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藝術欣賞與人生  原文 2009/10/17 00:51 張貼於 yahoo 部落格

 

  

又發現一本超級好書……

 

音樂和書是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兩種元素,重要程度僅次於氧氣。我總是隨時隨地聽著音樂,若沒音樂就自己唱,所以常常在啍歌;書也一樣,沒書可讀就會缺氧而死,因此房間裡隨時積滿待閱的書。

只是我的閱讀習慣和別人不同,不買書也不喜到書局翻書,喜歡到圖書館搬書回來亂讀。通常不理會什麼熱門或暢銷的書,只是到圖書館去隨手抽書,一次借個五、六本回來,攤在床上胡亂閱讀,太無趣的翻幾頁就不看了,但有的會越看越過癮,歸還後就再亂借幾本回來。因為接觸到各種非主流書的頻率很高,因此經常發現被埋沒的好書。

2009730我從圖書館抱回五本書:

《我的藝術家朋友們》  謝里法

《鰻魚的願望》     吳若權

《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 吳燈山

《龍的憂鬱》      吳鈞堯

《十分真相》      吳鈞堯

胡亂翻了兩三天,沒什麼印象特別深刻的,倒是《我的藝術家朋友們》所介紹的十來位藝術家中,有位專門畫香蕉的女畫家叫卓有瑞,我很喜歡她那些比人還高大的「香蕉」油畫作品,於是上網去查詢其他相關資料……

 

 

 

001

這是卓有瑞的作品,我很喜歡她這些畫得比人還高大的「香蕉」油畫作品,

 

 

 

並沒找到更多卓有瑞的香蕉作品,倒是搜尋圖片時發現一本封面很吸引我的書《藝術欣賞與人生》,書名聽起來就像教科書,內容可能很無聊吧!

不過因為封面設計得很棒,所以忍不住選點一些簡介來看:

作者:李霖燦

深悟人生藝術真味的作者李霖燦曾說過,期待「送給大家一雙藝術靈眸,使大家都能看到藝術之美,造化之奇。」而本書就是這雙藝術靈眸的指引,也是開啟藝術欣賞大門的鑰匙,他輕鬆愉快地將藝術欣賞融合在日常生活當中,形成了藝術生活化的典範,並有效地引導初學者入門,欣賞中國古代書法、繪畫、佛教美術,和工藝名品等文化之寶,以及雲南麼些族的生死智慧觀,資料豐富,講解精湛,是一部提昇藝術涵養、生活樂趣,及心靈境界的絕妙好書。

這種樣版的官方介紹,還真像教科書!只是後面有幾行字讓我頗為驚訝:

《藝術欣賞與人生》自1984年第一版發行以來,至今經過五版十二刷,23年後更因讀者需求,以彩色珍藏版的方式重新推出這本十餘萬字的經典好書。

天啊!這麼八股的書,居然賣了五版十二刷,而且23年後還能再版!

隔天立刻衝到圖書館借回這本《藝術欣賞與人生》,然後就……石破天驚地發現這真的是本超級好書

 

 

 

帶各位瀏覽這本超級好書之前,先介紹書裡兩幅好畫當開胃菜:

 

027

趙孟頫調良圖 (國立故宮博物館藏)

 

你看!這馬畫得多好,閒暇在家賞析這些古畫,心情都會變好。

下面這張則更深得吾心,題籤為「柳蔭高士圖」,畫的是一位高士袒胸箕踞在垂柳下飲酒,醉眼朦朧,意興豪邁。連乾隆皇帝都忍不住在上面提詩寫著:

柳蔭高士若為高 放浪形骸意自豪

設問伊人何姓氏 於唐為李晉為陶

乾隆皇帝是說,雖不知畫中何人也,但若在唐朝肯定是李白,在晉朝則非五柳先生陶淵明莫屬。而我覺得呢?應該是數世輪迴前的Shin,只是我不飲酒,但袒胸箕踞在垂柳下隨風展書讀,倒是我所專長。哈!賞析古畫,將畫中人物想像成自己,乃無比樂事一件也。不過附帶一說,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每天寫詩題字,光是他一個人所留下的詩作就比整個唐朝還多,這點你可能不知道吧!

