這番大張旗鼓勞師動眾演神明戲?這樣不就等於是向群眾表示明華園就是有錢有勢?子陽對於父親的誤解不想多做解釋,他只是默默的做,希望父親能明白他這樣努力絕對不是要彰顯明華園勢力,而是希望藉由神明戲的舉辦,讓家族成員們共襄盛舉,齊聚一堂。
在子陽與堂哥陳進興的努力下,終於得到勝國導演的支持,勝國導演從反對到默默觀察,到現在的全力支持,勝國導演也為神明戲編排了《封箱戲》、《呂洞賓三戲白牡丹》、《九龍傳說—狴犴》等大戲,另外,神明戲的演出成員為明華園第三代、第四代子孫,第二代的長輩只管安心的坐在台下看戲,驗收後輩們一年來學習成果,台上的子弟兵無不卯足勁道全力以赴,這樣的場景,只有在神明戲可一窺究竟。
神明戲舉辦,也漸漸打開知名度,年年皆有來自北中南群眾共襄盛舉,陳子陽有個願望,他希望往後在潮州每年舉辦一年一度的「明華園家族戲曲嘉年華」,規劃一系列戲曲梨園特有民俗慶典活動,涵蓋「送神」、「封箱戲」、「扮仙戲」、「加冠」等戲曲及民俗技藝表演,這看似一年一度的酬神戲,卻傾明華園家族所有力量,鑼鼓喧天的背後,隱藏著一股大家庭的凝聚力,這就是明華園!
1月16日及1月17日我動身前往潮州拍攝今年的神明戲,演出的《青蛇傳》是勝國導演編寫的新戲,由明華團第三代及第四代精英合力演出。這是兩天活動所拍攝的相片,和大家分享並祝新春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