 

 

025

柳蔭高士圖 (國立故宮博物館藏)

 

 

 

 

 

書裡當然不只是單調的作品介紹,既然書名叫《藝術欣賞與人生》,作者就妙筆生花地談論許多…悠閒、從容、詩情、哲思、仙骨、佛心、畫意…等生活觀,於是中國詩詞裡的名句,都一一找出對應的畫作供讀者欣賞,下面就是幾段書裡引用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李霖燦擔任故宮副館長多年,不但對館藏瞭若指掌,本身又飽讀詩書,所以能讓「詩」、「畫」完美結合,而且介紹得精彩無比。

 

023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除了賞析「詩」、「畫」,書裡也歸納許多藝術欣賞的觀念,像第六章的「中西藝術思想異同」就非常有趣。

李霖燦說,中國畫裡的魚總是「水面落花飄,魚兒中水游」;而西洋畫裡的魚卻是市場上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西畫裡的魚“生死差異”立見。

 

029

聖路易城市立美術館所藏北宋劉寀的「落花游魚圖」,為當今傳世魚藻圖中之頂尖絕品。

 

 

他記得有對法國醫生夫婦,每當存足三年的錢,便來故宮觀畫兩週,如此循環已經五次,後來故宮乾脆請他們來演講,題目就叫「中西繪畫之異同」。演講時他也提到中西繪畫的“生死差異”,在故宮看到的藝術品大都充滿生機,與在歐洲所見略有不同。

其實中國古畫裡的魚不止是“活生生”,有時還充滿哲學或書法之美,我就特別喜愛齊白石這張「三餘圖」,尤其張口露出兩顆牙的那隻魚。而且……你不覺得這三條魚長得很像書法字嗎?

 

026

 

 

除了魚之外,李霖燦也用「天使」和「仙女」來說明中西繪畫在觀念上的差別,例如:西方人畫天使,多半要讓祂長雙翅膀,他們的想法很踏實,沒翅膀怎麼飛翔?中國人則思有別徑,何必身插羽翼,只須駕朵彩雲就行了。很有趣吧!

為證明「西方人重寫實,東方人重寫意」,李霖燦又介紹這幅南宋牧谿的「六柿圖」,並稱之為花果畫裡登峰造極之作,不但充滿哲思和禪意,而且墨色推移及書法意味都深邃得令人傾服!

 

021

 

你覺得呢?我好喜歡這張「六柿圖」,墨色濃淡恰如其份,柿果的造型及位置都“隨性”安排到接近“完美”。真希望我的房間能空出整面牆,再將這幅「六柿圖」放大懸掛其閒,那肯定酷斃了。

若你不喜歡柿子,那麼清朝黃慎的「石榴圖」也是難得的佳作,居然把石榴畫得比枝葉還大,這種著重“寓意”的呈現方式就是中國繪畫特殊之處。

 

014

 

 

 

 

 

看完中國和西方繪畫的差異,接下來李霖燦又舉例說明中西繪畫相似之處,你看這些猫咪、兔子和水波……果真中西畫風也頗為相通!

 

002

       同心圓睡貓(土耳其陶比卡博物館藏)   明朝沉周寫生冊:猫(國立故宮博物館藏)

 

 

003

            北宋崔白雙喜圖(局部)          德國杜勒野兔西元1502

 

 

013

     梵谷海景(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館藏)              武元直赤壁圖卷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中國藝術的極高境界,但你可能不知道中國藝術領域裡更高深莫測的就叫「幽默感」,書裡就有篇圖文並茂的「論中國藝術上的幽默感」。

 

006

 

這是1959年在陝西出土的姜西村人面像(新石器時期),雙眼及嘴只扼要用三劃就弄出個生動的「尷尬」表情。而下面這兩尊長沙出土的周代胡人笑俑則更有趣,臉上堆滿憨傻的笑容,看了都能解人萬斛愁。再下面那只則是漢朝說書的優伶俑,多俏皮啊!擺一只在家,心情都會跟著變好。

 

005

 

 

 

004

 

 

 

 

 

中國人的幽默感有時也被借來「以畫明志」……

話說,陶弘景,人稱陶隱居,是道教的了不起人物。梁武帝非常尊敬他,叫人備了重禮請他出山當宰相。他則畫了一張二牛圖作為答覆,畫裡兩條牛表情各異;一隻悠哉吃草,快樂自在,另一隻則穿了鼻孔加了籠頭,在在受人約束,因此表情呆滯。梁武帝看了二牛圖,便哈哈大笑,馬上明白陶弘景不想當官的心意。

後來唐朝又有「韓滉五牛圖」,效果異曲同工,連乾隆皇帝都在上頭提詩寫道:「一牛絡首四牛閒」。你呢?喜歡當隻自由自在的牛,或是穿了鼻孔受人約束的牛?很不幸,我們大都是後者,穿了鼻孔每天朝九晚五地綁在辦公室裡……

 

五牛圖

這就是韓滉的五牛圖,最下面那隻就是被穿了鼻孔的“不爽”牛,其他上面四隻則悠然自在生活著。

 

牛

 

 

 

中國的哲學家們都不喜歡當穿鼻孔的牛,他們喜歡悠然自在,甚至放任家裡雜草叢生,好引來青蛙夜夜嗚歌,這是書裡提到的兩則故事:

有位哲學家,不除階前草,別人問他,他說:「欲觀萬物生意」。好個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仁人之心!

更有一位學者,不但階前草不除,甚至滿院蔓草雜生住滿了青蛙。朋友來訪只聞蛙聲大作,吵到簡直無法交談,友人問,何不除去?學者以詩答曰:「不除蔓草非關懶,欲留兩部鼓吹聲!」

中國文人的悠閒可見一般,聊到這裡,書裡有幅齊白石的「荷花影圖」頗符合這樣的情境,光看這些追逐荷影的蝌蚪,心情就隨之悠閒起來了!

 

 

012

 

 

 

 

 

剛才說到五牛圖及青蛙,其實書裡有趣的故事還不少,聽聽這段「進貢鸚鵡」的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古代邊境諸國會派遣大使攜帶稀世珍寶“進貢”中國皇帝,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進貢的外國大使根本就是商人,沿途買賣作生意,進京獻完貢品後,再買些中國商品運送回國大賺一筆。誇張的是,這些打著“進貢”之名的商隊經常敲詐沿途各官府要求免費的吃喝招待,這是書裡寫的一段:

進貢路線上的官府衙門,都是這批名為進貢但實為商團所敲詐的對象,動輒派馬派夫還得歌舞盛宴招待,而且需索一律獅子大開口。明白竅門的官府中人,就和進貢的「使臣」討價還價,把官差支應了事。蠻夷到達長安,買賣所獲利市豈止十倍,而沿途衙門官府則被敲詐得痛苦不堪。

而某次林邑國大使(现在的越南中部)的貢品中有一隻鸚鵡:

鸚鵡被送呈到皇帝面前,因為牠說的「還像人話」,頗得唐太宗喜愛,便將牠掛在御書房。但到了冬天,牠還是嘵舌不休,那時林邑國的使臣,因為生意還沒作完仍滯留長安,便把他找來,問他這隻鸚鵡到底說些什麼話?使臣譎詐,見機而作,說牠只叫「很冷,很冷」!

可不是嗎!長安的冬天是夠冷的,唐太宗說,好!你回去時把這隻會說話的寶貝鳥兒帶到南方替我放生,然後告訴你們國王,联已收到他的能言之鳥了。因為這隻被放生的「南方烏鴉」,文人史臣們便大作文章,極盡恭維地誇讚皇帝「仁民愛物」!

別以為這是瞎掰的故事,唐朝閰立本筆下的「職貢圖卷」可把當時林邑國的進貢隊伍都詳盡描繪下來呢!

 

020

019

018

唐朝閰立本的「職貢圖卷」,下圖紅色籠子裡裝的就是那隻鸚鵡。

 

 

除了唐太宗那隻越南來的鸚鵡,我還喜歡書裡另一幅民國初年潘天壽所畫的「鳥」,李霖燦說此鳥已被擬人化,像位老氣橫秋的不得志之士,一肚子不合時宜,直覺這位仁兄不好招惹,還是和牠保持一些距離比較好。畫鳥能擬人到深具性格談何容易,潘天壽的筆墨老練至此足以千古矣。

 

007

民國初年潘天壽所畫的「鳥」 

 

 

 

 

 

黑鳥漆黑一糰不好畫,於是書裡又有一段「黑人漆樹捉烏鴉」的故事:

中國繪畫中的黑色最不好控制,所謂的「黑漆一團」者是也!黑漆一團,不見眉眼高低,試問還有什麼人生可談、藝術可觀?記得抗戰時期,印刷極壞,印一幅插畫,渾不清山水人物花鳥蟲魚、惹得林語堂先生在他的《論語雜誌》上印出一塊黑墨,題之曰:「陰曆月盡之夜,黑人上漆樹捉烏鴉之圖。」一經發刊,輿論譁然,正是墨色極壞的最佳諷刺,人生至此,畫道寧論?

但也有能以墨色展現生命力的佳作,例如張大千的「墨獒」:

大千先生這隻龐然大物的墨獒,踞地而臥,墨色深淺有致,全身毛髮鬆動,絨絨然層次分明,看牠炯目以瞋,宵小之徒經牠豹吼一震,肯定會魂飛魄散。

 

009

 

 

 

 

 

國畫裡的黑色不好控制,但歷史上盜賣國寶的“黑心骨董商”則讓人痛心,這是「易州羅漢」的故事:

易州羅漢群在傳說中共有十六尊,原本不起眼地埋沒於破廟,一位骨董商人,姓盧,傳說就是盧芹齋,世上有名的C.T.Lo是也,發現這幾尊羅漢的造詣驚人,便起了不良之心,想把祂們搬運到國外去發一筆藝術橫財。於是苦心想出一計絕招,佯裝成尋山拜佛的人,看見破廟的主持立刻跪地大哭,連道說:師父,我找得你好苦……我死去的父親托夢給我,說他前身原是一座廟宇的主持人,他要我把他的廟宇復修起來以求冥福……所以,一無條件,我要給您修廟,只求您的金口一語。

這故事的下半段可想而知,廟宇一修,他就說這幾尊羅漢太破舊,讓我為您重整大殿再塑金身吧。於是這批無價之寶就流到骨董商手中,飄洋過海去發了一筆國寶財。

 

008

易州羅漢之一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015

易州羅漢之一現收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最後,有幾張有趣的作品……

 

022

石濤自寫種松圖

嗯,這張圖石濤身穿的白衣頗有三宅一生的風格,可見中國古代就有這種皺皺風格的衣著了。

 

 

010

任伯年拜石圖

古人拜石是種風雅,但能把腰彎到這種程度,我懷疑此人瑜珈功力頗深厚。

 

 

028

這是鄭板橋寫的字,字體還真有“糊塗感”呢!

 

 

 

這就是書名很八股,但內容卻生動有趣的《藝術欣賞與人生》,最後僅簡短歸納幾點特色供參考:

1.李霖燦飽讀詩書,藉「詩」談「畫」的功力讓人叫絕。

2.李霖燦身為故宮副院長,所以舉例說明之畫作,不但橫跨古今中外且精彩無比。

3.除了詩畫,書裡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4.不僅引導讀者賞析作品,也講述不少從容的生活觀與處世態度。

51984年至今還能不斷再版,可見內容豐富經得起時間考驗。

 

 

 

 

 

 附  錄 :    

 

《藝術欣賞與人生》章節簡介:

1、〈忙迫與從容〉:以近代畫家齊白石的「三餘圖」等為例,說明忙是「欣賞」的大敵,一個人若擁有天下忙得不可開交,那還談什麼欣賞和快樂?

2、〈論中國藝術上的幽默感〉:以中國文物上所表現出來的幽默感,證明這項美德,早在中國文化中體認已深,而非舶來品。

3、〈蘇東坡的美麗謊言〉:論蘇東坡的文筆蓋世,由假出真,對藝術及人生哲理多所啟發。

4、〈駿馬的靈感〉:以駿馬的美感,討論美學上的問題。破除形似主義的淺陋,是中西藝術的最高準則,而中國歷史更長淵源更深而已。

5、〈顧愷之和維摩詰像〉:論顧愷之的人生藝術和中國畫上的傳模移寫,並藉由晉代大藝術家的生活規範,給一千六百年後的我們會心的啟發。

6、〈中西藝術思想異同 - - 由羅丹沈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談起〉:探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大同」,和「因時因地而制宜」的「小異」,以及由此進而衍化出藝術上的五彩繽紛。

7、〈詩情‧畫意‧哲思〉:這一篇是為喜好文學的讀者而作,簡述中國文人畫之極詣亦是最美麗之理想人生也。

8、〈藝術‧史情‧史識〉:這一篇是對喜好歷史的讀者而作,以藝術品來立體地考證史實,有不少新資料可補文獻記載之不足和錯誤。

9、〈花鳥與人生〉:由花鳥畫的啟發論人生的哲學境界。

10、〈胸有成竹.目無全牛〉:由墨竹畫論人生的雅俗意境之不同。

11、〈書法的欣賞和啟示〉:中國的書法,中國獨有之藝術也,充滿了象徵及哲學意味,為我們的歷史使命平添不少體認與鼓舞!

12、〈觀萬物生意〉:論中國哲學及畫學上的一項主要觀念: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國繪畫在此等處念念不忘。

13、〈西風裡的話/秋色欣賞的層次〉:以明唐寅的「秋山圖」、元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小卷」、宋崔白的「雙喜圖」等為例,說明深秋不僅是圖畫,也是天籟,如劃破碧天的雁唳,風吹林梢的韻律,披拂衰草的嘆息,雀鳥的短和弦……這些都是諧和天地的大樂章,也是音樂家、文學家、哲學家等所追尋的美麗意境。

14、〈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論中國之山水畫,著重在其獨特之造詣及人類對山川之真情感的流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只有中國文化深論及此。

15、〈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 林木之美的欣賞與體會〉:以林木之美為例說明欣賞之層次,此為人間最常見的體會對象。

16、〈石不能言最可人- - 頑石的欣賞與啟發〉:欣賞石頭之美,其目的是在舉一反三,人間萬事萬物,都可以一例而珍賞過去。

17、〈黃粱一夢,陶藝千秋 - - 磁州窯枕的無限啟發〉:此篇論陶瓷。中國是陶瓷母邦,有不少珍品可供欣賞,亦有不少故事予人以無限啟發,〈黃粱一夢〉就是在瓷枕之上所做的人生大夢也。

1819、〈渾沌裡放出光明 - - 墨韻的欣賞〉、〈線條的爽朗和雄辯〉:中國繪畫講究「筆墨」,十八篇論墨色;十九篇論線條,皆對人生意境有多層次之啟示。

20、〈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 - 超凡入聖的崇高攝取〉:此篇所論為道釋畫,最難得的是要從平凡的媒介中表達出超凡之神肖真情,欣賞者由此著眼,創造者由此致意,藝術之極詣也。

21、〈邊疆民族的智慧 - - 麼些民族的生死觀〉:以中國滇西麼些族之象形文字經典中之故事《苦淒苦寒 - - 買賣壽歲的故事》,將麼些族人認為人之生死如大地上的萬物枯榮一般自然,人生應該頓悟生死乃自然規律的質樸人生觀,作了精彩傳神的解讀。

22、〈觸景生情、點鐵成金〉:此為完結篇,說明了人間萬事萬物,不論其為鳥獸蟲魚,也不論其為林木花草……都可以用慧眼來「欣賞」。而且一加欣賞,都能化腐朽為神奇,點黑鐵成黃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